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财经:中国古人的财富智慧与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年财经:中国古人的财富智慧与劣-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问:那你退出政坛之后,有什么打算吗?计划进军影视界吗?会写回忆录吗? 

    答: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而。从此后,学习辟谷,道引轻身。 

    问: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答:我十分喜欢看《千年财经》,希望能看到你再接再厉、越写越好。 

    张良巧解“评级、提干”风波 

    尽管张良视钱财为粪土,但他老人家的财商是非常高的,这一点从他轻松化解汉初的评级、提干风波一事就可见端倪。 

    评级、提干、授衔这是单位、公司、企业里最容易惹麻烦、出风波的事情,多少学者识穷天下文章,却过不了人事主管的这一关啊;多少豪杰风云纵横,功劳评定,反落人后。 

    连强悍无比的毛泽东面对部下的评级风云都要感叹,要撰文评论:听说去年评级的时候,就有些人闹得不像样子,痛哭流涕……在打蒋介石的时候,抗美援朝的时侯,土地改革的时候,镇压反革命的时候,他一滴眼泪也不出,搞社会主义他一滴眼泪也不出,一触动到他个人的利益,就双泪长流。听说还有三天不吃饭的事情。我说,三天不吃饭,没有什么要紧,一个星期不吃饭就有点危险了。总而言之,争名誉,争地位,比较薪水,比较吃穿,比较享受,这么一种思想出来了。为个人的利益而绝食,而流泪,这也算是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有一出戏,叫《林冲夜奔》,唱词里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我们现在有些同志,他们也是男儿(也许还有女儿),他们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 

    汉朝立国之后,也面临评级问题,江山打下来了,怎么分果果、排座座啊?刘邦封了二十多个大功臣后,其他的人日夜争功、吵个不停,弄得组织部门没法评级、定工资。 
    一天,刘邦在洛阳南宫,从阁道上看见诸将三三五五地坐在沙土上窃窃私语,就询问张良他们在谈论什么事。张良说:“他们在商议谋反!”刘邦大吃一惊,忙问:“天下初定,他们何故又要谋反?”张良答道:“您起自布衣百姓,是利用这些人才争得了天下。现在您做了天子,可是受封的都是您平时喜爱的人,而诛杀的都是平时您所仇怨的人。现在朝中正在评级,如果所有的人都分封,天下的土地毕竟有限。这些人怕您不能封赏他们,又怕您追究他们平常的过失,最后会被杀,因此聚在一起商量造反!”刘邦忙问:“那该怎么办?”张良问道;“您平时最恨的,并且为群臣共知的人是谁?”刘邦答道:“那就是雍齿了。”张良说:“那您赶紧先封赏雍齿。群臣见雍齿都被封赏了,自然就会安心了。”于是,刘邦摆设酒席,欢宴群臣,并当场封雍齿为什方侯,还催促丞相、御史们赶快定功行封。群臣见状,皆大欢喜,纷纷议论道:“像雍齿那样的人都能封侯,我们就更不用忧虑了。” 

    牛吧,轻松一招,张良此举,矛盾缓和了。只可惜,也不知道雍齿功勋如何,是不是配的起这份薪水啊,但绝对的功、劳相等,有做到过吗?能做到吗? 

    纵观刘邦、萧何、韩信、张良等等汉初人物的经济表现,具有浓厚的重政治、不重经济规律的色彩,毕竟人家都是政客嘛,经济服从政治也是应有之义。但可惜的是这种政治与经济的主从关系影响深远。 

    郡县制养得小蜜蜂 

    老罗说:小蜜蜂人家一年辛辛苦苦酿蜜是给你酿的?!你上去抢过来咕咚咚喝完,一抹嘴,说“啊,小蜜蜂,你真是辛勤的小精灵啊!” 

    小蜜蜂如果辛苦酿出的蜜是这种结局,估计也就消极怠工了,但小蜜蜂不知道,辛辛苦苦干的很开心。 

    还记得项羽在郡县制和封建制这个重大门槛上,栽了大跟头嘛? 

    在这个门槛前,刘邦也险些栽倒,但在冥冥的历史浪潮推动下,刘老二跨过去了,但在门槛前,也险些栽倒。 

    公元前204年冬,楚军兵围汉王于荥阳,双方久战不决。刘邦大为焦急,询问群臣有何良策。谋士郦食其献计道:“昔日商汤伐夏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秦王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灭其社稷,使之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六国君臣、百姓必皆感戴陛下之德,莫不向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便能南向称霸,楚人只得敛衽而朝。”于是,刘邦速命人刻制印玺,使郦食其巡行各地分封。 

    在这关键时候,张良外出归来,拜见刘邦。刘邦一边吃饭,一边把实行分封的主张说与张良,并问此计得失如何。张良听罢,大吃一惊,忙问:“这是谁给陛下出的计策?”他摇摇头接着说:“照此做法,陛下的大事就耍坏了。”刘邦顿时惊慌失色道:“为什么?”张良伸手拿起酒桌上的一双筷子,连比带划地讲了起来。 
    他说:“第一、往昔商汤、周武王伐夏桀殷纣后封其后代,是基于完全可以控制、必要时还可以致其于死地的考虑,然而如今陛下能控制项羽并于必要时致其死地吗?第二、昔日周武王克殷后,表商容之闾(巷门),封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是意在奖掖鞭策本朝臣民。现今汉王所需的是旌忠尊贤的时候吗?第三、武王散钱发粟是用敌国之积蓄,现汉王军需无着,哪里还有能力救济饥贫呢?第四、武王翦灭殷商之后,把兵车改为乘车,倒置兵器以示不用,今陛下鏖战正急,怎能效法呢?第五、过去,马放南山阳坡,牛息桃林荫下,是因为天下已转入升平年代。现今激战不休,怎能偃武修文呢?第六、如果把土地都分封给六国后人,则将士谋臣各归其主,无人随刘邦争夺天下。第七、楚军强大,六国软弱必然屈服,怎么能向陛下称臣呢?” 

    张良借箸谏阻分封,使刘邦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以致辍食吐哺,大骂郦食其:“臭儒生,差一点坏了老子的大事!”然后,下令立即销毁已经刻制完成的六国印玺。 

    尽管张良谈了7点,但核心思想是实行封建制,需要以强大的中枢存在为基础,目前楚汉争霸、中枢解纽,树国等于自立对手。 

    在此次谈话之后,刘邦核心团队就开始致力搭建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为中枢强大而努力奋斗。 

    在完成建国之后,刘邦只封了楚王韩信、梁王彭越、韩王信、衡山王吴芮、淮南王黥布、燕王臧荼(后为燕王卢绾)、赵王敖八位异姓为王,其中韩王信、赵王敖属于六国遗存、衡山王吴芮、淮南王黥布、燕王臧荼属于项羽遗存,韩信、彭越那是实力太大,已经成为了独立王国,没法子没进行分封。总体看来,刘老二把异姓封王一开始就控制在了最低限额,不象项羽一封就十八个。 

    在建国后的几年中,刘邦先后以种种机会、种种名义灭了燕王臧荼、把韩王信逼到了匈奴那边、废了赵王敖、灭了梁山彭越三族、斩了淮南王黥布、废了楚王韩信、逼走了燕王卢绾,异姓八王,只留下了实力最弱小的衡山王吴芮,并把自己的儿子、兄长等几个亲戚封做了王爷。在汉初的大扫荡中,封建制的遗存几乎全部肃清,不过只是几乎,还留了那么一点点,经过几十年后“吴楚之乱”后,封建制的阴影方才彻底消除,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提了,呵呵。 

    郡县制起于晋、楚春秋战国时代,历经几百年演化,经秦国发扬光大,在秦始皇手中定为万世不易的法则,在项羽手中经过几年反复,在刘邦、文帝、景帝努力后,终于从星星之火、彻底燎原,成为了中华民族实行千年的行政管理模式。几百年中,各个人物未必能看到郡县制的重大意义,但都在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中、在自己的利害关系中,看到了符合自己利益的前进方向,于是或主动、或被动的向着这一方向前进,如果酿蜜的小蜜蜂。 

    整体看来,封建制各个行政单位实际上都是独立王国,而郡县制则不然,这种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作为基础,各地方政府都是下级关系,相比而言,郡县制物资、信息、人员横向交流的成本都更加低廉,但缺点是因为级别增多,上下级交流、循环的成本有所抬高。 
    汉朝富豪群 

    战争投机第一人 

    战争财,就是在别人的断壁残垣、断臂残肢上,建立自己的财富,就是脱离战争背后的政治、道德、情感、公平价值,只是单纯的、赤裸裸的,像一个新生儿那样,去押上自己的狡猾、勇气,去拥抱财富。 

    世界经济历史上,靠战争发大财的,那最著名的就是罗斯柴尔德了。 

    1815年6月18日,滑铁卢战役爆发,拿破仑和威灵顿两支大军生死决斗,如果英国败了,英国公债的价格将跌进深渊;如果英国胜了,英国公债自然大涨。 

    正当两支大军进行着殊死战斗时,罗斯柴尔德的间谍们也在紧张地收集着战况情报。6月19日,一个间谍将战场消息带回了英国。内森?罗斯柴尔德在第一时间获悉了战斗结果后,便直奔伦敦的股票交易所。 

    进入交易大厅后,内森的第一个动作是,让手下开始抛售英国公债,其他人看内森如此举动,误以为英国战败,也纷纷开始抛售,英国公债的价格大幅崩溃。经过几个小时的狂抛,英国公债价格仅剩下票面的5%。 

    随后,内森开始大举买入。 

    6月21日晚11点,威灵顿勋爵的信使到达了伦敦,消息是拿破仑大军在8个小时的苦战后被彻底打败了,损失了1/3的士兵,法国完了!英国公债应声暴涨。 

    这个消息比内森的情报晚了整整一天!利用这一天的时间差,内森狂赚了20倍的金钱。 

    多经典的案例啊,消息垄断者,不光利用信息优势赚钱,还先刻意制造、释放假信号,迷惑对手,从而达到获取全面胜利、拿到最多公债的效果。 

    按我揣测,在获悉战争的结果前,内森肯定已经在心里盘算了无数遍,如果英国打赢了,他将先释放战败信息,从而获得低位拿货的机会;如果英国打败了呢?他会怎么做?呵呵,亲爱的读者你猜猜这个老滑头会怎么做?我估计内森入场的第一个动作,必然是买入国债,在其他人跟风的时候,国债价格必然上扬,借此时机,内森再悄然退出。战争的结果几乎已经无关紧要,无论事态如何发展,他都有应付之策,他早计划好了,高,确实是高。内森早就计划好了,无论事态如何发展,都要以交易所其他人的血肉为自己的财富帝国奠基。 

    在公元前154年,也就是内森?罗斯柴尔德在伦敦交易所大肆屠杀自己同胞财富的一千九百多年前,中华大地上,也出现了靠战争财爆富的牛人,不过这牛人的手法中正平和多了,不但钱赚的漂亮,还符合咱中国人的道德要求。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吴王刘濞联合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诸侯王,举兵“清君侧”,吴国由于经济富足,境内不征赋钱,卒践更者一律给予佣值(有偿徭役,这比无偿徭役是巨大的进步啊,秦王朝要都这样,哪会有陈胜吴广啊),因而吴王应者颇多,吴王还下令国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少子年十四,亦为士卒先。诸年上与寡人比,下与少子等者,皆发。”发二十馀万人。南使闽越、东越,东越亦发兵从。吴楚军一时声势浩大、天下震动。 
    面对吴楚军的汹汹来势,汉景帝全国总动员,在京师长安的列候封君全部被要求从军,这些列侯的领地很多都位于关东区域,因为吴楚起兵,长安和这些地方的往来就被隔断了,这些列侯都没钱从军、没钱买装备、没钱招募死党,于是纷纷向长安富人们、向长安的金融业大腕们借钱出征。 

    在这种关键时刻,很多专做贷款生意的商家,“以关东成败末决,皆不肯借”。只有无盐氏出千金借贷,利息十倍。不久,吴楚乱平,他得息十倍,成为关中巨富。史书就此的记载不过寥寥数语,但背后着实展现了一个商人的胆略、眼光和算计。 

    敢借钱给朝廷一方,就说明无盐氏对战争胜负走向大体还是有判断的,事实证明,在吴楚五十万联军的声威下,无盐氏判断准确;利息十倍,哈,这充分说明了这位商人看准时机、敢于下手要价的精明能力,这种高利率水平,就是黑社会放高利贷的怕也望尘莫及吧。 

    吴楚之乱总共也就用了三个来月就平息了,三个月时间,无盐氏富甲关中。 

    借助战争时机,发财的不光是无盐氏一个人啊,富豪榜上的宣曲任氏也是利用战争机会,让家族的财富额上了一个台阶,按《史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