《最强退伍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强退伍兵-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

    罗韦德脸色苍白,说不出话来。

    他虽然狂妄,可还是有真材实料的,练的也是童子功,眼力自然也有。

    他能够分辨的出来,眼前这幅画,就算是他爸也画不出来。

    眼看宗师发难了,其他人也不客气。

    拿着自己刚刚画好的画,走到罗韦德身边,“罗大师,麻烦你也指点一下我们这些粗俗的工匠画的画!”

    罗韦德,看着伸到面前的画作,脸更白了。

    敢用画作来打罗韦德和计含书的脸,自然有几分底气。

    认为自己的画功能够超过两个人的,才会现场作画来打他们的脸。

    罗韦德此时心里那叫一个后悔啊!

    自己这张贱嘴,罗韦德真想狠狠的给自己一个嘴巴。

    面前这些画,哪一副都比他画的好。

    计含书此时也不比罗韦德好多少。

    脸色铁青,尴尬的站在那里,快要哭出来了。

    没你们这么欺负人的,我不就是快活快活嘴,你们至于这么打脸吗?

    黄雪摇摇头,但愿两个人,经过这次打击,以后还能有勇气拿画笔,不然书画界又要少两个天才。

    “好了,闲话说的也差不多了!咱们开始这次聚会的正事吧,点评作品。”刘宗师不好意思过分打击两个年轻人。

    说起来,也是他们的后辈,这次他们参加青年工艺美术大师聚会,还是用的他的推荐名额。

    每个省只有三个参加聚会的名额,宗师推荐却没有限制。

    只要能够得到宗师的认可,就能获得推荐名额。

    由此可见,宗师的地位有多高。

    刘宗师一说话,其他人也就不再继续为难他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展位等着宗师点评。

    “咦,这是什么?”黄宗师怼了罗韦德一句之后,就没有说话,低着头继续欣赏张梁画的《两个黄鹂鸣翠柳》。

    正要抬头说话,突然发现在展台角落放着的天罡地煞嵌银串珠,顺手拿了起来。

    “老刘,你来看看!”

    “什么?”

    “小友的作品,咱们就从小友的这件作品开始点评吧!”

    “哦?看样子老黄你对小张的作品很感兴趣啊!”刘宗师说着走过去。

    书画再好,在他们看来只是工艺的基础,作为工艺宗师,看重的还是传统工艺的传承。

    国家举办青年工艺美术大师聚会,目的也是为了给青年工艺美术大师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邀请宗师过来点评,更是为了给他们一个得到宗师指点的机会。

    刘宗师接过天罡地煞嵌银串珠,看了一下,赞同道:“好!那就先从这件作品开始。”

    两位宗师拿着张梁的天罡地煞嵌银串珠走到主席台上。

    之所以到主席台上点评,是为了让大家看的更加清楚。

    主席台上有高清摄像机,可以把作品拍下来,同步传输到主席台后面的大屏幕上。

    “老黄,这是木器活,我看还是由你来点评吧!”刘宗师把点评的机会让给了黄宗师。

    “好!大家先来看一下这位张梁小友的作品!天罡地煞红木嵌银串珠。”黄宗师当仁不让,拿着串珠走到主席台中间,把串珠放到高清摄像头底下。

    天罡地煞串珠清晰的出现在大屏幕上。

    因为是高清,近距离拍摄,起到了放大的作用。

    从大屏幕上看,比用肉眼看还要清晰。

    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展示作品,让所有参加聚会的人都能够看清楚每一件作品的优缺点。

    “从这件作品可以看出,作者有着极深的绘画功底,以及微雕功底,并且别出心裁的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用嵌银的形式表现出来。

    传统工艺的传承从来不是死守传统,我们今天继承的传统工艺,也是经过历代前辈不断的总结、改变、发展才有了今天各位所继承的传统工艺。

    这位张梁小友,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就是他不墨守传统,勇于改变。

    以前我们工艺界有微雕,微画,从今天开始又有了一个新的技艺,那就是微嵌!

    张梁小友使用极为纤细的银丝在直径两厘米的串珠上镶嵌出清晰可辩的天罡地煞,最为难得的是,大家看,天罡神将,地煞神兵的神态,生动逼真。

    神将的威严,神兵的煞气,非常传神,甚至连身上衣服的褶皱都清晰的表现出来。”黄宗师点评张梁的作品可以说是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当然,这幅作品也不是完美无缺的!通过作品可以看出来,这是张梁小友第一次挑战这种技法,人物设计上还是略显生硬。

    一些细节的处理比较仓促!

    相信假以时日,张梁小友的作品会更加丰满,完美。”

 第四百零四章满载而归

    张梁站在台下,被黄宗师夸奖的有些脸红。

    可是也不得不佩服宗师的眼光毒辣,这件作品,确实比较赶,镶嵌的天罡地煞设计的比较粗糙,基本上是直接套用道家典籍里面的天罡地煞人物形象。

    套用没有错,这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神像,也是被世人认可的神将神兵形象。

    问题在于,纸上作画和线条画在表现形式上不一样。

    张梁就是因为时间太紧,再转化设计线条画的时候,有些太仓促。

    原本刘宗师点评张梁的《两只黄鹂鸣翠柳》的时候,大家都还有些妒忌张梁的好运。

    现在,没法妒忌了,人家是有真本事。

    按照宗师的说法,张梁是他见过的工艺大师中距离宗师最近的一个。

    已经打破了宗师屏障,欠缺的是艺术底蕴。

    只要完成艺术积累,自然而然的就会成为宗师。

    套用武侠玄幻小说的名词,张梁是半步宗师。

    这些青年工艺美术大师可以去妒忌同样一位大师,可是没人会去妒忌一位半步大师。

    来参加青年工艺美术大师聚会的,大多数人都触碰到了宗师屏障,也就是到瓶颈期。

    突破,将是海阔天空,一马平川。

    宗师可期。

    突破不了,那么一辈子就只能是大师了。

    宗师屏障可不是那么好突破的,建国以来,中国的大师没有五千,也有四千九。

    可是突破宗师屏障的有几个?

    目前国内活着的宗师只有九位。

    连十大宗师都凑不齐。

    可见突破宗师屏障有多么困难。

    自古就有个说法,五十岁突破不了宗师屏障,这辈子宗师无望。

    这也是国家工艺美术协会把参加人员年龄限制到五十岁以下的原因。

    同样也是几位宗师把推荐名额给那十几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工艺美术大师的原因。

    这些二十多岁的年轻工艺美术大师,虽然只能勉强够的上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可宗师们还是把推荐名额给了他们。

    不是碍于面子,而是因为他们突破宗师的希望更大。

    点评继续,张梁在台下认真的倾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其他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

    爰有树檀,其下维择,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通过观摩其他青年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张梁学到了很多处理作品,设计的思路。

    观摩其他人的作品也是积累艺术底蕴的一个过程。

    青年工艺美术大师聚会,一共历时三天,这三天,张梁收获满满,一直有一种冲动,马上动手设计制作一件作品。

    不过时间地点,不允许他去设计制作。

    张梁只能通过绘画的形式,把自己的感悟画下来,变成自己的底蕴。

    这三天,张梁过得非常充实,白天倾听宗师点评,观摩大师的作品,晚上把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把自己的灵感画下来。

    为此他拒绝了李苦出去聚会的要求。

    三天下来,张梁积攒了二十多副画稿。

    终于,青年工艺美术大师聚会结束了。

    聚会最后一项内容就是聚餐。

    所有参加青年工艺美术大师聚会的大师们齐聚一堂。

    这是给大家一个交流感情的机会。

    黄宗师好刘宗师主动找到张梁,和张梁互留了联系方式。

    张梁没有想到,七十多岁的黄宗师和六十多岁的刘宗师居然也玩微信,和张梁互加了微信好友。

    不光是两位宗师和张梁互留联系方式,互加好友。

    等聚会结束,张梁手机里多了一百多位联系人,微信上也多了一百多位好友。

    比较善于交际的李苦建了个微信群,“青年工艺美术大师交流群”把大家拉进群里。

    张梁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泉城。

    张梁在青年大师聚会上的表现,早就通过省工艺美术协会的工作人员传回省里。

    张梁和李苦、赵贾走出站台,差点被眼前的场景吓倒,有些太夸张了。

    在火车站外面,广场上,拉着大大的条幅。

    条幅上写着,欢迎我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梁、李苦、赵贾载誉归来。

    梁会长、李会长还有很多老辈工艺大师,常任理事站在条幅下面。

    张梁、李苦、赵贾进走几步,“梁会长、李会长,这怎么当得起!”

    “哈哈·····哈!当得起,当得起!你们三个人在青年大师聚会上表现的都非常棒!张梁的嵌银串珠、李苦的三国人物刻瓷,赵贾的核雕都受到了宗师的称赞!”梁会长挨个和张梁、李苦、赵贾握手。

    李会长更是激动的老脸通红。

    梁会长虽然夸奖的是三个人,可是谁都知道,工艺美术协会这么兴师动众的到车站来迎接,完全是奔着张梁来的。

    随手画的一副画,被宗师称赞书画双绝,争相收藏。

    天罡地煞嵌银串珠,被第一个拿出来点评。

    张梁被人更是被评价为距离宗师最近的青年工艺美术大师。

    这代表什么?

    代表鲁省马上就要有自己的宗师了。

    再也不用背着工艺美术大省的名号,却没有一个宗师。

    当然之前是有宗师的,只不过现在谁也不愿意去提。

    那是鲁省的一个耻辱。

    被大家刻意忽略。

    工艺美术协会的阵势,引来大量围观。

    大家都是搞工艺的,不太习惯被人围观。

    所以,简单的交流了几句,就收兵离开火车站。

    回到工艺美术协会还有更加盛大的欢迎会,庆功会等着他们。

    晚上的庆功酒会,基本上省里在家的工艺大师,常任理事都参加了。

    人都是现实的。

    工艺大师也是人,也有现实的一面。

    都想和未来的宗师打好关系。

    哪怕得不到宗师的照顾,自己和宗师一块喝过酒,说出去也有面子。

    其实一旦张梁成为宗师,鲁省还有一个很实际的好处。

    那就是以后的青年工艺美术大师聚会,再也不用为名额的事犯愁。

    要知道,参加青年工艺美术大师聚会,宗师的推荐名额是没有限制的。

    理论上可以无限推荐。

    当然,没有哪一位宗师会这么做。

    宗师也是要面子的。

    不可能随便推荐。

    酒会上,来找他喝酒的人太多了,张梁有些应接不暇,以张梁的酒量,最后愣是被抬回了酒店。

 第四百零五来自市里的关注

    一晃张梁已经回来一个星期。

    张梁的生活变得规律,每天白天给黄少的家具镶嵌玉石和金丝,晚上教女儿、儿子绘画。

    抽空给刘宗师和黄宗师各花了一副山水画,快递给两位宗师。

    还给李苦快递了一副小鸡啄虫图过去。

    这个是真正的小鸡捉虫图,不是周星星《唐伯虎点秋香》里面的恶搞,背景就是桃花山,画里的小鸡自然是他养的小鸡。

    两只小鸡捉着一条虫子,在那拔河比赛,被张梁捕捉到,画了下来。

    这天,周文涛来到家具厂,找张梁。

    来征求他的意见,“梁子哥,围挡都弄好了!你看什么时候奠基?”

    张梁拿出手机查了一下日子,“三天之后吧!你准备一下,我去邀请陈哥,还有镇上的领导。”

    不要误会,张梁拿手机查的不是万年历,查吉凶。

    他查的是今后几天的天气情况。

    奠基仪式,自然要选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日子。

    送走周文涛,张梁拿出手机,给陈哥打电话。

    邀请他三天后参加自己工厂的奠基仪式。

    “陈哥,大后天早上九点,我工厂奠基,有时间来凑凑热闹吗?”

    “哈哈,那是必须有时间,未来的宗师邀请,必须要给面子!”陈哥大笑着调侃道。

    陈哥自然有自己的渠道得知张梁去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