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 第3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已经成了两个泥人,浑身上下一点也看不到昔日半分神采。
    一入殿中,司马德堪马上着急的道“陛下,请马上下令立即撤回太原。”“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突厥人南下,你居然到现在才禀报消息?”杨广既惊且怒道。
    李世民惶恐的道“臣当日回到马邑之后,立即又征调了五千乡兵连日北上。刚赶到神武县城之时,却突然发现了突厥人已经南下。臣退入城中,设计伏击了突厥人的一万五先锋军,苦战一夜,正危急之时,得司马大人相助,才将一万五突厥前锋歼灭。
    臣等不敢半分停留,立即连夜抄捷道掰回来报信。突厥大军距离我们最多只有四五个时辰了,陛下,请下令立即撤退,不然就来不及了。”
    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之后,杨广再也不做不住了,马上下令“传朕旨意,全军立即南返,全速急行。”
    下了命令之后,杨广也立即披挂起来,想了想,又补了一道命令。马上丢弃移动宫殿和所有的马车,所有的将士嫔妃内shi全部换马。
    此时苏威那些老臣们都已经得到了消息,一个个惊的差点晕过去。
    一想到突厥人就在身后,大家也顾不得七老八十,一个个全都找了匹快马骑上。就连皇后公主皇子,一个个也全都丢下马车,全都改骑战马。不到半个时辰,十五万禁卫加上后宫嫔妃内shi就已经全部准备完毕,不做半刻停留,就在黑夜之中往南逃奔。
    好在杨广此时也只是刚刚出了西径,而这个西陲小道就位于雁门山中。
    后人多知雁门关,而不知道雁门山。实际上是先有雁门山,才后有雁门关。相传古时因有一只神雁落此山而的名,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ting拔、地势险要,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乃是河东郡的真正咽喉。
    通过西陲小道,南下不远就是西陲关,这个关只是一个修建在山隘的隘口。再往后的不远,则是内长城上的真正雄关,雁门关。
    大军一入西陲小道之后,随驾的大臣们终于松了一口气。西陲小
    道名为小道,也是一条真正的小道、险道。险要处最多能同时容纳双马而行,这对于突厥骑兵来说,是一个滞阻他们速度的最好地势。
    到天亮时,杨广已经在禁卫军的护卫下到达了西陲隘口。西陲隘口虽然建在险要处,但是此处的关隘修建的并不坚固。
    “陛下,臣等以为,此西陲隘口,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此危急之时,陛下应当遣一上将留守此关,据关坚守。为陛下南下争取一些时间。”趁着大军停下来休息吃饭的时间,裴蕴、樊子盖、苏威等文臣都一起对杨广进言道。
    杨广此时还有些惊hun未定,虽然他屡次亲征,但每次都是以多欺少,以强凌弱。而现在他带着十五万人被突厥三十万人紧咬不放,这让他难以平静。回首望了望关隘。
    “荣国公,你怎么看?、”
    来护儿皱眉沉默了一会,这个时候如果留守,那就已经等于是很难再活着回中原了。哪怕关隘再险要,也是无法阻挡三十万突厥大军的。
    “陛下,臣以为以现在御驾的行进速度,估计突厥人已经就在我们身后不远了。如果能派一支兵马坚守此处拒敌,那必然能为车驾赢得一些时间。如果能争取一些时间,那么陛下就能进入雁门关内。雁门乃是天下雄关之首,据雁门关即可等待河东大军北上,则无惧突厥人也。”
    杨广想了想,确实如此,雁门是雄关。突厥人皆是骑兵,野战来去来风,如果攻城却不是他们的长处。只要自己能进入雁门,据关拒敌,再将河东早已经准备好的三十多万大军调动北上,到时来个内外夹击,说不定反而是个一举击败突厥人的好机会。
    “那荣国公觉得何人可担此失任?”
    来护儿左右看了看,发现各位大将都低头盯着自己的靴子,目不转睛。立即明白了各位将领的意思,大家都不愿意留在这里送死。沉默了一会,咬咬牙,一狠心,杨广道“陛下,臣愿意留守此处,为陛下赢得时间。”
    杨广摇了摇头“朕还需要你在身边随时参谋军机,怎能留你在此处,不行。”
    “陛下,就让臣留下吧。我来护儿本不过是江南一逃民,是先皇与陛下给了老臣这无上的荣耀。如今国难当头,正是臣尽忠心之时。
    就此陛下成全老臣的一片忠心!”
    杨广听后感动不已,抓着来护儿的手ji动的流下了几滴泪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sè!荣国公,果然是英雄不减当年,好,朕准了。朕给你五万禁卫军,再调左屯卫将军李世民为你的副将,率本部兵马与你共同驻守。朕不需要你们死守此处,只须坚守一二,到时看时机可自行选择时间撤回雁门关内。”
    “臣领旨!”李世民有些恍惚的领了旨,他有些不明白,为何他刚好不容易回来,杨广却又给了他这么一个要命的任务。!。

第403章 拜上将军
    夕阳已经落下,天空中暗云朵朵,低沉无比。
    李世民握着陌刀走上西陲关隘城头之上,荣国公、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正站在城头之上,一头银发在余晖中份显沧桑。此时的狭窄的关隘之上,到处都插满了旗帜,阵阵风吹过,如海的旗帜猎猎作响,更加显得大战前的紧张。''
    看到李世民走上来,来护儿的脸上lu出一丝笑容“世民你几天没有好好休息过了,怎么不好好休息,又跑到城头上来了。”
    “在帐中躺了一个时辰,实在是睡不着。”
    来护儿微笑的看着远方的山道,轻声道“胜、不妄喜。败,不惶妥。xiong中有ji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李世民心神一震,看着来护儿古井无
    o的表情,心中不由钦佩万分。三十万突厥大军随时会到,而他居然面上看不出半分紧张惶恐,暗赞果然不愧是朝廷中一直得皇帝赏识的大将军。
    他知道来护儿虽然一直十分得杨广的赏识,军中地位极高,但是他的出身却并不高,而且得势时也从不越权去管军事以外的朝廷大事。
    也正是这种淡泊的心xing,才让来护儿在各大世家的争斗中,却一处超然事外。来护儿本是江南的官宦世家,1小时父亲就已经死了,是世父世母养大。后来世父为乡人陶武子所杀,吴氏常流着泪对来护儿提及此事。
    当时陶武子的宗族有数百家,厚自封植。来护儿经常想为世父报仇,正值陶武子家办婚事,来护儿遂找几个帮手,直入其家,将陶武子杀死,所有宾客皆被他的举动所震慑,不敢妄动。来护儿用陶武子的首级祭奠了世父,隐居山中,后来直到北周大将韦孝宽伐陈时,他才投入军中,此后军功着著,一直升到了大将军之职。
    “大将军不担心突厥人吗?虽然陛下留下了五万禁卫和末将的三千本部,可是西陲关隘并不坚固。以五万对三十万,我们毫无胜算。”
    李世民担忧的道。
    来护儿轻笑一声“我自少时从军至今,已经从军四十年有余,大小战役上千。
    哪一次不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打仗从来没有必胜的仗,也没有必败的仗。如果只是以军队数量和装备来算,那这世上也没有名将了。恐惧只会让你失去勇气,而不会对眼前的事情有任何帮助。”
    转身拍了拍李世民,来护儿道“其实你已经很不错了,以一万新兵,却歼灭了一万五突厥阿史那部族的精锐骑兵,这场仗打的可圈可点。不愧是柱国世家,尽得你曾祖父的风采,唐国公生了个好儿子。
    假以时日,你定能成为大隋最耀眼的名将,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名将的那些必须有的东西。”
    “只怕等不到那一天了。”李世民的xiong中满是愤怒,头一次,他对杨广再没有了那种小思翼翼的恭敬,有的只是难以平息的愤怒。他想不明白,自己在神武城与突厥人大战一场,及时的将突厥人南下的情报带给了杨广,可是杨广却反而无视他的功劳和疲惫,将他留在了这送死。而那个一无事处,没有半点本事的轻薄公子宇文化及,居然反而成了左翊卫大将军,如今手握十万禁卫大军。
    晚风吹拂,天边晚霞如血一般的颜sè,让隘口内的隋军越发觉得沉重。
    一阵脚步响起,又一名胖乎乎的将领登上了隘口。
    “云世叔!”李世民对着来人行了一礼。
    “都什么时候了,还行这礼做什么,一会打起来,叔还要靠着你拉一把呢。”胖子笑道。
    来的胖子不是别人,却是李渊的世交,右屯卫大将军云定兴。他本是废太子杨勇的老丈人,荣耀无比。哪料到最后自己的太子女婿却成了一个死人,反倒是杨广当了皇帝。不过云定兴家族乃是世家亳族,家财巨富,平时为人也最是圆滑。在huā了大量的钱财后,结交上了天子近臣宇文述,靠他的举荐最后才重新又入了杨广的眼,不但没因他女婿的事情出事,反而官越做越大,如今还成了右屯卫大将军。
    不过他废太子杨勇岳父的身份终究是个麻烦,这次来护儿留守西陲,不但李世民被留了下来。倒霉的支定兴,也被杨广给留了下来。
    “突厥人还没有来吗?”云定兴望着远方问道。一双胖手拍在关隘的包砖上,叹了一口气道“我老云也算是想明白了,这次不管如何是回不去了,只盼着这些突厥人能早点来,早死早投生,最受不得这种等待的煎熬。”
    来护儿轻笑一声“云公你身居高位,家财更是巨万,你会舍的去死?只怕你巴不得再活个百八十年的吧?”
    “那也得突厥人让我活啊,咱们这五万人挡在这,不就是螳臂挡车,以卵击石?我看,还不如一会突厥人到了,咱们把这隘口上的旗帜换了,换成白旗,说不定咱们还能多鼻一时半会?”云定兴随意的道。
    来护儿看着越来越黑的天空,使劲的拍了一下隘口上的砖头,大笑道“云将军称的意思是咱们诈降来拖延时间?这个主意不错,如果我们先打上白旗,然后再和突厥人慢慢的谈条件,这倒是一个拖时间行缓兵之策的大好机会。”
    云定兴摇了摇头“始毕的目标是皇上,只怕不会轻易同意我们的要求的。要是他到时直接攻城,我们挡不了多久。”
    一旁没出声的李世民突然道“我觉得这个计划不错!”
    “哦,你有什么好的计谋?”两人都忙转头,将目光注视着李世民。
    李世民笑笑“只是对云将军的一个补充,如果我们冒然说投降,始毕有可能根本不信。所以我们必需加大一点筹码,让他不得不信。”
    “什么筹码?”
    “兵法曰,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说到这里,李世民的语调缓慢到近乎一字一吐“始毕敢发动全国兵力围攻我大隋天子,一定是以为我大隋仓促之间来不及救援。
    他并不想和我大隋正面决战,他想的是兵行险着隐秘行军突入河东擒获大隋天子,因为一旦天子被他擒获,他就握有了主动权,甚至可以不战就可以获得大量的好处。所以我觉得我们应当给他这个可能的希望。”
    来护儿双目一睁,喝道“世民,慎言。”
    李世民沉着道“荣国公放心,我李家世受国恩,当然不是叛国之人。末将的意思是给始毕这个希望以此来引you他,完成我们的缓兵之计。”
    “怎么做?”
    指了指隘口上的旗帜,李世民道“我军应该在马上把这里山地的峰峦一个一个给插满旗帜到了夜晚就不断地敲击战鼓,始毕将会误以为禁卫军的十五万大军正护卫陛下留在此处关口。这样,等到始毕到了之后,我们再偷偷的派一个人进入突厥人的军中,告诉他隘口内有人想要投降于他愿意献关投降。”
    云定兴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拍手道“妙,妙计也。到时我们就可以跟始毕说我们需要一两日时间找合适的机会,如此一来,始毕定会不愿意用三十万骑兵马上正面进攻,有十五万禁大隋精锐禁卫守护的关隘。如果拖的时间长他可能不会同意,但是如果只是一两天,相信他会愿意赌一把的。”
    来护儿以拳击掌“对,就这么办!二郎,我果真没有看错你,我也不想多说了,就照你所说的这么办!”
    三人议定之后,马上就传令下去,一队队士兵将附近的山头上遍插旗帜。等插到后面,已经没有旗帜可用,士兵们干脆随便什么布片都拿来插上,反正距离那么远,突厥人也不可能看的清楚。天黑之前,隋军终于将关隘内的山上遍插了旗帜。远远看去,旗帜如海,仿佛有千军万马驻守关隘。
    站在隘口上向北望去,重峦叠幛的山峦之间,是绵绵蜿蜒其中的西陲小道。
    “来了”
    关后勾柱山峰之上,早已经布置了数十名观察哨。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