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葬宋-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宫官不敢答话。应声之后就要退走。又被叫住。
    “告诉张弘范,文天祥和这个姜明,朕要活的。”忽必烈有吩咐道。
    看着宫官远去的背影,忽必烈心里暗道:“这样的人豢养起来才有乐趣可言,倘若不是悍马,那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
    *******************************************************************************
    此刻的姜明也是做出了决定,既然是不能改变,那就不如接受这个结果,从和张翔泰、蒲寿庚这几天的交谈中,他突然想到了他所记忆中的广州城有四次争夺战的,最后以凌震等人失败而告终,而张镇孙死于第三次的争夺战中。
    按照这个推理,这次收复广州后,应该还会有李恒等领兵来剿,最后广州城破,凌震被迫逃亡崖山。广州城还要再经受一次战火的洗礼,这次,是守还是弃,才是姜明真真正正应该考虑的现实问题。
    几天来,他一直在了解全真教和蒲寿庚的一些详细情况,结果很是令他吃惊的。有些事情,和他了解的根本不一样,就拿全真教来说吧。
    创始人王嚞,号重阳子。还真的收了七个徒弟,和金庸写的一样,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人,而后创立全真道。也有第三代弟子尹志平、李志常、王志坦、祁志诚等等。这个姜明以前还以为是金庸在那里瞎编的呢。
    但是全真教的势力却远远比射雕里面大的多,至少在成吉思汗的时候是蒙古的国教,人人都以信全真教为荣。
    “东尽海,南薄汉淮,西北历广漠,虽十庐之聚,必有香火一席之奉。”听张翔泰这样说道:“自邱往赴龙廷之召,……自是而后,黄冠之人,十分天下之二。声焰隆盛,鼓动海岳。”
    听到张翔泰这样给他讲到这里,虽然听的不是太明白,但是还是知道是有很大的分量的,但是奇怪的是有这么大的势力,为什么不反抗呢?就这样任元朝宰割,一想也就恍然了,毕竟是和国家机器的对抗。他们还鼓不起那么大的勇气。
    但是这些不是他感兴趣的所在,他感兴趣的是蒲寿庚的家世还有就是他的能量,蒲寿庚本人比较谦虚,一些事情大都是从张翔泰和鸿儿嘴里慢慢的听到的。
    蒲寿庚是一个阿拉伯人,在那个时候阿拉伯人一直是世界通商领袖。他们一般从波斯湾经印度洋、马来半岛抵达广东。阿拉伯人来大宋互市多侨居各港口城市,或与城内华人杂居,或居番坊。番坊多在城中近水处,便于出海,设番长司为管理机构,选侨番中有德望者充番长。番长由宋中央朝廷任命,其职责主要是管理番坊和招徕海外番商。而蒲寿庚就是其中朝廷任命的番长。
    在蒲寿庚祖上一辈,由于国家被成吉思汗所灭,由于攻城比较艰难,城破后即被下令屠城,幸被长春真人所阻,为表示对长春真人的尊重,特将那座城赐予了全真教所有,丘处机率门徒在城内施粥治病,当时颇得城内百姓爱戴。要不是信仰的不同,恐怕入教者也会很多。
    后来蒲寿庚家族来大宋经商,虽然所获甚丰,但是始终没有忘记全真教的救助之恩。成为了其中最大的追随和支持者。
    了解也只能了解那么多了,姜明也没有什么时间再慢慢了解了,因为他必须要做出决定,在过一天,文天祥就要率众回梅州主持大局了,是看着历史的再次在自己面前重演,还是在努力的再改变一次,这个时候,姜明必须要做出决定。

第一第三十七章 锦囊
    就在决定去东莞送文天祥的那天晚上。蒲寿庚拿来了一个礼物。
    在蒲寿庚拿出来一个盒子的时候,姜明的心思就已经变了,蒲寿庚送来的是一块玉佩,听他说是他们蒲家的信物。他的弟弟蒲寿晟看见了这块玉佩就会完全相信他,姜明一点也没有放在心上,有鸿儿跟在身边,他的父亲会不相信自己,但是装玉佩的盒子却让姜明发起呆来,盒子竟然是用玻璃做的,虽然没有呈现有些浅绿色的,如现在的茶色玻璃一般,但是竟然透明度和纯净程度几乎让他差点没有认为是现代的产物。
    几乎快半个时辰,姜明都陷入了一种迷惑状态,没有想到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玻璃的存在,他马上想起来上次想的,做镜子的事情,连忙把盒子接了过来,把玉佩拿出来交给鸿儿,就拿着盒子上下左右的看了起来。
    盒子是呈长方形状的,也就是一个他后世的一本书那么大小,颜色呈现是浅绿色,这个他知道是原料中的杂质没有去除干净的缘故,并不算是太厚,最让他动心的是,盒盖就是一整块的平板玻璃,没有任何装饰,说是盒盖,只是放在盒子凹槽上的一块玻璃,让他有种意料不到的收获。
    姜明思考了一夜,第二天,满怀心事的他,在鸿儿的陪同下,又带了一队侍卫赶往东莞为文天祥送行。
    由于没有得到准许,此次立了大功的文天祥竟然没有被获准进入广州,只是在东莞附近驻扎着,趁势清剿一些海贼和元朝残兵。到了东莞文天祥驻扎的地点,就看见“破胡军”正在收拾行装,让见到文天祥时,他们正在开会争论着什么,听见人禀报国师前来送行,大家都感到十分的意外。但是很识趣的都退了出去。
    亲兵领着姜明进入了议事大厅,文天祥仍然是在紧皱着眉头,好像很不开心的样子,姜明心里也能想象到文天祥的苦楚,于是笑道:“文大人。飞来峡一别几天,为什么还是皱着眉头呢?”
    文天祥回道:“没有什么,只是听刚才将领们来汇报,说是新招士卒,大多不愿随军去梅州,下官想来也是,“破胡军”大都是从海丰,潮州招募而来,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这条古训还是要遵循的。但是若是要遣散,剩余人等必定是人心涣散,若是强行带至梅州,战力也是必然不强,下官也是在头痛这件事。”
    姜明心里一愕,心道还以为是文天祥是为了不得进入广州或者还要去梅州直接面向元军而感到不快,谁知道人家都没有往这方面想,倒是自己多心了。不过也不由不佩服文天祥的胸襟起来。
    心里不由的一动,问道:“士卒是这样想的,相信文大人一定会有办法解决,但是不知道在将领中有没有人放四年对,而想着离开呢?”
    文天祥诧异的望了姜明一眼,预言又止,想了一下还是说道:“将领大部分还是没有意见的,因为大都是我从赣州战场上带回来的老人了,但是最近新近归附我们的陈懿兄弟几个,本来就是在海上讨生活,去了梅州,就等于离开了他们的根本,显得极为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开拔。我最近听到风声,说准备把队伍拉走,再立山头呢?”
    说完。顿了一下。恨恨地又说:“其实(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ωар。1⑥κ。cn(1⑹κ。Сn。文。學網)
    也不怨他们。是本官御下不严造成地。明日必定严令他们按时开拔。现在已经是朝廷地官员了。还把自己当成一个山大王吗?”
    姜明一听果然是他们。却装作不知道地样子。问道:“文大人说地可是人称“陈家五虎”地陈氏兄弟吗?”
    “正是。国师也听说过他们?”
    “只是耳闻而已。但是听说他们原为海盗。要是那样地话。成年在海上压力过大;故性格多变、桀骜不驯也是理所当然地。但是文大人对于此些人等地任用。可是要小心为是。但凡这种人一般来说都会是很自私、善恶难定、喜怒无常、狂傲多疑、喜投机、情绪变化大。用起来是相当地麻烦。”
    话还没有说完。就看见文天祥一脸不解地望着自己。才想起来说地有些过了。哪能对一个素未谋面地人这么评价。让文天祥这样地谦谦君子怎么看自己啊。
    没有办法。只好还是交给(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ωар。1⑥κ。cn(1⑹κ。Сn。文。學網)
    他这个国师地身份来掩饰。姜明用手掩嘴轻咳了两下。又道:“我也是居心而论。用常理来推断。也许不准。那也说不定。”
    文天祥这才省的是和国师在商谈事情,恍然大悟起来,忙道无妨。
    寒暄一会,姜明示意鸿儿在外面去等他,倒是也不是不相信鸿儿,自从知道自己身怀虎符玺书,但是知情人一个个都装作毫不知情的瞒着他这个方面上看,自己还是小心点比较好,以后的情况还不明了,姜明心道不要自己空有多出旁人七百余年的经验,却被这些古人玩弄于鼓掌之间,那样才是丢人丢大了。
    等鸿儿出去以后,姜明面目一整,很严肃的对文天祥道:“难道文大人非要去梅州不可吗?”
    文天祥看着鸿儿出去,正在奇怪,突然听到姜明这样问,吃了一惊,思索了一下,回道:“这个是圣旨上说的,皇命难违啊。国师不是想让下官做一个不忠不义之人吧?”
    听着文天祥这样回答,姜明的心里不由的就想起来岳飞。就问道:“难不成文大人要学岳武穆不成?梅州此行,我军必败无疑,文大人何不留下有用之身,为朝廷做更多的事情呢?”
    文天祥的脸色阴了下来,“岳武穆精忠报国,正是我辈的楷模,文某自问比不上先贤,但是面对危险也不会退缩的,国师此话不要提了,再提就是看不起我文天祥。”
    姜明心里苦笑起来,果然就像自己来之前所预料的一样,文天祥也不会听的。
    “文大人息怒,事情不是你想象中那样,姜某也没有这个意思。不过我日前曾有预感,此去必败,所以想提醒文大人一声。别无它意。文大人不要多心。”面对心中偶像的发怒,姜明也是语无伦次起来,赶快为自己辩白。
    文天祥一想他在上次诛杀塔出中的预见能力,心里怒气稍微小了一些,但是神色仍是不太自然。两个人暂时陷入了尴尬,一时无言。
    看见暂时没有办法再谈下去。姜明也没有办法,从口袋内拿出一个锦囊,是他吩咐鸿儿连夜为他赶制的,上面还有一股少女的温香。在手里顿了一下,递给文天祥,文天祥刚刚要打开,姜明连忙制止,道:“文大人,当你有一天到了潮州或者附近的时候,再打开吧,提前打开,会泄露天机的。”
    看着文天祥怀着将信将疑的神情将锦囊放入怀中,姜明这才想到不知道怎么给鸿儿交代锦囊去哪里了,一个恍惚,不由暗笑自己不专心。忙整理一下思路,遂又对文天祥说道:“我知文大人乃是正人君子,但是往往不能以己度人。锦囊收好,文大人再回海丰千万不要忘记打开一观。”
    “国师好意,下官心领就是,请放心,国师的安排,文某自会注意遵从。”看着姜明这么郑重其事,文天祥也郑重回道。
    “除了锦囊,我还有一事,请文大人不要见怪。”姜明看文天祥这样,忙趁热打铁道。
    “国师请讲,只要是对我大宋有利,下官无不遵从。”


第一第三十八章 镜子
    姜明犹豫了一下,说道:“还是关于陈懿兄弟的事情。文大人不要怪我多嘴,这五只老虎,还是留心些比较好。”
    文天祥见又提及了陈懿兄弟,眉头一皱,但刚刚接过人家的锦囊,也不好说些什么,只是不以为然的笑笑。并没有回答,姜明没有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努力的回忆下后世所知道的历史,很生涩的对文天祥道:“文大人,我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陈氏兄弟既然是不愿意北上梅州,你也不用勉强,但是一定的防备还是要有的,他们毕竟是海盗出身,顾忌自身利益之心还是很重,不可完全放心。”
    说了半天,抬头看见文天祥也是一脸的迷茫,不由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头,干脆直接道:“文大人,从你知道我到现在,基本上我所预料之事还都算应验,只想说一句,陈氏兄弟不可留,就算是文大人不忍伤其,也必回为其所伤,能说的话,姜明只能说到这里了。”
    话音落地,又觉得有些重,只好又说:“就算是文大人不愿断腕,但是也要有所防备才是!”
    文天祥若有所思,低头不语。姜明心里急的直想把自己是后世来人的事情告诉他,说文天祥是被陈氏兄弟所出卖才被俘的。但是又不敢直说,只能再一边干着急。
    文天祥想了一会,向姜明抱拳道:“国师提醒,下官记下了。我会注意的,既然这样说,我更要让他们去梅州,在我身边,应该翻不出什么大的风浪来,而后我会让杜浒他们注意的。不管怎么样,都要感谢国师前来提点。”
    姜明回礼道:“文大人能这样想,那就最好了,此次一别,不知何时能和再见一面,少不得要叨扰文大人一番。”
    心里也想到了像文天祥这么正统的人不可能一下子就接受这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