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帝-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种拥氖虑椋
  大户人家之所以给儿女准备那么多奴仆,也有让神鬼分辨不出,不带走自己孩子的意图。夭折孩子夭折得多的人家病急乱投医,收几个“义子”做替身啊,带来儿子缘啊,也是十分常见的。长安的奴仆们也算有些见识,至不济也听闻过许多事情,听代王府的人这么一说,登时深信不疑——若非性命攸关,哪个女子愿意让一个容色十分出挑的女人在身旁晃来晃去?
  再说了,当年的事情,他们也隐隐知道一些。代王嫡长子秦琨非常讨圣人的喜欢,圣人好多次公然赞许自己的长孙,偏偏怀献太子又骄纵得紧,无论课业还是进退,同等年纪的时候都逊色秦琨三分,便有了立长孙立长子的传言。没过多久,秦琨就得疾病去了,哪怕大家心里都在嘀咕他死的蹊跷,也没人真敢说出来,奴仆们就更不知道了。如今听了对方的说法,这么一联想,登时恍然大悟——怕是神仙也爱秦琨金贵又聪颖,才早早地将他带走吧?否则为什么诸王的嫡长子都活着,唯独代王的嫡长子死了呢?
  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在他们相信了陈妙“替身”这一身份的同时,也将“秦琬命格贵重非常,神仙都想早点接她去仙境,永享极乐”的观念植入内心。
  这样的人,咱们哪怕不喜欢,也不能得罪不是?万一得罪了县主,活着的时候被代王抽筋扒皮,死了还得被神仙惩罚,上刀山下油锅,那不是亏大了?
  这些人谈一阵,叹一声,认定秦琬不能惹,陈妙身份特殊后,也就没太往心里去,顶多将他当做身份特殊一些,需要被巴结的管事罢了,却不知陈妙也算个能人。
  他先头心怀郁气的时候,尚且竭尽所能汲取着每一分的知识,待秦琬看重他之后,对他的培养也越发全面。非但常常与他、祁润二人一道分析时局,还为他请了拳脚师傅,又有汤沐打熬筋骨,他更不会有所怠慢。
  孙道长在江湖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练气养气的功夫还算不错,皇室的内藏更多,陈妙沦陷风尘的时候,又是被磋磨过,外家功夫的底子没落下。幸好大夏女子喜宽袍大袖,虽说胡风也颇为盛行,陈妙也可借她是道门弟子,不穿胡服的借口混过去,省得让人察觉出他“曼妙身段”下的结实肌肉。
  他们没发现,苏锐却有所察觉。
  陈妙陪着秦琬走进来的时候,苏锐一见陈妙沉稳的走路姿态,就知有外家功夫在身,底子打得很稳,心中已是一惊。
  他自不知陈妙身份,还当代王特意为女儿准备了不止会几手拳脚功夫的使女,如此举动,难不成是对苏家不信任的表示?苏彧和邓凝的事情,代王究竟知道多少,长安还有没有别人知道?
  想到信中的内容,苏锐总有些不自在。
  上辈子的代王妃,这辈子哭着求着嫁给他,特特拆了他的锦绣良缘……这等怪力乱神之事,若非莫鸾做贼心虚,莫名其妙地将安家那位小娘子给接到府中,他本是不会信的。对方虽自称身份卑微,只因他和那位已经过逝的陆夫人的事情被传唱才明了,但……
  莫鸾的性格,苏锐怎么说也有七八分了解,若事情真如那人所说,莫鸾对海陵县主势必怀有心结,这也很好理解。他知道这件事的时候,还有种自己给代王戴了绿帽子的古怪感觉呢!他不日就要回安西都护府,莫鸾行事,他是再也不能信了。若不早早处理这团乌七八糟,莫说苏家的繁荣绵延,不给祖宗蒙羞就谢天谢地了!
  作者有话要说:研究了好久的周礼,似乎新妇是独自拜见舅姑的,至少我没看到哪条是新婚后的第一天新郎要在……不管是不是独自,我就这样写吧QAQ,你们当苏彧在外头等就好了,下章他肯定会出场的╮(╯_╰)╭让我描写这对夫妻相敬如宾什么的,还不如多写男神呢!【郑重点头】
  
  第一百八十一章 陆门安笙
  
  依着周礼,新婚次日,秦琬拜见舅,苏锐和莫鸾也该即席,由赞者代设宴,款待新妇才是。但若真按着这一礼节来,秦琬便得用一番二人食余之物,才算全了礼数。
  哪怕莫鸾有心,苏锐也不会真让秦琬做这种事,加上苏彧“守规矩”的做法实在让他不满,少不得由他来斡旋一番。故他命人省了这一仪式,宴毕之后,便道:“县主既为我曲成苏氏一门的冢妇,自当托付中馈,内宅之事,容后再议。大郎已在外院久候,县主请随我二人来。”
  莫鸾未曾想到苏锐会来这么一出,心中诧异得紧,面上却没带出来。
  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外院那种地方,苏锐非但不让秦琬避嫌,反倒给她名正言顺进出的权力?这要闹出什么事情来,岂不让苏家蒙羞?
  即便心里一千一万个不乐意,莫鸾也不好在这时候说什么,便见秦琬微微一笑,平静道:“既是如此,请舅姑容我更衣。”
  秦琬一退下,莫鸾便直直地看着苏锐,本想质问几句,心里头又有些惴惴的,不知为何开不了口。苏锐神色淡淡,轻描淡写地来了一句:“代王府中的缺很多。”秦琬若不开口求官,代王那种万世不沾的性子,怎会主动为魏王分忧解难?
  官位这等事,“外”得不能再“外”了,若是女人不能插手,他们凭什么开这个口?总不能摆出双重标准,秦琬在代王府可以插手外院之事,甚至直接干涉王府属官的任命,到曲成郡公府就不行了吧?哪怕女儿和媳妇身份有别,到底不是这样区分的,臣子的府邸,架子摆得比王府还大?
  此言一出,听懂了苏锐“言下之意”的莫鸾便露出欣喜之色。
  她就说嘛,魏王的情势一片大好,苏锐怎会放弃?先前不过一时想左了,待回过神来,便会好好维护这段关系。
  莫鸾心中欢喜得很,却不知苏锐见她这般模样,心里头不住叹息,竟是将那封信的内容又信了几分。
  结发这么多年的妻子,不明他所想也就罢了,竟要用“魏王能得利”为理由让她少反对一些事。究竟是他年少时太过眼拙,莫鸾的演技太过高明,还是他离家实在太久,压根没办法了解她这个人?
  苏锐抑郁得很,不愿再弯弯绕绕,便道:“三日后,你将账本全交给县主吧!”
  莫鸾听了,一颗心七上八下,神情却依旧柔和,语气也一如往常,甜美而温柔:“家中事务繁杂,县主又刚进门,小半年后便是二郎的婚事。不如让他们夫妻好好相处几个月,早早让我们抱孙子,你看如何?”
  这些年来,苏锐虽军功卓著,得的赏赐无数,到底没在京中,苏家产业多是莫鸾打理。她擅经营,又有魏王府、莫家和日渐显赫的苏锐做后盾,生意兴隆自不必说。苏锐本对妻子十分信任,压根没关注过钱财的多少与去向,今日这么一说,不过是存了试探的心思。一见莫鸾不肯放权的态度,进一步知她性情如何不说,也明白苏家定有部分钱财来路或去向不明。
  他下了查探一番的决心,面上却无可无不可,很随意地说:“也好。对了,三郎的婚事,你打算怎么办?”
  听见这么一句话,莫鸾一口血梗在喉咙里,差点没喘过气来。
  她借着知晓“前世”的便利,夺了颍川陆氏嫡支嫡女,天一楼保管者陆泠陆夫人的良缘,导致陆泠嫁入了临川侯安家。
  临川侯爱陆泠至深,否则也不会仗着出身强娶了她,但他却不如苏锐坚定,更没苏锐的力量。同是侯爷,临川侯出身豪门,领着不小的官职,本质却是个偎红倚翠,无甚本事的纨绔子弟,即便娶了陆泠,也没放弃拈花惹草。他的祖母穆太夫人又是太宗明德皇后的亲妹妹,文德穆皇后与郑国公的亲姑姑,威仪深重自不消说,对仅剩的孙子疼爱非常,不乐意见到孙子在媳妇面前装孝子,便对陆泠十分不满。加上陆泠又有没生儿子这么一桩现成的把柄摆在面前,穆太夫人寻到了借口,名正言顺地磋磨冷待孙媳妇不说,还拼命给孙子纳妾。
  陆泠内忧外困,心力交瘁,为独生女儿勉力熬了些年岁,终究是油尽灯枯,早早过世。
  抢来的姻缘,本就让莫鸾不安,否则也不会处处阻扰苏锐和陆泠相遇的机会。因为她知晓,陆泠才是苏锐一见钟情,挚爱一生的女人。听得陆泠死了,莫鸾心中松了一口气,却又有些畏惧。毕竟她都重生了,哪知世间没有厉鬼冤魂。陆泠若是知道她做的事情,焉能不报复?
  还未等她想出自我宽慰的新理由来,安家的灾难便接二连三——临川侯对陆泠,亦是一辈子的痴,至死难忘的真爱。他流连花丛,那是因为陆泠身体娇,禁不得他索求,偏偏他又贪欢,早就习惯了被女人追捧的感觉,加上“子嗣”这么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摆着。对陆泠的灰心、丧气甚至绝望,粗心的临川侯也以为她只是想想,毕竟陆家的糟心事太多,陆泠很少开怀过。
  他一直以为,花花草草都是暂时的,他与陆泠还有一辈子要过。等到陆泠枯萎凋零,临川侯才恍然大悟,无奈再怎么哭号,也没办法挽回佳人芳魂。痛失所爱的他自暴自弃,与酒为伴,时不时跑到陆泠生前的居所大声嚎哭,没过多久便一病不起,竟是去了。
  穆太夫人为了一点小心思,百般磋磨孙媳妇,好容易拔了这个眼中钉,却失去了唯一的孙子,既悔又恨,也没能熬多久。
  安家的人丁本就凋零,三位长辈不足两年先后去了,偌大安家就剩了陆泠的独女安笙一人。她年纪又小,却继承了临川侯府的偌大家私,并着天下第一藏书阁天一楼,故被众人争抢,却性命堪忧。莫鸾怕陆泠化作厉鬼找她算账,将她的孩儿夺了去,便生生插了一脚,将安笙接来苏家抚养,心中寻思,自己不动安笙的嫁妆,待她及笄了就为她找个好夫婿,也算与陆泠两清了。
  这世间之事,若真如想象那般就好了,莫鸾千算万算,偏偏没算到自己的儿子来讨债——安笙酷肖其母,清冷孤傲如雪中寒梅,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皆是灵性万千。即便寄人篱下,也不肯短了风骨,为生存而谄媚逢迎。她一点掩饰才华的意思都没有,规矩倒是规矩得很,却生生将莫鸾的女儿苏苒比得灰头土脸。
  苏家四兄弟中,苏荫与苏苒双生兄妹,心有灵犀,妹妹讨厌的人,哥哥自然也讨厌。苏彧一心倾慕邓凝,对安笙也只是欣赏罢了。苏荣看重家人,觉得安笙颇能惹事,不识眼色,没有分寸,也不喜欢她。唯有苏家第三子苏获对安笙异常迷恋,口口声声都是此生非卿不娶。看着他对安笙掏心掏肺,傻傻地讨好,成天围着安笙打转的模样,莫鸾恨不得一巴掌将儿子拍死的同时,终于明白了穆太夫人的心情,狠狠咒骂。
  狐狸精,狐狸精,陆泠和她的女儿安笙,都是狐狸精!
  莫鸾本就是面甜心苦之人,知陆泠和安笙的性子都不适合在后宅生存,本有意给她挑个花团锦簇,人人称道,关系却错综复杂,最好四世同堂的大家族。既全了名声,又出了恶气,谁料安笙与魏王妃苏吟异常投缘,隔三差五就要请安笙过府讨论诗词,有魏王妃做靠山,真要让安笙去了这等家庭,指不定比做婆婆得还痛快些。
  想到前世陆泠和苏吟的姑嫂关系是出了名的好,再想想她们相似的气质,共同的爱好,莫鸾就心里头就生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惧,仿佛安笙不是临川侯的女儿,而是上辈子的苏锐与陆泠的女儿……她的儿子娶了秦琬,她已经很不乐意了,毕竟秦琬的存在,不,应当说代王的平安归来便昭示着上辈子的莫鸾远远不急这辈子的沈曼,哪怕莫鸾安慰自己此生比沈曼好,又哪能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呢?若是再让与陆泠的女儿安笙做儿媳妇,岂不是让她日日夜夜都不得安生?
  她百般不乐意,却不知苏锐的心思更是复杂——他从未见过陆泠,此次回来却特意留心瞧了瞧安笙,心中不由震撼,对信中所说又信了几成。只不过,再想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他的四个儿子中,长子苏彧有文韬武略不假,却一心攀着魏王府;次子心思缜密,关爱家人,宁愿帮长兄背黑锅,却自恃才高,心狠手辣;幼子苏荫更不必说,到他面前乖巧可爱,旁人面前骄纵淘气。这样看人下菜碟,哪怕受难得是别人,苏锐也不喜欢。唯有三子苏获,虽说冲动鲁莽了些,却不失赤子之心。与其让安笙嫁到旁家去,生死不知,还不如让她嫁入苏家。只要安笙嫁入苏家,即便是为了名声着想,莫鸾也不敢真对安笙有什么动作——贤良淑德是她脱不去的第二层皮,若有人说她殚精竭虑,就是为了吞没安家的家产,她只怕比死了还难过。
  
  第一百八十二章 胡人西席
  
  秦琬换好常服,出了院门,苏彧已等在那里。
  这位大都护的嫡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