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华夏文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华夏文圣- 第3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人自我介绍叫艾伦,是这里的农场经营者、

    艾伦带着他们,来到玉米田,对埃博院长着急地道:

    “你看看我们这边的玉米田地势稍微低了一些,往年降水不多,可今年从冬天起,天气就古怪极了,经常下雨,以前干旱的田,现在竟然都还有积水了……”

    俄亥俄原本不是多雨的地带,所以都是种植的玉米田,没想到今年气候异常,春夏多雨潮湿,这也给介壳虫卵大面积繁殖,创造了条件。

    埃博院长走到田中,蹲下来看了看,却发现情况并没有他们想象的严重,玉米田并没有严重淹水,只是稍微有些积水。

    “我们已经用抽水机和排水泵,抽过水了,这些少量积水不影响农作物生长,但是这蚂蚁却种不下去。”艾伦苦恼道。

    现在新欧农场,都是全部机械化,有自己的一套科学种植系统。

    可因为虫灾,原本可以忽略不计的问题,却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成为了致命危害。

    埃博院长也是没想到这种情况,望了望那一望无际的玉米田,问道:

    “你有多少田,是这种状况?”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六十四章 华夏垄耕法

    艾伦神色自豪,又有些无奈地指着旁边的公路:

    “你在这条路上开车,开2个小时,看到的农田都是我的,也都差不多是这种状况。”

    旁边的一个戴着遮阳帽的工人,也抱怨道:“我们这边地势低洼,一有降雨,水就会往我们这边灌。”

    埃博院长听着,顿感到头皮发麻,他意识到了这并非个例,而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状况,所有的低洼地带,只要稍微有积水,就不利于黄猄蚁的筑巢了。

    “不是可以用地下水道,机电排水吗?”身后一位教授道。

    “我们州的农场都没有修建地下排水渠。”艾伦解释道。

    在新欧洲南方,因为降雨比较多,所以都有配套的地下排水系统,可俄亥俄这种北方州,降水本来就不多,所以只配套有地面的排水系统。

    众人听到这话,都有些束手无策的感觉。

    只有苏怀蹲在地上,看着这些玉米田,觉得有些奇怪,怎么跟他印象中的田地不一样呢?

    怎么是完全平整的呢?

    苏怀脑子里开始搜索相关的知识,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这问题很好解决,只要用华夏的垄耕法就可以解决了。”

    “什么龙耕法?”别说是农场主艾伦了,就连埃博院长听着苏怀这话都是一愣,显然没听说过这个名词。

    苏怀解释道:“垄耕法,是华夏发明的一种方法,在农作物种植时,将庄稼排种在横竖排列的垄上……垄和垄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这样采光均匀,通风条件也也会很好……”

    艾伦听着这个不知道哪来的华夏年轻人卖弄学问,不由皱眉道:

    “这不就和我们现在用的间距种植法一样吧,这明明是欧罗巴那边发明的……”

    埃博院长也帮苏怀解围道:“这个还没有定论,大灾难之前历史,还在研究中。”

    苏怀却指着田地道:“你们确实按照比例隔开了空间,但是却不能算是垄耕法,因为垄耕法的奥妙还在于,提高垄的高度,让垄和垄之间,形成自然的沟渠。”

    说着苏怀用脚,把地上的土推了几下,让土集中在玉米杆的根部,仁娜也上去帮忙,几分钟的时间,空地的土推到了两边的玉米秆根部,中间就形成了一种天然的沟渠。

    只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艾伦等农场的人都没看明白,可埃博院长身边等几位农业专家,却是看得眼睛一亮,惊讶道:

    “好办法啊~~”

    “真是聪明!”

    “这样就可以避免蚁窝被淹了。”

    埃博院长却是蹲下来,仔细观察了一下,沉思片刻,轻声惊呼道:

    “真是巧妙的办法,这样高低落差,更有利于农作物根部的通风,让根部不会腐烂,更重要的是,这样便于灌溉……”

    说着转头望向苏怀:“苏先生,这个垄耕法是要配合水池的吧。”这个让他想起了苏怀的那个桑基鱼塘的生态系统。

    “不需要水池。”苏怀笑道:

    “只需要在农田外围,把土堆成田梗,如果有积水,外围就会自然形成水沟,当天气干旱时候,只需要用把田埂挖开一个小口,田埂外的水就会流进田里,流遍垄之间的沟,渗透到庄稼的根部……”

    农场主艾伦听到这里,不由惊呼起来:“我的天,那不就是节省咱们很多机器浇水的电力和损耗~!!”

    在现代农业中,最大的支出,其实就是电力和农业机械的损耗费用。

    用垄耕法这种原始的灌溉技术,虽然看起来节约不了多少,但是对于新欧洲这种,动辄一望无际的平原种植来说,任何一个微小环节的节省,统计下来就是巨大的差别。

    苏怀举着折扇,挡住刺眼的阳光道:

    “在古代,华夏人利用这种方法,在降暴雨时,让积水保持在庄稼两边相对低洼的沟中,庄稼不会被泡烂,旱季可以蓄水,这样,除非大旱或者大涝,农业的收成都是有保障的。”

    说着苏怀蹲了下来,抬手比划了一下那整齐的玉米秆:

    “更绝的是,因为沟中的积水,会照成化学养料的堆积,每季庄稼收获完毕,再将田重新耕一遍,这时垄就变成了沟,沟就变成了垄……”

    田教授听到这里也忍不住惊呼起来:

    “我的天……这也就是说,田地虽然每季都在种植,但是具体到每一垄的土地,实际上就是轮流休耕,可以大大保证地利!极大的减少农药对土地产生的破坏!”

    这话一嚷出来,埃博院长与其他人都是惊呆了,他们看着苏怀正在端详田地,俊秀的侧脸,此时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

    苏怀随口说出的这种垄耕法,不单单是解决了眼前的黄金蚁筑巢的问题,更是对解决有机农业最头疼的农药污染累积的问题,有巨大的帮助!

    而苏怀……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他刚才说的这根垄耕法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埃博院长心情激动,尽力地控制自己剧烈起伏的呼吸,缓声问道:

    “苏先生,这真的是你们华夏古法吗?究竟是谁发明的?”

    垄耕法在中国,是每一个农民脑海里根深蒂固的概念,在苏怀看来很平常。

    可在欧洲是什么时候才明白这个道理?是17世纪!!

    也就是大航海时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时欧洲从亚洲学到的!

    而在大灾难中,正好失去了这个机会,接着机械化时代来临,欧美农业进入大机械化时代,自然研究得也不是这个方向。

    这也倒是了在这个时空,竟然没有人懂得垄耕法。

    苏怀想了想,摇摇头道:“我不知道,这在华夏,这事就好像不知道是谁发明的轮子一样,不过我想垄耕法应该不是某一个人发明的,而是经过华夏很多代人的经验累积得到的,没有具体哪部史书有记载。”

    说道这里,苏怀脑海里却跳出一个信息:

    “不过根据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描述,这个年代应该晚于公元前6世纪。”

    埃博院长等人都互相看看,心里都很想问:“李约瑟是谁?”

    但是他们都忍住了,各个都是满脸:“哦,原来是李约瑟”的表情,好像每个人都知道一样。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六十五章 华夏文明延续之迷

    埃博院长望着苏怀,心潮剧烈起伏着,直到此刻,他才能恍然感觉,苏怀背后古代华夏文明究竟有多么伟大和辉煌。

    虽然苏怀在各个文艺领域证明了华夏文化的辉煌,但是在埃博这种新欧洲学界的人眼中,这只不过是华夏人的自吹自擂罢了。

    一个文明能够长久不灭,最重要基础不是诗歌,也不是餐饮,而是发达农业文明!

    埃及文明,美索不达亚文明的辉煌一时,其实都是得益于有利的气候条件和大河之间充足的水源。

    可气候一旦改变,遇到天灾,一个伟大的文明国度,就会出现动乱,饥荒,就此灭亡。

    这也就是华夏人说一种叫“气数”的东西。

    可华夏人却超越世界上所有民族,跳脱了古代文明的厄运循环,数千年来连绵不绝传递下来。

    华夏人究竟有什么特殊呢?

    在明孝陵发掘之后,这个问题,一直都被人认为是个谜。

    而现在,这个谜团被解开了……

    华夏文明的延续,不光是拥有高度的文艺修养,更是拥有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光是垄耕法中,蕴含的经验的水利知识,远远超越了所有的古代文明,甚至可以运用在现代当中,这是多么伟大的发明啊!

    “苏先生,你们华夏学院和我们农学院合作吧。”埃博院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我们一起研究这个垄耕法项目,我预计这个方法推广,能减少百分之10的农药污染……降低各地的耕种成本也不会少于百分3左右。”

    这是功在万世利在千秋的研究啊。

    “嗯,咱们先处理完这件事情。”苏怀点了点头,其实之前孟山公司的所作所为,也让他有进军农业产业的想法,而他恰好还用有一个华夏农业的王牌,需要极大的科研力量才有希望实现。

    不过这一切,都要等待度过这次虫灾才有机会去做。

    否则光是外界的口水,都会把他们淹死了。

    在黄猄蚁在全俄亥俄州推广的第三天,玉米农作物的水分,和营养含量并没有明显的提升。

    但是好消息是,下降趋势停止了。

    这个数据显示的是,黄猄蚁捕食的吹棉蚧,并没有减少整体数量,却已经抑制它们的生长。

    这让埃博院长大大松了一口气,起码事情没有恶化,在会议上,他让农学院教授们计算了一下,得到的结果是:

    “只要一直抑制吹棉蚧增长数量,我们可以保住俄亥俄州三成的玉米产量。”

    苏怀和仁娜听到这个消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仁娜笑道:

    “哈,看来我们的蚂蚁没有白养。”

    苏怀笑道:“如果效果好,我们可以学华夏古人,把这些蚂蚁卖一笔,发一笔小财。”

    苏怀这话半真半假,但是一个星期之后,当埃博院长等人再看到最新的“农网系统”数据时,顿时就吃了一惊。

    最开始他们放置黄猄蚁的两个县,玉米作物的水分,也营养价值出现了百分27的回升!!?

    “难道黄猄蚁的数量在急速增多?”埃博院长惊喜道。

    “看样子,他们很喜欢这次的吹棉蚧大餐。”苏怀也欣喜地笑道:

    “蚁后被补给的营养多,她产出的工蚁数量就越多,黄猄蚁族群就会壮大。”

    一窝黄猄蚁数量,从几百只到上万只不等,主要是看蚁巢附近,有多少食物的供给。

    而这次玉米田中,由于之前长期被农药喷洒,除了抗药性的变异吹棉蚧之外,其他昆虫稀少。

    黄猄蚁既没有天敌,也没有其他竞争者,自然发展壮大的速度神速无比了。

    苏怀倒是有些担心起来了问道:“埃博院长,如果黄猄蚁族群过于壮大,会不会危害俄亥俄州的生态?”

    “生态……”埃博院长摇头道:“新欧的农田里,早就没有自然生态了,也轮不着黄猄蚁来破坏了,等冬天一到,没有粮食,黄猄蚁的数量就会急剧减少。”

    “那就好。”苏怀点了点头,很满意现在的状况。

    就在农学院的众人,还在暗自忧心忡忡,怕民间的抗议会令他们丢掉饭碗的时,接下来一个星期发生的时间,让他们所有人都惊呆了。

    他们收到了令他们瞠目结舌的数据,俄亥俄下放黄猄蚁的各个县,玉米作物的水分养分恢复了百分33!?已经达到了百分50,农作物不会枯萎的及格线!

    这就意味着,起码在这几个县,玉米5成的产量已经保下来了!

    当苏怀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愣了一下,不禁从座位上站起来,狠狠地挥舞了两下拳头:“漂亮~!!”

    虽然他表面上一直保持冷静,但是这几天一直被媒体骂,心里也是憋着一股邪火,他就等待着事实证明《农政全书》效果的这一刻。

    而埃博院长,田教授,仁娜……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预想到了黄猄蚁会有效果,但是这个效果之强却完全超乎他们的想象!

    这短短两个星期,黄猄蚁就像汹涌的铁骑一般,把境内的所有的吹棉蚧横扫一空,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