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酒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酒徒- 第1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他刚走到外屋,突觉一具火热而丰腴地身子猛然带着一阵香风贴了上来。那两团充满弹性的丰盈,那一双粉嫩滑嫩的手臂,死死地贴在他地背上、缠在他的腰上,让他动也不敢再动一下。
    “三姐,你……”
    “好妹夫,奴家不要名分,奴家只要你……”杨三姐儿喃喃自语着,那双手儿开始在萧睿身上逡巡起来。
    ……
    ……
    杨三姐儿轻轻扯落自己的衣裙,露出里面那粉红色的亵衣来。胸前波涛如雪,肌肤凝脂如乳,修长的**,丰腴的腰身,她没等萧睿反应过来,就裹夹着一股子浓烈的**香风,扑了过来,竟然一把将萧睿扑倒在床榻之上。
    温香暖玉抱满怀,那两团丰盈在怀中的轻轻摩擦,直将萧睿心底里那潜藏的**一点点地给摩擦了出来。萧睿突然觉得自己很虚伪很无耻,对于这个热情如火地姨姐,他已经忍不住有了**的勃发。
    明明想推开她离去,但却鬼使神差地被她拖着去了她的卧房。
    杨三姐儿吐气如兰,小手在萧睿的胸膛上轻轻地画着圈圈,口中发出痴迷的呢喃,“好妹夫,你就要了奴吧,奴想你好久了,奴忍不住了……”
    片刻间,杨三姐的手顺着萧睿的小腹,竟然大着胆子握住了萧睿的下体。
    一股火热旋即从小腹里涌动而出,萧睿再也忍不住发出一声轻轻地呻吟。
    眼神迷蒙中,那双手终于还是抚上了三姐儿那饱满的丰盈,并下意识地捏住那颗鲜红的蓓蕾转了一转。杨三姐守寡空旷多年,还从未像今天这样跟一个男子这么亲近,突然被人这么捏了一捏极其敏感地私处,不由浑身颤抖了起来,整个身子都酥成了一团泥,喘息着呻吟着,俏脸上那勾人的媚色更加醇厚。
    直到她地身子被这个男人翻了过来,微微有些粗野地揉搓着她的私密,并稍稍有些犹豫地挺身而入之后,杨三姐儿终于心满意足地放声呻吟起来。而伴随着她那勾魂摄魄地呻吟,她眼角轻轻滑落两颗晶莹的泪花儿,在昏暗地灯光下发出诡异的光芒。
    情还是欲?
    萧睿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自己这一生怕是再也逃脱这个女人给自己设下的温柔陷阱了。他神情复杂地望着全身肌肤浮现着桃红的杨三姐,扯过被子给她盖在身上,默默地穿着自己的衣衫。
    “奴家不要名分,奴家只是希望能做你的女人……你去吧,什么时候想奴家的身子了,奴家都会在这里等着你,无论什么时候。”杨三姐轻轻道。
    萧睿长出了口气,探手去为她拂去了额前的一抹乱发,俯身在她的额头上吻了一下,“三姐你好好休息,我——我过几天再来看你。”
    萧睿轻轻为杨三姐儿掩住门,脚步轻轻地离开了这座小院。而房中的杨三姐儿,早已心满意足地沉沉睡去。
    暗夜无星,沉沉的阴霾挂在夜幕之上。清冷的北风拂过,萧睿回头瞥了一眼这个让他沦陷的小院,匆匆而去。
    而与此同时,就在长安城里的另外一座豪华府邸里,吐蕃赞普都松芒布结却依旧没有一丝睡意,站在院中仰首望着那沉沉的夜幕,任凭冷风如割,面色出奇地平静。
    “王兄,你当真是就这样决定了?”卓玛盈盈走近,清秀的脸上竟然挂着一丝淡淡的愤怒。
    “不错,我已经心灰意冷了……”都松芒布结霍然转过身来,眼神灼灼,“卓玛,其实这不正是你想要的吗?”





    第三卷长安风 293 章李隆基的义子
     更新时间:2009…11…5 19:49:06 本章字数:4907


    夜无语。
    但在第二天一早的朝会上,大唐皇帝李隆基却正式宣布了一个让人吃惊的消息:吐蕃赞普拜李隆基为父,被皇帝收为义子,并赐姓名李跃。
    朝堂之上顿时议论声四起,朝臣和权贵们心下思虑着皇帝的用意,但萧睿却想到了另外一层,心头一凝:莫非,这都松芒布结是准备以此通过李隆基来向自己施压?
    但还没等萧睿往深处想,高力士又公开宣读了由大唐皇帝御批的吐蕃赞普《吐蕃释放农奴暨划归土地牧场敕》。这道明显带有大唐皇帝主导色彩的吐蕃王诏书上,对吐蕃各级贵族的农奴拥有数量和土地、牧场的面积大小,进行了详细而周密的界定,要求吐蕃贵族在一个月之内,释放其非允准限额以内的农奴,吐蕃王室将承认和给予这些农奴的平民身份,将收归来的土地牧场按照人口分配给他们。
    萧睿一听这敕令,就明白,如此,肯定是在皇帝主导下和都松芒布结认可下,由户部尚书裴宽拟定出来的。
    敕令的最后,措辞非常严厉,云如果吐蕃贵族不按令释放农奴和土地牧场,将成为吐蕃之公地、视为不尊王命的叛逆,届时,大唐朝廷将协助吐蕃王室对其进行剿灭。而有意思的是,敕令同时还发出号召,农奴们可以奋起而反抗,争取自己应得的权利和利益,云云。
    萧睿嘴角浮起一丝笑容。虽然裴宽因为李琮的存在,跟自己一向不怎么“对付”,但在这涉及大政方针和大唐利益的大事上,他还是默默遵从了自己的构思。这最后的“舆论煽动”,明显就是他地点子。
    朝会结束后,这道敕令飞速地公布了出去,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传至吐蕃国内。
    而到那个时候,吐蕃的内乱必然会更加纷复。
    萧睿正在犹豫,是不是留下试探一下李隆基,这都松芒布结拜他为父,究竟是何用意。
    高力士嘶哑地声音骤然在他耳边响起。“萧郡王。皇上又旨。着你入御书房面君。”
    萧睿哦了一声。“臣遵旨。”
    “大将军。请问这吐蕃王怎么好端端地要拜父皇为父呢?”萧睿一边与高力士并肩向高力士询问了一句。
    高力士微微一笑。“呃。这个。某也不甚清楚。
    想必是吐蕃王仰慕大唐。拜皇上为父表达臣服之心。也属于情理之中。”
    萧睿面上笑着。心里却暗暗咒骂了一声。好一个狡猾地老狐狸老太监。皇帝身边还有什么事情能瞒得住他地。跟自己卖关子。无非是受了李隆基地“暗示”。
    ……
    ……
    李隆基坐在御书房地案桌之后,瞥了那站在一侧的吐蕃王都松芒布结一眼,心里非常畅快。他并没有收干儿子地瘾头,但吐蕃王肯主动拜自己为父,还要求自己赐下名姓,这意味着吐蕃的永远臣服,意义重大。从此之后,吐蕃就与大唐成为父子之邦了。
    “李跃。”李隆基呼唤了一声。
    都松芒布结上前躬身道,“儿臣在!”
    “你为朕之义子,朕自当派兵护卫你回归吐蕃。你且安心,大唐一定会帮助你坐稳吐蕃王位……不负今日你我的君臣父子之情……”李隆基缓缓道,脸上浮起温和的笑容。
    都松芒布结神色凝滞了一下,突然跪倒在地,朗声呼道,“儿臣感激父皇的恩宠,吐蕃将世世代代归附大唐,永不反叛。但是,儿臣有一个请求,还望父皇恩准。”
    李隆基一怔,还倒是都松芒布结是想索要封赏。其实,他早就预定好了给这个不花钱捡来地干儿子的一份丰厚“红包”,包括海量地金银财物、百余名宫女和各类工匠,还准备调集剑南道的一万军马,护卫他归国。
    因为李琮的关系,李隆基没打算让都松芒布结从陇右和河西归国,而是选择剑南道。他在昨日,就下诏通令剑南道节度使郑陇做好了护卫吐蕃赞普归国的相关准备。
    但接下来,李隆基却吃了一惊。
    “父皇,儿臣恳请让位,将吐蕃王位让于王妹卓玛……”都松芒布结声音虽然平淡但却很是坚定,“儿臣希望能永居长安,做一个大唐子民,恳求父皇恩准。”
    李隆基眉头一跳。作为一个权力**深重的皇帝,他根本无法了解都松芒布结的心态。吐蕃王再怎么没有实权,那也是一国之王,这不仅是一个尊贵地封号爵位,还隐喻着子子孙孙的荣华富贵,怎么能轻飘飘地一句话,说让就让了?还要让给那个吐蕃公主卓玛?
    第一时间,李隆基马上便开始怀:这是不是吐蕃王室预定地计划?舍弃都松芒布结,另立卓玛为王。但很快,他便又自己否定了自己的念头。如果这是早有预谋,想必卓玛也不会作为吐蕃王室地使者亲自赶来长安了。
    吐蕃公主卓玛来到长安后的一举一动都在李隆基地掌握之中,从她的上下打点来看,她的本意应该是迎回都松芒布结的。看得出来,这应该是都松芒布结个人的决定,并非是吐蕃王室的谋划。
    但是,他又为什么会舍弃王位?
    “李跃,到底为何?朕正要派兵护卫你归国,你怎么能……”李隆基缓缓而低沉地问道,凛然的眼神投射在他的身上,眨也不眨一下。
    都松芒布结(以下称李跃)默默抬起头来,迎向了大唐皇帝那微微有些咄咄逼人的眼神,慨然道,“父皇,儿臣早已厌倦了这些……再说,儿臣这些日子也想过了,儿臣才疏学浅,心力有限,不喜征伐权谋,实在是不适合做这吐蕃王。而我家王妹深望,能文能武,胆识过人,是继承吐蕃王位的不二人选……还望父皇恩准!”
    李隆基沉吟着,“仅仅是因为如此?”
    李跃旋即涨红了脸,犹豫良久才低低道,“儿臣仰慕萧郡王之姐……但萧郡王说了,只要李跃肯做一个大唐平民,他便会不再反对儿臣跟……”
    李跃的声音竟然有些羞涩和支支吾吾,这让李隆基心头恍然大悟,继而哈哈
    来,笑声中还有几许鄙夷。李跃跪在萧家门口求婚~已传进宫里,李隆基也知道这事。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吐蕃王竟然会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王位。
    要美人不要江山?这等风流出现在一个吐蕃人身上,李隆基感到十分地滑稽。
    萧睿本是一句戏言,可这戏言竟然让李跃当了真。
    其实也不仅是如此,李跃也确实有心灰意冷不愿归国了。与其回去做一个朝不保夕前途未卜的傀儡王,不如留在富庶繁盛地长安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异姓王。所以,他在提出让位之前,先拜了李隆基为父。
    这种面子上的父子关系,起码会为他在大唐的生活进行了某种保障。
    “还求父皇恩准!”李跃拜了下去,清朗的声音在御书房里回荡着。
    而萧睿和高力士正走在御书房门口,突然隐隐听到了李跃的这一声,萧睿地心头不由一惊,眉梢紧皱,紧紧地攥紧了拳头。这种下意识地行为落在高力士的眼里,高力士笑了笑却没有说什么。
    李隆基沉吟着。李跃不愿意干,想要让位,这对于大唐朝廷来说无关紧要。既然这吐蕃王不愿意做吐蕃王,想留在长安永久居住,李隆基也不会反对。
    但是,李隆基担心地是,一旦卓玛登位,吐蕃王室会不会像现在的李跃这么听话?而李跃让位于卓玛,这会不会对吐蕃局势产生“有利”的影响,从而破坏了大唐的这番放吐蕃王归国挑动吐蕃内乱的大计?
    李跃怎能不知李隆基目下地想法,他心里暗暗叹息一声,脸上却不动声色,低低道,“父皇,卓玛也与李跃一般终于大唐和父皇……”
    李隆基摆了摆手,嘴角一晒,忠与不忠,不是靠嘴上说的。但他想了想,也没把卓玛太放在心上。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一个女流之辈,再怎么也翻不起大浪来。况且,吐蕃内乱纷纭,吐蕃王室能够重新崛起希望甚小。
    想到这里,李隆基便恢复了满脸的笑容,故作姿态地叹息了一声,“既然你厌倦王位,肯让位于你的王妹卓玛,永远留居长安,朕就准了。只是这吐蕃王位更替,乃是吐蕃王室内务,朕也不好过多插手,你自个儿要弄清楚才好。”
    “多谢父皇恩准,儿臣感激不尽。”高力士在李跃稍稍有一些激动的声音中走进御书房,伏在李隆基耳边小声说了几句,李隆基摆了摆手,“传靖难郡王!”
    ……
    ……
    萧睿进入御书房,得知李跃竟然真的要让位,永远留居长安,心里的震撼和惊讶可想而知。他心念电闪,吐蕃非比人,一向重男轻女,吐蕃人怎么能接受一个公主当女王?但看李跃神色淡定地样子,他心里的讶然又添了几分。看起来,吐蕃王室人丁单薄,如果李跃一意孤行,吐蕃王室在万般无奈之下想必也只能拥立卓玛为女王。
    真要说起来,这吐蕃还真是有一位女王地。萧睿突然想起史书记载的,在武则天时期,吐蕃地女王玛类。前有车后有辙,既然前有女王问世,今次卓玛登位想来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想起那个不简单的吐蕃公主卓玛,他心里一凝,有心想要反对,但又无法开口。
    人家厌倦王位,主动提出让位,自己凭什么干涉?而且,论起来,这个“罪魁祸首”还是自己。想起李跃对萧地痴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