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宰辅-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确定了李景达的真面目之后,赵铮心里的忧虑就更多了。此人在南唐地位非同一般,影响力也很大,万一他说服了李璟该当如何是好?

赵铮沉思片刻,轻轻摇头,在这一点上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李景达应该已经失去了说服乃兄的机会。要不然,他怎么会让儿子陷害李从嘉呢?

这次失败了,他还会怎么做?《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最要紧的就是知道李景达下一步的动向。

宣扬今日在栖霞山的事?败坏自己的和李从嘉的名声?有可能,但结果不痛不痒。

多年律师职业生涯对赵铮有很大帮助,庭辩之中说话往往绕很大一个圈,最终才是真实目的。是以在制定对策时,首先要考虑的就对方的真实意图和最核心目的在哪里?

那么李景达的目的是什么?出兵淮南,这是具体的一个答案。怎么做,他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呢?

赵铮分析了几种可能,要么他能够发动更多的大臣,劝谏李璟,甚至是公开逼迫。再者,便是使得宋唐关系尖锐对立,不可调和……具体就是让自己这边伤害南唐的重要利益或尊严,比如伤害李从嘉或者侵犯周娥皇,抑或公开杀了宋使,迫使宋唐交恶!

猛然间,赵铮发现自己竟然如此的不安全!

除此之外呢?李从庆今日的手段要是成功,李从嘉还能迁居东宫吗?想要一箭双雕,不就是对那张龙椅感兴趣吗?很显然,如果李景达是唐国皇帝,自然能为所欲为,出兵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他会铤而走险吗?赵铮沉思许久,觉得不能当成个设问句来处理。这种紧要关头,必须做最坏的打算。

即便是李景达没有这个心思,也得帮他一把,在后面添点柴火,然后让李璟来灭火。

挑起内乱……

赵铮想到了历朝历代,已经被无数人用滥的手段。只要南唐内部有叛乱,不安定,他们还有精力出兵淮南吗?

如此也能削弱唐国实力,为将来平定江南做准备。更重要的是隐患,李景达这样的人存在始终有危险,将来的事情说不好。他若不死,万一哪一天掌权,对宋国始终是威胁。

而今是个机会,索性借李璟之手,将他彻底葬送,也好永绝后患。如此也算是对李从嘉的一点补偿吧,毕竟给他带了绿帽子……

想到这里,赵铮又想起了周娥皇,那美艳无比的容貌,那柔美动人的体态,那风景万种的笑容……

许久,赵铮才收摄心神,当务之急是对付李景达。李璟对这个弟弟没有丝毫警惕,这才是最恼火的事情。

看来必须要想法将李璟的注意力引向李景达,逼他露出狐狸尾巴。还有秦淮河的那个小院,里面也不简单啊!

念及此处,脑中突然灵光一闪,也许这是个办法……

第九十章登门拜访

齐王府,李景达脸色阴沉,肃穆的背影给人感觉格外沉重和压抑。

李从庆站在后面,神情越来越不自然,半晌之后低声道:“父王,是我的失误,我错了……”

“你错在哪里了?”

“前日栖霞山的事情没有办好……”

李景达道:“一件微妙的小事,办好的效果非同凡响,可以小博大,做不好,麻烦也不断啊!”

“我已经善后了,六哥……李从嘉愚蠢至极,并未有怀疑。”李从庆道:“那几个纨绔子弟不敢胡言乱语的,不过……”

“不过什么?”李景达皱眉问道。

李从庆道:“父王,孩儿想着,守口如瓶就算了,什么之后也该透露一下,在添油加醋一番……”

“哦?”

“比如中秋前的一两日散播出去,迁居东宫的大宴上刚好人尽皆知,会不会特别有效果呢?”李从庆沾沾自喜道:“反正到了那时,即便是消息泄露,李从嘉也没时间去怀疑和追查……想想到时他的表情,还有大伯……李璟的反应……”

听着儿子得意的笑声,李景达问道:“这是你自己想的主意?”

李从庆知道父亲已经有猜疑,因此不敢隐瞒,如实道:“不是……父王,孩子私下里去见过驼背,向他讨个计策……”

“他怎么说?”

见父亲没有怪罪,李从庆才试探道:“他说,事已至此,已经别无他法,唯有……请父王下决心吧!”

“哼,为了让我唐国出兵淮南,韩微也是处心积虑啊!”李景达一声感慨,可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却不得而知。

李从庆趁机道:“父王,他或许动机不纯,但话说的一点没错。事到如今,不能犹豫了……宋军要是灭了李重进,可就隔江虎视眈眈了,皇祖父一手创下的江山可就要毁于一旦了,你能无动于衷吗?

既然大伯……李璟不敢担负这个责任,有负皇祖嘱托,那你就该……再者,暂时骗过了李从嘉不假,可若时日长了他回过味来,或是发现什么端倪,我们可就暴露了……他可是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的主……将来若是坐上皇位,只怕要猜忌我父子,齐王府还有宁日吗?”

李景达沉默了,不过拳头也紧紧握起,显然是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中。

“父王,孩儿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常言说富贵险中求,何尝我们其实更多是为了自保,左右是个死,还不如搏一把试试,是贵不可言,还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那些情分也就无需顾忌了。只要保全了唐国的基业,就是对皇祖尽孝啊!”

说完之后,李从庆说完了,看着父亲的拳头握紧又松开,又再次握紧,他知道的自己的梦想并不遥远了。保全唐国将来的安危是很重要,这是父亲最在意的事情,但对李从庆而言,还有个更吸引人的地方。

父亲李景达要是坐上皇位,自己就是太子了,将来这唐国的皇位……嘿嘿!皇家子孙,谁要是对皇位没有点心思那才奇怪。

李景达沉默了很久,问道:“赵铮最近在做什么?”

“他啊……”李从庆道:“从栖霞山回来之后,他便没闲着,每日好几家地拜访朝廷重臣,前日去了潘佑家,又去了韩熙载府上饮酒……”

“是吗?”李景达道:“栖霞山的事,从嘉没看出来,那赵铮呢?”

李从庆道:“他以为是李从嘉要算计他……”

“算计到最后还把自己算计进去,你以为赵铮会怎么想……”李景达道:“他可非同一般,不可小觑。”

“如果是这样……”李从庆有些担心了,要是赵铮怀疑到自己头上来可就麻烦了。

“已经晚了!”李景达很无奈,奉命去镇江整顿的军务,连着三日不在金陵。很多事情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延误了很多啊!

“父王,他毕竟是个外人,在江南毫无根基,翻不起多大的风浪吧?”李从庆有些侥幸,仿佛不太自信。

“哼哼,话虽如此,可……”李景达道:“他这几日频频拜访各位重臣,会不会另有文章呢?”

“不至于吧……”李从庆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更得加快速度了。”

“是啊!”李景达道:“这小子来江南日子不久,造成的麻烦却不少……任由他闹腾下去,唐国危矣!”

“父王,既然如此,不如直接……可好?”李从庆比划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李景达道:“既然要跟赵匡胤翻脸,肯定不能让他活着回去,不过还不能着急……总之,他活不过中秋。”

“对啊,那夜……李璟要在东宫宴请百官,到时候正是机会一网打尽!”李从庆有些兴奋。

李景达道:“镇江和采石的驻军都是为父的亲信,唯独这金陵城里只有少部分……”

“皇甫继勋掌管着部分守军,父亲以为在他身上做点文章可否?”李从庆提出一个建议。

“他?”李景达道:“不是不可以,只不过……得谨慎啊!”

正在此时,心腹来报:“宋使赵铮送来拜帖,午后前来拜访齐王。”

李景达父子对望一眼,赵铮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在外人看来,他拜访唐国重臣显贵,必然要来齐王府。可是李景达和李从庆却不以为然,总觉得赵铮是来者不善!

“让他来吧,也好会会,看看他到底有什么阴谋诡计?”李景达想着了,答应了!

……

秦淮河两岸商铺林立,酒肆茶楼不少,这些地方是饮酒酬唱,欢娱休闲之地,却也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媒体平台,路边社的核心地带。

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只要有趣,只要新鲜,诸如某勋贵包下了哪条花船上的姑娘,金陵城里哪家的小媳妇红杏出墙等等,在这里都能听到。如果你愿意,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甚至有人会主动将来龙去脉给你调查清楚。

高手在民间,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亘古如此!

今日最劲爆的消息竟然和吴王殿下有关,皇室趣闻本就有市场,再加上李从嘉可是金陵城里的名人和才子,百姓自然关注。

内容就更劲爆了,竟然是吴王与宋使赵铮,带着王妃与舞姬在栖霞山行秽乱之事。这其中的细节又被各种演绎,香艳奇妙之处众多,然后被大肆宣扬……

涉及皇室第一才子李从嘉,与江南第一美人周娥皇,还是这样香艳的段子,极大激起了百姓的好奇心,被人津津乐道。瞬间便满城皆知,传的沸沸扬扬……原来吴王这样风/流,与王妃之间的闺房之乐这样别致……

当然了,宋使赵铮也夹杂其中,成了一个风/流浪荡之人,有人将之余多年前的陶谷相提并论。一时间《鹊桥仙》和陶谷当年所作的《风光好》瞬间成为秦淮花船上最流行的唱词。

赵铮站在河边,听到有人歌女唱道:只得邮亭一夜眠时,不禁感慨。那样国色天香,风情万种的美女,可惜只有栖霞一夜眠,回味无穷,却也遗憾啊!

就在出神的功夫,李元已经快步回来,点头道:“大人,我们的人跟踪的最先散播谣言之人,发现与他们间接接触之人,绕了很大圈子,确实有那个小院有关。”

“这就对了……”赵铮问道:“给李景达的拜帖送去了吗?”

“送去了,已经同意大人去拜访了。”

“那好!”赵铮嘿嘿一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前去登门拜访吧!”

第九十一章行刺与追凶

金陵城流言四起之时,宋使赵铮骑着高头大马,摆着仪仗,在数十名禁军将士簇拥下,高调前往齐王府拜会李景达。

一走到秦淮河边,立即有人认出来,这不是流言中的另外一个男主角吗?

现在赵铮在金陵可是名人,先是在秦淮河边痛打皇甫绍杰,然后在李从嘉的宴会上写下了风靡江南的《鹊桥仙》,而今又因为与吴王殿下一起秽乱山野,人尽皆知。

江南百姓原本正津津乐道,而今看到赵铮,少不得要指指点点。甚至有不少人出来“夹道欢迎”,目的就是围观这位宋使的“风”采。

万众瞩目啊!

赵铮瞧见这个状况,只是淡淡一笑,出名有什么不好的?看看后世,有多少人绞尽脑汁,用尽各种办法搏出位也不能。而今自己在这个信息闭塞的时代,轻而易举便名声大噪,多难能可贵啊!

嘿嘿,哪怕这个出名不是好事,咱也欣然接受,完全就是抱着一副淡然处之,甚至是自黑的心态来看待。

男人嘛,风/流而已,能怎么着?金陵男人们羡慕之处正在这里。尤其是有身份的男人,都知道窅娘的身姿是如何柔美妖娆,将这样的女子纳入私房,床榻之上的滋味……当日那些参加过国主李璟寿辰宴会的官员,都忍不住啧啧叹息,好生羡慕。

所以,男人们看待赵铮的眼神并不见得都是鄙视,江南风气开放,并非都是固守礼教的老学究。当年陶谷之所以丢人,那是因为他之前装出一副不近女色,正直高尚的姿态,还因为宴会上有歌女乐舞,侍女相伴而出言讥讽,惹怒了南唐人,韩熙载才想出了那个主意。

当陶谷与秦弱兰有了肌肤之亲之后,与之前的言辞态度截然相反,变成了一个伪君子,所以才颜面尽失。要是陶谷一开始就表现的温和,哪里还有后面的事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在这个时代,有客登门,主人还时常会让小妾相陪,何况只是个歌女舞姬呢?

加上《鹊桥仙》奠定名声和好印象,舆论并未特别鄙视赵铮,有人还觉得宋使英俊,窅娘娇美,良才女貌,天作之合嘛!

除此之外,看客们更多是好奇栖霞山到底发生了什么?秽乱这两个字很笼统,其中细微之处让人遐想无限啊!

本来是很喜闻乐见的场面,可就在这“夹道欢迎”的人山人海之中,异变陡生,一支弩箭竟然破空飞来。

好在侍卫李元反应迅速,挥剑挡开,随后第二支和第三支箭接连飞来。速度和角度虽然都很刁钻,但面对的人是身手矫健的赵五郎,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三支箭并未伤到分毫,赵铮还让南唐百姓见识了一下高超的身手。百姓来不及赞叹,更多的是惊慌和恐惧。他们清楚地看到射过来的是弩箭,有无辜者已经中箭身亡,宋使所骑乘的马匹也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