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 第5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顿步兵方阵!
    随着传令兵的命令,江淮排槊兵已经迅速的展开的阵形。
    江淮排槊兵的阵列和魏军的步兵阵列很相信,同样是十六人纵深,一个排槊兵阵两百五十六人。士兵与士兵之间有着较大的间隔,方阵前头4至6排士兵的槊头对准前方,后面各排士兵把槊架在前方士兵的肩膀上使长槊倾斜,亦有把步槊垂直于地面,各不相同。每个纵列的排头三人和末尾一人属于关键位置,因而选用骁勇而技术高强的士兵。
    江淮排槊兵前列的士卒已经把长槊平端,准备迎敌。
    江淮军统率王玄应也已经登上了南岸,在周围shi卫的护卫下,王玄应手举长剑,大声吼道,“我江淮的勇士们,刚刚陈王的水师给我们大开了眼界,现在,轮到我们江淮的勇士们证明我们的时候到了。”说到ji动处,王玄应已经是在吼了,“江淮的勇士们,家父虽然已经离去,但他一手创立的江淮劲军依然是天下劲旅,今天,我们就要向参与yin谋谋害了家父的李密讨还血债。我们要用我们手中的长槊,手中的横刀,向他们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为先王报仇!为江淮军的荣誉,战、战、战!”已经展开了阵列的江淮军纷纷用手中的横刀一遍遍的敲击着手中的盾牌,发出震耳yu聋的喧嚣之声。
    “扎稳阵脚!”传令兵再次号令。
    听命的士卒们,更加把脚牢牢的钉在地面上,紧握着长槊,所有人的心都在砰砰狂跳。
    江淮军纵横南北,至今未有过敌手。上次李密打败了东都的那些废物,就自以为击败了他们江淮军,这样的事情他们绝对不会接受,今天,他们就将当着另一支强军的面,堂堂正正的击败李密这个叛贼。
    “排槊步兵阵前进!骑兵两翼护卫前进!”传令兵再次发出命令。
    先头上岸的足足超过三万的精锐江淮排槊兵纷纷排着整齐的阵列,稳步前进。在一个个传令兵的命令,一面面令旗的招展中,排槊兵一边前进,一边按军令展开了排槊兵最犀利的阵形,斜面进攻阵列。
    三万江淮军排着整齐的阵列前进,排成了一个梯形的斜面。
    一只又一只的步槊放倒平端,整个巨大的斜线面就如同一只展开了刺枪的刺猬,而他们那坚固的铠甲,和一面面的盾牌,又如同一只乌龟。
    魏军顶着头上不断呼啸而过的各种武器,在以难以置信的高速度压近!
    每一眨眼,就贴近一点!可以看见了,那如云的旌旗,那密密麻麻的刀枪,骑兵那狰狞的面孔,马鼻孔喷出的的白气,兵马奔腾向前,势如风暴,厉若狂飙,以密集的阵型卷杀而来,成千上万的汹涌而致!
    一声巨大的呼喝,忽然裂天而起,将整个战场淹没:“魏王万岁!”魏军士兵狂啸着:“杀!”,这正是魏军军队冲锋的战号!
    大地在崩裂,天在塌!
    魏军的冲锋充满着农民义军的风格,进攻的时候义而反顾,勇悍无比,争先恐后,前仆后继。一边狂叫着,魏军一边举着刀枪直杀而至。
    而做为剿灭义军最多的一支非府军出身的官军,江淮军天生与义军是死对头。从他们组建起的第一天起,他们就被明确的告知,他们的敌人就是农民军。死在他们手上的农民军,不计其数。
    从三五千人的小股盗匪,到五万十万的各路义军。不要说眼前李密这个反贼的几万人马,就是当初被他们歼灭,被他们杀死的刘元进,还曾经自号过天子呢。
    魏军如同山崩、如同海啸,他们带着一往无前的奔腾气势,向着江淮军的阵列直扑而来。六万之众的兵马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数里长的战线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冲锋魏军。
    李密站在高高的东关岭上,甚至已经认为胜利在握,他放下千里镜,笑着对沈落雁道,“我军将士士气如宏,攻势如潮,这天下间又有谁能挡住如此猛烈的攻势呢?别说南岸这些打着王字旗的江淮军了,就是陈克复亲自上阵,估计他也挡不住这雷霆一击吧。左右,给我温酒,准备为王大将军庆功!”!。

第682章 无敌方阵
    朝阳还未升起,可晨曦的第一缕曙光已经出现,东方的天空现出一丝鱼肚白。""
    弹窗广
    告
    黄河的南岸,到处都是一支支摇曳的火把,与江心洲河北军投射上南岸的猛火油罐燃起的烈火,甚至有不少的魏军士卒尸体也被火油溅着,化成了一堆堆火光。
    魏军的前锋是人数多达万人的骑兵,这是李密花费了大代价装备起来的精锐部队。在他们的面前,陈、郑两家的联军已经在南岸抢占了滩头,匆促间布下了一个梯形斜线阵。
    但是明显可以看出对方慌乱之下,只来的及调了约三万左右的江淮军为主力的步兵方阵出来抵挡。只要魏军的骑兵能冲破江淮军的步兵方阵,后面的步兵大军就可以趁势掩杀,直接把这些江淮军给赶下河去。
    “举槊!”江淮军一个个步兵方阵前,军官们骑马往来奔驰,大声疾呼。
    魏军巨吼:“杀!”马蹄如雷动,整齐的队列象一面黑压压的墙般急速压向江淮军!
    面对着江淮军突然树起来的无数长槊,冲锋中的魏军骑兵并没有多少惊慌恐惧。在他们看来,这长槊步兵阵,不过是长枪阵、长矛阵的一个加强版罢了。
    魏军上下最初大都是些农民军出身,农民军早期都缺少装备,没有大量的战马,也没有犀利的弩箭,甚至连最起码的长弓都无法做到大量装备。同样的,坚固的铠甲更是短缺,甚至有的时候,连横刀这样的装备都无法做到人手一件。
    可起义军最不缺的就是人,所以农民军最善长,也是最常用的。便是斩木为兵,大量装备竹枪、竹矛。木枪、木矛。在长长的木头、竹干上套上一个铁枪头。就算是一件武器了。甚至有的时候,直接把一头削尖,就是一件武器。
    战斗的时候,依然着海量的人数。排成密集的长枪阵、长矛阵,用人海战术直接把官军打败。这是所有义军们都善用的伎俩。眼下这些魏军摇身一变,骑上了高大的战马,穿上了精良的明光甲。拿着锋利的长矛、横刀。背着一把把长弓硬弩,乍一见对面的江淮军居然树起了长矛阵。""
    弹窗广
    这情形,除了让他们想起他们过去的旧时光外,丝毫引不起他们的防备。如果是过去,他们也许拿这长枪阵无法,可是现在。他们有的是精良装备。
    “放箭!”前阵冲锋的骑兵将领一个个迅速的做出了判断。
    这是过去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经验,以往他们用长枪阵面对官军时。最怕的就是弓箭。现在终于轮到他们是那驱赶着猎物的猛猎人,他们当然不会忘记这个最好的进攻方法。
    万箭齐发,冲锋的魏军骑兵在马上用骑弓给密集的江淮步兵阵射出了密集抛射。箭如飞蝗,密集如雨。
    “举盾!”
    江淮步兵方阵中一面又一面的盾牌被江淮军举了起来,步兵阵本来就很密集,而王家的步兵每人都有一面直径两尺的盾牌,面对着扑天盖地而来的箭支,训练有素的步兵们纷纷将挂在脖子上,套在左手上的圆盾举上头顶。一面面的盾牌举起,不但掩护了自己,还为旁边的战友摭盖。
    一个个的步兵方阵瞬间如同一只只趴在地上的乌龟一般,将坚硬的龟壳展现在了魏军的弓箭之下。
    箭如雨下,可面对如此坚固的盾阵,却也只能发出一阵阵叮叮铛铛的声音,偶尔有几支穿过盾与盾之间缝隙的箭支,在江淮军那双层的锁子甲面前,能造成的伤害也十分的有限。除了少数十分走背运的,这万箭齐发,仿佛就如同扔入了黄河中的石子一般,只泛起了一个小小的涟漪,然后就迅速的消失了。
    东关岭上观战的李密等人差点眼珠着都瞪掉了,如此密集的箭雨对上那么密集的步兵方阵,一般来说那杀伤力都是十分巨大的。可现在,江淮军居然没事人一样,轻松的就防住了这一大杀招。
    “这江淮军怎么有如此多的盾牌,而且那些江淮军的铠甲为何如此坚固,面对如此密集的箭雨,居然只以轻微的损伤硬抗下来?”李密不解,十分的不解,他与王世充在河南打了这么久,还从来没有见过王世充用过这种方阵。
    身为江南人的沈落雁皱了皱眉,道,“这支兵马定然是王世充的排槊军,当初王世充纵横江淮,剿灭无数义军,靠的就是这支精锐兵马。不过以往江淮军最为有名的还是王家的连环马,这排槊军却并不是最有名的。又因王世充以前打的都是没什么战力的江淮义军,所以对于王世充麾下的这连环骑兵与排槊兵的真正实力,众口不一。虽然杨广后来曾将江淮兵与随骁果军、张须陀八风营、罗艺幽州铁骑、陈克复的辽东破军营并称天下五军。可大多数人还是并没有把江淮军放在心上的,毕竟他们以前只和农民军打过。”
    李密长叹了一口气,“王世充果然是一个枭雄,手上握着一支这么厉害的兵马,却让人对他不起重视。这才是真正的咬人的狗不叫啊,幸好王世充已死,要不然,还真是一个劲敌。”
    房玄藻担忧的道,“这江淮步兵如同乌龟一般,现在这数万乌龟组成了一个大乌龟阵,咱们要如何破他呢?万一让陈贼的河北兵上了岸,只怕于我们不利啊。”
    李密大笑一声,“江淮兵再厉害也不过是一群披着龟壳的步兵而已,你别忘了,咱们打前阵冲锋的可是一万精锐骑兵。以步对骑,而且又没有濠沟、没有鹿角栅栏等防御之物,在这样的开阔的河滩平原之上,他们后面还是黄河。你们他们如何挡的住咱们的骑兵?骑克步,这是天生相克。此战,胜利必属于我们。”
    冲锋的骑兵已经到了步兵阵前的百步距离,军官们大喝,“换矛!”
    “刷”的一声,正在急速奔驰中的魏军骑兵同时卸下弓箭端上了长矛,其干脆利索整齐划一的动作显示出魏军骑兵不愧为李密精心打造的第一精锐部队,于急速奔跑中能做出这样的完美动作,令江淮军都面色凝重起来。
    马速丝毫不减,骑兵们开始压低身体,长矛整齐的超出马身半丈。
    一声如雷巨吼:“冲!”
    另一边同时在吼叫:“杀!”
    血战开始了!
    凭借着高速的奔驰,巨大的冲击力,魏军骑兵面对着江淮步兵,使用最常用的策略,直接冲锋。
    魏军的骑兵不是重装骑兵,可这支李密精心打造的骑兵同样装备齐全,每个骑兵都配备了明光铠甲,战马也都配备了皮甲,这是一支用无数的金银堆积起来的嫡系王牌部队。
    骑军的指挥王伯当的意图很简单,江淮军的步兵手中的长槊虽然看似惊人,可是他们去没有足够的纵深。这个匆忙结成的大阵,就如同一个梯形,又如一块顽石,钉在岸前。虽然石头坚固,外面还有无数的刺。可只要利用骑兵的冲击力,冲破了处面的这层壳,那么江淮军的这个外面尖刺,内实空心的梯形方阵就将一分为二。
    乌龟壳虽硬,可如果把乌龟给翻过来,却是满身破绽。
    “刺!”
    随着军官的吼叫,江淮排槊兵前排的士兵双手端槊,将达到七米的超长槊向前捅去。面对如此高速的骑兵,他们根本不必用力去捅,只要把槊放下,就自然会有一个接着一个的骑兵自己撞上长槊。
    步槊不是长枪,也不是长矛。步槊虽不是如马槊一样的使用复合枪杆,可步槊的枪杆依然坚固无比。长槊毫不留情的将直冲而来的骑兵刺中。而槊头上的留节,则防止了长槊刺入太深,方便了步兵们收槊。
    战马嘶鸣,一个又一个的骑兵被那密集的排槊刺中,摔落马下。有的骑士驱马纵起,想要跃过这道死亡之线,可江淮军第二排的长槊又已经捅到,立即将骑士连人带马一起捅成了马蜂窝。
    一瞬间,几百名魏军士兵滚落倒地,他们永远的倒在了江淮步兵阵的一丈开外,倒在了那条死亡线之外。而同时,只有极其少数的江淮步兵死于骑兵们的飞斧、投枪,弓箭之下。还有少数的步兵被步槊的冲击力伤了手,但旁边的士卒很快的就将他们的位置补充好了,阵形依然坚固完整。
    后续的骑兵丝毫不乱不惧,冲击不断,顷刻间已经是前仆后继。可是任魏军骑兵攻势如潮,如山崩,如海啸。可是面对着那如一个钉子一般钉在南岸的江淮步兵方阵,却只如惊涛拍打着磐石,丝毫无法动摇其半分。
    魏军骑兵与随后涌来的魏军步兵,在这块由三万多江淮军组成的巨大磐石面前,不断前进。最后,将江淮军三面包围。远远看去,江淮步兵方阵已经淹没在了魏军的人海之中。
    可仔细看去,江淮步兵方阵却顽强的挡住了魏军如潮的攻击,那梯形斜线的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