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一个帝国的背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1年:一个帝国的背影-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听过的一种声音。
    值班的宫女回忆道:
    突然听到四外殿脊上,远远地像猫叫,尾声很长。我最初不在意,宫廷里野猫很多,夜里猫叫并不稀罕,只是没有这样长的尾声。夜深人静,仔细地听,猫叫的声音在正东方,过一会儿,东南方也传来猫叫声。我悄悄地出来,知会外面守夜的人,因为我们心里有鬼。俗话说,远怕水,近怕鬼。知道昨天珍妃死在井里,以为她冤魂不散显灵来了。
    老太后寅正(四时)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天蒙蒙亮了,按说猫叫应该停止了,可恰恰相反,好像东南北三方有几十只猫在乱叫。老太后也仔细听,打发人到外面去看,但也看不出什么。就在这个时候,李莲英惊慌失措走了进来,也顾不得什么礼仪和什么避忌了,说,鬼子打进城来了!
    老太后说,你仔细讲!李莲英说:德国鬼子由朝阳门进来了,日本鬼子由东直门进来了,俄国鬼子由永定门进来了,把天坛都围了,全都朝紫禁城开枪,枪子一溜一溜地在半空飞!据说这是护军统领澜公爷特来禀告的,我们才知道所谓半夜猫叫原来是子弹在空中呼啸的声音。(金易、沈义羚:《宫女谈往录》,紫禁城出版社1992年7月第一版,第212~213页。)这时,宫内终于来了三位帝国大臣:刚毅、赵舒翘和王文韶。
    慈禧顾不得威严了,急切地问:“那些军机都到哪里去了?是不是都跑回家去了?丢下我们母子二人不管了?”最后,慈禧悲切地说:“尔等三人务须随驾同行。”
    三位大臣立即明白了:“太后已经决定逃亡。”
    慈禧对王文韶说:“汝年纪太大,尚要汝吃此辛苦,我心不安,汝可随后赶来。”
    恍惚中的王文韶说:“臣必赶来。”
    不知道此刻慈禧的心腹之人荣禄在什么地方,据说他正在“收集军队”。
    又剩下慈禧一个人了,她在屋子里来回转,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这时御膳房已经准备好了早饭。
    突然,一个什么东西从窗户外飞进来,一夜恍惚的慈禧这次看清楚了,这是一颗子弹。子弹从白色的窗格飞进来,弹落在地上。慈禧真正地害怕了,她才要到外面查问,却见载澜正跪在帘子外面,他用颤抖的声音禀报慈禧:洋人已经进城了。
    慈禧立即吩咐人去请皇上,并且下谕传皇后、妃嫔和住在宫里的格格们到乐寿宫来。
    光绪皇帝来了,细声细气地跟慈禧问安。慈禧让李莲英找几件衣服给皇帝换上。慈禧自己也要进行伪装。
    从李莲英在炕上摊开的包袱里拿出的东西,至少可以断定即使慈禧没有逃亡的打算,朝廷里也早已有人为她的逃亡做了准备:汉民妇女的裤褂鞋袜、青色的绑腿、汉家妇女盘头发的铜簪子和几个包头发网子的手绢。据说这一切都是住在前门外鲜鱼口的李莲英的姐姐为慈禧准备的,如果这个传闻是真实的,它的巨大的讽刺意味是:对于整个帝国未来局势的判断,皇宫外的人哪一个人都比皇宫里的人看得清醒。
    李莲英很快就把慈禧装扮完毕,是一副极其普通的老年妇女的打扮:盘羊式的汉民婆婆发式,深蓝色的半新不旧的夏布褂子,浅蓝色的旧裤子,新绑腿,新白布袜子,黑布鞋。史书记载为:“此太后生平第一次也。”
    紧接着,皇帝也被装扮完毕,是按照汉民跑生意的小伙计的形象设计的:蓝色的没领子的长衫,肥大的黑裤子,圆顶的小草帽。到这时,光绪已是“悲愤之极”,“几近战栗”。
    黎明时分,贞顺门内跪了一片人,都是没有得到慈禧的恩准而被迫留下的人。慈禧在跨出皇宫最后一道后门的时候让他们谁也不许心眼窄,都等着她回来!
    仓皇出了贞顺门,慈禧太后和帝国的皇帝同时看见了准备在那里的三辆蓝布围子骡车。
    上车的时候,慈禧向跟随她逃亡的人交代:要是遇到盘问,就说他们是乡下人。并且严厉地威胁说,谁要是乱说话,就把谁扔下车去!
    话音未落,南边一声炮响,距离很近很近。
    这是1900年8月15日早晨。
    6点30分,美军占领正阳门。
    从高大的正阳门进去,美军炮兵连连长瑞利上尉看见了一道红墙横在面前。他打开地图查看,惊叫起来:“这就是皇城!”
    美军第14、第9步兵团官兵开始冲击。
    他们没有受到帝国军队的阻击,却堵在高大的红墙面前了。皇城围墙的高度似乎没有攀爬上去的可能,于是,他们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炮兵身上,因为他们看见了一座大门。
    这座大门就是皇城的第一道大门:大清门。
    如今在北京城已经看不到这座大门了。它的位置大约在今天的天安门和正阳门之间。
    至少在名称上可以看出,这座门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名副其实的国门。它明代叫“大明门”,清代叫“大清门”,民国叫“中华门”。大门的门匾是石头的,镶嵌在大门之上。大清帝国完结,民国开始的时候,有关人士首先想到要把这座门的名称改掉,于是让人把石头门匾抠出来,想利用这块石头的背面刻上“中华门”三个字,再重新镶到门上去。谁知道,门匾抠了下来,翻过来一看,“大明门”三个字历历在目,原来二百年前,当年大清帝国刚刚占领这里的时候,已经使用过这种“偷工减料”的办法了——这件庄严而狡猾的事足以证明中国人善用“换汤不换药”的方法。结果,民国的“中华门”门匾是木头的。
    不管是“大明门”还是“大清门”,中华帝国具有象征性的国门出奇的结实。
    在美军炮兵连长瑞利的指挥下,上尉苏莫莱像在靶场上训练新兵一样,在大清门的门闩上画出了一个白色的圆圈,然后他退后100米,命令炮兵朝圆圈开炮。这是联军射向皇城发射的第一发炮弹,也是出了贞顺门的慈禧听见的那声巨响。
    两次齐射,大清门门闩被炸开了。
    美军蜂拥而入。他们马上又看到了一座大门。
    这是天安门。皇城的第二道大门。
    美军遭到了密集的射击。帝国的官兵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突然射击,使数名美军官兵倒地,包括冲在最前面的炮兵连长瑞利上尉。这个美国上尉也许是死在距离联军们幻想的堆满黄金珠宝的中国皇宫最近的一名军官。
    帝国官兵的抵抗持续了半个小时,这是整个帝国的最后的抵抗。因为身后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了,阻击的帝国官兵格外地顽强。在美军向天安门门闩和城楼上发射的密集炮弹时,帝国官兵没有一个放弃阵地的。而他们并不知道,此刻他们的皇上和太后已经逃出了身后的皇城。帝国官兵们在流血和死亡之中,始终感觉到的是身后皇上和太后殷切的目光。他们拼尽最后的力量向城门下的入侵者射击,被密集的炮弹炸死的同伴的尸体堆积起来,当做了他们的掩体。英国人增援了,他们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来了一群“日本苦力”,这些并不是军人但同样“好像不知道死亡是个什么东西”的日本人在城墙上架起云梯就往上爬。终于爬上城楼的时候,他们用日本话向下喊:“这上面没有一个活着的人了!”
    美军步兵已经从炸开的天安门城门中间冲了进去。
    冲入城门的时候,美国人和赶来的俄国人几乎火并了起来,他们互相排挤、推搡甚至动了拳脚:双方都想第一个冲入大清帝国的皇宫。
    但是,他们同时看见,前面又出现了一座城门。这座城门看起来比天安门更高更坚固。
    这是帝国皇城的最后一道门:午门。
    美军立即架好炮。他们已经不需要在门闩的位置画出白圈了,他们已经熟悉了帝国城门的结构。
    俄国人、英国人和日本人都很着急,因为他们知道,只要面前的这座大门一破,帝国宝库的门就完全敞开了。说不定还可以看见中国的皇帝,据说皇帝头上戴的皇冠是用数磅纯金打造的。
    但是,这时突然快马飞报:停止对皇宫的攻击。
    原来,各国司令官已经得知了美军想要首先进入皇宫的消息,他们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一致认为“继续攻击皇宫,会激怒中国人”;同时决定:为了防止一国独占或先占皇宫,暂停对皇宫的一切军事行动。
    付出了代价的美军不服,但是身边是坚决“同意”的英军和俄军的仇恨的目光,于是联军对帝国皇宫的攻击终于停止在了午门前。
    这时慈禧一行已经出了皇宫的后门神武门。
    神武门外浓烟滚滚。在美军从正面攻击皇城的时候,俄、法、日三国军队从后面开始了攻击。为了压制美军的攻击速度,争取首先进入皇宫的特权,法国炮兵甚至向美军开了炮。
    刚毅、赵舒翘已在城门外接驾,慈禧还能下的谕旨只剩下了赶快护驾出城了。
    突然一对人马冲向慈禧的车队,所有人都惊叫起来,定神看,是荣禄派来的健锐营的马队,来保护皇上和太后的。
    皇家的车马刚要从神武门向德胜门方向逃命,这时出现了一个更加意外的情况:数千义和团员蜂拥而来。
    这是在有关1900年京城防御战斗的史料中罕见的关于义和团行踪的记录。义和团人数大约三千人左右。在整个京城防御战斗中,除了战斗开始的时候外城发生了激烈的战事之外,外城丢失后,城内基本上没有发生帝国军队与联军的大规模的战斗,并且“巷战”的记载也很少。帝国正规军除了伤亡者之外,都撤出了城区。但是,从有关史料上估算,“城内设坛八百余所,每坛百人”——北京城内至少存在有义和团8万之众。当帝国的城门一个一个被攻破的时候,这些“扶清灭洋”的农民们都到哪里去了呢?是一个极大的历史谜团。
    无法确切得知这股义和团奔向这里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直奔皇宫的后门神武门。有人分析说他们是来“保卫皇宫”的,这个说法没有充份的根据。保卫皇宫的战斗发生在皇宫的正门大清门或天安门附近,因为在那里是联军攻击皇宫的主攻方向。有人说义和团是“赶来护驾”的,可当时连大部份的帝国官员都不知道皇帝和太后要逃亡了,农民们如何事先得知?而“健锐营的撤退引起了农民们的愤怒”一说倒是有点道理。帝国的正规军放弃正面抵抗往北而去,这在农民们的眼里是临阵逃脱,义和团们是要追上这些正规军“算账”的,农民们对帝国军队的仇恨不是一天两天之内形成的。
    义和团们和健锐营官兵混乱地堵在了神武门下。农民们根本想不到他们看见的那一队骡车里面乘坐的是皇上和太后。他们认为那是高官们的逃亡家眷。
    帝国的真正的护驾官兵立即与义和团们冲突起来。这是一场莫名其妙的大混乱。官兵们朝义和团农民们猛烈射击,在枪弹下和战马的踩踏下,义和团农民们纷纷倒下。情绪复杂的帝国农民们拼死反抗,而日、法两国官兵正从东西两个方向压过来,使这里的战斗在阵营区分上、战线分割上和战斗进程上,都无法准确描述。当健锐营的官兵在和义和团们的战斗中“杀开一条血路”,保护皇帝和太后的车队向北而去的时候,日军赶到了。他们没有对那几辆骡车给予特别的注意,而是立即就向义和团开了火。接着法军也到达了。这是真正的大规模杀戮,数千义和团被猛烈的炮击和步枪的射击压缩在皇城城墙下,完全失去抵抗的能力。日、法两军的屠杀持续了一个小时之久,直到所有的义和团团员全部没有了声息。
    这是1900年最后一批倒在京城里的义和团团员。他们年轻的身体里流出的鲜血沿着帝国古老的皇宫宫墙缓缓地流着,一直流到夕阳将整个京城染得一片血红。
    应该说,正是义和团们的这个举动,为慈禧的逃亡争取了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帝国农民的反抗无意中起到了掩护帝国皇帝和太后的作用。如果没有义和团的出现,从东西两面压过来的日、法两军,势必轻易地就能将慈禧的逃亡车队扣押在神武门外。如果慈禧一行没有被当做难民打死在乱枪中的话,那么,帝国的皇帝和掌权的太后同时被俘,帝国历史将会是什么样子?
    慈禧被迫宣布下台?光绪重新按照洋人们的心愿执政?康有为“胜利”回国?帝国终于可以全面变法革新?那么,后来旨在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还会发生吗?
    北京城在外国军队的围攻中沦陷了。大清帝国失去它的都城的时间是:1900年8月15日。
    这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自这一天开始,大清帝国的历史顺着那几辆出逃的骡车在北方荒野上压出的一片零乱车辙,惊慌地走了下去。
    第五章 河船中的秀女
    1、县令的运气和帝王的文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