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之最强大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娱乐之最强大脑- 第3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难道,马超酣战张飞,用这东西偷袭老张?

    搞什么搞啊?

    不过,她还是选择支持李凡,一是被李凡的平静给“迷惑”了,二是,她根本没有自己的答案。

    “我选择支持李凡,观众朋友们,信李凡是没错的!”她道。

    王翔道:“你这拉票拉得很没有自信啊。好,有请红队50位观众朋友们投票,开始!”

    观众投票时间,舞台上“啪啪啪”响起了一大串红灯!

    李凡回头一看,50盏灯中,红了38盏,只有12盏同意自己的答案。

    王翔笑道:“哟,竟然有观众没亮红灯,请问你们是怎么想的,那位红夹克的小伙子,你也认为这是古代打仗的锤子么?”

    小伙子摇头,“我不认为,但我就是相信李凡!”

    “好,有请李凡、管彤上台,详细解释这件藏品!”

    李凡和管彤上台,李凡拿起这件藏品,向观众解释,道:“锤,古时候也称为“椎”,古时候打仗的锤就这么大,和影视剧以及文学作品中的锤完全不一样,我们传统印象中,打仗的锤子都得比人脑袋都大一号,挥舞起来沙沙作响霸气十足,其实,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一个常识性问题,给你一个直径20cm的铁球,我不信你能单手拿起!

    锤,近身武器,只能钝击,并不是战场上的常规武器,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蛮霸”之器。”

    众人一听,也是这个道理,要真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谁能拿得动?即便有天生怪力者能拿得动,但战马能不能承受得了?

    王翔问道:“那李凡,如果古代的锤真的只有这么大,柄30cm左右,锤直径4cm上下,这武器还有战斗力么?”

    “有啊,我说了,这是近身武器,短兵相接的时候,你挥舞长矛就施展不开了,但用锤的话,照您额头来一下您就交代了,就算不打额头,打您哪都受不了,照您后背来一下,您直接哗哗吐血。”

    “好像很神奇的样子!”

    李凡再道:“齐国兵马坑,60多匹马埋葬得非常整齐,马的额头上都有一个塌陷,基本判定就是用锤这种钝器一击毙命,一锤下去,立即放倒。”

    王翔点了点头,面向专家席,问道:“几位专家老师,李凡的答案是正确的么?”

    陆馆长道:“恭喜李凡,完全正确!”

    管彤拍手,佩服地道:“李凡,你好厉害啊!”

    红队观众们暗叹,支持李凡好了,人家李凡可是发现了国宝的人,不比咱们明白啊?这下倒好,这道题自己队伍只得到了12分。

    这都是马后炮,虽然李凡发现了国宝,登上了《新闻联播》,但李凡这是孤立事件,孤木不成林,发现了一件国宝,不能在大家心中构建起李凡是“鉴定专家”的身份,因为你的专项不在这儿。

    除非,像新考据学一篇篇文章发表一样,你多在屏幕上展现自己在古玩文物方面的卓越鉴别力,你新的人物形象才能逐渐建立起来。

    红队第一题过后,黄队和蓝队分别答题,黄队的题目是个青铜器,就是持宝人闻过之后,没有尿骚的青铜器,结果自然是赝品。

    管彤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她悄声问道:“我看过之前的节目,怎么这么多人的宝贝都是祖传的?”

    李凡低声道:“胡扯呗,有些不是好道来的!”

    管彤眯着眼睛,心道:你又知道!

    蓝队的第一道题,是辨别屏风的年代。

    这面老红木屏风保存得极好,毫无破损,缀有大量玉石,又雕刻着精美的山水佳境,并附有不知何人所作的诗文。

    这面规格颇大的屏风,蓝队给出的答案是近现代手工艺品,因为品相实在太好了,正常来说历史不会太久远。

    蓝队给出答案后,三位专家纷纷走到台上,围着屏风仔仔细细地观察了起来,一圈又一圈地围着踱步。

    “老王觉得怎么样?”

    “应该是近现代的手工艺品。”

    “我觉得也是,不过这式样和风格,和明末清初的很相像,但,我更倾向于是近现代的手工艺品。”

    “那咱们就一致决定了?”

    三个人合计了一下,由故宫博物院前专家发言:“蓝队,正确!这确实是现代仿品,但即便是仿品,也是一件价格昂贵的手工艺品,值得收藏。”

    大屏幕上依次不断地展示着屏风的细节,李凡突然目光一闪,大惊:咦,不对啊?

    管彤疑惑地看着李凡,“诶,怎么了?”

    “这应该是乾隆年间的。”

    “哦!”管彤举手,道:“主持人,我们有不同意见!”

    哗,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了管彤身上,管彤双手一指李凡,“是他。”

    李凡错愕地看着管彤,心道:妹子,你这性格太直了!

    的确是性格直,正常来说,搞鉴定的专家基本不会互相拆台,别说同台了,就是私底下,你在张三专家这鉴定是正品,然后去李四专家那里继续鉴定,即便你这东西李四认为是假的,但若知晓有人鉴定过了,他也会不予置评。

    况且,这又是同台,又是电视节目,得保持专家学者的权威性,虽然,很多专家的看走眼的事情数不胜数。

    李凡这通晓人情世故的人,是不会当场反对专家意见的,他可能会私下交流,更可能良心过意不去,会找个合适的途径告诉藏宝人。毕竟他不是纯洁无暇的璞玉,做不到直来直去有话直说的铮铮君子,那样的话他早不知道得罪多少人了。

    不过,管彤不是李凡,她8岁到如今是在美国和洋人一起长大的,即便还能说地道的华国语言,能识汉字,但已经被西化得差不多了,她可没想到现场反对专家有什么不合适。

    有不同意见,表达就是了,哪有国人的弯弯绕绕?

    王翔问道:“李凡,你有不同意见?”

    被管彤这么一推,李凡只好如实地说:“呃……我觉得啊,这屏风应该是乾隆时期的!”

    一听这话,藏品持有人沮丧的眸子瞬间放亮,终于有人肯定了!

    不过三位专家纷纷摇头。

    陆馆长道:“不太可能,如果是乾隆年间的,这300年左右的时间内,这么大的屏风能保存得完好无缺,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动荡岁月还依旧崭新如故,实在太难实现了。”

    吴龙也摇头,道:“像这种黄花梨的高等木材,本身是有些油性的,年深月久,油质外泄,很容易形成皮壳。”

    王华道:“虽然样式风格是明末清初的,但的确是现代仿品。”

    ……

    三位专家你一言我一语,李凡则静静地听着,不急不躁不恼不怒。

    管彤暗叹:这气质!

    谈不上什么气质,李凡只是觉得辨别这屏风的年代实在太简单了,就仿佛1+1=2一样,自己知道等于2,其他人非得说等于3,那李凡就有点儿懒得和别人争辩了,因为太简单了,不刺激。

    三位专家纷纷说罢之后,现场的所有目光齐齐聚在了李凡身上,摄像机各个方向向李凡聚拢。

    王翔不解地看着李凡,这“不解”是因为,他头一次见到有人会在被动的局面中,竟然能浅笑若兰,不争、不怒、不急、不讽,这气度这气质,自己从来没见到过啊!

    李凡问道:“主持人,我能上台么?”

    “当然可以,请到屏风前细细观察。”

    万众瞩目下,李凡提足登上了舞台,但并没有第一时间走向屏风,他面向观众道:“‘欢’,这个汉字的繁体字是什么?歡!欢乐之意!但还有个字也读‘huān’,是馬+雚的‘驩’!

    ‘歡’是‘欢’的繁体字,‘驩’是‘欢’的通假字。

    《荀子》大略篇第七十二,有言:兄弟不得不顺,夫妇不得不驩。就是这个‘驩’

    《史记卷一零七魏其武安侯列传》中有载:“太后驩。”也是如此

    ……

    但在汉代之后便基本极少用这个通假字了,到了乾隆年间而此字再兴!

    如果诸位是造假者,我想诸位会在屏风上刻印繁体字,而断然不会刻印通假字!你会么?你们会么?即便真的刻印通假字,你们会刻印欢的通假字‘驩’么?”

    众人认真地听着,还不太明白李凡究竟何意。

    这时,但见李凡不仅不慢地踱步到五米之外的屏风前,用手在屏风上刻印着的长文中一指,镜头跟了过来,大屏幕上展现出长文的一小部分:

    ……道德神仙增榮益壽,福祿驩喜長樂永康……

    李凡指了指这个“驩”字,“这个字就是我的依据!这应该是乾隆年间的!”

    李凡话音落,众人目光齐齐望向三位专家,而三位专家面面相觑,却不予置评。

    王翔问答:“各位老师的意见呢?”

    三位专家低头小声议论,一时没人回答。

    “好!“

    有观众突然一嗓子,叫了声好,然后鼓起了巴掌。

    一时间,录制厅内掌声四起,称赞声一片!

    管彤听到身后热烈的掌声,不禁猛回头,李凡人气这么高?她又看了看舞台上的李凡,不禁膜拜:仅凭一字断真伪,李凡,你太厉害了!

    王翔再问:“三位老师的意见呢?“

    陆馆长:“呃……“

    吴龙:“这个……“

    王华:“那什么……”

 第329章 辩到你无言以对

    ‘驩’字,一个特殊的通假字,一个在古董文物行当里,极少有人知晓的一个字。

    起码,专家席上的这三位专家,有两个人完全不知道,因为一个是在故宫博物院搞青铜器的,一个是专研字画的,倒是民间收藏家偶有耳闻而已。

    但三位专家略一犹豫后,还是出于本心地抛出了自己的疑问。

    故宫博物院的退休专家王华略一磕巴,率先问道:

    “李凡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一个‘驩’字就断定一件屏风是乾隆年间的,我不认可。难道造假者不会意识到这一点么?”

    李凡一笑,面向现场观众道:“我做个测试,来到现场的观众,多多少少都了解这一行当,只不过水平略有参差,这其中我推测,一定有不少精于研究的人。我给大家出一些题。

    请问,有谁知道‘子墨子之守圉有余’中,‘圉’通什么?就是口+幸那个‘圉’!”

    此言一出,现场一片沉默,150余人的观众中,只有三四个人举起了手。

    李凡点了点头,又问,“狡捷过猿猱中,‘犭+交’的‘狡’呢?”

    有三个人举手,但李凡并未提问,点了下头接着问:“‘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中的‘羞’呢?‘兵旱相乘,天下大屈’中的‘屈’呢……“

    连续问了一些后,95%的人是处在懵逼状态的,毕竟,通假字谁研究它啊,就算上学时候学的那几个,也早忘光了。别说他们了,就是三位专家学识凑在一起,李凡说的几个通假字也叫不全。

    鉴定能力的高低,涉及到了文学、历史、考古、材料学、艺术、风俗等诸多领域,但你要想各方面学识都掌握透彻,你哪有那么多精力?

    李凡道:“大家看到了,在座150名对古玩文物感兴趣的朋友,真掌握通假字的屈指可数。而且,这个驩字的通假字用法很生僻,即便在这一行里,也是极少见到。”

    吴龙摇头:“不然吧?既然存在,这个你怎么确定只有你知道,造假者不了解这个“驩”字呢?”

    你妹,抬杠!

    李凡也就是不知道这三位中有两位不了解这个“驩”字的极生僻的历史,否则直接问他们一句你们知道么?他们直接就歇菜。专家不知道,结果造假者知道,你们专家的水平也不行啊!

    李凡抿了下嘴唇,得浪费口舌了,“好,单这个’驩’字,我细细地告诉现场观众朋友们,凭什么我单这一个字,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之前我说过了,这个“驩”通假“歡”,在汉、唐、宋之后基本难以见到,在文学作品中,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我们华国明朝时期上,这个’驩’字作为通假字,在所有文学作品中出现了10次,只出现了10次。分别是:

    左国玑《别南塘子》中‘迷留且作驩糟客,未是千秋冠古才。’一句;

    严嵩《见用修赠张生诗和以寄之》中‘哀歌漫引冯驩铗,感遇空弹贡禹冠。’一句;

    ……

    阮汉闻《示弟》中‘驩浆骄逆旅,裘毳快诸豪。’一句;

    陈铎《用韵寄张文昭》中‘清寂一官甘守拙,逢人弹铗笑冯驩。’一句;

    而到了清朝时期,在文学作品中,这个’驩’字不再出现!“

    台下的管彤彻底傻了,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