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丽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丽春- 第4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吗?

    官还不小。

    顾紫重挺惊讶,挺高兴。

    振国公封朱常禧为左将军,封顾世子为右将军。

    他们两个啊,就是一辈子的冤家,总是到一起,却总是要对着干。

    哥哥一直被子善哥压在了身下。

    这一次金陵城保卫战,哥哥可是立下了大功啊。

    他们兄弟两个,又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吧。

 第九百五十四章 一切如此

    振国公突然自己开始封下属,这让人很不理解。

    有的人甚至都开始猜测,是不是振国公心里有什么阴谋诡计,更有甚者,竟然开始流言,说金陵朱家要密谋造反了。

    这种说法简直就是扯淡。

    现在大明的天下到处都是敌人,到处都要打仗。

    皇帝位置这个烂摊子,基本上没有人愿意去触碰了。

    也就是当今皇上了,当皇帝当得还正过瘾呢。

    可是边防问题依旧不减。

    其实说实在话,振国公要不是看在当今皇上和他的关系很近的份上,还真有一种想要造反当皇帝的冲动。

    大明的天下经历了几代之后,都成什么样了。

    金陵朱家可算是武将世家啊,可是这位武将世家,又有什么用呢?

    最多也就是帮着朝廷打一打这里,伐一伐那里。

    然后呢?再被言官弹劾一下。

    基本上日常生活就是这样。

    朱家为皇上尽职尽责,忠义都有。可是皇上却对金陵朱家万般的猜忌。

    这有点过分了。

    朱常禧早就不满意了,想要亲自去找皇上理论一下了。

    咱们都是朱家人,谁亲谁远你还看不明白吗?怎么那些太监,言官说两句话你就信了呢?

    朱常禧真想把这些话甩给皇上。

    可是皇上不想见他。

    谁也知道,皇上理亏呢。

    金陵朱家对他那么好,可是他却想着法子要和朱家对着干。

    这样的做法不得民心。

    所以南方百姓对皇上也是多有不满。

    现在金陵有了三大营,骑兵步兵都有,火统兵也有。

    士兵在手,天下我有。

    不过振国公还是不想去那么做。

    毕竟现在天下为难,要是朱家自己人内斗起来,高兴的可是清军。

    女真人盼着你们大明内部赶紧乱起来呢。

    所以振国公不傻,他也知道那些流言都是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故意挑起来的。

    不就是忍嘛,让我做言行正直的人我不太能够做到。

    我忍行不行?

    振国公装作不知道这个消息,依旧在我行我素,操练着士兵。

    朱常禧都纳闷,沉寂了好久的父亲大人怎么突然之间就变得这么活跃了呢?

    顾紫重也一直以为公公大人会把兵权和家里的权力都交给他们夫妻二人呢。

    结果现在振国公又精神抖擞了。

    大有所有大权都抓在手里的感觉。

    唉,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顾紫重索性回娘家去住几天。

    她再和父母聊天时,说的多是普普通通的寒暄话。

    有的时候父母甚至都会见了她,然后对她轻轻一笑,以视客气。

    都成了客气人了,这关系也太疏远了。

    顾紫重嫁到了朱家,便损失了自己和父母之间的亲情。

    她已经把自己的一辈子绑在了朱家了。

    除了朱家之外,她已别无依靠。

    所以在顾家的这段日子里,她反而感觉到了拘束。

    李囡玉倒好像是顾家人一样,行为举止都比顾紫重大方得体得多了。

    顾紫重索性就在屋子里待着,哪里也不去了。

    她不出去,凤鸣倒找回了门来。

    凤鸣告诉她,说昨天夜里,督察院的都御史来了,就去了朱家。

    这是派下来调查来了。

    以前都是派些锦衣卫偷偷摸摸地搞调查,现在光明正大了。

    皇上也开始光明磊落了。

    顾紫重在心里暗笑:“不就是惦记着我们家的兵营吗?要是皇上你有本事,都拿了去。”

    她并不想再接着问下去。

    因为她也知道,不过就是皇上试探一下而已,金陵兵营没有什么动静,只是守城,好了,仅此而已。

    顾紫重没有再问下去,可是凤鸣却要再说下去。

    因为凤鸣告诉她,督察院奉了皇上的命令,准备要去地方体察民情,顺便也查一查叛军的情况。

    振国公将手一摊开,道:“好了,你们看吧,金陵在被叛军两次进攻之后,已经成了断壁残垣,百姓们的衣服破破烂烂。这就是情况!”

    都御史一下子就流了汗了。

    所以夜里,都御史连夜离开了金陵,要回京师去汇报情况。

    南方明军不多,的确是叛军的一个突破口。

    李自成和张献忠倒是投降了,可是其他的人呢?

    会不会再冒出来一个王自成,孙自成之类的人?

    叛军实在太可怕了。

    大明现在抵御清兵还抵御不过来呢,叛军就在大明的心窝子上插刀子。

    这刀子插得狠,插得大明喘不过气来。

    都御史回京之后,报告了金陵的情况。

    皇上闻言,也只能叹息了。

    所以接下来这一年里,朝廷没有再给金陵朱家这里派过什么消息。

    好像就是你过你的生活,我过我的生活一样。

    大家都是各顾各的,等过年的时候再串一串门,拜个新年,问候一下就行了。

    崇祯十二年冬,外面有点不太平。

    这个时候皇上已经不再是小皇帝了。

    他早已长大成人。

    不过朝廷却依旧,该缺钱缺钱,该缺人手,依旧缺人手。

    所以皇上打算去问候一下自己的这位亲哥哥。

    他给朱常禧带去了礼物。

    没有了朝廷的管束,朱常禧把自己的兵营发展壮大了。

    到了现在,约摸有十万人了。

    不过很多都不在金陵,分在了江苏各地。

    有的还被派去南方各地把守重要的城池,以防叛军来袭。

    到了现在,倭寇和海盗,或者那些瓦刺和鞑靼人早就不是大明的心腹大患了。

    说白了,人家就是大明的邻居,没事的时候抢点东西,闹腾一下而已。

    可是叛军和清军却是大明的心腹大患啊。

    这两小家子原来都是大明的小弟,而且都是普通的人。

    现在鸡窝里飞出金凤凰了。

    他们能耐大了。

    大明也管不住了。

    皇上用了放手的政策,对金陵朱家。

    一年过去了,皇上想派点人过来问一问,看看这放手的效果怎么样。

    来的人不过就是皇上身边的几个小太监而已,礼物也很简单,都是平常能看到的东西。

    皇上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说兄弟情谊重,不在乎礼物多贵重。

    哪怕是千里送鹅毛,也是情谊深厚的。当然,皇上送的礼物自然比鹅毛贵重许多。

 第九百五十五章 知己就好

    朱常禧却挺灰心的,朝廷给了他多少军饷,皇上拿他当亲哥哥吗?

    这个时候拿点破玩意儿来这里糊弄谁呢?

    他对朝廷挺不感兴趣的。

    皇上封了他个四品武将的官,结果这个官好像也是很遥远的事了。

    不过他还是挺感谢皇上的,能给他自由发挥的时间。

    他好好款待了来使,然后让来使把自己给皇上的礼物和书信带了回去。

    礼尚往来嘛。

    朱常禧在书信里反复强调兄弟情分,大明江山社稷危在旦夕,这个时候兄弟两个更应该兄弟齐心。

    打仗亲兄弟嘛!

    皇上看了书信,也很感动。

    不过下面的宦官是不感动的,而且很多文官也不感动。

    东林党还想着怎么打压一下那些武将呢。

    毕竟大家都知道,马上就要打仗了,武将们该闪亮登场了。

    祖大寿,卢象昇,孙传庭,吴三桂等这一拨人,都等着立功的机会呢。

    所以言官们没事的时候就上上书,然后讨论一下什么的。

    皇上却没放在心上而已。

    皇上知道,这个时候朱常禧是为数不多的皇家后裔,和那些外姓的武将相比,患难的时候还得靠自己的亲兄弟。

    哪怕皇上战死了,皇上被亲兄弟杀了。

    只要江山不倒,朱氏不灭,天下就还在,大明就还在。

    这点道理皇上还是懂的。

    所以皇上开始有意无意地对朱常禧好了。

    不过人要脸,树要皮。

    是个人都明白,当初皇上刚登基的时候,就准备好了要打压各地的藩王。

    朱常禧命硬,所以打了几次都没打压成而已。

    兄弟之间的刀剑已经亮了出来。

    这个时候皇上再对朱常禧好,那就是心怀鬼胎,要不然就是臭不要脸。

    你对你的敌人好吗?

    朱常禧也肯定不会习惯的。

    皇上还真为难,想办点好事都这么难吗?

    他凑了十万两银子,准备给金陵送过去,就算做军饷吧。

    这十万两银子可是皇上从鞋缝里省出来的。

    说得体面一点,那叫体己银子。

    说得难听点,裤衩子都快当了,才凑够这么点钱。

    多也不多,少也不少,至于多少,兄弟你看着办吧,我也不打算你记我的人情。

    皇上就抱着这样的想法派人把银子送往了金陵。

    朱常禧自给自足,祖宗的家法里,士兵平常是要种地的,真到了打仗的时候才抄家伙的。

    所以朱常禧就让自己手下的兵也去种地。

    求人不如求自己,自家菜园子里种出来的蔬菜吃起来才香呢。

    而且顾紫重也招呼着善堂里的鳏寡孤独者,去给士兵们做衣服。

    有的时候送衣服的女人进了兵营,没准就和哪个男人好上了。

    这一下子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婚嫁问题,一举三得。

    金陵城周边地方开始自我养生模式了。

    结果朝廷一下子送来十万两银子。

    这怎么办呢?

    朱常禧过习惯了穷人的生活,一下子来了十万两银子,他倒还不敢去接。

    顾紫重却挺高兴的,她也时常和太皇太后娘娘在一起聊天。

    太皇太后娘娘本来是造反的人,要被杀头的。要不是皇上念及祖孙情谊,她早就死了。

    所以太皇太后娘娘一直是为皇上考虑的。

    现在皇上送来银子,她老人家的心里最清楚不过了。

    所以她老人家有时候和顾紫重聊天,就有意无意地把皇上的意思给顾紫重说。

    顾紫重一点就透,当然知道皇上的意思了。

    患难的时候还是看兄弟啊。

    所以顾紫重就回家去,等和子善哥接触的时候,她就把这个意思说给子善哥听了。

    振国公如今年纪已经大了,他迟早还是要把兵权都交给朱常禧的。

    而且现在朱常禧手里的权力也不小啊。

    所以顾紫重就希望朱常禧自己做决定,能把银子收了,然后向皇上写书信,表明自己忠于朝廷的决心。

    朱常禧被顾紫重说动了,感动得鼻涕乱流。

    他也清楚,不管自己做什么决定,父亲都会支持自己的。

    所以他听了顾紫重的话,把银子收了。

    顾紫重也算是为朱家又做了一件好事。

    她很释然,再去和太皇太后娘娘聊天的时候,整个人挺直了腰板,好像越发有自信心了。

    太皇太后娘娘对她眼前的这个女孩子很佩服。

    毫不避讳,太皇太后娘娘说了,曾经她就很看重顾紫重,也很看重金陵朱顾两家。

    要不是当初皇上小的时候成不成为太子还难说,而且先皇那个时候收拾不了烂摊子,太皇太后娘娘或许会把顾紫重召进宫去的。

    可是当初国库空虚,朝廷越来越有心无力了。

    所以太皇太后娘娘才不断地去和其他人说好话。

    这其中也包括顾紫重。

    当初太皇太后娘娘对顾紫重没少煽情落泪,意思就是朝廷里我们母子二人谁也打不过谁,所以你们金陵朱家别捣乱了。

    现在回忆起来,她老人家很感慨。

    患难见真情。

    大明乱的时候,金陵朱顾两家不但没有捣乱,反而是起了决定性作用,把叛乱给压下去了。

    所以太皇太后娘娘在顾紫重面前,有敬佩,也有悔过,有惭愧。

    顾紫重倒不是小心眼的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了朱家而已。

    当然,顺带着也为了金陵朱顾两家自身。

    所以太皇太后娘娘这个时候能明白金陵朱顾两家的忠诚,对顾紫重来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