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酒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酒徒- 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达可谓是一个典型的表征。
    萧睿忽然想起现代社会某学者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活得好不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活得好不好,胃口,是很关键的问题。唐人尚胡风,吃肉是主流。在地球上,凡食肉类动物,都凶猛,凡食草类动物,都温驯。萧睿心里笑了笑,唐代的同胞们可能是从不断侵扰中原的胡人身上得到启迪,神农氏的草食主义,在唐代逐渐失去市场。
    吃肉的唐人很豪放很强悍,所以大唐也很强悍。
    这种逻辑未必是真理,但萧睿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实,事实上,如今长安城里的西市、金街一带,那里的食肆、酒店、歌楼、舞榭、倡馆、茶寮、戏场、杂市遍布,但最红火、最热闹的去处首先是食肆,其次才是***场所。
    一路行来,在酒肆和妓馆门口,那些打扮得粉妆玉琢、花枝招展的汉人歌女或者胡姬,玉脸生春,眉目传情,然一笑,令人心旌荡漾,向路过的行人挥摆纤手,令你举步踟蹰。那摆动地绦带,曳地的长裙,袒露的襟领,洁白的肌肤,在扑面而来的香风里,弥漫着这些欢场女子的荷尔蒙气息。
    浪漫的长安总是让人百看不厌,萧睿长长出了一口气,加快了脚步。
    但不远处,两条繁华商业街地交汇处,一个极大的空场上,传来嘈杂的孩童嬉戏声。萧睿心里有些好奇,放眼望去,一群七八岁的孩童围拢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壮年男子,男子手中正握着一个奇怪的物体。
    萧睿走上前去,站在孩童们地身后,被男子手中的东西所吸引。
    木质地结构。做成了飞鸟地形状。而两条薄如蝉翼地羽翼张开。木鸟身上花纹凸显。雕工极其细致和精美。就连那羽翼上地一缕缕筋络。都栩栩如生。单以艺术地角度而言。这只木鸟也算是一个极不俗地艺术品了。极具观赏价值。
    只是。萧睿马上就发现。这并不是一个令人观赏地艺术品。
    因为他在木鸟展开地羽翼下。发现了两个被紧紧捆绑在木鸟腹部上地类似于竹筒地物事。后端被泥巴封堵。一条寸许长地引信裸露出来。
    萧睿心头一动。脸上浮现起古怪地神色。
    他深深地打量着眼前衣衫褴褛面容污垢地男子。慢慢陷入了沉思。可没多久。他耳边就传来这些孩童们嬉笑地歌谣声:“张疯子。不上堂。学打棉。棉线断。学打砖。砖对截。学打铁。铁生。学持猪。猪会走。学养犬。犬不吠。学做鸟。鸟不飞……”
    那汉子不耐烦地眼珠子一翻。骂道。“滚滚滚。都滚蛋。小屎孩子知道个屁……”
    孩童们一哄而散。汉子疲倦地活动了下腰身,眼中的失望之色溢于言表。他连续半个月在这里摆摊卖木鸟了,但没有一个人感兴趣,这生意儿根本就开不了张,反倒是引来一群好奇和看热闹地孩子。
    这汉子叫张武阳,长安人氏,是远近闻名的张疯子。说他疯,倒不是说他神经有问题,只是此人痴迷于奇技淫巧,迷恋上一些古怪物件,十多年如一日,让周围地人很不理解。是,会跑的小猪,会飞的小鸟,可这些东西也就是一孩童的玩具,还能当饭吃?
    张武阳多年不务正业,父母过世后指望姐夫一家养活。可最近,他姐夫一家搬家去了江南,他又不愿跟去,只好留在长安城里。没几天,他姐姐留下的那些铜钱就被他花了个精光。没钱吃饭,饿肚子了,张武阳这才拿着自己制作的小物件出来摆摊售卖。
    可惜,这个时代虽然没有追逐小贩的城管,但唐人却没有人愿意花铜钱去买一个据说能飞的小木鸟。
    所以,张武阳已经两天没有饭吃了。
    张武阳咒骂着起身要离去,却发现了面前有一个衣衫华丽的贵公子挡住了他的去路。
    “你,你要作甚?”
    “你这木鸟会飞?是不是要点燃那竹筒后的引信?”萧睿缓缓问道。
    “是啊。”张武阳奇怪得看了萧睿一眼,禁不住往后退了几步。他是穷苦人,可惹不起有钱人的少爷,在他看来,眼前的萧睿似乎就是一个寻乐子的有钱人少爷,以致于他没有发现萧睿眼中闪烁着的那
    喜之色。
    “你点燃它我看看,如果能起飞,我就买了。”萧睿眉梢跳动着。
    张武阳一看来了买卖,兴致马上就提高了起来。他嘿嘿笑着,将手中的木鸟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然后用火石点燃了两根竹筒后面的引信。
    嘶嘶!引信发出轻微的响声,继而是两缕青烟,借着一声脆响喷射出耀眼的火花,地上的木鸟突然两翼翕张,嗖地冲上了天,大约飞了数米远就一头扎落在地。
    简易的火器啊!萧睿望着那落在地上的木鸟,眼光有些凝滞。
    萧睿虽然不是火器专家,但作为一个熟知历史的穿越者,他自然明白,发端于中国的火器在这个盛唐时代还没有得到应用。火器的成熟,是宋以后的事情了,到明朝才发展到高峰。可是,眼前这汉子却搞出了一个简易的火器木鸟,会飞呀!
    萧睿马上觉得,自己捡到宝了。
    正在思量间,耳边传来汉子憨憨的问声,“公子爷,这木鸟你要是不要?很廉价的,我只卖2文钱。”
    “要,要。”萧睿梦醒过来,一把抓住了张武阳那肮脏的手。
    ……
    ……
    张武阳没有想到,这贵公子竟然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带着萧睿回到了自己的小院,萧睿走进院中,看到院中那散落堆积了一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眼神越加的火热。
    蹲在那里,仔仔细细地端详着张武阳制作出来的那些小玩意儿,其中不乏这种带有火药装备的简易火器。萧睿心里狂喜,但脸上却渐渐平静下来。
    “张武阳,你愿不愿意跟着我做事?我每月付你十贯钱,然后你拿着我给你的图纸,专门制作这种小玩意儿,成不成?”萧睿试探着道。
    “十贯?”张武阳忍不住咽了口唾沫,“真的呀,公子爷你不骗我?”
    “在下萧睿,从来不说虚话。”
    “萧睿……”张武阳抓了抓头,突然脸色一变,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小人不知是萧大人,小人拜见萧大人……”
    “免礼了。你愿不愿意?”萧睿低低道。
    “愿意,小人愿意。”
    萧睿哈哈一笑,探手将张武阳扶了起来,嘿嘿道,“张武阳,你是一个人才,嗯,你跟着我干,我不会亏待你,你什么都不用管,每天专门给我做这种小玩意儿就成。”
    ……
    ……
    再三叮嘱张武阳明天去萧家找自己“报道”,萧睿这才离开张武阳的家,一路匆匆跑到孙公让家,让孙公让赶紧在城外找一座农庄。他准备专门为张武阳开设一个火器研究所了,同时还让孙公让寻觅一些心灵手巧的工匠,如木匠铁匠篾匠等,去给张武阳当下手。
    自打见到张武阳和他的火器发明之后,萧睿便产生了一个极大胆也是极疯狂的想法:设计和开发火器。要是在这个时代将火器普及装备于军队,大唐军队在这冷兵器时代谁还能与之争锋?
    可以发射的火箭,可以用抛石机投射的火雷,甚至火炮。这些念头在萧睿脑海中一闪而逝,他想起了至今不见踪迹的友人李白的一首诗,“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李白这秋浦歌说的就是冶炼工人工作的场景。既然冶铁在大唐已经较为发达,想必制作一些铁质的火器应该也不是没有可能吧?
    当然了,这仅仅是一种构思,能不能化为现实,还要看看张武阳是不是“上道”。假如他只能制作那种飞几米高几米远的小木鸟,也没啥大用处。不过,萧睿很有信心。工艺是那个工艺,原理是那个原理,在自己雄厚财力的支持下,张武阳肯定能给自己、给大唐创造出崭新的奇迹来。
    而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这或许就是自己赖以生存和保护萧家的又一最大本钱。
    折腾了好半天,等萧睿回到府中时,天色已晚。
    杨玉环和李宜伴着武惠妃等候在萧家内院的花厅里,等着萧睿一起用晚饭。章仇怜儿忙于萧家的生意,去了酒徒酒坊总号,还没有回来。而李腾空则悄悄地回了娘家,探望李林甫夫妇去了。
    据说,李林甫身体最近不太好。
    见萧睿一身脏兮兮地进得厅来,手里还拿着一只木鸟,杨玉环起身迎了上去,温柔地拉起萧睿的手,讶然道,“萧郎,你这是上哪弄得这般朊脏……走,奴家去为你净面去。”





    第三卷长安风 257章参王忠嗣
     更新时间:2009…10…16 21:18:37 本章字数:3759


    着杨玉环和萧睿离去的背影,李宜嘴角浮起温馨的
    武惠妃望着自己的女儿,又瞥了瞥她微微隆起的小腹,叹了口气道,“宜儿,娘亲也该回宫去了。/首。发”
    “呃?娘亲你不在女儿这里多住几日了?”李宜一怔。
    武惠妃嘴角一晒,“你家这小子,威胁娘亲呢,娘亲要是再不回宫,不帮他搞定安禄山和王忠嗣,还不知道他会搞出什么玩意来。”
    见武惠妃言辞中颇有“怨愤”之情,李宜赶紧上前扯住她的衣襟撒娇道,“娘亲啊,我家子长这不都是为了太子嘛……要不是为了太子,他干嘛这么费尽心思……”
    “那倒也是……”武惠妃摆了摆手,“太子年幼,要不是有他帮衬着,将来怕是难啊。宜儿,你答应娘亲,将来不管怎么样,你们都要帮着琦儿。”
    “那是啊,不帮琦弟还能帮谁,我们是一家人呢。”李宜笑道。
    “呵呵,娘娘,萧睿对太子殿下当然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是就怕将来太子登基做了皇帝,未必就愿意萧睿越代庖哟。”萧睿换了一身衣衫,拉着杨玉环的手走进厅中,笑着插话道。
    武惠妃皱了皱眉,也没说什么。
    ……
    ……
    ~~~~~~~~~~~~~~~~==
    第二日地朝会上。李隆基收到了王忠嗣上地表。表中。王忠嗣详详细细地“汇报”了他纳奚人都督李大辅幼妹为妾地前因后果。同时还将他跟李大辅之间地数封往来信件都送达了高力士地手中。然后由高力士转呈。
    但接下来。出乎李隆基意外地是。萧睿拿着安禄山地奏折。慨然出班替安禄山参了王忠嗣一本。罪名就是安禄山奏折上地内容。
    满朝文武闻听萧睿地参奏。不禁目瞪口呆震惊不已。王忠嗣竟然能做出这等欺君罔上大逆不道地行为?虽然没有几个人相信。但文武大臣们又深知。萧睿似乎也不会无中生有。
    听着朝会上群臣地窃窃私语声。李隆基不由有些心烦意乱。他狠狠地瞪了萧睿一眼。暗暗骂他坏了自己地安排。
    李隆基对王忠嗣非常了解,在接到李林甫转呈地安禄山关于参奏王忠嗣诛杀奚人的奏表后,他根本不相信,第一个感觉就是安禄山居心不良。而接下来,他得到的消息是,安禄山向李林甫和萧睿行贿,委托两人上奏转呈,就更加深了这种观感。
    但他没有证据。最起码,在他手下的秘密组织影子中的人,没从饶乐城一带赶回来带回确凿的消息和证据之前,他既不会动王忠嗣,也不会动安禄山,他会压下此事保持沉默。
    安禄山其人,在皇帝心里的印象大大降低,降至了冰点。这与历史的走向似乎有些不符,萧睿心里有时也在想,这是不是跟自己的穿越有关,某些历史局部的细节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杨玉环成为了他地娇妻,就没有了以后的杨贵妃,而没有了杨贵妃,自然就没有了安禄山的邀功取宠,再加上萧睿的暗中“斡旋”——似乎,历史的走向也纯属一种必然。
    李隆基想要保持沉默,但此事却被他的好女婿萧睿给捅了出来。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在正式的朝廷朝会之上,李隆基再也不能装糊涂了。
    他犹豫了一下,将此事的调查权交给了老奸巨猾的李林甫,然后怒气冲冲地拂袖退朝。在群臣看来,皇帝这是在为王忠嗣地胆大妄为而愤怒,只有李林甫和高力士心知肚明,皇帝的怒火是冲着萧睿的。看到高力士临走时投来的担心一瞥,萧睿笑了笑,扭头离开朝堂而去。
    李隆基脚步匆匆行走着,步履之快让随身的宫女太监们都有些跟不上趟。就算是高力士,也得时不时小跑几步,才能跟上他地步伐。
    在御书房的门口,李隆基突然停下脚步,怒道,“老东西,去把萧睿给朕找来,朕倒是要看看,他到底收了那安禄山多少钱财?”
    高力士叹了口气,“皇上,据老奴得到地消息是,虽然安禄山送了厚礼,萧睿也收纳无误。但是,萧睿却将安禄山送来的珍稀古玩都转送给了惠妃娘娘……”
    李隆基一怔,皱了皱眉,“好个小子,他到底是要做什么?”
    顿了顿又道,“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