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酒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酒徒- 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阳。”萧睿心头一喜,张武阳的到来意味着萧家支持的火器火炮制作工厂已经整体转移到长安来了。早在李琮叛定之后,萧睿就命张武阳速速带着“军工厂”的一干工匠和相关“设备”开始向长安搬迁。
    他要将火器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利用一个国家的力量。从而大批量地生产火器和火炮,作为制式武器装备到大唐军队中去。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仅可以震慑蛮夷,还可以护卫新政的推行,甚至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可以向外征伐,扩大大唐的疆域版图。
    当然,目前这还是只是萧睿的构想。要想成为现实,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大力发展大唐的经济。只有先富国才能强兵,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撑,任何计划都是空想。
    张武阳嘻嘻笑着躬身一礼,“郡王,武阳有礼了。”
    萧睿狠狠地捶了张武阳一拳,“好小子,成婚之后好像胖了不少哦——武阳,朝廷正在推行新政,我准备让你进军机院下属的兵器制造司任职,主持大唐的火器火炮以及兵器改良等事宜,你可愿意?”
    张武阳一怔,颤声道,“郡王,你是说,武阳也可以做官了?”
    萧睿点了点头,笑道,“当然。武阳是大唐罕见的人才,不为大唐效命岂不是朝廷的损失?”
    张武阳面色瞬间涨红起来,虽然萧睿给了他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拥有了雄厚的家资,但走进朝廷当官,这却是张武阳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从一个食不果腹的街头混混,到朝廷官员,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他心神俱颤,“可是,郡王,武阳大字不识一个呀?”
    “不拘一格降人才。”萧睿笑了笑,“推行新政后,朝廷即将改革人才选拔机制,你这种特殊专业人才,自当破格录用为官。”
    张武阳噗通一声跪倒在
    前,眼圈一红哽咽道,“郡王……”
    萧睿呵呵一笑,扶起张武阳,“武阳,不要如此……”
    “萧郎。”杨玉环和章仇怜儿并肩走了过来,远远地就招呼道。
    萧睿回头瞥了一眼,笑道,“玉环,怜儿。”
    杨玉环快步盈盈走来,扯了扯萧睿的衣襟,翘起脚伏在他耳边小声耳语了两句,萧睿面色一沉,叹了口气,“算了,我不见她了,让宜儿陪陪她吧。”
    萧睿匆匆进内;去了自己的书房。杨玉环和章仇怜儿面面相觑,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
    武惠妃一大早就来到了家,一头就扎进了李宜的房间。然后,杨玉环和章仇怜儿就听见了在李宜房中传出了低低的争吵声。这样的状况已经有过好几次了,自打萧睿力主推行新政之后,武惠妃几乎是天天来萧家找萧睿准备跟他理论理论,但萧睿却一直不肯见她。无奈之下,她只好又找上了李宜。
    母女因为立不同,争执在所难免。
    李宜已经从自己丈夫里得到了明确的答案。虽然她不太懂萧睿所说的那些话,但她却觉得萧睿说得没有错。而且,作为皇族中人,其实她心里也清楚地很,按照目前的局势,萧睿已经不可能罢手了,一旦萧家失去了权力,萧家将来的命运堪忧。
    李虽然是李唐公主,但她更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丈夫和孩子遭遇不测。更何况,她起码是得到了萧睿的两个保证:第一,萧睿不会篡位当皇帝,皇帝始终会是李琦;第二,萧睿会保全李唐皇族,不会伤害到任何一个人。
    但武惠妃心里却越来越惶安,她现在寝食不安,唯恐一觉醒来,萧睿就会夺去自己儿子的皇位,自己称帝改朝换代。在她心里,既有母性的担忧,又有关乎自身利益的考量。
    “宜,你就不能劝劝萧睿?你不要忘了,你也是大唐公主,如果萧睿夺了琦儿的江山,你将来又有何面目见大唐的列祖列宗?”
    武惠妃皱了皱眉,“宜儿,你听母妃说……”
    李宜苦笑着起身烦躁地在房里转来转去,“娘亲,你要让宜儿说多少遍哪,子长只是要推行新政,又不是篡位,你是担心个什么紧哟。”
    “新政?”武惠妃冷笑道,“说的好听,说白了还不是要夺皇弟的权?听说他要弄一个政务院来,还要搞出一个什么监察院来,另外还要成立军机院……这样一来,政权军权全都旁落,都让他一人掌握起来,那么,皇帝算什么?只能躲在后宫看歌舞?”
    “娘亲,这样……无论是对皇上还是对萧家都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再说了,按照新修的大唐律,皇权至高无上嘛。”李宜幽幽道。
    “骗鬼呢。”武惠妃有些愤怒起来,“果然是女生外向,一点也不假。”
    李宜面色有些涨红起来,气苦道,“娘亲,你让女儿怎么办?女儿已经是萧家的人了,萧家是女儿的一切……如果子长不这么做,琦弟如何能登上皇位?父皇已经铁了心要废除太子,重立李亨,这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事到如今,如果子长放弃手中的权力,女儿倒是想请问娘亲,将来,皇上肯放过萧家吗?”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事情太多了,女儿不想看见自己的亲人被皇上屠戮殆尽,所以,对不起了娘亲,女儿已经无能为力了……”
    李宜的神色越来越复杂,声音也变得低沉起来,“不要说子长没有篡位的心思——纵然是将来他要这么做了,女儿也没有办法,女儿只能尽力保全大唐皇室罢了。”
    武惠妃娇柔的身子一颤,妩媚的脸色顿时变得苍白起来,无力地一屁股坐在了李宜的床榻上,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子长。”萧睿正在伏案疾书,他正在草拟一份朝廷机构的设立方案,突听门口传来李宜幽幽的呼唤声。
    “宜儿,来。”萧睿心里暗暗苦笑,他当然知道李宜要说什么,他这些日子一直回避武惠妃和李宜,就是不想直接面对这些令他跟李宜都尴尬的问题。
    “宜儿,苦了你了。”萧睿想了想,起身走过去,将李宜拥入怀中,紧紧地抱着她。
    虽然已经生了两个孩子,但李宜绝美端庄的容颜几乎跟从前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多了一份**的成熟妩媚。她默默地靠在萧睿的胸膛上,幽幽道,“子长,答应宜儿,不要伤害娘亲和琦弟,行吗?”





    第三卷长安风 340章萧睿新政(五)
     更新时间:2009…12…21 21:16:07 本章字数:3483


    睿微微苦笑,“宜儿,你放心好了,我本无意伤害任只是,你也知道,只是为了自保而已。从我率军从小勃律入中原开始,我就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了。太子被废,萧家也必然随之没落,而我煞费苦心将太子推上皇位之后,也同样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新皇会容得下萧家吗?是故,我必须要这么做——”
    李宜叹息一声,“我明白,只是宜儿也不甚了解,新政……”
    “宜儿,新政利国利民——我们是自家人,我也无需遮遮掩掩,在我看来,皇权独裁误国害民,宜儿你可以想想看,就像我平日里跟你们说的那样,皇帝一个人的精力和智慧总是有限的,毕竟皇帝也是人不是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大权独裁的皇帝……所以说,推行新政后,自皇帝以下,人人皆在大唐律法下行事……而将部分皇权下放给政务院,然后再设立监察院对政权进行监察,构成制衡……皇权,政权,监察权三者形成制衡,大唐朝廷的每一道政令才能通畅且保不出任何差错……”
    顿了顿,萧睿又缓缓细说道,“这样以来,对皇上也是好处多多哟——皇上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做好皇帝该做的事情——至于国务和政务,还是交给臣下去处置吧……至于皇权,新修的大唐律中,已经明确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皇上仍然是大唐的最高主宰,只是将一些具体的事物权放给了政务院而已……”
    见李宜有些一知半解的模样,萧睿微微笑了起来,“宜儿,这么说吧——朝代为何更迭如此频繁呢?只要王朝出一个昏君,王朝就要被人取而代之……历朝历代如此,大唐也概莫能外……而推行新政后唐则就可以永久繁荣和巩固下去……”
    李宜哦了一声“长你说的倒是很有道理,其实我也不反对新政……只是……听说子长你还要另设一个军机院,由你总掌天下兵马,是这样的吗?”
    萧睿一怔面色微微一变,也变得低沉起来,“这只是权宜之计。只要等将来新政推行下去入正轨,军机院还是要并入政务院的。而我的军权,也会交还给政务院。
    但在当前,为政为了你们的安全,我必须要控制住军权。”
    萧睿的目光瞬间坚定又;森,李宜幽幽一叹,再也不说什么,默默地伏在他的怀里,有些疲倦闭上了眼睛。
    ……
    ……
    “政务院设内阁总理大一名。副总理大臣一名……下设工、商、学、兵、农、礼、吏等诸司衙门诸司衙门又设司长一名。副司长若干名下辖职能官署若干。皆选能吏干臣担任主官……监察院监察正使一名。监察副使若干名。下设对应政务院机构之工、商、学、兵、农、礼、吏等监察署……监察院官员。由德高望重之皇室成员、翰林学士和清正廉洁之言官担任……”
    “军院。总领天下军权。设大元帅一名。副元帅两名——自即日起。撤销天下各镇节度使之兵权。统一由军机院署领……”
    “自即日。撤销各镇节度使。各都护府、都督府……分天下为京畿道、山西、山东、河北、河南、辽东、辽北、山南、江南、湘南、湘北、岭南、闽越、剑南、昆昭、陇西、陇右、西域18道。下辖366州(府)1567县。各道设巡抚大臣一名。副巡抚大臣若干名。掌管地方工、商、学、兵、农、礼、吏等政务事宜。衙门设置参照朝廷政务院;而朝廷监察院在18设监察分院……军机院亦然。在18道设分院设大将军一名。统率地方兵马……”
    “凡各道工、商、学、兵、农、礼、吏等职事衙门。即归属于朝廷政务院各工、商、学、兵、农、礼、吏等垂直管理。又接受各道巡抚大臣衙门节制……”
    ……
    ……
    章仇兼琼根据萧睿的提案,与众臣一起丰富详细制定出了新政后朝廷以及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和官员配置,然后让李琦签字盖上了玉玺,就算是正式生效了。
    朝会上,手捧着厚厚的机构设置以及官员任命花名册,章仇兼琼手下的几个能吏轮番“朗诵”着,满朝文武有的神色激动,有的情绪低沉,而有些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巨大不满。
    既然新政已经不可阻挡,朝臣们就将精力转移到了自己的官位上,试图争取一个更有权力和油水的位置。但是,新政的机构
    章仇兼琼带人统一调配,单独在吏部衙门中闭门进有萧睿派去的数百士卒守卫,纵然是裴宽也是说不上话去,众人注定是白忙活一场。
    朝廷的机构和官职等于是全部打乱,重新洗牌。既然是整体的调换,当然就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很多朝臣虽然对被任命的官职很不满意,但在萧睿的强力震慑下,只能暗自在肚子里嘟囔两句罢了,根本不敢公开站出来反对什么。
    就连皇帝都保持着异样的沉默,遑论是这些中下层官僚了。
    李琦复杂的神色从众臣身上一一闪过,突然摆了摆手,站在他身后的小太监孟光清了清嗓子,站出来朗声呼道,“皇上有旨,按大唐律,任命靖难郡王萧睿为军机院大元帅,郑陇、哥舒翰为副元帅。任命哥舒翰兼任为西域道大将军,郑陇兼任剑南道大将军。任命李嗣业为京畿道大将军,任命李光弼为陇西道大将军,任命令狐冲羽为陇右道大将军,任命……”
    “皇上有旨,任命章仇兼琼为政务院内阁总理大臣……任命裴宽为监察院监察正使……”
    孟光一口气宣了上百道任命,大唐军政大臣以及各道巡抚大臣及大将军人选新鲜出炉。
    这些,基本上在众臣的意之中,因而他们的表现皆沉默不语。
    原先各镇节使,除夫蒙灵察之外,皆异地担任了各道巡抚大臣,各道大将军除了李嗣业、李光弼、令狐冲羽这三人之外,则多是各镇军中的名将。至于哥舒翰和郑陇,兼任了军机院副元帅,地位仅次于萧睿之下,也算是实至名归。哥舒翰是众望所归,郑陇则是拥有靖难平叛拥立之功。
    从此,大唐朝廷军、政、监察三权开分立,重新划分后的各道更加适宜地方政府管理,而地方军政权力拆分之后,再加上朝廷监察院建立在各道的分院加以监察督导,则直接釜底抽薪消弭了地方长官坐大对抗朝廷的可能。大唐军马重新配置,除了重点边疆地区布防重兵之外,内地诸道陈兵数量大大减少。
    接下来的事情,一切要上正轨,就需要时间了。这些推行新政和机构设置、兵力配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