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葬宋-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就尽杀敢于反抗的赵氏宗室以及部分淮军。
    等到蒲寿庚回到泉州城,事情已经不可挽回,只是制止了正在嗜杀的哥哥,让部分人幸免而已。
    听着面前的这个蒲寿庚娓娓道来,中间不见丝毫停顿的样子,姜明举起的酒杯半天没有放下,说一句实话,对于他讲的这一段历史,姜明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唯一的印象也就是在横琴岛上,陈宜中和陆秀夫对他说过的一鳞半爪,也就是恰恰是这一鳞半爪的印证,仿佛这个蒲寿庚没有说什么谎话。
    转过头来看看张翔泰,老先生好像一个没事的人一样,甚至悠闲的有举起了一杯酒,慢慢的品着。一句话也没有说。
    这时鸿儿慢慢的从门口走了过来,站在姜明的面前,慢慢的福了一下,道:“请国师相信我叔叔吧,其实他心里也很苦,自从阿喇罕率兵进了泉州城,不久我叔叔就走了。一直在外面漂泊。要不是听说“七星隐龙戒”重现,他是不会露面的。”
    姜明听鸿儿这样讲,若有所思的抬手看看自己手上戴的扳指,突然想起来,猛地站起来,指着鸿儿道:“你喊他叔叔,那你是?”
    “家父蒲寿晟,奴家原名是蒲孤鸿,一直瞒着国师,还望不要怪张老先生,他本是我叔叔的至交。因家父现在还在泉州为蒙古人做事。虽非自愿,但鸿儿仍羞于出口。还望国师见谅则是。”
    听罢鸿儿这么说,确是出乎姜明的意料之外,只觉得一阵的心烦意乱,颓然又坐了下去。
    这时,张翔泰笑了两声,对姜明道:“贤侄,莫要困惑,先听老朽给你说说这“七星隐龙戒”的来历吧。”

第一第三十三章 虎符玺书
    张翔泰的话正中姜明的要害,这个是他最希望知道的事情,只好耐着性子又坐了下来,不再言语,只听这个老人家说。
    “咚咚”两响,敲敲桌子张翔泰引来姜明的注意,示意姜明将扳指给他,姜明无奈只好照做。
    拿着这个扳指,老人家仔细的在手里观摩着,半晌无语。觉察姜明有些着急了,才停了下来。把扳指放在桌子上,看着姜明说道:“国师既然不知道这个办事的来历。想来也不知道长春真人吧?”
    姜明下意识的摇摇头,但是隐隐约约的好像又有什么印象。也来不及想,只好听张翔泰说起来。
    张翔泰的语气很低沉,仿佛在回忆什么,望着北方天上的星星,很意外的说了一句:“其实北斗七星,是我全真道教的标志。”
    姜明慢慢的听的明白起来,心里也不由的吃了一惊。原来王重阳和丘处机历史上真的存在啊!
    丘处机自号“长春子”,曾拜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为师,是著名的“全真七子”之一。后来成为全真教第五任掌门。外人尊称“长春真人”。
    年届七旬的丘处机鹤发童颜、碧眼方瞳,外界纷纷传说他精通“长生不老之术”和“治天下之术”。这些传言也传到了率军西征花剌子模国的成吉思汗耳朵里。
    此时的成吉思汗已是耳顺之年,感到精力日衰、老之将至,身边人又向他进言:丘处机行年三百余岁,肯定有长生之术。这样的神仙应该赶紧请来。于是,嘉定十二年,成吉思汗写下一封言词谦虚、恳切的诏书,派刘仲禄前去邀请丘处机。
    起初,接到诏书的长春真人颇感为难,全真教一向主张清心寡欲、清静无为,不希望与乱世的政治有任何瓜葛。但是长春真人想到借机为民请命,劝蒙古人少杀无辜。也是为了全真教的发展,最终决定应诏。
    嘉定十五年初夏,长春真人终于到达了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见到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见丘处机果真是仙风道骨,十分高兴,便开门见山地向他讨要长生之术和长生不老药。丘处机显然早有心理准备,他说:“世界上只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短命之人皆因“不懂卫生之道。”而卫生之道以“清心寡欲为要”,即“一要清除杂念,二要减少私欲,三要保持心地宁静。”
    在后来二人朝夕相处地日子里。长春真人还不断以身边小事来劝诫成吉思汗。一次。成吉思汗打猎射杀一只野猪时突然马失前蹄。可野猪却不敢扑向成吉思汗。事后。长春真人便入谏说:“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现在圣寿已高。应该少出去打猎。坠马。正是上天告诫陛下。而野猪不敢靠近。是上天在保护着陛下。”成吉思汗对此十分信服。告诉左右人说:“只要是神仙地劝告。以后都照做。”成吉思汗过桥时。桥一下子被雷劈断了。长春真人便说。这是上天在警告不孝顺父母地蒙古人。于是。成吉思汗就诏告国人。听从神仙地指示。要尽孝道。长春真人还多次劝导成吉思汗。治理天下之术以“敬天爱民”为本。应该体恤百姓疾苦。保护黎民生命。
    长春真人最后完全得到成吉思汗地认可。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蒙古统治者对汉人地残酷杀戮。
    嘉定十六年春。在成吉思汗身边呆了一个年头。由于思念故土。长春真人决定东归。成吉思汗赐给他许多金银财宝。却遭到谢绝。于是。成吉思汗下诏免除全真教徒地赋税。又赐给丘处机虎符玺书。并命燕京行省将原金朝地御花园赏给全真教建造宫观。从此。长春真人得以弘扬全真教、广建道观。掌管天下道教。取得了相当于蒙古国国师地地位。凭着虎符玺书。长春真人还解救了大批中原人。使两三万被蒙古掠夺为奴地人重获自由。
    像是听天书似得听完这些话。姜明迷惑万分。迟疑地问道:“那这和扳指有什么关系呢?”
    张翔泰颇为玩味地拿起来扳指。对姜明道:“这个扳指。就是当年成吉思汗赐给长春真人地虎符。而你手中地“寸芒剑”就是玺书。我这样说。你就可以理解了吧?”
    姜明又是“嚯”地一声站了起来。把藏在袖中地匕首拿了出来。上下反复地看了一下。除了阴森森地青光。倒是也看不出来。
    张翔泰抬手拿了过去,把匕首拔了出来,轻轻旋动刀刃。在匕首直柄底部渐渐的凸出一些东西,隐约见好像是一些字。但是又看不清楚,用力的砸在桌子上,拿开后,看见桌上面显示出一串文字,但是姜明看不懂,张翔泰指着告诉他:“这几个是蒙古文,译成我们的话就是“天赐之王”用他们蒙古人的话就是“成吉思汗”,这一下,你能听懂了吧?”
    姜明本来被什么“天赐之王”搞的头一阵的发麻。但是张翔泰后面的话那句“成吉思汗”他却是很有印象的。不但是有印象,几乎就是如雷贯耳了。顿时从张翔泰手里把匕首拿了出来,仔细上下反复的看了一下。心里一时不能平静下来。
    张翔泰又淡淡的说了一句:“其实广州城就算是守不住,你只要把这个拿给那个塔出看,他虽然不至于退兵。但是也不敢强行攻打的,至少也要上报给他们主子请示后才能行动。”
    更让姜明觉得很是神秘起来,半晌突然想起问道:“既然此物那么管用,当时你为什么不让我拿出来呢?”
    张翔泰道:“那出来做什么?反正你也要弃守广州了,我觉得你的主意还是不错,况且,拿出来广州城或许暂时没有什么事情,但是你却死定了。”
    被一个“死”字把姜明又拉了回来,问:“为什么呢?”
    “这个说来话就长了。”张翔泰用手抚须笑道:“呵呵,会告诉你的,首先告诉你,其实我是全真门人!和“大贤良师”其实是师兄弟。
    ”
    “那他们?”姜明指着蒲寿庚和鸿儿,连忙问道。
    “寿庚兄已经追随我教多年罢了,当年他祖上就是被长春真人在花剌子模国所救的,后感恩来报,随我们一起来到这个地方,一直追随。没有懈怠。不过鸿儿倒是我教圣女。”
    姜明朝鸿儿看去,只见她局促不安的扭动着自己的手指,不敢看向自己,显然是对以前向自己隐瞒,而感觉到不好意思。
    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第一第三十四章 佛道之争
    过了半天,姜明才迟迟的问道:“按这样说,全真教在蒙古人那里应该是国教才是,为什么你们会来南方,塔出看见我有这个东西为什么还会杀我呢?”
    张翔泰捋了一下胡子,斟酌的想了半天,还是没有能够说出来。只能把眼光投向鸿儿。
    鸿儿本来想躲开的;但是犹豫了一下,还是站了出来。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由于成吉思汗的大力支持,引起了佛教的嫉妒不满,但是成吉思汗在位的时间,有了成吉思汗的支持,全真教的积极行动起来,持虎符玺书南来北往,救黎明于水深火热之中,触动了不少当时的佛教或者是蒙古贵族的利益,这股力量在成吉思汗在位的时候还先不出来,但是蒙哥即位以后,佛教已经深得蒙古权贵的尊宠,有了官方的支持,佛教徒放手反击。这时候,少林寺的一位长老裕公首先发难,向官府状告全真教的维护大宋的行为,蒙哥再次不由分说,将佛道两家的领袖人物一齐召到和林城,要他们当面对质,辩论是非。
    在和林的万安宫,佛教向全真教徒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最要害的一项,就是指责全真教大肆宣扬的《老子化胡经》,指责该经杜撰了老子西出关,到了印度,最终成了释迦牟尼老师的故事,由此认为三教之中,道教最大。但是这种表现出来的中原地区的文化优越感,恰恰是蒙古人所忌讳的,“化胡”两个字让全真教的教领们百口莫辩,一败涂地。
    宝佑六年,当时的蒙古大汗蒙哥曾委托忽必烈主持了一次僧道论辩。忽必烈再次出面,召集两教人士进行大辩论,两教各出精英共五百余人,汇聚到当时的王府开平城,儒家方面也出动领袖人物作为中间人,仲裁两家的胜负,一时内蒙古大草原上汇聚了大量的宗教学者。
    但是此次大辩论,在忽必烈的可以维护下,全真教又一次大败。全真教至此遭遇重创,道教经典被焚毁,五百多处道观被勒令交给佛教徒进驻,参加这次辩论的十七名全真教领袖人物,被强行押往寺院,剃发为僧,分头监禁,并发布文告:“其落发道士,遍散诸寺,无一逃失,若去了者,与贼同罪”。像管贼一样“监督修行”,全真教从此一蹶不振。
    张翔泰这时插道:“大贤良师道号重玄子,师从掌教李志常,也蒙受削发为僧的屈辱。后不甘被辱过甚,也为了我全真道教的前途,一路南下,为我中原正统找一个出路。正好被举荐至谢太后,为我朝分忧,深的皇室信任为重。”
    姜明听的一头雾水,这是什么和什么,他都未曾听说过,不过就是对全真教和丘处机这几个名字熟悉一些而已,不过也仅是从后世的金庸老先生那里得知,要是讲什么更深的认识。那就无从所知了
    看着姜明的一脸茫然,张翔泰、蒲寿庚和鸿儿等人大感为难。也不知道怎么说起。大家一起陷入了尴尬。
    姜明过了半天,才想起问道:“这些物品既是贵教之物,我奉还就是,为什么你不早说呢?”
    “重玄真人既然把他托付于你。那就是把振兴我道教地重任交给了你。我们岂能收回呢?既然你得到此物。那就是我教仙师。而鸿儿自小师从清净散人一脉。原本就是为了仙师而存在。这些是你推辞不过地。”张翔泰慢慢地说着。
    边说边看着姜明地脸色。好像生怕他反悔似地。
    姜明这才回过神来。怪不得当初陈宜中见了他光是朝扳指和匕首上看。还对他这么客气。还有那个杨太后。对自己一直也是彬彬有礼地。自己还以为是后世来人。自有一股气质让人臣服。曾经还那么地得意过一段。看来。离开这两样东西。自己还真地算不上什么。
    低头望望在桌上静静放着地扳指和匕首。心里又想:“这个不但是全真教仙师地信物。而且可以凭借是成吉思汗所赐予之物。至少可以向现在地忽必烈买上一条生路。但是在自己手里那么久。为什么没有人想得到他呢?至少在自己懵懂无知地时候就可以轻易地将这两样东西拿走。而自己也不会想到什么。”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把目光又投向了张翔泰。
    张翔泰也不是神仙。也不知道姜明到底想知道什么。还以为是道教教义地无知而询问。于是为了坚固姜明地信心。又说道:
    “本来我叫承袭清静无为乃修道之本﹐除情去欲﹐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存真﹐识心见性。本不该为了一些凡事俗名而留恋尘世的。”
    说着,摇了摇头,轻轻叹了一口气道:“但是现在的元朝皇帝忽必烈对各种宗教的态度,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不偏不倚,其实迷信的佛教也不是中原正统佛教,而是对藏传佛教十分偏爱,这些进入我中原地区的藏僧也闹得十分不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