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1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建筑师联合设计的上海永安公司(1916—1918 年)、上海先施公司(1915—1917 年),上海前正广和汽水厂大门(1937 年),以及上海旧法国学堂等等。在北京清华大学校园内,除了大礼堂与清华学堂等少数几座建筑具有较严谨的古典手法以外,这时期的其余建筑基本上都是采用折衷主义建筑手法。
  2。西方现代派建筑。
  三十年代初,有一部分在华开业的外国建筑师和刚从国外留学归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师,他们受到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不满于在建筑上进行繁杂的复古装饰,也开始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中作过不少现代建筑的尝试,其中尤以上海最为突出,比较著名的例子有国际饭店(1931—1933 年,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大光明电影院(1932 年)、百老汇大厦(今上海大厦,1933 年)、毕卡第公寓(今衡山公寓,1934 年)、百乐门舞厅(1933 年)等等,其中不少建筑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准。
  国际饭店是这一批现代建筑中的佼佼者,代表了三十年代我国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它于1933 年正式落成,造型仿美国早期摩天楼形式,外观高耸,并逐渐向上收缩,形成塔状。建筑号称24 层,实际是地面以上为22 层,地下室2 层,总高86 米,是五十年代前我国最高建筑。楼内有快速乘客电梯三部,另有为服务用的电梯三部。建筑结构为工字钢骨架外包混凝土,是西方摩天楼常用的方法。大厦地基为了坚实和减少沉降,由丹麦人开的康益公司承包打桩工程,梅花桩深达36。6 米。建筑平面布置甚为紧凑而实用,楼内设备完善,装修精美,立面造型简洁,基座部分为黑色花岗石贴面磨光,上部墙身全用褐色泰山面砖贴面,整座建筑富有高层建筑和垂直线条韵律,成为上海标志性建筑之一。
  南京曾是当时国民政府的首都,我国不少近代建筑师也曾在这里作过一些现代建筑风格的尝试,如由李锦沛设计的原最高法院大楼(1933 年),现为江苏省商业厅,其外观就带有欧洲新艺术运动的特点,立面上运用了许多粉刷的竖线条装饰,中部还有意地做成塔状,这种立面处理手法在南京近代建筑中也能见于其他实例。在建筑物的内部则为砖木结构,木楼梯木楼板。在这座建筑落成后不久,1935 年由华盖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建造了实业部地质矿产博物馆,它是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的早期现代建筑造型。立面仍保持对称布置,设有踏步直通二楼,红砖外墙,不加粉刷,但砖工精细,并在入口两侧墙上做有一排凸出的砖块装饰,整座建筑既简洁大方,又有丰富的细部点缀,颇为耐人寻味。在三十年代建造西方现代建筑风格的典型实例还有李锦沛设计的新都大戏院(1935 年),今胜利电影院;杨廷宝设计的大华大戏院(1935 年);梁衍设计的国际联欢社(1936 年),今南京饭店前楼;华盖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首都饭店(1932—1933 年)以及福昌饭店(1932年)等。这几座建筑大多是既造型简洁,又同时保持竖线条或横线条的装饰,只有首都饭店已基本将造型加以净化,而且平面根据功能与基地的特点做成不对称形式,是同期建筑中手法较新颖的一座。由于这种形式的建筑符合现代建筑功能的需要,又便于应用新的材料与结构,而且工程造价经济,建筑造型新颖,因此在商业性和公共性建筑中很快得到发展,而且逐步形成一种潮流。除南京之外,在广州、武汉、天津、北京等地的现代建筑也方兴未艾,尤其是广州成为南方新思潮的先驱,1936 年建造的爱群大厦高18 层,平面成熨斗形,内部能适应多功能需要,立面造型简洁新颖,并以竖线条强调高耸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是近代南方建筑的一朵新秀。
  本时期各城市的居住建筑也普遍有所改进,里弄住宅、花园新村、集体宿舍楼、单元式公寓楼、花园洋房等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院落式或天井式的民居,在平面布置上比较紧凑、实用和舒适,结构上是用砖木混合结构,以砖墙代替过去的立帖式木梁架承重,设备也已现代化,一般都有水电设备和卫生间,建筑造型比较简洁。三十年代以前多为清水外墙,三十年代中期开始已有不少居住建筑在外部使用各种粉刷饰面,这些做法都为后来住宅建设开辟了现代设计的道路。
  3。近代宫殿式建筑。
  五四运动后,逐渐出现了一批“宫殿式”建筑形式的公共建筑,这类建筑应用新技术建造仿传统宫殿式的屋顶,内部用砖墙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完全按功能需要布置,不拘传统旧制;立面多为二、三层,经常做有装饰性的壁柱,柱间布置着一个个长方形的窗户。这种形式的建筑当时一般通称为“宫殿式”建筑。
  上海圣约翰大学怀施堂是现存这类建筑中最早的实例之一,建于1879年,内部用砖木结构,平面为四合院式,入口处有高耸的钟楼,顶部为中国传统的重檐翘角,外墙用西式券廊,显然是中西混合手法,造型比较生硬,表现了早期不成熟的特征。
  由美国基督教创办的南京金陵大学与金陵女子大学的建筑,是应用新技术建造这种“宫殿式”建筑较为典型的例子。美国芝加哥的珀金斯与汉密尔顿建筑师事务所(Perkins Fellowsand Hamilton Architects)于1917 年曾应用这种方法建造了金陵大学的礼拜堂,外墙用城砖砌筑,不施粉刷,内部用木结构,屋顶为传统飞檐与灰色筒瓦,造型朴素无华,平面则按礼拜堂功能布置。1919 年美国建筑师司马(Small)又为金陵大学设计建造了北大楼,也是应用同样方法。同时北大楼在外观上突出中部五层塔楼,可能是受欧洲中世纪市政厅构图的影响。此后,由司马在1925 年设计的西大楼以及1926 年齐兆昌设计的东大楼(1956 年被烧后已按原样重建)、科学馆等建筑虽仍用传统形式,但内部已改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了。
  金陵女子大学略晚于金陵大学,该校筹建于1918 年,1921—1923 年先后落成七幢主要建筑,形成一组完整的宫殿式建筑群,其中包括会客厅与健身房、科学馆、教学楼、宿舍等。1932 年,又增建图书馆(楼下为教室)及大礼堂(楼下为音乐室)。此后又陆续建有许多附属建筑。金陵女大建筑群的主要设计人为美国著名建筑师茂菲(Henry K。Murphy,1877—1954),中国建筑师吕彦直(1894—1929)为助理。这组建筑的总平面仿照了中国建筑的传统布置,对称严谨,并且还考虑到采用中国廊庑的联系方法,建筑物的形体不大,均为二层,平面依照功能需要进行设计,材料完全现代化,并全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立面则为中国宫殿形式,柱子、斗拱、梁枋、兽吻等一应俱全。由于门窗受立面限制,故光线与通风较差。另外,某些细部也处理不当,例如教学楼檐下斗拱不置于柱顶之上而放在柱头两边,既不合传统习惯,也不能形成象征主要支撑构件的作用。但它应用现代建筑技术来发展中国传统建筑形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同时也为吕彦直后来设计中山陵与广州中山纪念堂奠定了基础。
  此外,茂菲又于1925 年在北京开始设计建造了燕京大学校舍,同年美国建筑师安那(C。W。Anner)也设计建造了协和医学院,1926 年德国建筑师格里斯尼特(Dom Adelbert Gresnigt O。S。B。)设计建造了北京的辅仁大学,其他还有广州的岭南大学、成都华西协和大学等也都作了类似的探索。
  中山陵是近代宫殿式建筑最杰出的代表,也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陵墓位于紫金山中部茅山南坡。1925 年9 月,吕彦直的应征中山陵墓设计图案获头奖,被定为陵墓实施方案,吕彦直也被聘为建筑师。中山陵于1926 年3 月12 日举行盛大的奠基典礼,至1929 年初步建成。陵墓建筑群所用的材料大部分为苏州金山之花岗石,或为香港之花岗石。当时全部建筑造价共为150 万元。
  陵墓共占地8 万余平方米,总平面范围“略呈一大钟形”,象征着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唤醒民众,反抗压迫,为拯救国家、民族奋斗不息的伟大精神。中山陵的创作思想是把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总体规划吸取中国古代陵墓总体布局特点,采用了轴线对称的平面,陵墓建有牌坊、甬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所不同的就是甬道两旁没有石象生,并打破了传统神秘、压抑的基调,代之以严肃开朗又平易近人的气氛,反映了孙中山先生的民主性。
  陵墓甬道长375 米,宽40 米,墓室位于海拔158 米高处,由陵园入口至墓室距离700 米,高差70 米,连续的空间序列与轴线上一系列的重点建筑,创造出了庄严雄伟的气魄。
  陵墓的单体建筑造型亦基本上采用传统帝王陵寝的形式,但不同的是,不用红墙黄瓦而用蓝色琉璃瓦屋顶,花岗石的墙身,内部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建筑造型严谨,尺度、体型、材料、表现和细部传统花纹的应用均较成功,具有稳重、纯朴的庄严气氛,比传统帝陵更显得清高肃穆。入口的“博爱”牌坊完全是传统的三间石牌坊形式;陵门为清式歇山顶三拱门石建筑;后面的碑亭则为典型的重檐歇山顶石建筑。而主体建筑祭堂的平面为方形,并将四个角墩突出,以适应功能需要,使建筑形式突破传统旧制,但仍不失传统建筑风格。外观用重檐歇山蓝琉璃瓦顶,檐下施以石斗拱,祭堂内部的黑色花岗石立柱和黑大理石护墙衬托着中间孙中山的汉白玉坐像,构成宁静肃穆的效果。而其不足之处是建筑群的组合较分散,台阶坡度遮挡祭堂下部视线。但总的来说,中山陵的落成,仍不愧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杰作。除陵墓主体建筑之外,在周围尚有一系列传统形式的纪念建筑,这是当时各界人士和海外侨胞缅怀孙中山先生而捐资修建的。其中仰止亭、光化亭(1935—1936)为刘敦桢设计,行健亭为赵深设计。
  4。新民族形式建筑。
  三十年代初期,中国近代建筑师中的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技术、现代功能结合的矛盾,并且也考虑到宫殿式建筑造价昂贵,于是大胆探索了“新民族形式的建筑”。这类建筑一般采用现代建筑的平面组合与体形构图,并多半用钢筋混凝土平屋顶,或用现代屋架的两坡屋顶,但在檐口、墙面、门窗及入口部分则重点施以中国传统构件装饰,并辅以适当的传统花纹图案。在室内也采用类似的传统装饰,有时还应用传统的平棋天花做法和彩画等等。这种设计实际上是希望兼顾新的建筑功能需要与现代技术特点,又能带有民族风格的一种尝试。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现代化民族形式建筑”或“混合式建筑”。它为中国建筑的现代化与民族化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对解放后民族形式建筑的设计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三十年代,南京对这类建筑的探索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它已突破了单纯对传统形式的模仿而进入了创造的领域,其中有不少建筑不失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重要范例。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赵深、陈植、童寯合作设计的前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1932—1933,今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办公楼);由奚福泉、李宗侃合作设计的国民大会堂(1935 年,今南京人民大会堂)、国立美术馆(1935 年,今江苏美术馆);新街口的中国国货银行(1936 年,今新街口邮局);由基泰工程司杨廷宝设计的中央医院主楼(1933 年,今南京军区总医院)、中央体育场一组建筑(1930—1933 年)、中山陵音乐台(1932年)、紫金山天文台(1931—1934 年)等等,其中尤以外交部大楼与中央医院主楼最为典型。
  1932 年,以“赵深建筑师事务所”名义提出的外交部大楼方案,当时是以所谓“经济、实用又具有中国国有形式”的特点,击败“基泰建筑工程司”设计的中国宫殿式屋顶方案而夺标的。当然,这也与当时外交部经费的限制有关。
  外交部大楼于1933 年落成,平面呈“T”字形,入口有个突出的门廊,主体建筑为四层,另有一个半地下室。整座建筑的平面设计与立面构图基本采用西方现代建筑手法,但却结合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与细部,因而体现了新民族形式的精神。立面上下划分为三段,即勒脚、墙身和檐部。墙面用褐色面砖贴面,平屋顶檐口下部用同色玻璃砖做成简化斗拱装饰,底层半地下室部分的外墙用水泥粉刷,象征基座。内部大厅天花饰有清式彩画,室内墙面亦做有传统墙板细部。该幢建筑具体方案的设计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