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葬宋-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姜明一阵默然。张翔泰一语就点中了他的心事。怎么能让他没有感触呢?
    看姜明无言以对,老先生继续诱导着:“其实,你心中是有救国救民的良策,就是没有办法实行,或者觉得难度太高。不敢实行。但是为什么你会觉得有难度呢?”
    “那就是你手里无兵无权,只有一个空名而已。要想实现胸中的抱负,不仅是要有足够的能力,还要看你是不是又足够的权力。”
    “现在机会就在你的面前,就看你去争取不争取?”
    “关于如何争取,咱们可以好好的商榷,但是主要是你有没有那份心?”
    张翔泰一连串的问题下来,问的姜明汗流浃背。但是看着老先生那希翼的眼神,还是努力的点了点头。
    张翔泰不由的笑了。抚着花白的胡须从心里笑了。

第一第二十五章 朝议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不一定只适用于商场上,不管这句话是从哪里起源的——张翔泰说
    **************************************************************************
    次日,杨太后接到陈宝呈上来的奏折后,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也不再为了什么公主和驸马的事情再耽误下去。当下就宣召了诸位大臣前来议事。
    听说是关于广州防务的事情,大家也只好放下心里的成见,抱病的也来了,养病的也来了。没有多久的时间,人就在临时的行宫聚集起来。
    天气有些闷热,在厚厚的朝服的遮盖之下,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的。但是苦于要守护礼教,也没有人提出意见,甚至是连露出不愉之色的人都没有,相比之前,显得姜明的神色是最为不耐。
    待大家站定后,杨太后牵着八岁的小皇帝从内堂走了出来。然后抱着小皇帝坐在了龙榻之上,表情肃穆的望着众人。
    过了一会才吩咐道:“广州转运使陈宝昨日来行朝禀报军情,大家先听一下吧。”
    陈宝当即站出来将来之前所知道的军情和商议好的奏折内容。再一一的向朝中诸人说了一遍,最后特别加了一句:“恳请国师驾临广州,以再次挽救危局于水火中。”
    众人一听不觉心里一震:“陈宝此议可行。”
    既然说不动皇太后招驸马的心思,但是总可以先暂时把这个国师调走吧,这样大家就不用在这里僵持了,几乎是同一个心思的。
    张镇孙、陆秀夫等人都站了出来附议陈宝的请求,只有文天祥的一脸落寞和张世杰一脸的高深莫测站在那里。
    姜明在一旁冷眼观察着。也不说什么话。心里确实不由地佩服起张翔泰来。昨天他下定决心要取得一定地权柄之后。张翔泰就告诉他。这次和陈宝随奏折一起而来。而陈宝未去见驾。先去拜见故主张世杰。此事必有蹊跷。让姜明在朝议上注意大将军地反击。
    张翔泰想了良久。才道:“大将军若是不想和你分权。无非有两种办法。一种是自己带人出去。还有一种是把你支出去。前者有文天祥文大人地前车之鉴。他肯定不愿意远离皇权。自己在外边独自发展。那么只有后者了。趁此次地广州之难。以大义之名将你调到广州前沿。只需要旬月地功夫。皇太后就会坚持不住。势同骑虎一样。那时间朝中只有文大人和他大将军在这里。他稍作让步就可和文大人分而治之。”
    分析罢后。长叹一声道:“此局难解。你若是不去广州。则是不以大局为重。陷皇太后和你于两难之境。此时他趁机要求广州弃守。或者遣兵援之。声望必定大增。形式有利于他。若是你去了广州。说不定前期可以对你稍加宽松。还会让你领兵。但是你一去。可能就如文状元一般。再也难以奉召回朝了。”
    想到这里。姜明不由地心神一震。回过神来。望向杨太后。看他眼神也是有些惶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不觉地心里叹息了一声。女人毕竟是女人啊。
    在看看张世杰满脸地得意。心里地那股怒气也跟了上来。猛地一下站了出来。向杨太后行了一礼。道:“太后。关于广州之事。在下有些想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见他出来说话。杨太后也是一振。忙回道:“有本奏即可说之。有什么当讲不当讲地。”
    姜明扫视了一眼众人,不慌不忙的说道:“陈转运使说得对,关于广州在下是比较熟悉,我去是比较适当的,但是我要以什么样子的身份去,难道还是一个国师的名衔。”
    说道这里,故意自嘲的笑了一声:“堂上诸位皆都是身经百战之人,总不会相信我一人足可抵挡百万雄兵吧?”
    张世杰一听有戏,马上站了出来道:“国师若是担心这个,那就是多余了,广州守军对于你一策歼塔出还是颇有称道,国师若去,还不是军心大振,皆听国师调遣,另外上次听国师你和文大人说道,你手下不是还有千余精壮之士可供驱使吗?若是还不够,你在我和文大人的军中可再各选二千人,凑足五千之数,也是可以的。”
    说罢,看看姜明。似乎又想起什么似得,继续说了一句:“其实以国师之声望,只要登高一呼,那不是从者如云,哪用得着我们这点人马!”
    这句话说出来,不说是姜明和杨太后,就连是文天祥和张镇孙等人都皱起了眉头。这些话也就是骗骗一些心高气傲的毛头小子,怎么能瞒的了这些人。
    再则,什么登高一呼,从者如云。要真的是这个情况,朝廷又要担心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再重演一遍,马上就要做出防护措施了。张世杰说这一句话好生厉害啊。
    姜明却是不慌不忙的向张世杰拱手一下,道了一声谢过大将军。然后又转向杨太后道:“太后,听闻广州此刻的情景,我认为不外乎有两种结果。”
    “哪两种?国师请说。”杨太后温言道。
    “一是守,二是弃。”姜明说的倒也干脆。却是引得张世杰在一旁“嗤”的一声冷笑。然后就听见他在一旁说道:“国师这句话倒是也很轻松,不知道守要如何。弃之又要如何?难道朝中上下单凭国师一句话吗?”
    姜明冷静的回道:“要是我一言而决,那样我就说广州一定要守住。但是如何去守,既然是要我去了,那么就是要我临机而断了吧?”
    听到姜明说要去,众人心里不由的一松,但是杨太后马上问道:“那么前几日我们商议之事该如何解决呢?”
    看到大臣们都在看向自己,不由的心里一慌。
    姜明却是把昨天张翔泰教他说的那句话拿了出来,道:“其实关于太后收鸿儿为义女,那是太后自己的家事,何必要征求我们臣下的意见呢?”
    这句话说了出来,大臣们倒是措不及防,纷纷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过了好打一会,大堂上仍然是一片嗡嗡之声。
    陆秀夫皱着眉头开始行使他的丞相职责,站出来道:“肃静一下,在朝会上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怕有失体统吗?”
    看见陆秀夫说话,百官慢慢的静了下来,只有张世杰浑然不在意,出列道:“太后收义女是皇室的家务事,但是国师尚公主而为驸马。却是国家之事,不知道我说的对吗?”
    说罢,看向姜明,观察他是该如何回答。
    姜明淡笑了一声,道:“大将军言之有理,但是如此说,是愿意太后收义女了?”
    张世杰微微一惊,但是一时之间也摸不透姜明说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只好点头称是。看见他点头,姜明又道:“其实我和鸿儿早有婚约,这个一直没有告诉诸位,还要敬请各位原谅才是。”
    “早有婚约?”张世杰的脸瞬间黑了下来,发出了疑问。
    “不错,这一点,有参政张大人的父亲可以为证。”姜明说着把脸转向张镇孙,只见张镇孙的脸也暗了下来,遂心里感到好笑。又继续道:
    “其实这件事情并不是主要的,这次朝会,得知广州事宜之后,我还有一个新的想法,就是想请陛下御驾亲征。那样才能更大的鼓舞将士们的士气。还请各位前辈给些意见,不知道可使得不?”姜明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还是张翔泰教他的,按照老先生的话说,叫做转移视线,形成既定事实再说。看这个样子,果然达到了效果。
    众人的注意力果然被“御驾亲征”这个提议所吸引,反对之声也逐渐加高,慢慢的把驸马公主的事情放在了一遍,心中明白姜明意思的陆秀夫和张世杰等人,也不得不把精力拉回来应付姜明的这个新提议。
    姜明提出了这个建议以后,就不再多言,他明白这个只是一个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机会,说实话,真的要御驾亲征,他也不愿意去冒这个险,一旦有一点纰漏,那么所有的过错都会落在他的头上,千古骂名说不定都会有的,虽然这个历史已经不是他经过的历史,但是也绝对不情愿落一个那样的下场。
    朝会持续了整整一天,大家都没有吃饭,还是杨太后在午后看见大臣们又热又饿,才命人煮了绿豆粥每人分了一碗。
    最后达成一致,姜明以钦差的身份,领太子太保衔,代天子判广州,主掌广东军政大权,由大将军张世杰和信国公文天祥麾下各自拨出五千人为禁军,共计统帅一万一千人驰援广州,另外还顺势答应了关于杨亮节为禁军副将,在招募四千禁军,以卫戍皇室。而关于鸿儿为公主和招姜明为驸马都尉的事情,竟然一笔带过,不再提及。
    看到这样的结果,姜明心里不由的暗自叹息,看来张翔泰所料果然不错,众人希望自己离开朝廷之心,还是那么的强烈。难道自己就真的那么的让这些人感到威胁吗?难道自己的威胁会比元朝的军队还要恐怖。
    姜明心里这样问着自己,对于这样的朝廷,不由也慢慢的失望起来。

第一第二十六章 在占城
    蒙古人的贪欲无穷无尽,安南打从心里害怕被其征服的矛头指到,也是理所当然之事。——陈宜中说
    **************************************************************************
    近二个月过去了,陈宜中滞留在占城依然是一无所获。
    其实离开行朝。陈宜中本人没有感到丝毫的不悦。行朝之内没有他的容身之地。在他慢慢地体会到从福州离开之文天祥的心境时,能够得到前往占城这样的机会,反而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情。
    只不过,在走之前听到不少关于他“这么艰苦的时期里,那个人又潜逃了”的言论。让他觉得心里很不好受。别人用这样的眼光看他也是因为有前车可鉴,他无法去憎恨别人。然而对于陈宜中而言,虽然自己问心无愧,但是也实在不想再次受到误解。
    这次陈宜中是以大宋之左丞相身份出使安南,既然是国使,而且对于占城王室也有所求,所以准备了许多礼物才行。数量庞大的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不算。书籍也包含在内。不光是儒教经典,还有医术、陶磁器制造法等等,是这个时代之中对于大宋周边诸国而言,极为贵重的书籍。
    占城已经是有了一定的规模了,虽然比不上广州和临安等大的城市,但是亦有数万人居住,王官及寺院周遭房舍林立,市场里的物产也非常丰富。
    来之初。被奉为宾客礼遇,感觉相当不错,然而将行朝暂时迎至占城或者请求援兵的任务。却半点进展都没有?甚至连那陈仁宗陈日燇连个面都没有给陈宜中见。只是指派了一个曾经到杭州去留学过并且见过陈宜中的皇室子弟来招待他。
    就在今日,这个皇室子弟将陈宜中请到自己家中,给予这样的忠告。
    “因为陈丞相曾有恩于我,所以我才直言,现在我国上下皆不愿意再动刀兵。所以说将行朝暂时设置在我们占城或者求援是几乎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陈宜中皱着眉头问道:“你的意思是,贵国已经与元互通交好了?那么大宋三百二十年来与贵国建立起的友谊呢?”就这样问着,心里对这样朝三暮四的国家颇为不齿。
    “听到陈大人这么说。我也感到很难过。可是我们只是个小国罢了。就连你们大宋都屈服于蒙古打开临安府投降了。像我们这样地小国又怎么有办法与元对抗呢?”
    陈宜中听着这样地话被呛了一口气。沉默半晌。还是郁闷地回到道:“你说地也不无道理。”
    “当然。我们是不可能为了协助元而配合出兵地。只是修好而已。而且。陈丞相一家。想在我国停留多久都没有问题。”
    陈宜中心里不禁涌起了一股淡淡地苦涩。经过片刻地思考。他终于回答。
    “承蒙大人关心。对于可以容留我地家人。我非常感激。不过。光是这样实在是毫无意义。难道就没别地办法让行朝暂时在此驻扎吗?要不。就算是能征集一些贵国勇士。志愿前去增援一下我大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