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帝- 第3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祁润,恰恰是江都公主嫡系中的嫡系。
  倘若权力过度平稳得话,江柏致仕之后,祁润也该顶上了。有这么一位姻亲帮衬,江家至少能再保一两代的平安。以江家的家底,焉知能否出几位人杰,继续江家的传承呢?但如果在这时候与江都公主对着来,很有可能就是抄家灭族之祸——江松可没忘记,那位奉命修葺东南运路的玉迟玉大人手上不知握着多少秘密,就算是江松也不敢说,他们家这么多姻亲、门生、故旧,个个都清廉无比,就没一个对东南运路的粮食转运伸过手的。一旦皇家要对他们动手,理由都是现成的。
  江柏为什么说,自从秦琬设立北庭都护府之后,他就不再摇摆,决意追随?
  很简单,因为卢贵妃一系的死令整个朝堂都人心惶惶,江都公主却没当做一回事。解释都不给个解释,径直去大刀阔斧,对西域的驻军进行划分了。
  这种就算在太平年间,也要慎之又慎才能做,一不小心就会好事变坏事,甚至酝酿变故的事情,偏偏秦琬就在这人心动荡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做了。这不仅意味着她的见识与胆魄惊人,也代表她对军权的掌握已非同一般,已经没有谁可以撼动了。
  倘若是乱臣贼子篡位,他身为首辅,就算是搭上子孙后裔,也是要挺身为国,耗尽哪怕最后一滴热血的,偏偏不是。
  于公,江都公主治国严谨,并无错处,行事也很开明,并非昏庸之主;于私,不管为自身,为后裔,还是为家族,他都只能这样做。
  “就,就算是这样,那也不用——”不用你赤膊上阵,跑去说服张榕,稳住已经致仕的徐密吧?
  江松只觉满嘴苦涩,已经说不出话来。
  他虽是勋贵,却也算半个文人,对脸面看得极重。想也知道,一旦江柏做出这等事,大半辈子的呕心沥血,战战兢兢积累下的好名声就毁于一旦。
  江松并不怕别人背后说闲话,像他们这种身份的人,除非身份旗鼓相当的,否则背后嫉妒得再厉害,诋毁得再多,当着他们的面,也只有一副笑脸的。他在意得是弟弟的名声,并非今日,而是将来!
  那些文人墨客甚至史官可不会管你做出了多少贡献,这种阿谀奉承一个女子“倒行逆施”的行为,当然要狠狠着墨,大书特书,把人往歪里写。这可不是被人背后说几句的事情,而是注定会遗臭万年的啊!
  江柏的神情也有些苦涩:“既然已经决定追随,又何苦摆出一张不甘不愿的脸,让人心烦?在这件事上,张榕比我更难转过来,不管成不成,我总要搭个梯子给他下,才能让江都公主面上好看。徐老性子执拗,真要惹怒了他,他能以死明志,哪怕他已经致仕,也不能真让他出事。再说了,这种事情,我不做,还有谁去做?指望卫拓?他一心国事,只要能接纳他的政见,他就不在乎上头是谁。裴熙?他不可能会做给江都公主台阶下的事,只会拿无数人的性命,给江都公主做垫脚石!”
  “张榕答不答应,我不知道。”江松沉默半晌,才道,“我只知道一件事,江都公主若不想还政,楚王的建议说不定就真……但到那时候,又该怎么收场?不要说姓苏的,就是那个姓秦的——”
  说到这里,他只觉牙疼,咬了咬牙,才道:“倘若江都公主愿意过继一个侄儿,我也没有别的话可说!”
  作者有话要说:
  先向各位说声抱歉,1、2月份工作太忙,加上自身的状况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在频繁的加班之中,也给自己做了一个时间不短的调整,不想在状态不好的情况下,粗制滥造。加上女帝这本书也快进入到尾声了,我也对结尾等做了几次调整,严重拖慢了进度。(づ ̄3 ̄)づ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尽量更新的,感谢大家没抛弃我!
  
  第四百七十章 国之储贰
  
  “过继侄儿?”
  陈玄见秦琬神色平静,似乎没有发火的意思,脊背不住冒着寒气,却依然尽职尽责地回禀道:“穆相和卫相不知有何打算,但江相和张相有此想法。不仅如此,根据丽竟门探来的消息,支持您的诸位重臣,约莫有一多半是这个意思。”
  话虽如此,他心里也清楚,很多人压根不是支持秦琬,只是没有办法,勉强附和罢了。
  江都公主权势滔天,如今她想要那张龙椅,不顺着她又能怎样呢?到底是皇家的事情,又有几个人愿意拿身家性命去赌一场几乎没有胜算的豪赌?就算自己想追求清名,也架不住妻儿老母苦苦相劝,不要为了一时的名声,全家老小都没了性命。
  面对强权,能宁折不弯得终究是少数,大部分人都觉得,帝后都乱来了,楚王和燕王也装聋作哑,不要皇位,更不要名声,他们何苦去干涉人家的家事呢?还不如采取折中的法子,先顺着江都公主,让她如愿以偿,也好尽可能地保存皇家血脉。以免惹得她为了登上那张椅子,当真狂性大发,直接将兄弟侄儿全部杀光,断了皇室血脉的传承。
  这个“血脉”,当然,仅止男丁。
  对这些人的想法,陈玄是不看好的,却知道,男人总是这样,自己往往不会将家业交给儿孙之外的人,却总觉得妻子替自己养庶子以传承家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谁让你生不出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想法,在这一点上是没用的,因为在绝大部分的男人眼里,这个“人”指得就是男人,作为生育工具的女人可不算在内。
  秦琬没有生气,非但没有,反而露出淡淡的微笑:“既然支持,那就好办。”
  这些朝中重臣最看重脸面和名声,既然豁出去不管,决定支持她登高位,那就行了。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再想下船,那可就难了。之后立谁不立谁,过继与否,岂是由他们能决定的?
  陈玄会意,想到一件事,踟蹰片刻,想到秦琬素日的脾气,还是壮着胆子问:“殿下,小公爷那里……”
  话才说一半,他就发现秦琬的目光比刀锋更冷冽,竟令他有一种想要跪下的感觉。明白自己可能多事了,但陈玄还是压着惊惧,采用了婉转一点的说辞:“为了小公爷的安全,是否要加派人手?”
  秦琬沉默片刻,才道:“暂时就这样罢。”她实在不愿派人去监视她的长子,对那个孩子,她内心有愧。
  想到这里,秦琬的情绪有些低落,却没让陈玄看出来,只是吩咐一旁新上任的内监,匡敏的干儿子罗亮:“你派人请旭之来一趟,就说我有事与他相商。”
  陈玄知秦琬不想将这个话题继续下去,至少不是和他说,便退了下去,私下却在琢磨这件事。
  秦琬凝视着陈玄的背影,眸光变深。
  裴熙一进来,见她这幅模样,奇道:“怎么?又有谁惹你了?”
  “我只是在想,擅作主张这种势头,应当怎么解决。”秦琬向裴熙投去意味深长的一瞥,示意就是你开的坏头,裴熙却一点都不心虚,反倒笑了起来:“怎么?终于愿意面对苏沃了?”
  秦琬叹了一声,神色有些黯然。
  年轻的时候,她对苏沃这个长子是不怎么喜欢的。
  大概是太过年轻的原因,虽然理智上接受了政治联姻,感情上对自己所谓的夫家、夫婿,她是瞧不起的,连带着这个孩子,她没怎么付诸感情——不在她膝下长大,亲近父族,年少聪慧却性格凉薄,又是政治联姻的产物。
  虽然她心里清楚,这些事情,很大有一部分是她的过失。不光是她的纵容,也因为她没有将儿子当成纯粹的儿子,把一切都看得太过理智,做事也稍嫌功利冷漠,才导致了这一切的发生。但伴随着年岁的推移,她的思想渐渐转变,已经能成熟而平静地看待过往。可到了这种时候,就算想她亲近长子,也不可以亲近。
  那些重臣的想法,看似异想天开,却透露出一个残酷无比的事实。
  在这个世上,父系的痕迹,实在太重,太重了。
  秦琬想当皇帝,想让自己的孩子做继承人,那么,这个孩子的父族就势必不能选一个父族昌盛,甚至不能有能人。这也是为什么区区一个没落的,在长安只能算是三流的安定伯府,一旦有可能是晏临歌的父族,她非但没网开一面,还往重里判,让对方永世不得翻身的原因。
  苏氏一族,纵然如今不显,却依旧是世家大族。正因为如此,苏沃只能是臣子,绝对不能是皇家人。否则焉知他不会因为被秦氏皇族所鄙夷,一股脑地重用苏家人,最后干脆重新改姓苏?反正他的祖宗往上数也有名人无数,拿出去绝不丢人。
  “这是我的过失。”这些发自肺腑的话语,秦琬不会告诉父母,迫不得已让爱女联姻,始终是这对天下至尊夫妇的锥心之痛,她只能对裴熙倾诉,“当年的我,太过年轻,不懂怎么做一个母亲。后来就是想,却也没办法,那孩子恨我,也是应当的。”
  苏沃对秦琬的不满,裴熙当然清楚,或者说,关注江都公主的人,从来不会漏了她的长子,所以大家都知道,哪怕大义公主始终在苏沃耳边说着秦琬的功绩,但对一个孩子来说,从小就不在身边,除了荣华富贵外,什么都给不了他,后来更是与旁人生下次子的母亲,也确实没什么值得喜欢的地方。
  裴熙可以理解秦琬这种复杂的心态,但没办法感同身受,所以他淡淡道:“他若能一直恨你,你也不必将他高高挂起,一直留在长安,外放做个封疆大吏未尝不可。”说罢,他话锋一转,干脆利落地说,“越是如此,另外两个,你就越不能疏忽。”
  秦琬苦涩一笑,无奈道:“疏忽?我每天能看他们几眼,抽出半个时间来陪他们,都算不错了。”
  与父母对她的关爱相比,她实在配不上这个词。
  恐慌却无可奈何父母的一天天老去,再想一想自己,对年少时的一些不够圆融的做法,秦琬确实有些难以释怀。换做现在的她,说不定能做得更加圆满一点,也好求个两全之法。
  “半个时辰,足够了。”裴熙很干脆地说,“长安这么多顶尖的人家,一家之主每天能半个时辰陪子女的,寥寥无几,更莫要说皇家。”有一句话,他咽了下来,没说出口,以免传了出去,不仅伤了皇帝的心,也让秦琬难过。
  皇帝年轻的时候,十天能见到先帝一次么?未必吧?
  对于秦琬的这一想法,他始终是不以为然的,甚至可以说,秦琬若不是个女子,频繁生育会伤害身体,甚至有可能赔了性命的话,他绝对会要求秦琬多生几个儿子。这样一来,也好多几个继承人备选,不至于只有那么一个,万一是个讨债的怎么办?就算没被气死,也不能直接弄死啊!
  兄弟相残与否的问题,裴熙更是不考虑的,在他看来,一母同胞的兄弟,尚且会为了几亩田,几间铺子,或者一桩生意,一个爵位反目成仇,更何况九五至尊的位置呢?
  人总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偏偏皇家就没有“均”这个说法。你给再多的关爱,不将皇位给他,也会招来怨怼;你平日再冷着他,只要最后将龙椅交付,一分的好也变成了一百分。
  与其付出那么大的心血,到头来身心俱疲,还不如平静对待,到头来就发现,也就是那么回事罢了。
  就像他,每日除了政事,只与美酒佳人为伴。不知多少人暗暗咒骂,说他这样不尊重妻子,放浪形骸,又没一个一儿半女的,晚景一定凄凉无比,那又如何?他想要“儿子”,多得是人愿意来当孝子贤孙。就算是装得也不要紧,伺候他一辈子,装到他闭了眼睛不就行了么?他这一生都是快活的,何必去顾忌那些身后事呢?
  秦琬轻轻笑了笑,不置可否:“你呀,罢了,我也不说你。世事无常,人都是会变的。十年之前,我肯定想不到,自己竟会有这样多愁善感的时候。”
  年轻的时候汲汲于权力,大权在握多年后,终于开始追求一些昔日放弃的东西。但她心中清楚,那些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需要作出取舍的时候,这些点缀,该抛弃的,一定会抛弃。
  “你不说的话,我还没发现。”裴熙也有些感慨,“一转眼,又是十年过去了。”
  撕开东宫名宿虚伪的假面,不过是他年少骄傲时,随心所欲的一举。去皇长子流放之地当父母官,也是对强权一次无声的反抗。当时的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两个决定,就这样改变了他的一生。
  匆匆一晃,竟是整整二十年。
  秦琬微微一笑:“下一个二十年,我们会在哪里呢?”
  不管如何,最重要的,仍是当下,不是么?
  永隆七年,冬,在以楚王、燕王、蜀王为首的宗室,首辅江柏等朝中重臣,四大都护的上书下,皇帝开亘古未有之先河,册江都公主为皇太女。
  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