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良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玉良医- 第2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姜展唯真正接手罗泌国了,就没有再提让英它王爷当国王那回事,而是想办法把他安抚好。因为让不让英它当国王,或者说,罗泌国将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不是姜展唯说了算,那要皇上说了算。而且,也不能把英它惹急,激起百姓的反感。
  那时正是太子主持朝政。经过商议,决定罗泌国正式成为大楚的领地,改为南勐州,划归中南省管理。设立五品土知州一名,是这里的文职长官,还是由英它担任,另有几名朝庭派的官员。五品守备一名,武职长官,由朝庭派的汉人担任,另暂时派两千官兵驻守在这里……让姜展唯在那里处理后续事宜,等到朝庭派的官员过去跟他交接后,再返京。
  六月初五,姜展唯又送来一份快报,他们急需大量的青和丸。因为今年的气候不好,障气比往年严重,那里的百姓,还有大楚的官兵,许多人都得了疟疾。之前的青和丸就快用完了,中南省制药的数量远远不够。
  紧接,中南省的布政史也送来快报,说中南省的许多地方及南边多个小国想要青和丸……
  皇上又下旨,让太医院和仁和堂继续加班加点制青和丸,以最快的速度运去中南省。同时,仁和堂制造和运送青和丸的费用,都由国库出了,还另奖励了五千两银子。
  陆漫和何承、李掌柜商议,仁和堂再出五千两银子,同朝庭的奖励一起,奖给了奋斗在第一线的制药人员和运输人员,那些人已经连续加班加点几个月了。特别是远在中南省的制药人员,上年冬月就过去了,远离家乡,日夜奋战,很是不易,要多奖。
  忙完这些事情,陆漫才轻松下来,也终于有时间想姜展唯了。他运用他的智慧,还有她的大力支持,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居然让大楚的版图又增加了一个豆腐块。开疆扩土,姜家老祖宗做过的伟大事业,他也做出来了。而且,几乎没有损失什么兵将,算得上和平演变。
  最最关键的是,他还活着,秋末冬初就能回来。这比什么都好!
  长公主和几位老爷也是高兴不已,姜展唯这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还远远超过了皇上和朝庭的预期。
  五月份,朝庭还有两件大事淹没在了那片恐慌中。
  一个是四月末举办的殿试五月初发榜,考中的人家不敢请客,别人家也不敢恭贺。
  赵二公子考中二甲第六十五名,还被选为庶吉士。还有刘氏的侄子,考中二甲第三十八名,也被选为庶吉士。
  赵二公子的名次让赵亦大喜过望,他知道一定是皇上看在先皇后的面子上,才给了他这个好名次,居然比会试提高了一百多名。否则,根本选不上庶吉士。
  另一件事是,五月二十七是太子的长子宋泽满月,连满月酒都没办。太子终于得了一个儿子,皇上终于有了一个皇孙。但这个儿子和孙子有逆臣的血脉,所以皇上和太子都不是特别喜欢。除非太子以后再没有儿子,否则这个宋泽根本不可能承继大统。
  皇长孙的满月酒是补不了了,但赵二公子和刘大公子的贺礼陆漫和长公主府后来还是补上了。
  六月份,长公主府有两大喜事。第一大喜事是姜展唯和陆漫夫妇同时为朝庭立下大功,第二大喜事是姜展玉的婚事。
  姜展玉六月二十五娶亲,初十那天已经把聘礼送去了鲁国公府。二老爷和二夫人都不通庶务,长公主就让杨氏、三夫人、大奶奶几个人共同忙碌这件大事。
  陆漫前些日子太忙了,长公主特批她好好在家歇息。陆漫不可能歇息得好,一个是何承七月就要娶亲,许多事她都要亲自过问,有时还要去“何府”看看装修情况。
  第二个,为了姜展玉的下一代,近三个以来月陆漫定期帮他检查身体,尽量不让他吃药。若有些犯病,她就给他施针。
  第三个,来找陆漫看病的人更多了。尽管一大部分人被长公主和和姜侯爷推了,但还是有推辞不了的。现在,她的固定病人增加到了八人。其中六个是看妇科,两个是看心疾。心疾病人陆漫会亲自去府里看病,而看妇科的则是自己来东辉院。
  忙忙碌碌中到了六月二十,宋默来了。他又长高了一截,瘦了,有了些宋明的影子。他还是在上年九月份的时候来过东辉院,后来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事再也没有来过。
  陆漫看到他红红的眼圈,笑着把他拉到身边,捧着他的脸说道,“默儿长大了。”
  宋默委屈地说道,“长得再大,也是你的……”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又改口道,“还是要叫你嫂子。”


第五百九十三章 同乡
  陆漫觉得,孩子的记性大,隔久了,有些亲母子感情都会淡下来。而这孩子隔了这么久还是如此依恋她,一定是身边太寂寞,又在心里把她当成了最亲的人,时时挂着,想着,才会如此。
  思及此,她又有了几分怜惜,笑道,“默儿今天在这里玩一天,嫂子给你做你喜欢吃的黄金大虾,再住一宿,明儿早回去。”
  宋默笑起来,他也是这样想的。又悄声说道,“嫂子,我祖母又给父王看中了一个小媳妇。”
  陆漫见他说这话时表情正常,没有不高兴,颇有些纳闷。这孩子,真的这样懂事了?笑道,“哦,是哪家姑娘?”
  宋默说道,“是平西侯家的四姑娘。我祖母和父王商量,再仔细打探打探,若无不妥,就派人去说媒。”
  陆漫又问,“平西侯家的四姑娘,是那个闺名叫丁玉琴的姑娘?”
  平西侯府的丁四姑娘是陆漫新收的一个病人,前几天才来家里看过病。
  宋默点头道,“嗯,她的闺名好像就叫丁玉琴。她救过我,我祖母和父王都挺喜欢她,说她心肠好,手巧。我也觉得她不错,做的猫玩偶多与众不同啊。”
  陆漫一愣,忙问道,“你怎么了,遇到什么危险了?”
  宋默说道,“十五那天,我跟父王去广济寺给我祖父和母妃上香……”
  那天傍晚,宋明还在寺里诵经,宋默先回了广济寺后他们住的院子。
  吃完斋饭,天色微暗,只有西边天际的少许晚霞没有散去,宋默来到在小院门口玩着。
  突然,他听到一阵熟悉的猫叫声,特别像豌豆黄。他高兴坏了,以为豌豆黄野来了这里,便寻着声音跑去追猫。跑过一片竹林,来到潭边,由于光线不好他先没看到有一位姑娘坐在那里。等跑到近前看到,他往旁边一让,不注意踩到一块石头上,身子一歪就掉了下去。那位姑娘手急眼快抓住他的衣裳,又把他从水里拖了出来。
  宋默已经呛了一口水,又吓又痛,哭都哭不出来。
  那位姑娘轻轻拍着他的背,轻声安慰道,“莫怕,上来了,没事了……”
  这时,郡王府的下人也赶到了,谢谢了那位姑娘,就赶紧抱着已经吓破胆的宋默回去。都回到院子了,宋默才发现自己的手里捏着一个小猫玩偶。想是那位姑娘见他吓着了,塞进他手里安慰他的吧。
  一旁的段嬷嬷也拍着胸脯说道,“哎哟,那天可把我吓坏了。我正在屋里收拾东西,那些丫头小厮跟没长眼睛似的,怎么一个错眼就让哥儿一个人跑了。等我们带人找过去,哥儿居然掉进了水里,还好被丁四姑娘救起来。可哥儿的膝盖和手掌还是刮蹭了皮儿,多痛啊。”
  宋默又把右手摊开,上面还涂着药膏。
  陆漫摸着他的手,心疼地说道,“可怜见儿的,还痛吗?”
  宋默摇摇头说道,“已经不痛了,用的是嫂子给的药膏。”
  陆漫又上下看看宋默,这孩子个子高,现在的体重至少有五十几斤,再加上衣裳被水浸透,更重。一个嫡滴滴的大家闺秀能一把抓住他,再拖上岸,实属不易。
  禁不住佩服道,“丁四姑娘真行,看着柔柔弱弱的,居然有本事把你从水里拖出来。还眼快,手快,反应快,有劲儿。”
  段嬷嬷也笑道,“可不是,郡王爷回来听说后也一阵后怕。让人去打听了,才知道是平西侯府的丁四姑娘,那天她和她母亲丁大夫人以及丁二姑娘来寺里上香,正好遇到默儿哥掉水里,她手急眼快就抓住了。郡王爷又专程领着默哥儿去感谢她,还送了厚礼。”
  陆漫又嘱咐道,“这些天豌豆黄和黄豆豆一直在家里,根本没有出去过,你那天是听错了。以后要记着,凡事不要莽撞,多危险啊。”
  宋默不好意思地说道,“后来我也知道是听错了。若真是豌豆黄,它不可能溜我的腿。看到我掉水里了,还跑得没有了踪影。”顿了顿,他又说道,“嫂子,丁四姑娘送我的那个猫玩偶好漂亮哦,我都带来了,送给悦儿玩。”
  陆漫笑道,“谢谢你,人家送你的,你留着就是。”
  宋默固执地说道,“嫂子不知道,那个猫玩偶真的极好看,女孩子会更喜欢。”说着伸出另一只没涂药膏的手,一个丫头把猫玩偶从包裹里拿出来递到他手上。
  玩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却着实把陆漫吓着了,她一把把猫玩偶抓过来。
  这个玩偶太熟悉,又太久远。熟悉得让她想落泪,久远得隔了一个人生。
  这是一个漂亮的凯蒂猫玩偶,白白的脑袋和四肢,耳朵上缝了一朵蓝色小蝴蝶花,穿着蓝色短衣短裤,红红的小鼻头,黑黑的圆眼睛和长胡子。
  哦,卖糕的!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个同乡人。
  宋默看到陆漫如此表情,非常得意地笑起来,说道,“嫂子也觉得这只猫玩偶很特别吧?长得不像猫,可就是能看出它是猫。呵呵,它这么漂亮,悦儿肯定喜欢。”
  正说着话,姜悦和姜玖手牵手走了进来。
  宋默又把玩偶递给姜悦,邀功道,“漂亮吧?悦儿喜欢吗?”
  这个玩偶把姜悦逗得咯咯直笑,接过来说道,“好可爱,比黄黄和豆豆还可爱。”
  一旁的姜玖也笑道,“是呐,是呐,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可爱的玩偶。”
  宋默又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只有一个,玖儿姐姐让针线房重新做一个。”
  姜玖点点头,她实在太喜欢了。
  陆漫让下人把宋默的东西送去竹院,几个孩子又急不可待地去了针线房。
  陆漫坐去炕上,继续消化丁玉琴是穿越女的这件事。那姑娘,看着一副柔弱的样子,却那么厉害,前世不会是特种兵吧,再不济也练过跆拳道。还有,她的手真巧,前世肯定学过手工或者画画。那凯蒂猫做得那么传神,那么像,不是她手巧自己做出来的,就是她画出来让巧手的丫头婆子做的。


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时落水
  丁玉琴今年刚刚十五岁,上年三月初同她的庶姐丁二姑娘一起落了水。那是一件震惊京城贵族圈的大事,陆漫这个不喜欢八卦别人家事的人后来也略有耳闻。
  单单是小姑娘淘气失足落水不会影响这么大,关键是在明阳公主府举办的桃花宴那天双双落水。据说是因为丁家庶女二姑娘嫉妒嫡妹才貌俱佳,在桃花宴上大出风头,气不过,当众讥讽嫡妹。丁四姑娘争执了几句,姐妹二人推搡几下怎么就一起掉进了湖里。
  那时虽已时至春季,但湖水依然寒彻入骨,丁玉琴被救起来了,却坐下了病根,月信不准,多血块,还痛经。家里人怕她影响生育,多方找人医治。当初也找过陆漫,被长公主直接拒了。那时陆漫刚生了小哥俩,身体不好,一直在家静养。
  丁玉琴治了一年多也没有治愈,前些日子平西侯丁大人又求到了赵亦那里,丁夫人又去跟何氏哭诉。说孩子已经十五岁了,因为上年丁二姑娘闹的那一出,丁家丢了大脸,四姑娘也一直没说到称心的亲事。现在那件事已经被渐渐淡忘,想赶紧说一门好亲。但姑娘家有这个病,总得抓紧时间治。何氏心肠软,又觉得丁四姑娘被庶姐整得可怜,让她想起了当初陆漫被陆沅整的事情,就同意了。去跟陆漫说了不少好话,陆漫才同意给她治病。
  不是陆漫心肠硬,京城有这么多求她的人,若她都亲力亲为,根本顾不过来。仁和堂的几位大夫,还有何承,已经得了她的许多真传,治疗妇科和心疾的手艺都非常不错,不需要一定要找她的。若找了那几个都没治好,那么她也不敢打保票一定能治好。
  据说丁二姑娘更惨,救起来后就被弄去庵堂抄经一年,正在说的亲事也被退了。今年三月刚被接回府,又说了好几家,人家都不愿意要……
  那位丁四姑娘,应该是上年落水时换了芯子。
  陆漫想着,以后该如何跟那位同乡打交道呢?觉得还是先不要他乡认故知的好,看看这个穿越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还好自己没有弄出太明显的前世的东西。水杨丸没有脑抽地叫阿斯匹林,这个名字太有特色。洋地黄还是叫的吊钟花,青蒿丸后来被姜展唯改成了青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