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帝-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锐打拼多少年,几番开疆拓土,已经是武将的巅峰了,才换来一个国公;李角在黄沙漫天的西域待了五十载,方得县公爵。隋桎因是当利公主的儿子,一出生就是县公,弱冠便做了果毅都尉,富贵至极。当利公主希望儿子有本事,却不希望他身陷险境,这等心情,实在正常。再说了,隋桎的身份不同于别人,万一他要是被俘虏了……对吧?别人若是被俘,装个大义凛然的样子,不管对方的死活也就是了。公主的儿子,实在不是什么可以疏忽的对象。
  他的志向是他的志向,我的愿望是我的愿望,若是产生了冲突,我宁愿你一辈子恨我,也不愿你有一丝半点身陷险境的可能。
  朱氏对丈夫的两个哥哥都无甚好感,觉得他们连幼弟都瞧不起,品行实在好不到哪里去,不欲让丈夫想这件事,便挽着他的臂膀,笑道:“既是如此,咱们让娘开心一点好不好?听说曾宪也立了大功,你也算帮过他了,他岂会不来感谢你?咱们将娘往海陵县主的园子里一拽,两家和乐,岂不妙哉?”
  见隋辕还有些犹豫,朱氏踮脚,附耳道:“海陵县主与苏彧……如今苏家得意……郡君又随夫婿赴了外任,县主多好的人啊!如今却孤零零的,咱们身为朋友,总要去多陪陪她啊!”
  隋辕一听,立刻卯足了劲,满腔的责任感都溢上心头:“就是!不是我说,海陵这么好的人,实在难得。成,我这就去和娘说,咱们才不理二哥,一家和乐去!”心里却盘算着,要不要借机请二哥二嫂呢?海陵很有本事,指不定可以二哥和娘恢复关系?
  当利公主原本是极伤心的——她一心为了三个儿子好,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说偏心。死了丈夫,为了儿子,不欲改嫁,只是包养几个面首,还要被儿子教训。如今为了他们的前程,不欲他们去前线,却似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一般。桩桩件件,实在呕心得很。待到小儿子凑到自己跟前来,期期艾艾地说了想法,当利公主不禁开怀,心里却突了一下,忽觉自己这位兄长,福源不浅。
  占住了庶长子的名分,因为不被圣人喜爱,就很识趣地不问政事,吟风弄月,在圣人和朝臣脑海中留下了温和宽厚的印象,手中没有半点权势,却也因此避开了那场惨烈的厮杀。
  与梁王前后脚成亲,却抢在了梁王的前头,与妻子生下了圣人的长孙,长孙还很得圣人青眼,待到后来,牵扯进了梁王谋逆案,圣人虽知儿子是被冤枉的,但看在他素性良好,以及早夭的长孙份上,只是流放。
  十年流放,竟无甚大病大灾,身体虽有些不好,却只是人到中老年后会有的毛病,并无大碍,能生得出孩子,就证明身体依旧强健,不像沈曼一般元气大伤。
  看不懂时局,胡乱做好人,得罪了姜家,扎了魏王和鲁王的眼,却拢住了一个萧誉,一个曾宪。借着这条情分,指不定还能和鲁王搭上,秦琬又恰好与苏彧不睦,苏彧还闹出了那么一件事,有了名正言顺的说法。
  事情就是这样,禁不得想,越想就越觉得,可不是这么回事么?当利公主忍不住嘀咕,心道莫非真龙天子是鲁王?可……
  她对鲁王,也是有偏见的,谁让圣人说鲁王“颇似齐王”,可在当利公主心中,又有谁能比得过自己的弟弟?当利公主思来想去,忍不住咬了咬牙,决定往秦恪这边再靠一些——无论如何,跟着福源深厚的人,总不会错。
  当利公主愁肠百结,思考着站队问题,馆陶公主却不会想那么多,听见曾宪得用,开怀不已,心道自己果然走对了,接下来务必要加紧步伐,多坑一坑魏王。哪怕鲁王与她关系不亲近,甚至对她心有芥蒂,到底不会有魏王登基的后果严重,对吧?
  与她们这些天潢贵胄相比,武将之妻们又是另一重心思。
  赵肃之妻颜九娘自不必说,当初颜家许得是个一个守了望门寡的嫡女,对方不乐意,硬是说“忽然病了,起不了身”,实则嫌弃赵肃出身低微,宁愿为亡夫守节,过继嗣子,也不愿意嫁给赵肃。颜家一开始也糊涂了,竟带了几个庶女来,若非颜九娘深明大义,以身相待,两家早就结了仇。
  为着这件事,赵肃心里始终有个疙瘩,好在他对发妻很尊重,虽会收用几个美婢,却没闹出什么事情来。颜九娘自知理亏,也就忍了夫妻多年分离,一心一意教养孩子。如今见自己才嫁进来几年,丈夫便步入了高级武将的门槛,喜不自胜,又有些畏惧,怕丈夫再进一步,拥有纳妾资格后,便会纳良妾——他们夫妻聚少离多,又有那么一件事横隔其中,说感情,真没多少。
  饶是如此,颜九娘已经很满足了。
  自家做下这种傻事,恶了皇长子,秦恪也没有故意卡他们,就是表达了自己对颜、班、韩三家男丁的教养的质疑,自然有人为了趋奉皇长子,将这三家的人从出仕名单上划去,科举资格更不必提。
  这三家在前朝虽还行,在本朝,实在很不够看。说是世家,其实除了祖宗名望,与殷实些的地主也差不了。毕竟,没有世卿世禄,谈什么世家?
  资源少了,人口又多,争夺未免也多了起来,颜九娘的姐姐,原本要嫁给赵肃的那个,已经悔青了肠子——她也不是一心要守节,只是拿这个当借口。若是知道赵肃短短几年就能爬这么快,哪怕病得快死了,也要从爬到长安来。只可惜,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她也只好当一辈子寡妇,拿着自己的嫁妆,供养一个注定没有前程的孩儿喽!
  与颜九娘相比,曾宪的妻子荣氏就更加恐惧。
  她也是个好女子,管家理事一把好手,人也知书达理,琴棋书画都不差,到哪都只有被夸的份。奈何父兄不争气,自家虽是勋贵,门庭却日渐凋敝,好一点的人家看不上她家,差一点的人家吧,父兄又觉得换不来什么利益。卢乡侯府比上不足,比下却是有余的,她父兄贪慕卢乡侯府的富贵,明知曾宪名声不好,还是许了她过去。这些年里,曾宪也实在谈不上一个好丈夫,从来不管孩子不说,一有闲暇就是喝酒,玩女人,与荣氏的父兄一个德性。荣氏也死了心,一门心思生儿育女,好生教养他们,与丈夫压根没什么感情。曾宪犯事,她也难过,却更难过自己的儿女有这么一个爹,问也没问几句,就断定了丈夫的罪行,甚至还在心里腹诽公公糊涂,竟想要用爵位去救儿子。若曾宪真的死了,她一个寡妇带孩子,先天弱势,总能多得几分同情,好好守着,日子也就过了。偏偏曾宪非但没死,还发达了,荣氏就有些惶恐,怕对方翻旧账。哪怕不翻,一个没本事的丈夫眠花宿柳,和一个有本事的丈夫偎红倚翠,概念也完全不一样啊!
  
  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失一王
  
  女人家的心思再怎么辗转反复,男人也不会关注——无论如何,她们到底是要依附着他们而活的,既是如此,何须在意依附者的心思?这些男人关注得,乃是凭这一场大战崛起的将领,以及接下来的春闱。眼看诸王之争到了白热化,谁会将心神分到后院?
  在文武百官的眼里,这偌大江山的主人,非魏即鲁,韩王殿下实在没有半分胜算,不提也罢,奈何韩王不是这样想的。他觉得只要再使劲一把,魏王就能倒台了,至于鲁王……手无缚鸡之力,实在无法与他抗衡。
  出于这等考量,哪怕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韩王,也免不得听从幕僚的意思,装他一装,整个春天都没有外出游猎——按照他的性子,本是一年四季,不管猎物多少,肥美与否,总要游猎几番,方算尽情的。
  好容易熬到了大比结束,天气渐热,韩王再也坐不住,命人牵了好马,拿了弓箭,带着卫队,就要出城。
  他是皇子,是王爷,又是公认胡搅蛮缠的角色。魏王身为兄长,尚被他步步紧逼,焦头烂额,旁人谁敢招惹?即便是圣人,知韩王行为,也不会说什么——游猎散心,本就寻常,只要不扰民,他何苦去干涉儿子的小爱好?
  这天,韩王照例带人外出游猎,韩王妃静静坐在房间里,看着鱼儿在水中欢快游动,便如一尊绝美的玉雕,没有半分生机。
  王府中的人都知道,王妃虽平安归来,王爷却质疑王妃的贞洁,对她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若非情况特殊,韩王要弄王妃一个“暴毙”,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除了韩王妃带过来的人外,其他人对韩王妃,非常不客气。即便是韩王妃的心腹仆役,也有些惴惴的,想要另谋出路的比比皆是,韩王妃却没有一丝一毫要管的意思。
  她忍耐多时,只为等一个结果。
  听见门外逐渐传来嘈杂的声音,韩王妃嘴角扬起一丝弧度,随即又没了去,便见奶娘推开门,已是带了哭腔:“王妃娘娘,王妃娘娘,王爷他……”
  韩王妃平静地看了奶娘一眼:“怎么了?他又要来替他的爱妾出气么?”
  “不是!”奶娘急急道,“王爷,王爷他从马上摔下来了!”
  韩王妃霍地起身,袖子中的双手用力捏紧,急急道:“带我去!”
  她步履匆匆,连肩舆都顾不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快,最后竟不顾仪态,小跑起来。气喘吁吁,钗环凌乱。
  赶到正院的时候,太医院的太医已经全到了,人来人往,忙的不行。这些人见到韩王妃,无不殷勤备至,有些曾经跟在韩王身边鞍前马后,捧邱孺人,贬低韩王妃的,已经露出了点怯。
  能在王府混下去的人,哪个没几分眼色?一瞧见这情况,便知韩王怕是不行了。唯独韩王妃似是分辨不出情况,竟不顾仪态,揪着王府长史,双目赤红,几乎癫狂:“他怎么了?你们快说!八郎他怎么了?”
  长史不敢推韩王妃,又觉得实在不像个样子,好在韩王妃的奶娘和几个心腹使女拖住了她,便有想对王妃卖好的管事凑上来,小声说“坠了马”“旁人救援不及”“被马拖了一段路”“脸朝下”等等。
  至于韩王被拖得何等血肉模糊,又被马蹄踩了多少下,断了多少骨头,脏腑伤到什么程度,这些人都不敢说。哪怕是太医,也只说“尽力救治”,实在不敢打包票。哪怕他们平日开得都是太平方,做得都是和稀泥的事情,能这样说,也表明情况很严重了。
  一想到这里,众人瞧韩王妃的眼神,不免热络了些。
  韩王一死,王府的风水可就轮流转了,韩王止有一子,王妃所出,正儿八经的嫡长子,独子,继承爵位天经地义。说不定圣人一照顾,连等都不用降。到那时候,王府是谁的天下,还用说么?
  旁人都已经打定了主意靠拢新主子,寻思怎么抹平曾经对她的不敬,韩王妃却恍若未觉,状若癫狂:“我不信,八郎,八郎——”
  “然后呢?”圣人沉着脸,握笔的手已经起了青筋。
  禀报的人不敢多嘴,只能将韩王妃的好一再夸大,希望圣人听了,能宽慰一些:“王妃清醒过来后,一再说王爷的骑术极好,不可能坠马。王妃将太医全都扣下,命他们检查了药材,再亲手去煎药,一勺一勺,亲口尝过后,方将之喂给王爷。”
  “够了,你下去吧!”
  待来人走后,圣人将桌子重重一推,御案上的东西哗啦啦摔了满地,太极殿的内侍全低下头,不敢说什么。
  “宣周航!”圣人气得浑身发抖,“不惜一切,救活老八,还有,给朕查!”
  韩王妃都知道韩王的骑术极好,圣人岂会不知?他这个儿子,粗疏归粗疏,骑射的本事却是一等一的,说此事是意外,圣人半点不信。正因为不信,才会暴跳如雷——争储归争储,本事不够,被杀被流放都是寻常。但直接杀竞争对手,这就触犯底线了。
  “魇镇”为何是历朝历代都忌讳的东西?就在于大家都信这一套,觉得这能诅咒死人!换句话说,直接找个刺客,或者养个死士,将敌人抹了脖子,与这的性质也差不了许多了。
  今天能杀我儿子,明天就能杀我了,这还得了!残害兄弟,全无骨肉亲情,这样的儿子,圣人敢要?真要把江山交付,是不是看哪个臣子不顺眼就将对方给杀了?这样的朝廷,能够延续多少载?
  圣人正在气头上,匡敏却禀报,鲁王求见。
  听见鲁王要见自己,圣人本要拒绝,却又转了念头,宣他进来,想看看他怎么说——统共就剩几个儿子,长子又是闲云野鹤,容家主力也覆灭了,敢对韩王动手的,不就是他的两个哥哥?
  鲁王进殿,二话不说,摘了帽子,伏在地上,祈求圣人将他的庶长女派去和亲。
  圣人一听,更是怒气勃发:“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那是你的长女,你的亲生骨肉,哪怕是奴婢所出,也是你第一个女儿,你竟舍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