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巡抚喜好女色,一时看呆了眼,只是色迷迷地看着顾云娘,直到刘兵备在旁轻咳了一声,杨巡抚才反应过来,脸上又恢复了那种道貌岸然的神情。
    顾云娘头戴珠冠,身穿四品诰命夫人服,含情脉脉地见过自己丈夫后,又与各官员们行礼。除了杨巡抚与刘兵备外,很多官员们,都要向她叩头。
    黄来福颇有些自豪,他上前拉住她温软嫩滑地小手,说道:“娘子一路前来辛苦了!”
    顾云娘眼波流转,白了黄来福一眼,轻笑道:“如果不来看住你,怕你又在外面找野女人了!”二人携手进城,前面是仪仗开路,后面是大批的官员跟着,一路上,不说顾云娘好奇地左看右看。就是街的两旁,也是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对着黄来福与顾云娘指指点点。
    “黄军门身旁的女子是谁啊?长得真是好看。”
    “这你都不明白?这是黄军门的媳妇儿,还是四品诰命夫人呢,你看那诰命服,第一次见到吧。”
    “啧啧,四品诰命夫人?真是了不得啊!”
    “黄军门是个大英雄,他的媳妇儿也长得俊俏,真是郎才女貌啊!”
    街上的人议论纷纷,越往城内去,街旁围观的人越多。黄来福这些天在宁武关的种种事情,非常得当地人心,爱屋及乌,对黄军门地夫人,宁武关各人,也是抱有极大地敬意。不知是谁先敲响了锣鼓,点燃了鞭炮,一时之间,宁武关街上是锣鼓喧天,鞭炮声震耳欲聋。
    看到这样的情形,顾云娘自然是欢喜无比,而杨巡抚,刘兵备等人则是脸色不好看,黄来福这厮,如此会邀买人心,他们到宁武关几年,还从来没有得到过这种享受呢。
    一行人进了总兵府邸,黄来福宴请宁武各人,为顾云娘等人接风洗尘。晚上时分,杨巡抚等人又在鼓楼为顾云娘作接风酒。一直到了很晚,黄来福与顾云娘才有些酒意地回到府中歇息。
    舒舒服服坐在热榻上时,黄来福问起了五寨堡一些事,顾云娘说了,她笑道:“堡内现在有秀荷妹妹在,妾身不知道有多放心,相公不知道,秀荷妹妹理起帐目来,不知道有多快捷呢!”
    黄来福笑道:“那你就轻松了!”
    顾云娘凝视着黄来福,轻声道:“相公,妾身想你!”
    黄来福柔声道:“我也是!”
    二人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一夜,不知了多少次。第二天,黄来福专门放下事来,陪顾云娘游玩宁武各地。
    宁武素有黄土明珠之称,境内山川秀美,峰峦叠嶂,早在隋唐时,就是驰名远近地名胜之地。境内名胜景点颇多,有汾源灵沼、天池锦鳞、芦芽滴翠、支锅奇石、旁桥烟虹、梁峪流虾、禅房夕照、恢河伏流等著名八景。
    在管涔山上,有着宁武天池,万年冰洞。宁武天池镶嵌在高山之巅,从古至今就是避暑胜境。汉武帝刘彻,唐李渊父子均在此留下足迹。尤其是隋炀帝时,敕令环天池筑起避暑行宫汾阳宫,宫宇殿阁,迤丽百里。至于万年冰洞,内中巨石陡峭,冰柱林立,积冰终年不化,堪称绝美。
    当黄来福与顾云娘一一游览这些地方时,顾云娘不由惊叹连连:“好美啊!”
    走进冰洞内,各冰石形象逼真,惊险绝伦,让人见了叹为观止。至于宁武天池,池面澄清如镜,让人见了更是心旷神怡。
    黄来福心中一直在盘算,能否在宁武这个地方搞旅游业,听了顾云娘的娇叹后,不由向她看去。此时二人正站在天池旁,或许是顾云娘昨晚雨露滋润后地缘故,此时顾云娘脸上如玫瑰般娇红,再映上旁边的湖光山色,真是娇美不可方物。
    看到黄来福看来,顾云娘眼眸水汪汪地白了他一眼,颇有些勾魂摄魄的味道:“干嘛,看你样子,就是在不想好事!”
    黄来福嘿嘿一笑,道:“为夫确实是在不想好事!”
    一把将顾云娘搂入自己的怀中,在顾云娘的**声中,己是一把吻在她那丰满柔软的双唇上。
    二人席天幕地,纵情欢乐!
    宁武之事己经基本告一段落,黄来福将目光转向了塞外垦殖移民之事!





    正文 第178章 大移民
     更新时间:2009…8…15 21:36:45 本章字数:3658


    万历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二日。~~。 ~~
    先前关于赏银改革,士兵们态度调查等问题己经完全清楚,约有九成的将士愿意实行新的斩首赏赐制度,以斩首一级,换取河套之地良田400亩。
    各人也同意了黄来福定下的赏银公积金制度,以斩首一级赏银40两,每次先发5两,余者的35两银子,存进公积金内,等士兵满五年退役后一起发下。毕竟每次斩首赏银的数目太庞大了,支付不易,大家都理解黄军门的难处。加上黄来福一向都是守信用之人,将士们都非常相信黄来福。
    因此到了这天,关于朝鲜之战五寨堡军队杀敌的斩首赏赐,黄来福吩咐赏了下去。以银子先发,土地记在军功册上,等士兵们退役后,可到塞外去划分土地。
    此次受奖励的人,将士有在五寨堡,也有在宁武关内,朝鲜之战五寨堡军队共斩首三千余级,有九成的人愿意接受土地,这就需要土地近百万亩。
    这批土地不是小数目,好在河套之地良田众多,达千万亩之多,足够黄来福来赏了。就算将来河套之地不足,黄来福还可以继续向北方,向西边发展不是?这个世界上土地多着呢,黄来福一点也不担心。
    在黄来福原来的盘算中,大明的百姓如果走口外,成年男子可以领取200亩土地,成年女子可以领取100亩土地,略高于唐初均田制的一丁授田百亩。
    这些土地中,每亩地只需交纳土地费用一钱银子,就可以终生拥有,200亩土地总共不过20两银子,并且前三年还可以免税。这太吸引人了,要知道。在眼下的大明内地,就算一亩土地,最少也要卖几两的银子。
    这是普通的大明民众,对于自己军队赏赐的土地,这个每亩地土地费用一钱银子黄来福也免了,而且他原来还打算将来免了军士土地粮税的。
    不过后来他想想,如果这样做的话,将来地危害太大了。所以黄来福打算只免他们五年的钱粮,以后与民众纳粮如一。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黄来福知道,在古时中国的农业社会中,土地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用缴税的特权阶层的存在,往往国家到了最后。就是这样崩溃的。
    特别是在大明朝,就是个明显的例子,由于大明士绅都是免税,所以明中叶后,各地自耕农纷纷投身为奴,用以免除自己身上固定地人头税,徭役等(看看范进中举就知道)。很多人宁可藏身大户的羽翼之下,变成农奴也不愿当所谓的自耕农。
    依黄来福的相关了解,到了大明后期,至少有一半的农民都这么藏了起来。造成了户部黄册和鱼鳞册中的在册人口还不如建国初期的人口。这样地结果是,由于对土地与人口的瞒报,导致富者缴税少,贫者缴税多,最后大量自耕农的消失,最后国家没有收入,不得不压榨越来越少的自耕农,最后导致绝大多数的自耕农破产,成为流民。最后天下大乱,皇朝灭亡。
    塞外这个地方,黄来福为防万一,他是要将来留作自己地盘的,而且还要留给自己的子孙。有鉴于此,黄来福是绝对不允许该地存在任何不交税的阶层。将来在塞外所有地方,不论是谁,是军还是民,还是文人,都要纳税。而且还要按照土地产出来值来收税。而不是以人头税的收税方法。
    拿到了赏银与土地凭证后,一干五寨堡将士们都是人人欢喜。而当地宁武关的军士们看到这个情形,也是人人羡慕。
    而到了今日。黄来福公然要经营塞外地消息己是在宁武关内传得沸沸扬扬,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富豪之家,都在谈论这个事情。
    初二日下午,黄来福在宁武关总兵府内接见了数百位愿意经营塞外的商贾们,商议屯垦之事。
    早在万历二十年时,己有各地商贾们在黄来福暗中支持下,纷纷前往塞外,不过还是相对低调。现在,黄来福决定结合山西镇的军政商民力量,大张旗鼓地开垦塞外。
    眼下塞外开垦的目标暂时是边墙外清水河及准格尔旗一带,清水河有可耕之地六十万亩,天然草场一百多万亩。准格尔旗有可耕之地178万亩,宜林宜草面积800万亩。经过商贾们近两年的经营,这里己经有一部分农田被开垦,一些草场被开辟为畜牧农场。
    到了目前商贾们对两地的经营都很顺利,就算有些会有一些蒙古小部落来骚扰,也被商人护卫队轻松击退。只不过由于当地人力不足,所以二地还有大批的土地与草场没有被经营,空废在那里。
    商人们都希望黄军门帮他们解决人手问题,黄来福当然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在农业社会里,土地兼并是一个无法消除的死穴,永远都无法根治。眼下的大明朝,土地问题己经没救了,遍地地流民。只有对外扩张,将人口转移出去,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初三日。
    黄来福发布“垦殖事宜”,并请宁武当地版商,印刷了无数份单子。随后,或通过各商贾带到各地,或是令人贴到各军堡中州县中,或是送到各茶楼酒肆中,或是交孩童们贴于各大街小巷中,宣传黄来福的塞外垦殖事宜。消息传到各地后,立时整个山西镇都轰动了,而且还远远地向外镇外省传去。
    山西这个地方,人口多,土地少,大多又贫瘠,加上年景不好,几乎年年都要发生或大或小的灾害,年年都有难民,各军堡州县中流民贫民众多,一向有移民的习惯。并不是很眷恋故土。
    加上黄来福的宣传太诱人了,只要是一丁口,就可以在塞外领取土地200亩,费用仅为每亩地一钱银子,并且前三年还可以免税。要知道,现在在太原等地,就是下田,每亩地也要好几两银子。
    对于那些连几两银子都拿不出的人。他们先可以到塞外商贾们开办的各农场中做事。一路上,他们的路费食宿由商贾们负责,肯定不会冻饿着。到了目的地后,包吃住不说,每月还有工钱。以后积下钱,同样可以在塞外买田置地不是?
    以往民众地印象中,塞外都是一片地不毛之地。而且是凶悍地鞑子横行,不过听了黄军门派下的宣传单后,他们恍然大悟,原来塞外还是这样地乐土啊,至于安全问题,有黄军门的保证,又会有什么事了?
    这下子,不说各地流民贫民,就是很多正常人家也动了心思,很多家口多地。一般家产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只能自谋生路。现在,很多人纷纷拿着银子,想到塞外去创下自己的基业。那些富豪人家,更是纷纷派家人出塞,特别是宁武关地杨巡抚等人。
    从初六日起,随着黄来福“垦殖事宜”宣传单相继传到各地,山西镇各军堡州县都是一片热闹的情形,茶楼酒肆满是热火朝天谈论此事的人。各街上。商人们招募流民,让他们到自己的农场中做工。富有一些的人家子弟,打点行装,准备出发。
    万历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起,从太原往宁武,从太原往岢岚州,从五寨堡往老营堡的路上,就形成了滚滚的人流,很多垦殖人员都是拖家带口,他们不顾寒冷。推着小车。赶着骡子,挑着自己地孩子。满怀希望,往塞外之地而去。
    在黄来福等人的安排中。那些在塞外商贾们农场中务工的人,就由商贾们带领,安全由他们负责。而那些准备在塞外买田置地的人,则是经由五寨堡后,当地军队对他们进行简单的编制。
    这些人十户编为一甲,十甲编为一里,均设有甲长与里长,并有一定的武装人员。黄来福向他们卖了一些腰刀和长枪,以后随着规模的扩大,他还决定卖火枪,毕竟塞外是别人的地盘,危险是存在的。屯垦人员必须有一定的武装保护能力。移民潮中,据黄来福等人地统计,短短几个月中,就有数万人前往塞外,为各农场的商贾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庞大的人流前往,还为沿途各地提供了大量的商机。沿着迁移的路上,各样的旅舍、客店不断的出现,又为很多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和山西各地百姓地热火朝天不同,大明的内阁官场,则是对黄来福的大手笔集体失声,各人都是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们当然知道塞外屯垦对大明有好处,不过这不是会挑起边畔?只是这是黄来福的事,他都不怕。再说了,万历帝都默认了,他们还说什么呢?
    忙于移民,忙于宁武关之事,忙于军务,在各类繁忙的事情中,时间过得飞快,很快,时间来到了万历二十一年十二月三十日,公元1594年2月19日。新年佳节又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