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山变- 第4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御前奏答有严格的规制,错非是皇帝问道,明善是不敢sī自进言的,只得心中暗暗为他着急,跪在一边,猛给雷廷昌使眼sè。
    “一个月?”皇帝轻笑了几声,“有这么容易吗?”
    “皇上,既然雷大人说一个月即可毕事,奴才以为,便一定能完。”明善一听这话,心中叫苦,雷廷昌果然把肃顺得罪了只要皇帝开了金口,限期不能竣工,雷廷昌就一定会大倒其霉
    皇帝却似乎没有听出来似的,等了片刻,方才说道,“暖气这种东西,本身并不复杂,不过,若是要在一月之内,将宫中各处,尽皆通上暖气管路,还要不伤及殿阁局势。”
    雷廷昌这才知道糟糕,在他想来,暖气不过是铺陈在养心殿一地,却不料皇帝是要在紫禁城中尽数构建——这样的大工程,一个月的时间怎么能做得到?不要说一个月,半年之内能够完工,就已经算是快手了。想到刚才自己大言欺主,若是追究起来,……雷廷昌吓得语不成句,身体颤抖起来。
    皇帝并未注意到雷廷昌的失态举动,管自说着,“除了室内铺陈之外,室外用于连接各处管网等线路的保暖、防冻裂等的预设差事,以及最终连成一体,一直延伸到制热的锅炉处的安装和排列,朕都已经绘制在图上,载垣、匡源,等一会儿你们下去之后,着工部和内务府认真梳理一下,看看要用到多少管路,多少人工,京中有的,就在京中鸩集;没有的,列一个条陈上来,朕让各省……,你们怎么了?”
    “回皇上话,奴才……奴才方才以为,暖气铺陈,只有皇上所居的养心殿一处,……如今才知道,皇上怜惜宫中人等是要在禁中尽数安装此物,这,奴才刚才说的,一月竣事,实在是过于大言,请皇上治罪”
    “朕本来也没有想过要你在一个月之内把暖气铺陈的事情办下来。”皇帝以为他怎么样了呢,却是为此担心?笑着说道,“这件事啊,等到过了年,春暖花开,朕移驾园子中之后,再由内务府和工部会同办理。不过,一个月建成固然是强人所难,但也不可迁延过久,今年冬天,朕回銮的时候,一定要把暖气管网,铺设到位——有这一年之期,你可能做到。”
    雷廷昌暗中长长的出了口气,满心轻松的碰下头去,“请皇上放心,一年之中,奴才一定将此事办妥。”
    皇帝有一点的好脾气,从来不会为臣下在奏对的时候言语失措而发怒,相反的,总是岔开一些话题,化解他们的尴尬,“圆明园大修之事,明善,一年以来,都是你经受料理的,如今工程进展得如何了?”
    “是,回主子话,圆明园大工之事,经由内务府、工部户部各衙mén从中料理,最迟今年六月,皇上万寿之前,即可竣工。”
    “顺势,把暖气也装上。”皇帝说道,“不要等到事情过去之后,再行返工。”
    “是。奴才下去之后,即刻料理。”
    “肃顺留下,其他的——都跪安吧。”
    载垣几个退出去,皇帝让肃顺也站了起来,“过年的时候,新近入宫的杨贵人对朕又说,山西曹氏一族……并无子嗣流传,此事你知道吗?”
    肃顺脑筋一转,大约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他当年在晋抚任上的时候,以胁迫方,意图bī使曹杨氏入京进宫,后来为皇帝所止,其中有一此,他对曹杨氏说,日后梦熊有兆,诞下龙种,选一jīng明阿哥,承继曹氏香烟——这在曹杨氏自然不能同意,后来也就作罢了,想不到到了今天,她居然有把这件事提出来了?看皇帝忧心忡忡的样子,很为这件事伤脑筋似的。
    “若是说贵人主子娘家无后,皇上推恩于外家,照理倒也说得过去,如今却是夫家……,”肃顺偷偷瞅着皇帝的脸sè,小心翼翼的奏答,“而且,又事关曹氏一族。主子身在北京,怕是不知道,曹氏一族,在晋省堪称富户之首,生意做的极大,分店遍及十八行省,这样的大户人家,族中之事,皆由族中长老耆宿,共议而定,若是说,”
    “行了。朕知道了。”皇帝打断了他的话,“此事毋庸再议了。”
    “喳。”肃顺答应一声,看皇帝没有更多的吩咐,悄悄的挪动身体,跪安而出。
    “雨雪载途,奔行四五百里,老兄很辛苦吧?”
    “多承王爷垂问,卑职不辛苦。”左宗棠在座位上欠一欠身,恭声说道。
    奕认真的打量了几眼和自己隔桌相对的男子,他早就知道左宗棠的名声,上一年的年底在养心殿匆匆一晤,并无什么深jiāo,想不到还没有到上元节,他就从湖南老家进京来了?“皇上亲下诏命,命你到府办差,总也用不到如此惶急吧?是不是连过年也不曾过好啊?”
    左宗棠笑了笑,以一口满是湘音的京话说道,“不瞒王爷说,卑职并内子也都习惯了。这数年之中,家眷早已经移居任上,故而倒也不用京湘两地的来回奔bō。”
    “那就好。公事要做,家事也要宁靖嘛。”奕随口说了几句,话题一转,谈到了正经事上,“季高兄大才,哄传四方,这一次皇上命你任职内务府,办理旗务,本王等还要仰仗高明啊。”
    “王爷如此期许,卑职实在是不敢当。只不过略效犬马,以不负皇上知遇之恩,jiāo托之重了。”
    “这样说来的话,老兄心中已有定见?”
    “定见是不敢当了。不过倒有几分愚才之得,想必也早在王爷臆中了。”
    奕微微一皱眉,“哦?倒要请教。”
    “既然如此,卑职就试为王爷析之。”左宗棠说,“自咸丰九年,皇上简王爷办理旗务以来,历时已近两年。外省不提,京中旗下人家,如斯响应,动身北上者,不足二成,何也?其一曰刁疲成xìng,不肯吃那份冰雪风霜,田间劳作之苦;这样的人为数不多,但极有号召力,而良善旗人,有从众之心,眼见他们不动身,自然也不愿意动身了。”
    “第二种是不识关外民土风情,不敢动身。”左宗棠旁若无人的侃侃而谈,“我大清立国,已逾贰佰载,京中旗户,多不识关外之路,甚至连当年祖宗起兵的龙兴之地,亦从来不曾去过。只是人云亦云,以为尽是蛮荒烟瘴苦寒之地,阖家老小,舍弃这京中花花世界,到那样的地方去,前路茫茫,无所依靠,自然心生畏惧,能够拖一天是一天了。”
    “还有第三种,便是自问祖上有名的,从龙入关,立过劳的,以此为凭,对抗圣命——这类人是最多,如今京中所有的旗下人家,若认真上溯几代,又有哪一个不是在仁皇帝、宪皇帝、高皇帝为国征战过的?”他说,“依卑职看来,这些人的心中,多半是舍不得京中繁华,少一半,则是觉得委屈——臣之后,不加封赏也就罢了,怎么还要把旗人都赶出京去,到从来是犯官贬谪之地,受那份罪呢?况且说,这些人以旗人世代狩猎;汉人祖辈耕地为由,更加肆无忌惮的对抗皇命了。”
    “有这三层原因在内,故而王爷办理的旗务差事,也就难有寸进了。”
    奕一面听,一面点头,左宗棠的话,不是什么发前人所未见的卓识之言,不提两年办差,多次为旗务之事做御前答奏时,皇帝早已经为他指出,就是自己府上的幕僚清客,也大约的能够悟透个中三味,只不过,于解决之道,皇帝似乎有办,却故意不说,而府中那些人,也像是有难言之隐似的,只是找出了症结所在,却并不能对症下yào。
    “那,以季高兄所见,于以上着三等情况,当如何料理呢?”
    “卑职所言的第二种,虽人数众多,却也是不妨事的。旗人以不识关外风情而心生畏惧,总还好办——只要找一些人,最好是尽数通晓当地民情,又口舌便给的,向百姓多多晓谕。最好是找一些在咸丰九年、十年间已经动迁出京的旗人,从关外回来,向乡邻百姓说明,自然可以收。”
    “嗯,这个办好。”奕立刻说道,“便是朝廷再多的诏令,也及不上原本乡邻的一语之力。”他又问道,“那另外两种呢?”
    “另外两种,则要行以国了。”左宗棠说道,“便说第三等人吧?仗着祖上余荫,领着旗下公出的几两银子,逍遥度日——银子固然不多,但集腋成裘,亦成瞠然巨数。这些人居住在京中,每天走狗放鹰,正经事一点也不做——卑职不瞒王爷,我随斋公在湖南、直隶两省任上,所见所闻,实在令人胆寒很多旗人,连马都不会骑,这还不是文职,而是省内的武官。王爷请想,兵士连马都上不去,如何能够为国征战?饶是如此,……”
    奕摆摆手,制止了左宗棠yù待出口的牢sāo之言,心中有点好笑。只是这片刻之机,他就知道,左宗棠是那种心中只有自己,全无同僚之人他所建议的,奕也不是想不到,只不过碍于彼此同根同族,不好、也不能
    出以酷烈——这样想来的话,皇帝似乎也是瞅准了左宗棠的脾xìng,方才让他以汉人之身,帮办如今这已成luàn麻一团的旗务的吧?
    花厅中沉寂了片刻,奕问道,“那,如何行以国呢?”
    “就以旗人自称狩猎为生,不善耕地来说吧。如今四海升平,天下长治久安,打仗都用不到旗人,还说什么狩猎?便称狩猎,这些人又有几个人能够挽得开一石半的强弓,放得出奔行二百步的力矢?可见是虚妄之词,用以悖逆圣谕之言。”左宗棠继续说道,“另外,卑职以为,”
    奕看他突然闭口不言,心中奇怪,“怎么了?怎么不接着说了?”
    左宗棠想了想,当此官行此礼,他虽然并无实缺,但多年在骆秉章身边,官场侵袭而下,规矩总还是懂的。有些话,若是对骆秉章、曾国藩、胡林翼等汉人jiāo好能够说,对奕这样的一国王爷,就不大容易见听了。“卑职想,树大多枯枝,京、外各省旗人,不下百万之众,固然有心地良善,一意为国的;但也有那疲滑成xìng,……”
    “你说的这些,我又岂有不知?”奕立刻明白过来,主动接过了话头,“你说的那心地良善的,只是小可之比,更多的,都是一些……哎让我怎么说才好呢?”
    “正是为此,皇上才不惜尽数北迁旗下闲散丁户,一则解虚靡用度之苦,二则开关外数省千万亩良田之广袤,为国又新增一鱼米之乡。”左宗棠说,“若能成就这一番远望,正是要靠王爷这样,少年英发,为国不惜谋身的英才之士,砥砺相助啊。”
    左宗棠的一席话,令奕心怀大开,嘿声一笑,“季高兄所言正是本王心中所想。皇上以千秋大业重责jiāo托,本王在公是皇上的臣子,在sī是皇上的兄弟,又岂敢为保全一己,而有所瞻顾?”

第31节 大学(1)
    第31节大学(1)
    军机处叫起的时候,皇帝问及此事,“翰林院中的生员、学士,于各国驻华使领场馆,都大有腹诽?是不是这样的?”
    许乃钊老老实实的点点头,说,“自咸丰二年起,皇上准许各国在京设立场馆,本是为两国彼此增益往来,联络办事,互通消息之用,各国公使自南省北来,先以民风民情未能稔熟,而未敢有行差踏错;越数载而下,则多有为人指摘处。臣想,若是能够早一日让各国人迁地为良,不但于民情恰然,多有裨益,于各国馆中,随员、眷属之安宁,亦大有好处。”
    “文祥,你与这些外国人打jiāo道最多,若是将各国使馆尽数迁移,你以为,可能得到对方的同意吗?”
    “奴才……兹事体大,容奴才与各国公使商谈之后,……”
    “也好,朕当年在山高水长召见英国来使的时候曾经说过,两国jiāo往,当以尊重彼此为第一行事要务。使馆搬迁,也不好凭一家之言而定,总要双方融会贯通,互相包容才是的。”他说,“这件事你下去之后,召集各国使官,将朕的这番意思认真晓谕。”
    “是。皇上以大公正之心待天下,更推恩域外,想来各国人感于圣意,自当遵命从事了。”
    皇帝不置可否的一笑,“说旁的事情吧,翁心存的病,似乎越加严重了?你们知道吗?”
    咸丰十年的十一月间,御驾回銮不久,翁心存因为哮喘发作,请假一月,朝廷自然是准了。临近新年的时候,又再续假一月,这一次皇帝有点担心起来,命太医院医正薛福成和李德山两个到翁府诊脉,当时诊脉的脉案写得很是简略:食少神倦,音哑气弱,竭力调治。
    看文字,大有聊尽人事之意。用的yào是生地、地骨皮、天mén冬、麦冬,都是润肺清火的凉yào,当然亦有人参、白术之类扶元气、健脾胃的补剂,但分量不重,无非点缀而已。
    皇帝身子骨不是非常健旺,这数年以下,也略略识得一点yàoxìng了,特意招太医院二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