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另类官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另类官商- 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们明人就是阴谋多。我军移到东京,你们就可以不废手脚的拿下通州和临璜北面的关卡。”耶律大石头道:“万一你们再衔尾追击,我契丹岂不是万劫不复?”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322章 马匹换人质

    第322章 马匹换人质

    
    “鄙人虚任西北军道节度使,鄙人知道东京荒凉,如果有需要,可以再提供一些物资资助。”宇文虚中笑道:“鄙人听说鞑靼军现在是坐吃山空。”
    “好一个马千乘,如意算盘打得很响。”
    宇文虚中反问:“那不知道,大元帅想到什么?”
    “你们撤出临璜。”
    “不可能!”宇文虚中道:“那岂不是告诉天下人,其中有问题。”
    耶律大石笑道:“这书信在本元帅手上,难道你们还想要清白?”
    “大元帅,书信中写的是请大元帅帮忙杀一人,是杀谁呢?杀常智光大人,还是杀我宇文虚中呢?”
    “你不怕死?”
    “怕死就不来了。”宇文虚中道:“大明一向是文官不怕死,武将不贪钱。”
    “哈哈,这话说得有意思。你先下去歇息,我考虑几天后再给你答复。”
    耶律大石看书信好笑,问身边的李处温道:“这常智光要救人,马千乘要杀人,明朝倒也很有趣。”
    李处温笑道:“常智光救人是明面上的,马千乘杀人是暗地里的,两个很奇怪的指令都出自他们公主,这确实很有趣。”
    耶律大石问:“那你觉得常智光想救人吗?”
    “我看常智光肯定是想救,否则不会先赎买旁人。看来他也是担心他们公主下黑手,所以先救了人通报消息,可惜他想不到,他救出去的那些人被马千乘给扣了下来。将来事成,这些人肯定是要灭口的。”
    “恩,很有道理。”耶律大石想想后再问:“你觉得和谁合作好处更大?”
    “我只知道,要杀的人,不会给太多好处。我们最失策是让常智光把他们太上皇身边人给救了。”李处温道:“这样一来,那些人就可以造谣说:太上皇已死契丹人手。大军压境,我们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他们现在派人和我们谈,就希望能借我们的手来说明人是我们杀的,所以好处有限得紧。”
    “那常智光……”
    “常智光是有钱人,花钱也很厉害。”李处温道:“将军看,如果将来北上,要笼络各族,招兵买马买粮,都需要不少钱。”
    “恩……”
    “不可能!”常智光一口回绝:“一百五十万贯的白银或者黄金,太扯淡了。原鞑靼边境内的安国钱庄最多只有十几万贯库存,难道我还让人从安国运来?”
    耶律大石道:“我有时间。”
    “我没有时间。”常智光道:“我们公主就给我两个月。”
    “那好,如果常大人真想救太上皇,还有一个办法。”耶律大石伸出一根指头:“十仓粮食。”
    “去哪拉?”常智光鄙视。
    “你是钦差,从军粮中调拨点来,马千乘敢有意见吗?”
    “那事后我就倒血霉了。”
    “忠君爱国嘛。”
    “实话说,粮食不成。”常智光道:“粮食是海瑞直接管理,他不会给我面子。”
    “那……你能给什么?”
    “恩……”常智光考虑一会道:“马匹,一万匹马。”
    “……”这次换耶律大石思考,契丹现在步骑比例是二比三,马还是缺的。还有物资转移都需要马。但比起马匹,耶律大石自然更想要粮食。不过耶律大石也知道,粮食管理是重中之重,是直属后勤负责官卫戍部队管理,要调动确实为难。马匹就不一样,因为马匹不可能堆积存放,早已经分到下面。
    明军后勤是这样的,粮食按仓算,每仓一万担左右,指定地点建仓后,后勤就要保证仓内多少天的口粮。每军取粮地方各自不同,而军队从仓中拉走粮食,是军队自己负责派人来。所以常智光说能弄到已经派发到军队的马匹,耶律大石还是相信的,毕竟常智光是光明正大的钦差,又是马千乘的恩师。
    常智光这条件是非常有诚意了,比起宇文虚中各种提议都有阴谋论来说,常智光的提议对鞑靼只有好处,对明只有坏处。为了谨慎,耶律大石没有立刻答复常智光,而是约见了宇文虚中。
    果然,宇文虚中话语中总是留有漏洞。比如要军马可以,但是明人驾马不熟,所以要一万匹,也只能是一万骑兵送来。要军粮也可以,但军粮都在临璜那边,或者是关卡的鞑靼人来拿,或者是明人送进关卡。虽然宇文虚中看上去很有诚意,但是耶律大石总感觉不妥。
    而后李处温提醒之下,耶律大石醒悟,明人是想借送赎款偷袭自己,让自己吃个大亏,自己一怒自然就杀了明穆宗,而后明人再把罪名栽赃到自己头上,可谓是一举两得。
    于是耶律大石就答应了常智光提议。一万匹马交换明穆宗,在边境一手交马一手交人。明军后退二十里,鞑靼人去明军那接马。
    常智光不担心耶律大石搞鬼,一来,耶律大石信用还是比较好的,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常智光信用一向也比较好。二来,耶律大石如果使诈收马不放人,这明穆宗就算砸在手里了,再也没有什么用处。
    商量好细节,定好日期后,耶律大石命人送常智光一行人离开。常智光到锦州,就让马千乘准备军马,马千乘一楞忙道:“大人,军马不能轻给啊。”
    “马元帅,你是太不关心时事了,现在一匹马国内卖十五贯。”常智光道:“把拉粮的运货的给他们,这些马现在批发价十三贯。你如果要的话,回头我二十贯转卖你十万匹,再说,不给的话,我让李强调马干什么。”
    对瓦刺战争后,西北军道马匹剧增,但后来考虑到战术、成本和马匹的作用,军马开始减少。要知道少养三匹马,能少用一个厢兵。
    现在战法比较先进,防御阵地是人手一把铁锹。就地挖战壕,马踩不进来,还可以躲避箭石。进攻成阵推进,甩手炮、重炮如同雨下,保证火力的密集、杀伤和持续性。
    还有对上鞑靼国,由于鞑靼人会埋地雷,马队冲锋损失比较大。所以禁军形成了完全装备马匹的单位,和完全不装备马匹的部队。军队也开始分化职能,重炮兵、掷弹兵、骑兵、工兵的兵种雏形出现。
    由于大明占据了两大块养马地给商人管理,而边贸又持续购进马匹,同时国内经济疲软,民间买马热情下降,很多人反将马匹典卖,所以马匹的库存量还是比较大的。当然常智光说的十五贯是比较扯淡,商人黑,定死二十贯的底价,这也就是商人形成联盟的一种价格垄断。
    朱玉再无耻,也不好意思让常智光出这个钱,再说朱玉从来都不无耻。常智光等于间接刺激了国内经济,有一定可能的拉动了马匹价格,提高商人畜养的热情。
    一万匹马匹两天就凑了出来,到了交易时间,明军后撤,耶律大石听到斥候报告也佩服马千乘进退有度。战线展开如此大规模,但仍旧进可攻,退可守,没有露出一丝破绽。
    两千鞑靼兵徒步到明边,带这一万马匹离开。回程之中,耶律大石也释放了明穆宗,一队早等候的明军接引,避开万马,从左边而走,两边都小心翼翼,事实证明两边都很有信用。
    信用有了后怎么办?当然是赚便宜。一阵炮响,明军左右骑兵冲击而去。耶律大石笑笑,二十里地的冲锋,找死?……但没想到,那赎金万马中突然一声爆炸,万马受惊四面逃散。
    耶律大石大怒,娘的,明马竟然都没上过战场,甚至没经历最基础的训练。
    战马,即使是驮马也要经过爆炸和火焰的一般训练,否则一个甩手炮的爆炸就能让一队骑兵溃散。而经过几次爆炸的马匹,如同人一样,有了心理准备和免疫力。
    不过几天时间,常智光怎么可能凑出这么多没上阵的马匹呢?答案就是,人家肯定使诈,一早就派李强去准备了。
    但常智光又没有使诈,两边的交易已经完成,明军也确实退后二十里。不过这乱马冲击自己这边防线,敌人骑兵再趁机跟随而去,说不好,通州第一条防线就这么被人拿下来。
    耶律大石应变甚快,立刻下令:“甩手炮”以爆治爆,一排威力不大,声音不小的爆炸,让马匹或掉头,或东西逃窜。
    耶律大石再下命令巩固防线,等巩固好防线,耶律大石就发现自己悲剧了,人家左右两路骑兵不是来攻打自己防线的,而是去牵马的。
    这时,马千乘的大军已经快速压近增援,耶律大石错失了一次胜战的机会,当然也错失了收马的机会。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323章 将令与军令

    第323章 将令与军令

    
    马群中央为什么会爆炸呢?耶律大石也有答案,是有明军做鞑靼人打扮混进两千人中。'。guan m。'两千人是很多的人了,大家互相不认识也不奇怪。又是在人家地盘,心中自然紧张。再加驱赶马匹是要散开的,所以被阴也是正常情况。
    不过别误会,出这个损主意的不是常智光,而是马千乘。他可不愿意敌人多一万匹马,于是左思又想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左右没有损失,了不起就打一仗嘛,明军现在决战**可是很强的。
    战争并不是大家看电影,两伙人打在一起,谁死光谁输。如马千乘,就要考虑地形能不能把队伍展开,有没有可能敌人有埋伏,自己可不可能埋伏,追击敌人路线,撤退路线的防守等等。
    也只有两边都是勇士才会互相纠缠在一起,马千乘和耶律大石都会利用各种手段破坏敌人进攻的将领。一群人冲出去,人家后撤分两路,分兵追击,人家有伏兵断你后路袭击重炮群,前后不知情况,即使前面知道情况还得转到后面帮忙。
    打仗还得利用局部大于对手的力量打击局部弱小的敌人,还得考虑打击的重点,不是一冲锋,后勤兵不管物资也端刺刀冲上去见红。
    所以马千乘没有继续进攻,要继续进攻必须叶梦熊占领一些重要阵地、重要城镇、交通要道。这样才保证敌人不会迂回到自己身后,不会让敌人三角呼应。双方还是进行对持,直到有一方开始局部进攻或者是撤退。
    压惊酒一定是要的,一万马弄回来了七千,也是一个胜利。明穆宗的事虽然很麻烦大家,但其脾气仍旧是牛。不过对马千乘倒是比较客气,倒不是他怕了马千乘,他就没怕的,而确实是欣赏马千乘。酒过三巡就吟诗一首,而后写在扇子上送给马千乘。诗中有股马革裹尸的悲壮,也有功成名就的丰收。
    马千乘把自己手下的将领一一介绍给常智光和明穆宗认识,这些人大部分没参加科举,其中小部分是士兵中提拔起来,少部分是乡勇投靠,主要部分是马千乘身边原来的亲军。
    这个似乎是俗成的惯例,但常智光知道这样很不好,因为历史上南宋岳飞被杀害就是因为这样模式。岳家军啊,说难听点就是军阀,岳飞不是在使用朝廷中央派遣的人,而是提拔部署和亲信成为主要将领。这虽然让岳家军的凝集力增强,也因为岳飞的才能,使得大量有才干的将领被提拔。
    但是这样做违背了一个正常国家的体制,正常军队,是朝廷派给你人,你从中选择他们各自比较熟悉的岗位。而不是有岗位空缺就提拔亲信去补漏,一级带一级,造成兵不知道朝廷国家,只知道跟着老大走的错误思想。
    不是说马千乘不能提拔,而是提拔之前,必须申报朝廷,派将领回朝廷备案,说这是个人才什么的。至于朝廷给不给你,或者派到其他地方,是朝廷说得算。而不是马千乘这样,用大帅权利先提拔,上了岗位后再送公文到朝廷。当然朝廷暂时不会不满,但形成了规模后,就相当可能不满。
    明穆宗玩政治是老手,借着酒力很不客气的问:“马将军,这边十多名将领都很能干,这点我相信。不过我想问下,这边有几个是西北军道的,几个是永兴军道提拔起来的呢?”
    “这个……回太上皇,末将愧领大元帅,虽然统领四路。但……”马千乘不知道怎么说。
    “你觉得他们跟你很久,吃苦又受累,出生入死,确实又有才能,所以提拔也是应该的。再说你也有这样的权利,你等等。”明穆宗喊道:“来人!”
    “在!”屋外一名亲兵进来抱拳。
    “我问你!”明穆宗道:“现在让你选,不当兵回家,好不好?”
    亲兵楞了一会后道:“大元帅待我如同兄弟,自然要竭尽全力保护大元帅。”
    “下去吧!”明穆宗看几张桌子人问:“你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