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帝-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语未落,两人已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男人的喜好么,男人最清楚,秦琬确实美的惊人,却实在太骄傲了一些,更不要说还有县主身份压着,这样的女子能讨男人喜欢就怪了。馆陶公主也是大美人,对驸马更是掏心掏肺,除了不让他纳妾,旁的事情都可以伏低做小,结果呢?驸马纳的那个外室,除了一腔似水柔情外,没有任何地方胜得过馆陶公主的,但他就是喜欢这种卑微和刺激。毕竟,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嘛!
  这些人的算计,秦琬半点不知晓,哪怕知道也不放在心里——她这一辈子,可不是为了“讨男人喜欢”而活的。与这些不知所谓的后宅纷争相比,她更关心另一件事:诚国公府是此次事件的幕后黑手,毋庸置疑,圣人愿意留他的后裔一条性命,甚至将之交给皇长子照顾几年,无疑是怕这个孩子养不活,并给容家留下一丝香火情。就不知这是圣人宽容逆贼,还是容家的势力当真大到了连圣人都要忌讳的程度?
  没有更多的讯息,实在难以判断情形,秦琬斟酌片刻,决定不去多想。
  容家通敌叛国既成事实,哪怕侥幸捡回一脉传承,势必也元气大伤,实在发挥不了太大作用。
  次日一大早,沈淮就带着一个眉清目秀,举止沉稳的十岁孩子来了。知秦恪不认识这个孩子,他背着对方,对姑父、姑姑和表妹小声介绍道:“这是容修,诚国公府嫡长房的嫡孙,曾孙辈中的头一份。书读得很好,练武也很勤奋,诚国公瞧他如眼中珠子似的。”说罢,又加了一句,“故这个孩子身边,打小就有些不太平。”
  沈曼盯着侄儿,神情很是严肃:“伯清,你老实告诉姑姑,诚国公府没犯什么事吧?”照顾孩子,她乐意,但若照顾得是犯官之后,对不起,没那时间精力。
  “哪能啊!他们家若犯事,圣人岂会将记了事的孩子交给您二位?”沈淮忙不迭解释,“诚国公的身子不大好,几个儿子为了争爵位闹得很凶。平素瞧上去倒是兄友弟恭的,却暗中往吃食里掺慢性毒药,恨不得世子死在国公前头。世子中了招,虽保住性命,日子也不长了,对几个弟弟恨得不行,更怕自己一死,儿子对付不了这样心狠手辣得叔叔,便以牙还牙……”
  秦恪和沈曼听了,面露惊容。
  勋贵之家为了争夺爵位,捧杀、诬陷,甚至想办法将对方出族,这些都是极平常的,一碗毒药直接弄死你得还真不多,难怪诚国公害怕曾孙出事了。这等情形,换谁都不会放心啊!
  话虽如此,沈曼还是存了些疑虑:“诚国公没了儿子,还有孙子,怎么直接将曾孙……”
  “具体内情,侄儿也不是很清楚,许是诚国公想从根子上改变现状,让容家的人出仕?”沈淮说得也是实话,“情况特殊,金吾卫并没有围住诚国公府,一应事务皆交由旁人接管,侄儿私下猜测,怕是丽竟门的人出动了,才将此事镇压下去,没在使者云集的时候闹出什么乱子来。”
  听得“丽竟门”三字,夫妻俩打了个寒颤,对容修也怜悯起来,决意按照圣人的吩咐,好生养着他,不再多问。
  容修都被送到晋王府来了,常青的盯梢工作自然要暂停,他寻思片刻,又来见了秦琬,询问下一步该怎么做。
  秦琬恰好要见他,便问:“苏彧的眼睛如何?”
  常青愣了一瞬,才想到自己竟有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没说,忙道:“苏世子先前被人追杀,从山崖滚落,好在福大命大,只是磕到了头,眼睛暂时瞧不见。休养了几日便重见光明,血影中也有医术惊人的暗卫,已替苏世子看诊过,说只要修养三两月,便与先前无异。”
  听得常青此言,秦琬先是送了一口气,旋即挑了挑眉:“此事——魏王应当也是知道的吧?他还让苏彧抄名录的前几页给他?”见常青有些尴尬,她也不再多说,只道,“魏王一向谨慎,苏彧的东西还没到就发生这样的事情,他必不会让你再联系诚国公府。”倒是失去了一个拖累他的好机会。
  “另外,还有一件事。”常青犹豫片刻,才说,“连慕御前奏对,颇得圣人欢心。魏王闻言,十分不悦。”
  这是自然的,连慕的才华本就被圣人所喜,若无辞官去公主府的那一出,何至于蹉跎到今日?
  连慕被压抑极久,绝不会放过这个表现的机会,可他在圣人面前表现得越好,不就越证明了乐平公主的骄横跋扈?一母同胞的兄妹,一个品行不好,另一个名声也要受损,魏王岂能开心?
  真要说起来,乐平公主也没有太坏的地方,她就是做事有点两头不靠。你说她一心为魏王的大业添砖加瓦,不惜牺牲奉献吧?她又不乐意,对冯欢这也挑剔,那也挑剔,故意和冯欢的弟弟搞在一起。可要说她不热衷政治吧,她又特别喜欢拉拢举子,为兄长推荐人才。若是她一心一意吃喝玩乐包男宠,名声也不至于差成这样,魏王指不定还能多喜欢她一些呢!
  常青的重点并不在这里,他纠结片刻,才说:“殿下对连慕有举荐之功,按理说,连慕应投靠殿下一边,奈何……”一想到魏王的吩咐,他就觉得实在恶心,“魏王殿下让我去找连慕谈谈心,若他愿意投向自己,便既往不咎。”潜台词便是,若你一心一意跟着皇长子走,我便对你不客气了。
  秦琬听了,面露冷色:“魏王果不复我的‘期望’,阿耶退让至此,一旦有哪件事不顺他的心意,他便觉得阿耶是以退为进,觊觎龙椅。”说罢,她缓缓踱步,思忖道,“不,应当说,他自己想要那张椅子,便以为全天下的人都和他一样。好在我存了一争之心,若是一再退让,怎么死得都不知道。”
  常青并不懂政治上的这些弯弯绕绕,却也明白,魏王和乐平公主毁了连慕的前程,秦恪却拉了连慕一把,恩同再造。于情于理,连慕都该像萧誉一样,成为“皇长子一系”,魏王却逼迫连慕效忠他……这并不是看重连慕的才华,而是要生生毁了他啊!
  连慕被误认为乐平公主男宠多年,名声已经很差了,好容易有了个“洗心革面”的机会,魏王又要让他做反复无常的小人,连慕岂能不将魏王恨到骨子里?但不得不承认,魏王这一手实在太毒,连慕先后有了这两重名声在,谁还敢再用他?不想鱼死网破,也只能跟着魏王,一条路走到黑了。
  秦琬步步为营,并不是为人做嫁衣的,这也是她明明捏着魏王诸多证据,却不想办法揭破的原因——魏王一旦倒了,必是鲁王得利。与魏王手头沾的血案想必,鲁王只是心性凉薄,虽自私了些,却无实打实的劣迹。更莫要说鲁王的表面功夫做得实在出色,哪怕是王府的奴仆,也无盛气凌人之辈,即便对三教九流都能耐着性子。若不是他先前太想赢魏王,使了昏招,将孝子置于死地,犯了圣人忌讳,也不至于让魏王捡了便宜。
  “这件事,你做得很对!我得好好想想,你该对连慕怎么说。”秦琬心绪激荡,明白此事十分关键,何况对常青敏锐的直觉,以及他请教自己的态度都很满意,明白自己已经彻底收服了对方,极是高兴,“若你生在富贵之家,必定出人头地!寒门虽艰难些,若我能得偿所愿,大朝会上,绝对少不了你的一席之地!”
  她一向谨言慎行,却说到做到,正因为如此,这句话才更显份量,重逾千斤。
  常青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这个手染鲜血,背主另投之人,竟还有生活在阳光下的一天,明明是铮铮铁汉,眼眶却不自觉地红了。
  作者有话要说:喵,今天的第一更,不要说我剧情慢啦!几件大事是交替进行的,不能让任何人捡便宜,尤其是鲁王。还有就是苏家的问题,不要觉得秦琬憋屈啦,想想几年的忍耐就能换来至高无上的地位,非常划算!
  
  第二百七十七章 平步青云
  
  早在很小的时候,秦琬就从赵肃身上认识到,出身寒门的人若有一颗进取心,比什么都可怕。哪怕在逆境中,他们也会孜孜不倦地寻找出路,要是谁敢阻碍他们的前程,更不用说,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只是……
  秦琬虽对自身的判断颇为自信,却也不敢全信,她未与连慕相处过,不好断言对方的品行。常青对魏王的背叛又是必须要彻底遮掩的秘密,若是判断失误,必定满盘皆输。故她揣摩片刻,将连慕可能的做法都考虑到了,明知只要吐露一二实情,甚至给点暗示,连慕八成要上钩,仍选择谨慎为主,便道:“连慕是个聪明人,你无需暗示任何,只要露出一两分怜悯之意,他若有意,必会步步试探于你。”
  想到这里,秦琬停了停,方道:“你若有时间,也可留神观察他平日的言行举止,报到我这里来。”她得留神看看,才能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常青领命而去,秦琬思索了一会儿,问陈妙:“旭之有没有说何时过来?”
  陈妙回道:“裴郎君说最迟不过申时正,便会来为县主践行。”
  “这样啊!”秦琬算了算时间,饮了一盏茶,方平复心情,说,“阿妙,你说魏王和鲁王,哪个更难应付。”
  “夺嫡的王爷,哪个都难应付。不过是魏王冲在最前,受了诸王的瞩目,方容易针对些罢了。”陈妙如是说,“您要对付魏王,也不能让鲁王得逞。莫要看鲁王现在为了拉拢殿下,什么招都能使出来,身段低得不能再低。真让他登了基,想到殿下一度给他的冷遇,哪怕不翻旧账,也不会给殿下好脸色看。”
  他说的虽然直白,甚至有些粗糙,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试想一下,苏彧若是死了,异国要秦琬和亲,鲁王拿自己的庶长女替了秦琬,固然能得到秦恪的感激和全力支持,可若是鲁王登基了呢?如此一来,他的庶长女可就成了实打实的大公主,堂堂大夏皇室公主竟和亲异域,鲁王的脸上能好看?这等时候,他就不会想到自己当年是怎么求着长兄帮忙,又是如何拿不喜欢的庶长女换得美名,只会觉得长兄逼人太甚,对秦恪心怀芥蒂,甚至生出怨恨。
  秦琬轻轻颌首,正要说什么,裴熙已然来了,但见他满脸不快,竟有几分郁郁的味道:“你去了苏家,一摊子事揽在身上,我也偷不得闲了。”
  听他此言,秦琬又惊又喜:“委任已经下来了?”
  “恩。”裴熙满脸写着“不乐意”三字,叹道,“吏部侍郎。”
  秦琬“呀”了一声,陈妙更是面露惊容——吏部乃是尚书省六部之首,吏部侍郎可是正四品上的大官,绝对担得起“手握重权”四个字!
  “什么啊!他卫拓就能做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为何我要低他一头,只能做个副手!”
  听见裴熙为他及不上卫拓而生气,秦琬不由大笑:“裴大人熬了多少年才是四品身,江大人也是此番回京才升的从三品鸿胪寺卿,卫拓先前跟在圣人身旁,做了那么多年的中书承旨,资历虽也浅得很,比你却长多了。你虽十年前就入了朝,却几经起落,多数时间在六七品打转,如今一提就是吏部侍郎。礼部、刑部和工部都只有一个侍郎,户部和兵部虽有两个侍郎,却都是正四品下的实职,唯独吏部是正四品上,足可见地位,这还不好?”
  六部之中,吏部最高,门下四司——吏部司、主爵司、司勋司和考功司,顾名思义,便是分管天下文官的任免、升迁;爵位的继承;功勋的评定;以及官员政绩的考核等等,几乎是一手捏着官员的前程,即便是勋贵爵位的传承,宗正寺那边过了后,还得吏部审核同意,势必能卖好些人情。放眼望去,四司哪个不是肥得流油的衙门?就更莫要说官位仅在尚书知下,对四司决意有审核权,可以驳回的郎中了。旁人削尖了脑袋都钻不进吏部做个小吏,看见裴熙这模样,定恨不得一巴掌抽死他!
  裴熙的心情,秦琬也能理解,他自恃才高,不愿给旁人做副手,免不得要抱怨两句。可宰辅的位置还没空出来,江柏和卫拓都没真正做宰相,目前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裴熙资历比他们又浅一些,自然不能那么快和他们相提并论。再说了,吏部侍郎虽是副手,论起实权,未必比礼部、刑部等略冷一些的衙门差。故她笑了笑,问:“裴大人随老大人回洛阳?”
  “恩,回洛阳。”裴熙顿了顿,才说,“祖父当了太久的洛阳令,再出一个在洛阳有实权的未免太过扎眼。圣人封了我做吏部侍郎,便不会再给父亲实权。虽将父亲调回洛阳,也升了职,却……”
  秦琬听了,不由黯然——裴熙之父裴礼正当盛年,只因才能远远及不上儿子,如今便要失去实权,回到老家做个闲散的官员,这份落差不可谓不大。心宽的人或许会觉得这个决定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