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萝的锦绣田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子萝的锦绣田缘- 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陛下让陛下推广这番薯的。”对于子树有这颗心怀天下的心,余华也是欣赏不已。所以闻言哪里会拒绝,这也是他正要做的事情。他更是一直努力着发现高产量的作物,让天下百姓能吃饱肚子。

    “这番薯不是说最南边已经有人在种了吗?”子轩闻言便提出来道。

    “嗯,我给容大哥去过信问了,那最南边虽然有番薯,但也还不算多,我们这边更是没有见到过,所以我想这番薯依旧需要我们把它再推广凯来才能被众人所知道。”子树见之便继续道。

    “对,的确是这样子,这番薯还是个稀罕物,我们应该把它推广开来,让更多的百姓知道它。”余华闻言便也点头赞成了子树的话。

    “那余老先生,您对于这番薯有什么想法没有?这番薯不用过多久就可以收获了。”子萝听余华这么说便也问起余华的打算。

    “老夫想等番薯收获的那天通知了白岳府这的知府,还有你们青阳县的县令都一起过来,跟之前那稻田养鱼一样,到时候我们当着大家伙的面把那两亩地番薯都给刨了,让众人亲自看看那番薯的产量,这样子也好给那些官员,还有百姓们对这番薯的高产量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子也利于以后我们在白岳府这周围推广这番薯。”

    “至于在其它地方推广番薯的话,到时候老夫会把这番薯的种植方法都说下来,把它交给陛下,到时候再听陛下的安排,看要怎么推广这番薯。”

    余华听了子萝的问话,当然也是把他的想法和计划都说了出来。

    而子萝一听,果然跟她猜想的差不多,想到之前稻田养鱼她们家就得了荣盛帝的赏赐,也不知道这次有没有,想来多半是有的吧。

    想到到时候也许会有赏赐,子萝心里便是忍不住有些欣喜。

    不过,这一切都顺缘吧,她们几兄妹也不缺那点赏赐,能把番薯推广出去也算是她们几兄妹为百姓们做了一件好事吧。

    而且,有余华在,子萝觉得她们的功劳肯定不会少了去的。

    “余老先生,那到时候有什么需要我们几兄妹帮忙的就尽管和我们说。”于是,子萝听了余华的话便也表了态。

    “好,一定的。老夫现在就已经对番薯收获的事情很是期待了呢。”余华点了点头应了一声,接着便又忍不住露出了他对番薯收获的期待之情。

    “哈哈哈,余老先生您也不用急,阿萝不是说了再等上十几天这番薯就可以收获了吗,所以我们现在还是计划一番到时候番薯收获要通知哪些人过来看吧。”子轩看到余华那迫不及待的模样,不由觉得有几分好笑,想了想便想到了怎么引开余华的注意力,不让他老想着番薯的事情。

    余华听了子轩这话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马上便又开始和子萝她们几兄妹商议起到时候刨番薯的事宜。

    …………

    终于到了刨番薯的日子。

    这天,子萝她们白岳府的知府梁知府,还有府城的众官吏,跟子萝她们青阳县的县令钟万年,跟青阳县的众官员再有古水镇的镇长都早早按时来到了子萝她们家。

    余华的身份是这众官员里包括梁知府在内最高的,而且他还是荣盛帝的心腹大臣,所以梁知府等官员来到子萝她们家后并不敢托大,纷纷给余华见了礼。

    接着,梁知府和众官员,还有闻讯而来的百姓们,乡绅们跟着子萝她们和余华一起来到了子萝她们家的番薯地。

    “哎呦,不知道树哥儿他们家几兄妹都走了什么狗屎运,知道就出了那稻田养鱼,现在又种了这什么番薯。哎呦喂,这要是这什么番薯也种出了个什么名堂来,那树哥儿他们可就要发达了。”还没有开始刨番薯的时候,那围观的百姓就有子萝她们村里的有人用那羡慕妒忌恨的话语跟周围的众人议论道。

    “可不是,想来那稻田养鱼就是个厉害的,我们大家伙也跟着收益不少,倒是也希望这番薯也能给我们大家伙带来好处。”有务实的人闻言道。

    “这董家几兄妹之前才出了那一门双举人,现在又种出了这番薯,要是这番薯真的有特别之处,那这董家几兄妹可真的是要发了。”有人跟着道。

    “你们看这就是知府大人跟县令大人都来了,还有那什么余大人在,听说这人还是什么高官,能在皇上跟前都说得上话。想来有这么些大人物过来,这番薯肯定也是个见不得的。”一个有些见识的人闻言也把自己的想法也说了出来。

    “嘿,你们不知道了吧,这余大人就是上次董家几兄妹弄那稻田养鱼就来过的那京官。_free_tip0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九十七章 丰收

    “没错,没错,听说呀这余华就是那叫什么农科院的院首,可受陛下的宠信了,那是……那好像还是一品官来着。”闻言有人更有些见识的人接口道。

    一品官!

    众人听到这消息都惊呆了,甚至有人惊讶地口里都能塞下一个鸡蛋。

    他们这些小老百姓之前听说最大的官不过是七品的县令,再有后来听说的也不过是他们白岳府的知府大人罢了。

    所以,现在他们咋一听闻余华的官职,他们怎么能不大为惊讶呢。

    于是乎,众人便更是吃惊不少,他们是万万没想到在子萝她们家住了许久,还一向低调的余华会有这么大的来头。

    虽然之前他们也知道余华的来头应该不少,但因为余华向来低调,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听到的消息并不多,可是没有想到余华竟然是有这样子的身份。

    于是,各种惊叹的声音后,大家伙便又开始各种羡慕妒忌恨子萝她们几兄妹的运气竟然这般的好。

    在众人的各种议论声中,在子树代表的一声令下,耿一,耿二便带上钟万年带来的官兵们开始刨番薯了。

    很快,有官兵们的帮忙,一亩番薯地的番薯就被刨完了。

    “余大人,知府大人,这番薯地已经刨开了整整一亩地,请问需要称量一下吗?”这时一个梁知府手下的随从走过来问道。

    梁知府哪里敢在余华的面前托大,见之便赶紧恭敬地问余华的意见,“余大人,您看……”

    “称吧,让大家也看看这番薯的产量!”余华哪里不懂梁知府的心思,于是便说。

    此时,余华的心情可谓是激动不已的,虽然还没有称量过这番薯的产量,但看到那刨出来的一箩筐,一箩筐的番薯,他也已经大概猜到这番薯的产量了。

    所以,这时他的心情也不比那些咋一看到一亩地就刨出这好些番薯的梁知府等官员平静,此刻他也极度想知道这番薯的亩产量。

    于是,梁知府的问话刚落他便马上赞成称量这番薯了。

    随着余华的吩咐,子树,子轩,小六他们帮着耿一,耿二,还有梁知府的众随从在众人的目光下,他们很快便把这一亩地的番薯产量称量了出来。

    “一……一千二百零一斤!”

    随着主簿大人飞快地拨着算盘,一番计算后,终于万分震惊地报出了一个令众人都目瞪口呆的数目。

    “什么?”听到主簿报出这么个数目,县令大人钟万年首先惊呼出声。

    一旁的其他官员,还有余华跟梁知府也都是同样的一面震惊。

    而站在稍远处围观的人群里则已经早就炸开了锅了,惊呼声响成了一片,一下子轰动了起来!

    这没有什么比高产量的作物更是让庄稼人欢喜了,所以此时围观的众人听到这亩产上千斤的产量已经是激动地沸腾了起来。

    可以说在场的人里除了子萝,在他们的印象里就没有出现过这上千斤亩产量的作物,他们以前知道的一亩地的产量都是按百斤算的,现在突然出现这亩产量上千斤的番薯,他们又怎么能不惊叹万分呢。

    这番薯是在众人的目光下刨出来,再称量的,就是这亩产量极为的惊人也是没有人能怀疑这事实。

    一时,在场的人便都在番薯这高产的事实下惊呆了,当然,这也包括子树,子轩,小六他们。而子萝当然是之前就已经料到这结果的了。

    “好,好,这是天佑我们大齐呀!”梁知府最先反应了过来惊喜道。

    “余大人,您看,这番薯如果能在我们大齐朝推广开来,那么,那么我们大齐朝之后将再没有百姓没有吃的了。”激动过后,梁知府接着看向余华汇报道。

    “的确是,的确是!”此时余华依然还是有些激动,闻言也是点头,“老夫也打算把这番薯高产量的事实禀报给陛下知道,让陛下在我们大齐朝推广这番薯。”

    “余大人英明,而且这番薯高产量的事能被人给知道这还多得了余大人呀。”梁知府闻言便趁机拍起了余华的马屁。

    听梁知府这么说,后面的众官员当然也是点头哈腰的纷纷附和,称赞起余华的功劳。

    余华见之哪里能不知道众官员这是想拍他的马屁,虽然心里不赞同这些官员的做法,但也知道这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于是便也不觉得怎么样了。

    再加上这收获的日子他心里高兴,于是便更是不在意这些了,不过他觉得此时他很是有必要让众人知道这番薯有子萝她们几兄妹的功劳在。

    于是,余华在众官员停下了阿谀奉承后便接着道:“说来,老夫我们能知道这番薯也是多亏了树哥儿他们几兄妹,要不是有树哥儿他们几兄妹首先发现了这番薯,老夫哪里能知道番薯能吃,而且高产量的事。所以在番薯这事上老夫可是不敢居功。”

    余华这小小一番话,众官员闻言便也是连连点头,哪里还敢忽视子萝她们几兄妹。

    于是,在梁知府的带领下,众官员便也附和着余华纷纷开始称赞起了子萝她们几兄妹。

    “董大少爷,你们几兄妹都是好样的,这之前是稻田养鱼,现在是番薯,你们可是对我们大齐朝的农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呀。”梁知府对子树连连赞叹出声道。

    “是呀,是呀!董大少爷你们几兄妹这次可是立了大功。”梁知府的话刚落,站在梁知府身边的一个府城官吏便也接口称赞道,说着竖起了大拇指来。

    “听说董大少爷,跟董二少爷此时还都考取了这一届秋试的举人,而董大少爷更是考取了解元,就是董三老爷也小小年纪就有了秀才的功名,这还真的是英雄出少年呀。”

    “没错,没错,董大少爷你们几兄妹都可谓是年少有为,以后的前途不可估量啊。”

    ……

    一时,这夸赞子树,子轩,小六他们的话便是不绝于耳。

    而子树闻言当然也是在一旁谦虚万分地推脱功劳,还谦虚说大家谬赞。

    不得不说,多年的商场经验,还有阅历,此时的子树面对众官员的称赞或问话应答的那叫一个进退有度,游刃有余。

    此时,子树表现出现的这份沉稳,还有风度很是让周围的众人纷纷赞叹不已。

    此时,除了跟子萝她们几兄妹已经很是熟悉的余华,梁知府等众官员都不由被子树的表现给惊艳到了。

    在他们的印象里,这就是很多从小就开始培养的大家族的子弟也是有许多比不上子树的这份风度的。

    众官员看到子树一个农家子弟都能有这般的出色,一个小村子都能出这么个出息的人物。

    一时,他们也是惊艳万分。

    于是,看到子树的风采后,众官员对子树的赏识就更加的多了几分真心。

    一番相互拍马屁,一番寒暄过后,梁知府突然想起这番薯的来历,不由问站在他身旁的子树道:“说来,董大少爷你们几兄妹是怎么发现这番薯的?”

    “回大人,这番薯在我们大齐朝的最南边的几个府已经有些地方有人种过了,我们也是从一个友人那得来了这番薯,于是便学着去种,这也多亏是有余大人前来,我们才能这么顺利地种出这番薯来。”子树回话道。

    虽然,子树知道余华不是个在意功劳什么的人,要不刚才就不会在众人的面前强调他们几兄妹在发现番薯中发挥的作用。但余华不在意功劳,他也不能忽视了余华,所以他闻言此时还是把余华在其中的作用说了出来。

    梁知府和一众官员听子树这么说当然也是跟着称赞子萝她们几兄妹的同时又夸赞起了余华来。

    接下来,因为想知道这全部番薯的产量,而且此时收获番薯也不算早了,于是大家伙便把剩下的那差不多一亩地番薯都给刨了。

    最后,子萝她们一共收获了两千多斤的番薯。

    这才两亩地左右就有了两千顿斤的番薯,不得不说,今天大家伙都是被番薯的高产量给深深地震撼到了。

    场上的气氛便是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