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帝- 第3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生才能平庸也就罢了,偏偏摊上继母,哪怕继母无半点坏心,“捧杀”的流言也不可小觑。
  见卫拓神情,裴熙笑道:“瞧我这话多的,些许小事,卫大人当然有解决的办法。”就算没有,那又如何?卫拓会在意这点小事么?
  裴熙太清楚卫拓是什么人了,这位风姿恍若九天谪仙的宰辅早将全部的爱分给了苍生黎明,至于家庭嘛……归根到底,也只是让他显得“正常”,并不会真正走进他的内心。故裴熙没什么兴趣继续谈下去,只道:“天色不早了,别送我,我自己会回去。”
  话虽如此,卫拓却还是送了他一程,再回书房,未完的棋局上,被白字所围的黑子,恰恰连成一个“灭”字!
  卫拓衣袖轻拂,覆了棋局。
  闷雷自天边响起。
  天,要变了。

  第四百三十章 轻盗甲兵
  
  深秋已过,寒冬来袭。
  负责戍卫宫城的卫士们打了个哆嗦,不着痕迹地跺了跺脚,几乎是数着时间,等待交班的来临。
  好容易熬到了交班,便有人疑惑:“唉?怎么是你?你不是后日才当值的么?”
  “哦,今日风大,我与人换了。”来人略有些无奈地回答。
  无需多言,旁人已心领神会。
  南府十六卫中,高门公子比比皆是,素来娇生惯养。平日当值倒还好,一是不敢误了差事,二是有机会见圣人天颜,谁都不会错过这机会,再不情愿也会乖乖履行自己的职责。但这冬天一来,头几场寒风最是难捱,因此一病不起的大有人在。南府的卫士虽不至于缺衣少食,但穿棉衣披铁甲,哪有在家里披着狐裘,围着暖炉来得惬意?这等时候,能窝在房间里不动的,谁愿意出来?故每到冬日,南府十六卫都是最难管的时候——公然逃班得倒没有,传出去一个“大不敬”,谁都担待不起。但私下里换岗一事,由于涉及的公子哥太多,一旦捅出来,谁都讨不了好。
  再说了,这“换岗”的情况实在太多,有蓄意讨好高门,自己多分担些的;也有被人威逼利诱,不得不顶上的;还有家庭略差,想多攒些钱财好让一家人挨过冬天,自愿多轮值几次的……真要处置起来,也是一桩麻烦事。故南府上下一向都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对这种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南府的情况,沈淮早与秦琬通过气,自然也被陈玄所知。
  “七十三人。”陈玄看着丽竟门人呈上来的密报,沉吟片刻,问来人,“东内呢?”
  “回大人,东内距离较远,换岗之人……”只多不少。
  这也是正常的,皇帝夫妇长久居住在东内大明宫,秦琬自然调拨最精锐的侍卫,以及最能撑场面的公子哥们前往护卫。前者倒好,后者一想到数九寒天需要起个大早,走好长一段路前往大明宫,然后要在那里住十天半月,便觉浑身都不自在——宫中远不比自家轻松,别的不说,就是这炭,自家的时候有奴婢守夜,往里头填炭,熏香,烘衣服。在宫里什么都要自己做,对许多人来说,无疑叫苦不迭了。
  陈玄抬眸,神色淡淡,眼中却有一抹冷意:“怎么,拿不到确切名单?”
  “大人恕罪!”属下忙不迭告饶,“东内重地,门禁森严,沈大人近日又盘查得严,与旁人交头接耳的,一经发现,皆有惩处。请再给属下三日时间,定能将一切整理齐全。”
  “三日太长,最多一日。”陈玄斩钉截铁,不容反驳,“重点盘查左右卫和千牛卫,金吾卫也不能落下。”
  待到下人走了,常青才从柜子后走出来,大感奇怪:“丽竟门办事,竟这样不得用?”按照他的想法,丽竟门应当在所有重要地方都安插了人才是,纵不为监视朝臣,也要掌握一定的动向,否则怎么配称探子?
  再说了,帝后移居大明宫,这是多大的事情?如今的大明宫防卫早不可同日而语,太极宫也不能落下,南府因此补了不少人,秦琬也借此施了许多恩。这么好的机会,不趁机安插些探子进去,简直对不起“丽竟门”三字。
  陈玄看了常青一眼,有些无奈——丽竟门元气大伤的罪魁祸首就站在眼前,却毫无坑了他们的自觉,反倒点评起丽竟门做事的不妥了。好在他知常青在这些事情上无甚心机,便没放在心上:“先帝脾性好,殿下像了十成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丽竟门办事慢些,先帝也未曾苛责过,当然,遇上紧要的事情,他们也是不敢拖沓的。不像在魏王手底下办事,他可不管手下的人多难,不能又快又好地办成他吩咐下来的事情,他就会换人了。
  全天下最大的暗探部门,自然要当权者的心腹来统领。这一点,谁心中都有数,但并不妨碍陈玄难做——前代统领周航交权倒是交的爽快,底下的人却不一样,纵不刁难陈玄,也没到极力配合的程度。
  陈玄对下头人的想法一清二楚,故他并没有用雷霆手段,打压那些对他吹毛求疵的人,因为,不急于一时。
  “殿下宽宏大量,乃是我辈之福。”这位历经坎坷,心如铁石的大统领淡淡道,“所以,我们更不能软弱了去。”
  察觉到他露出的杀气,常青猜到几分,神色微凛:“我知道了。”
  次日,清晨。
  坊市的大门堪堪打开,苍梧郡王秦敬已一身披甲带剑,神情庄重。跟在他身后的,乃是他蓄养的心腹甲士,个个都是亡命之徒,只听秦敬问:“已准备好了?”
  “回王爷,一切准备就绪。只要王爷一声令下,宫门立刻会被封锁!里头的人纵是有三头六臂,也莫要想飞出去!”
  秦敬露出志得意满之色:“江都还是太狂妄了,她一介女流之辈掌权,本就不该,还大肆培植自己的党羽,有今日也是情理之中。”
  新势力的崛起,必定要触动旧势力的利益。好位置统共就那么多,秦琬要提拔自己的人,必然会挡了某些人的道。秦敬也不是蠢的,早在一年以前,他就秘密地与许多朝中重臣,达官贵人有所接触,对这些人示好。虽说应承他的毕竟是少数,但有这么一层引子在,想要互通有无,也有了合适的理由。
  哼,江都,你难不成真以为,我只会用后院的名额来笼络人?那只不过是演给你看的一出戏,成了固然好,不成也没什么关系罢了!你想收复军队,我就跟在你后面,拉拢那些被你得罪的人!
  你想抬举姓萧的小子,姜略不计较,可姜家计较!不仅姜家计较,勋一府中郎将文韬也计较——本是牺牲区区一个无名小卒的事情,却有可能演变成得罪贵人,这位老狐狸岂会同意?
  再说了,左右卫大将军的实权,上将军的荣耀,早就有无数人盯着。若不是江都公主掌了权,又有谁知晓陈玄陈子深,常青常夏臣究竟是什么人?
  既不出身勋贵,也无显赫门第,就连资历都没有。只因是江都公主心腹,便青云直上,旁人熬几十年都未必能得到的官位,对他们而言,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这样的晋升速度,谁能真正心服?尤其是那些离这位置,这荣耀就差一步的大人物们,更加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秦敬抓住得,就是这么一个机会。
  只见他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问:“今天政事堂当值得是哪位宰辅?”
  “回王爷,今儿当值得是张相。但江都公主似是有要事相商,将徐相、卫相一道传进了宫。”
  秦敬一听,登时乐了:“不错,他们三个都在啊!等等,也就是说,裴熙那家伙,今儿没有进宫?”
  “裴大人并未被传召。”
  “今天也不是沈淮当值,实在是天助我也。你们记住了,攻进了他们的宅邸后,先找到他们,格杀勿论!若是忙着抢掠,耽误了正事——”秦敬冷着声音说,“你们也勿要回来了!”
  “属下听命!”
  这时,秦敬有一心腹忽然凑上来,小声说:“王爷,咱们当真要先去大内?”
  秦敬脚步一顿,疑道:“此话怎讲?”
  “江都公主虽执掌朝政,到底只是女流之辈,怎比得上……”此人暗示地瞧了瞧东边,“三位大人虽名望极高,却比不上圣——”
  “住嘴!”
  “属下知错!”
  瞧着此人诚惶诚恐的态度,秦敬眉头紧缩,没再说话。
  他原先的计划是先封锁太极宫与大明宫,禁止任何人的进出,然后将秦琬扣住,将她的心腹给杀死,裹挟重臣,如首辅徐密等,前往大明宫,逼迫秦恪写下退位诏书,重臣作证,好砸实自己的名分。
  之所以这样安排,也是有道理的——大明宫距离皇城较远,虽修建多年,却是近几年才修缮完备的,其中究竟有哪些暗门暗道,莫说秦敬不熟悉,就连反心最坚决的右卫大将军李千都不熟悉。贸然进攻,未必能起到奇效,反可能得不偿失,太极宫也不同。若是将帝后的心肝江都公主给拿了,以她为人质,就算帝后侥幸逃了出来,也不敢贸然动作。进可攻,退可守,实在是一步好棋。
  但这人说得也对,若是帝后心一横,坚决不要江都公主……带兵逼宫,本来就是大罪,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既然孤注一掷,为何不玩个大的?
  想到这里,秦敬咬了咬牙,问:“文韬怎么说?”
  “文大人昨日给孙子过了生辰,席间太过高兴,喝得酩酊大醉,一时半会,怕是起不来。”明白这就是如今执掌北衙的勋一府中郎将文韬的表态了,不支持,也不反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秦敬毅然道:“传令下去,赶赴大明宫!”
  
  第四百三十一章 直闯宫城
  
  秦敬带兵赶到大明宫的时候,右卫大将军李千已经等在那儿,还未等秦敬询问,当头就是一句:“殿下,重玄门虽攻下来了,玄武门却不曾破!”
  听见这么一句话,秦敬便如被一盆凉水兜头浇下,怒斥道:“怎么会没攻破?不是说早就安排好了么?你们到底在做什么?”
  李千官拜右卫大将军,并不是什么可以随意被呵斥的人物。之所以跟随秦敬造反,也只是不忿区区一个毛头小子竟要越过自己,执掌左右卫,加上先前家族与魏王走的颇近,虽抽身及时,没被魏王案卷进去,却不讨皇帝与江都公主的欢心,方想殊死一搏罢了。
  事情都做了,再要回头已是不可能了,故他压住心中的无名火,解释道:“事情有变,不知怎地,郦深忽然来了。他带着一批禁军退到了玄武门内,誓死守住玄武、银汉和凌霄三门,与我们对抗!”
  “郦深?他不好好当他的翊一府中郎将,跑到玄武门来做什么?”秦敬暴跳如雷,却很快反应过来,“北衙不是都安排妥当了么?今天压根不是他轮值,怎么会出这么大的岔子?”
  李千心想谁让你临时改计划呢?说好了先攻太极宫,人手自然是那边安插得多些,毕竟经营的时间久。贸然改变攻打的地方,虽说同样有准备,到底略差些,又遇上这样的事……不过今儿确实太巧,巧到让李千有些不安。
  太极宫和大明宫的北门都叫玄武门,同样都在龙首高地上,地势比别的门高出一大截。只要掌握了玄武门,自此俯视宫城,便能将整座皇宫的情况收于眼底。
  玄武门的地势如此重要,统治者自然不可能忽视,事实上,无论哪座玄武门旁都是屯了重兵的——皇帝并不放心关系盘根错节的南府十六卫,所以,驻扎在太极宫玄武门的兵马不是别人,恰是北衙勋一府的将士,也是北衙精锐中的精锐。这也是勋一府中郎将的地位为何如此特殊,人人都争相拉拢的原因。不是深得皇帝信任的人,断无可能委派。
  大明宫因之前是避暑行宫的缘故,防备并不太完善,自从帝后迁居至此,秦琬便命人在大明宫北边做了个夹城,加了一道重玄门,夹城里头则设了官署。
  太极宫的守将不能少,大明宫的守将更不能少,临时招又太过草率,今年又是新帝登基的第一年,暂且没那么多兵力情有可原,但帝后安危又是重中之重。所以大明宫镇守玄武门的将士从五府中的勋二府、翊一府和翊二府中抽调,三府的中郎将轮流当值,今儿本该轮到勋二府中郎将骆猛——秦敬早打通了此人的关节,答应事成之后,不仅要给他做国公,还要让他做一方都护。
  谋反大事,秦敬也不敢一个个联系,确定文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骆猛是自己这边的人,他就没敢再动作了。至于另外两位中郎将郦深和邱航,秦敬一是觉得他们权柄不如文、骆二人,二是觉得这两人并没有骆猛那么强的权力欲,一个不好就要透露风声,才没去拉拢,谁知道今天被姓郦的坏了大事!
  秦敬越想越气:“告诉姓郦的,投靠我,荣华富贵有的是!若是不从,就只能送他全家下地狱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