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帝-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恪夫妇有意让女儿找点事做,岂会不依?常青借着这个机会,顺理成章地进了代王府,见到秦琬,便听秦琬说:“苏彧快回来了,这几****找个机会,按先前说得做。”
  常青二话不说,应了下来,秦琬又道:“你替我问玉先生一句,就说,他愿不愿意让南宫家沉冤昭雪,大白天下。”
  听得此言,常青猛地抬起头来,也不知是何等心情。秦琬静静地看着他,直言不讳:“不是要招出你们俩,也不说出祥瑞的事,你这样告诉他。”
  
  第四卷 广陵郡主

  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是不报
  
  本该春风得意的皇长子秦恪一想到爱女婚姻不顺,便觉心烦意乱,他不愿应付那些争先恐后上门讨好的人,又实在烦闷非常,想了半天,还是命人将裴熙给请了过来。
  裴熙本不耐听这些家长里短的琐事,但代王对他实在极好,又无亲近的子侄发泄心中苦闷,只得将这些私事说与他听,这是不拿他当外人的表现,同样不拿自己当外人的裴熙也就耐着性子附和几句。听见圣人差匡敏来问话,又见秦恪小心翼翼觑他反应,他若有所悟,便道:“苏彧……圣人这是起了疑心啊!”
  秦恪本就有些惴惴的,听裴熙这么一说,不由更加紧张:“他犯了何事,是否会牵连到裹儿?”
  “牵连倒是未必,只看圣人愿不愿追究。”裴熙说得很随意,秦恪见他这样悠然,也就放下一颗心,却听裴熙说,“裹儿的性子,您是知道的,怕您和王妃担心,什么坏事都不说,要不,我去问问?”
  秦恪丝毫不觉有什么不妥,连连点头,似乎得的就是这么一句:“好!我等你消息!”
  裴熙得了代王的允许,熟门熟路去见秦琬,秦琬早知他会来,命人备好茶和棋盘,猜了单双,秦琬执黑。她落了一子,方问:“你派去试探莫鸾的人,准备得如何了?”
  “寻了七八个,你回苏家就能看到。”裴熙似笑非笑,“苏家最近可真是好事不断,长子回来了,小儿子也要娶承恩公的爱女,唯一的女儿不知。你这位宽厚大方的长嫂回去,少不得当起苏府的家,拿自己的嫁妆补贴苏家,打落牙齿和血吞。”
  秦琬挑了挑眉,大大方方地说:“我就怕莫鸾不来这一招呢!她若想这样整我,无疑是再帮我一次。对了,虽说我不信鬼神之事,可今日圣人都差了匡敏来问,可见寿礼一案的幕后主使真是诚国公府,也与孟怀有关。事实摆在面前,我还有什么不信的?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只不过啊,以莫鸾的眼界,也就只能越帮越忙了。”
  他俩皆是少有的聪明人,既连“预知未来”都信了,再联系前因后果,哪有什么想不明白的?
  苏彧若不横插一脚,负责侦办此案的便只有高翰一人,高翰破此大案,将鲁王一系的声望推向极高,圣人却心属魏王。为了给魏王登基铺平道路,圣人宁愿将事情的真相揭开,把平素声誉极好的诚国公府和孟怀抛出来。
  如此一来,自然有极多人会怀疑这是党派、储位之争,方牵连到了诚国公府和孟怀。哪怕后者的清白名声不再,高翰乃至鲁王的名声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质疑他们的人定然少不了,当然,圣人的清名也会受损。
  不,若是魏王,还不至于让圣人牺牲名誉为他铺路,若是怀献太子还活着,一切就说得通了。
  至于她自己……看莫鸾对她半点都不熟悉的样子,秦琬心里隐隐有个猜测——在莫鸾“预知”的未来中,自己应是不存在的,至少没嫁到苏家。往深里追究自己为何不存在,又觉恶心透顶。
  在秦琬眼里,秦恪和沈曼乃是天底下最好,也是世间最爱她的人。她可受不了父母不是一对,更接受不了莫鸾那样的女人与父亲相伴终生,当然,最接受不了得还是——这个女人竟敢嫌弃阿耶?
  “这可真是自做聪明,嫌命太长了。”一想到这里,饶是秦琬打定主意平常心对待苏家,也忍不住幸灾乐祸起来,“莫鸾神神秘秘地将这一消息告诉苏彧,苏彧直奔孟怀,往诚国公府追查,别人看了会怎么想?莫说别人,就连苏彧自己怕都是稀里糊涂的,以莫鸾的心性,‘预知’之事定是谁都瞒着的,苏彧还当这是魏王查出了什么,让他去捞功劳呢!他要是死在了外头,魏王的嫌疑还能洗得脱,他却活着回来了!”
  匡敏对魏王恨得不行,自己方才又添了一把火,他岂会放过这个机会?诚国公府与魏王暗中勾结,策划此事,魏王转手就将他们给出卖,捞取功劳……苏家与魏王一系连得这么紧密,苏彧初次办差就这么顺当,没有魏王的帮扶,谁信啊!
  “诸王不会放过这个攻讦魏王的机会,圣人生了疑心,魏王只会焦头烂额。”裴熙落子,随口问。“你见了常青?给玉迟带信?”
  秦琬微微颌首:“这是自然。”
  裴熙料到秦琬会走这一步,极为赞同地点了点头:“当时的上党郡守丘羽是魏王的心腹,现已擢升工部尚书,乃是魏王党中少有的高官,素日的形象也非常好。南宫家的产业虽为多为魏王所得,宋家所侵,丘羽也必会分一杯羹。玉迟虽离家多年,心机手段却是不差的,诸王正愁没机会狠狠捅魏王一刀。要是知晓上党郡发生过灭门惨案,这些年京中却未闻只字片语,可有热闹瞧喽!”
  魏王之所以有清正廉洁的好名声,大半要归功于他的“秉公执法”,一旦名声受损,他苦心营造的形象便要毁去大半。诸王知他的弱点,这些年一直在找魏王下属的错处,奈何魏王隐藏太深,平素办案又是往严里办,不存在宽容一说,在百姓看来自是公正无比。诸王虽整垮了魏王好些下属,却只给魏王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并未真正伤筋动骨。
  南宫家却不同。
  按玉迟的说法,南宫家可是上党郡数一数二的富贵人家。上党富庶,地势又极为重要,乃是上中下三郡中的上郡。南宫家既是上党郡排得上号的人家,又是商贾,必定是交游广阔,人尽皆知的。这样煊赫的人家,一夜之间,连同主子到奴仆,几百口人都死绝了,旁人能不嘀咕?虽说水火无情,可富贵人家都是备了水缸,时时刻刻有人值夜的,断不至于一个都逃不出来吧?
  若不是上党郡离长安太远,消息飞也该飞了过来,至少也该有些话本子,比如某某大商贾为富不仁,得罪侠客,被侠客放了一把火,烧了全家的传奇故事,何至于现在都无人知晓?
  这也可见丘羽的能耐了,如此大事,却能捂得滴水不漏。不枉魏王倚为心腹,百般重用,一看局势鲜明了些,立刻将对方调到京城,赤膊上阵也要为之抢到一个尚书之位,若能将这一位给拉下来……秦琬将几枚白子放到棋盒里,嫣然一笑,眼中却带着说不尽的冷意:“只盼我这位六王叔啊,万万不要再刷什么阴谋诡计,早做取舍才是。若他正道不走,再走邪道,也就莫怪我报当年刺杀之仇了!”
  魏王送给身在彭泽的长兄的大礼,秦琬一辈子都忘不掉,多亏了那场刺杀,她才知道活着有多么重要。而拥有权力,自由自在地活着,与低下头颅,任人宰割地活着相比,又是多么的不同。
  “人总是在自己不经意间便多出几个敌人。”裴熙装模作样地叹道,“魏王只怕做梦也想不到,他竟将你给得罪了。”
  秦琬纠正裴熙的说法:“哪里是将我给得罪了,他不给别人留活路,我却想好好活着。那就只有将他挪开,自己闯出一条路了。倒是你,那日瞧思摩的眼神也太炽热了些,我道你为何关窗,原来已被人逮着了。若非我无意中帮你遮掩了一番,以思摩的警觉,只怕早有所准备,哪等得到现在这样,一步步往你们挖好的坑里跳?”
  裴熙挑了挑眉,语气却有些沉重:“这人可不好惹,你莫要掉以轻心,他的隐藏和魏王不一样。魏王是天生自卑,一活到阳光下就要了他的命,草原却是个你敢冒头,别人就能掐死你的地方,你怕是不清楚吧?我先前也不知道,这些日子与江大人、阿润喝了几次茶,才知草原上至可汗,下到普通百姓,全都是一个样。亲兄弟非但会为了可汗之尊,首领之位杀得死去活来,甚至会为几匹马,几头羊,红刀子进白刀子出。”
  “这也——”秦琬还未说什么,裴熙便道,“中原也有为了争水争田打死人的,却多是与外人争斗,宗族内部少有明晃晃取人性命的,草原却不同。在他们看来,自己指不定什么时候便要靠马逃命,靠羊活命,人人都以自身性命为先,别人死便死了,一母同胞的兄弟也不例外!”
  秦琬听了,不免可惜:“若能将思摩留在这儿……”草原将弱肉强食发挥到了极致,思摩既是其中的佼佼者,将他放回去岂不是纵虎归山?东西突厥可没分裂太久,两边部落中说话极有分量的老年、壮年首领们,彼此还是沾亲带故的。虽说互相砍起来也没见手软,真要叙情分了,好歹有个说法不是?若再出了个冒顿一般的人物,那才是大夏的心腹之患。
  裴熙何尝不想这样做,但为国家考虑,这些异国使者可不能在大夏境内出事,否则四夷馆的事情就成了空谈,故他也有些不情愿地说:“留下来不行,找些麻烦却是可以的。”这一点,两人都心知肚明。
  
  第二百六十章 前朝旧事
  
  匡敏将代王府中发生的事情详尽回禀后,便恭恭敬敬地侍立一旁,眼观鼻,鼻观心。
  圣人眉头紧缩,极为不悦:“莫怪恪儿这般生气,藏锋一世英雄,怎能生出这样的儿子?”
  匡敏知圣人对苏锐还是极看好的,他也曾征战沙场,敬佩苏锐那等绝世名将,便道:“苏世子长于妇人之手,未免有些过于孝顺了。听说早些年,苏都护想将长子接到南方去历练,顾虑到南方多瘴气,到底还是没成。”
  短短两句话,就将过错全部推到了莫鸾的身上,丝毫不说苏锐半分错处。
  圣人想到苏锐远在边疆,身旁也无人服侍,一心为国尽忠,妻儿却一心一意地跟着魏王的步调走,便觉不是滋味。他沉吟片刻,才道:“诚国公呢?”
  “已被丽竟门的人带了回来。”
  “走,去看看他。”
  诚国公府的地位虽然特殊,可这天下终究是秦氏皇族的天下,一旦查清诚国公府心怀不轨,虽不好明着动手,暗中将这一家控制起来却是不难的,尤其实在早有准备的情况下。
  诚国公也有六十余岁了,鉴于圣人要与他私下商谈,丽竟门的侍卫在大统领的默许下,给诚国公灌下了麻药,又将他的身体用绳索牢牢捆绑在椅子上,手脚用锁链铐住。圣人见状,虽然唏嘘,也没说什么。
  处境虽如此狼狈,诚国公却异常镇定,从圣人进来的那一刻,他便牢牢地注视着圣人,见圣人步履从容,无一丝疲态,不由怪笑起来:“秦恒啊秦恒,我还是小瞧了你,各国使团都在,你竟敢对容家动手。”
  匡敏给圣人拉了一张椅子,圣人坐了下来,平视诚国公,异常心平气和地问:“朕自觉对容家不薄,先帝与太祖亦对容家百般厚待。如今四境升平,百姓和乐,你们为何要做出这等事来?”
  造反得若是燕王容襄的儿子,圣人还能理解——当惯了呼风唤雨的诸侯王子,忽然从君主沦为臣子,接受不了这等落差是正常的。可当年废太子闹事,又逢柔然入侵,内忧外患,他们大可反叛,却没丝毫动静。现在却……再说了,这位诚国公,他只是容襄的孙儿啊!容襄死的时候,诚国公还未出生,哪有这样大的仇恨,放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不要,来玩这么一出?
  诚国公闭上眼睛,一副“我什么都不想说”的样子,淡淡道:“胜者成王,败者为寇,何必多说呢?”
  “朕并不是嗜杀之人。”圣人神色淡淡,话语却蕴含非比寻常的力量,“朕也老了,当了一辈子的明君,不介意晚年被人喊几句昏君。”
  “你——”
  “朕相信,这样大的事情,你即便会告诉儿子,也不会告诉孙儿。”圣人平静地说,“都是半截身子埋入黄土的人了,哪能不期望下一代好呢?知晓此事的容家人,朕会赐他们一个体面的死法,断不至于损了容家名声。不知情的容家人,心态端正了,朕也不是不能容的。”
  诚国公虽一心谋取圣人的江山,却也将圣人的德行看在眼里,他沉默许久,方叹了一声,无奈道:“秦恒啊,你都七老八十了,就不能糊涂些么?”
  圣人不以为忤,反有些感慨:“儿孙不肖,只能靠这把老骨头撑着了!”
  “你也莫要一而再,再而三提起他们,动我心绪了。”诚国公哼了一声,又沉默了半晌,才道,“秦严他根本不知道,先祖放弃与异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