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东北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东北军- 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茸础

“啊。。。”“拼啦!”东北军跑兵们像受伤了的野兽般嗥叫着,那一门门大炮就是炮兵的生命,是炮兵的战友。呐喊声中,一个个悲痛欲绝的炮兵们几乎失去理智般地冲向苏军的骑兵,他们怀里抱着一门门被敲掉引线的炮弹。冲天的爆炸间,一个又一个的东北军炮兵悲壮地和苏军骑兵一起为火炮殉葬。

暴雨滂沱的密林间,王宏民上士带着侦察兵们在坎坷崎岖的森林间艰难而拼命地向师部所在小镇奔跑着,巨大的爆炸和直冲云霄的火光不断地从远处传来。“大事不好!我们的师部和重炮团都被老毛子的骑兵给偷袭了!”王宏民紧张而急迫地命令道,“弟兄们,准备战斗!”

AK突击步枪的拉栓声清脆地回响在雨点的拍击冲刷声里,侦察兵们一个个绷紧身躯像豹子般跳跃着,即将投入战斗的激情将他们身上的疲惫冲得荡然无存。

越往贝科沃镇的丛林地区就越狼藉不堪,大量的灌木丛和低矮树木被冲撞践踏的东倒西歪。稀稀拉拉的荆棘间,侦察兵们已经隐约见到了贝科沃镇里建筑的轮廓,但此时都已经笼罩在了一片浓烟之中,爆炸的火光不断地闪起。黑烟如同滚滚乌云,爆炸则如同闷雷般。

“轰!。。。”一阵阵近在咫尺的炮击声不断钻入侦查兵们的耳朵里,王宏民警戒地举起右手,侦察兵们纷纷伏低身躯蓄势待发。弥漫的雨雾和飘零的树叶间,身穿迷彩服的侦察兵们犹如一条条即将捕食的变色龙般慢慢移动着身躯上前。炮击声越来越响,而且是苏军的火炮。十多米外,两门苏军的PM…37式82mm迫击炮正在猛烈轰击着,在场一共六名苏军炮手和两个哨兵,而不远处还有几名疑是高级将领的苏军军官被几名卫兵簇拥着。

王宏民果断地做了一个格杀的手势,侦察兵们立刻挺起突击步枪并打开保险,同时拔出匕首咬在嘴上,一双双黑眼睛紧张地望着王宏民等待命令。王宏民摇了摇头,他轻轻地摘下一枚手榴弹,借着雨声和炮声的掩护慢慢地匍匐着摸上前,然后拔掉引信,将手榴弹扔向苏军迫击炮旁边的一堆炮弹里。

苏军惊恐的怪叫声立刻传来,一个苏军士兵悍然不畏死地捡起地上那枚哧溜溜冒着烟的手榴弹试图扔出去,王宏民立刻一个精准点射,将那个苏军的手腕一下子打断。在苏军的惨叫声中,手榴弹轰然炸起,随即那堆迫击炮弹被全部引爆,七个苏军全部被炸飞,还有一个踉踉跄跄地试图开火还击,但一把锋利的匕首闪电般地射中了他的胸口。

“不要放跑了那几个大官!”王宏民跳着脚大吼。

侦察兵们呐喊着纷纷跃起猛扑上去,AK突击步枪狂吐火舌,几个苏军军官连连被打倒。

正在高处上观看者贝科沃镇战况的尼基金中将从来没有想到身后会突然摸出一支东北军的小部队,仓皇之下尼基金中将连忙在卫兵的护卫下奔向拴在书上的战马,东北军侦察兵的子弹呼啸而去,战马受惊之下扬起前蹄嘶鸣着,将尼基金中将踢飞倒地。

侦察兵们猛扑上去,尼基金中将迅速掏出手枪塞进嘴里,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

清除了苏军卫兵后,王宏民走上前,踢了踢这具死透了的尸体。侦察兵们围上来,一个侦察兵看了一眼后,兴奋地道:“队长,是个毛子中将,我们发了。”

“扯下他的军牌和肩章,准备去营长那换大洋去。”王宏民给手中的AK换上新弹匣,“走吧兄弟们。”

侦察兵们开始在呼啸的炮弹间奋力跳跃奔跑着向正在黑烟燃烧着的贝科沃镇靠近,越往镇子,路就越没用了,侦察兵们踩着遍地的烂肉拼命跑着,积水和血泊间密密麻麻地飘满了死尸,一开始全是苏军骑兵和战马,慢慢地靠近镇子后,越来越多呈现着的身穿迷彩服的东北军士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着,被炸弹炸得、被炮弹轰得、被马刀看得残缺不全。第十五重炮团的其中一个炮兵阵地上,一门门原先威风凛凛的重型火炮都已经被炸得想乌黑的麻花般,化为废铁的火炮间的空地上填堵塞满了东北军炮兵和苏军骑兵的死尸。有的东北军炮兵保持着怒目相视地与苏军士兵撕扯在一起的姿势,只是下半身已经被炸得不翼而飞。

“我们的大炮。。。”侦察兵们哆嗦着嘴唇。

烈火黑烟间,微弱地传来了搏斗的声音。侦察兵们立刻顺着声音冲过去,尸骸间,两个身影艰难地扭打在一起,一个是东北军的校级军官,一个是苏军的哥萨克骑兵。两人都受了重伤,但仍然抱作一团的他们在用拳头在竭尽全力地厮打着。

“上!”王宏民一个箭步冲上去,侦察兵们抡起枪托将那个苏军骑兵猛地砸得天旋地转。

“往死里揍!”王宏民咬牙切齿地喊着。

沉重的枪托和坚硬的军靴雨点般地落在那个苏军骑兵的身上,哥萨克骑兵在惨叫中扭曲着身子滚动着,被狠命发泄怒气的侦察兵们打得头破血流,接着又被打得七窍流血,整个脑袋成了个血葫芦。哥萨克骑兵终于瘫倒着不动了,是被士兵们用枪托和军靴给活活打死了。

“长官,你还好吧?”王宏民关切地问囊目光已经木讷呆滞的炮兵中校,顺便点了根香烟送到他嘴边。

“谢谢。”中校坐在地上一动不动,他接过香烟后惨然笑了一下,突然猛地抓起地上的一支手枪并对准了脑袋,爆开的血花间,子弹瞬间穿透了他的太阳穴。中校失去平衡的身躯“噗通”栽倒在泥水和血水中。

侦察兵们呆呆地看着这一幕,天空的雨幕间,螺旋叶的告诉旋转声呼啸而来,将他们拉回了现实。士兵们仰起头,只见十多架“黑鹰”武装直升机冒着纷飞的雨点出现在了贝科沃镇的上空;而地面也开始轰鸣震动起来,一队队东北军的轻甲部队正在快速增援而来。

和装甲部队一样同为骑兵克星的东北军陆航武装直升机群的出现,飞速地加快了苏军突击骑兵旅的最终覆灭。一架架“黑鹰”几乎紧贴着地面在追杀着已经死伤殆尽且毫无防空能力的苏军骑兵,铺天盖地的火箭弹和电控机枪的弹火风暴居高临下地将一片片苏军骑兵变成了一滩滩烧焦的血肉碎末。半小时后,天已大亮,雨势也慢慢地减小,变成了濛濛细雨。突袭东北军贝科沃镇重炮群和附近十多座弹药物资仓库的苏军哥萨克骑兵旅在东北军直升机群、装甲部队、步兵部队的联合绞杀下全军覆灭,五千多骑兵和一万多匹战马尸横遍野,包括尼基金中将在内的多有高级军官尽皆战死。但东北军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第十五重炮团和第十七重炮团的四百五十多门105mm口径以上的重型火炮和火箭炮被摧毁,这意味着胶着在巷战前线的东北军丧失了60%以上的炮灰驰援,而囤积在各个军库基地内的两万六千多吨军械、弹药、燃油、被服、粮食也尽皆被焚毁,第303步兵师伤亡人数过半,大量的汽车也被苏军炸毁。

突如其来的巨大损失使得远在东北本土的东北军最高统帅部极为震惊,张学良在接到报告后也大吃一惊,他立刻下令陆军后勤部们和空军运输部队迅速补充前线部队遭到的物资军械火炮损失,并向黄显声中将的第六集团军下达了死命令以保障从西疆至新西伯利亚漫长铁路交通线的绝对畅通同时,东北边防部队严厉地处罚了西路集团军群一批存在情报失误的军官,包括西路集团军群情报部部长在内的十多名上校级军官被撤职查办;第303步兵师师长徐栋上校由于在苏军突袭时当机立断、果断冷静,并且身先士卒地参加了第一线战斗,因而被嘉奖擢升为陆军少将。

同时,另一方面,这个重大的战役失误还让东北军的陆军部队在战术上的使用思想得到了极大转变,以新式武器为战术中心的思想开始取代了以前的老旧作战思维,因为直升机在巷战、攻坚战、守卫战等各种战斗中越来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以直升机为战术核心的陆军部队机降破袭战术开始被东北军所重视。最高统帅张学良随即下令,将东路集团军群、北路集团军群的陆航不对优先抽调补入急需直升机的西路集团军群,以应付严峻的苏联战役;同时率先提出“直升机在巷战中的破袭战术”的第104重装甲师师长刘宇飞上校擢升为陆军少将,并提升为西路集团军群陆航部队总指挥。

反观苏军方面,自从四月一日轴心国联军对苏联展开规模史无前例的“愚人节攻势”(中立国的称呼)以来,苏联接连丧师失地、兵败如山倒,几百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被轴心国瓜分吞噬,几百万人的庞大国防部队被轴心国歼灭殆尽,使得苏联政府在国际上的地位犹如自由落体运动般一日千里地降低,国际威望也愈发惨淡得日薄西山,苏联红军各部前线部队的士气更加基本是跌落到谷底了,“投降派”活动和悲观主义情绪也在苏联的军政界上层瘟疫般地流行蔓延,这对苏联的持久战显然是极大的不利。而此时的“贝科沃大捷”尽管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残胜,但其对东北军的重创显然是毋庸置疑的,不但在军事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其政治宣传作用更加是无与伦比,这简直就是振奋苏军士气的及时雨!当天,苏联最高统帅部立刻对外宣称:由于英勇无畏的苏联红军骑兵部队的浴血作战,一举在贝科沃战役中摧毁了东北军一千多门重型火炮以及十万多吨的辎重物资,并成功地击毙了三万多东北军;一时间,在苏联政治部门和宣传部门的大肆鼓吹下,东线和西线的苏军各部纷纷士气大振。最高统帅斯大林言辞命令:新西伯利亚方面军立刻“乘胜追击”,彻底收复新西伯利亚。

事实上,斯大林的命令并不是盲目急于求成的空中楼阁或空头支票,东线的战争天平在客观上确实正愈来愈被苏军慢慢扭转过去。东欧战场和西伯利亚战场上,德军和东北军已经不再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了,新式的苏军飞机和美国援助的战机开始不断地出现在战场的上空,数目越来越多的苏制坦克和美制坦克也在战场上接连亮相登陆。由于美国通过“北冰洋航线”在大西洋舰队的保护下源源不断地对苏联进行了巨量的资金、技术以及金属、军械、武器、燃油等苏联此时继续的战略物资的大力驰援,再加上苏联在战争前以及奠定了雄厚敦实的重工业基础,因而使得苏联的工业生产力开始慢慢从开战时近乎一蹶不振之中慢慢挣扎着恢复着元气。

很早之前,苏维埃政府尽管曾用冠冕堂皇、字字珠玑的言辞粉饰过“德…苏…中(东北)”三分“天长地久的伟大友谊”,但斯大林本人和希特勒、张学良一样都非常清楚德国和中国对苏联的极度仇恨,希特勒早在当年《我的奋斗》的书中就宣传“德意志早晚要和布尔什维克一决雌雄”、“将斯拉夫民族从地球上彻底清理掉是德意志民族义不容辞且天经地义的神圣使命”;而中国和苏联(沙皇俄国)在历代的领土争端和主权战争中也早已经结下了血海深仇,苏联和中德两国的矛盾根本就没有调停媾和的雨滴,唯一的道路就是倾尽全力、决一死战。因此,濒临亡国灭种边缘的苏联政府笼罩在空前的巨大危机中,在开战后丧失了天文数字般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财富后,苏联政府被迫使用近乎竭泽而渔的方式榨干苏联血管里的每一滴国力,并且对苏联民众才去了敲骨吸髓式的资金收敛手段,以保证军工业的生产和扩建,而对军队的扩充过程更是穷兵黩武,大批没有接受训练也没有发到武器的新兵被驱赶上战场就说明了这一点。

早在1942年5月上旬,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便发布了《关于暂时动员全国全部有劳动能力的平民参加生产和建设》的命令,全苏联16至60岁的健康男子和16岁至55岁的健康女性全部要到各地居民点报到并分配参加工作,首先便是参加航空、坦克、武器弹药、钢铁、化学燃料等工业部门的建设,然后才是农业生产;全苏联的煤炭、钢铁、燃料、电力等宝贵资源也都优先使用于已经迁入高加索地区、顿河地区、伏尔加河地区、北德维纳河地区等地的军工业的生产。

当次千钧一发的生死存亡关头,尽管民族情绪使得斯大林万般不愿意又一个异国的军队踏上自己国家的国土,但他还是不断地致函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希望“美军早日在苏联的北冰洋沿海地区登陆参战,或者直接跨过白令海峡在苏联的远东地区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与东北军交战,最理想的则是美军太平洋舰队直接进攻东北本土或中国的东南亚地区、澳洲地区,使得东北军首尾难顾”,另外,斯大林还数番建议“美国要早日对中国宣战,并将日本拉入同盟国,重新武装和扶植日本的陆海力量,使其对东北军继续作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