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良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玉良医-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妈妈是在七月二十二申时末来到兰汀洲的。
  她穿着带补丁的灰布衣裙,头发几乎白了一半,极瘦,脸色青黄,皱纹又深又多,像个五十岁的老妪。
  她今年还不到四十岁啊。
  这样一个典型的村妇,跟陆漫印象中那个白晳微丰的清秀妇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陆漫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上前抱着王妈妈哭道,“妈妈,那小陈氏到底对你做了什么,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大概还有原主的情绪在里面,陆漫伤心得难以自持,抱着王妈妈哭个不停。王妈妈还想跪下,被陆漫抱住了。
  王妈妈也哭了,说道,“我的姑娘,妈妈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再见你。快放开手,妈妈身上脏,莫污了姑娘……哦,不对,现在要叫三奶奶了。”她看了看陆漫,又哭道,“姑娘瘦多了,也好,好看了……”
  绿绫流着泪劝道,“快莫哭了,终于见着了,这是好事啊。”
  王妈妈先收了泪,说道,“是老奴的错,让三奶奶伤心了。”
  两人携手坐下,陆漫讲了王大伯和王大旺夫妇卖去了哪里,并说已经派人去寻找了。
  王妈妈听了激动不已,又要给陆漫跪下磕头。被陆漫拉住了,说道,“妈妈一家是因为我才惨遭横祸,快莫如此。”又问道,“我娟子姐呢?我们没有她的消息。”
  王妈妈还有个闺女,比陆漫大半岁,叫王晓娟。


第八十二章 何明珠
  求月票,求订阅
  王妈妈叹道,“娟子上年被二太太配给南县庄子里的一家佃户了。”看她的样子,王晓娟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何氏在陆家的时候,王大伯是陆家的大管家,王妈妈是陆漫的乳娘,一家人日子过得非常滋润。小陈氏嫁进来,因为王妈妈一家不听她的话,陆老太太又恨何氏,就由着小陈氏把王大伯父子(女)三人打发去了庄子,后又把王妈妈打发了出去,还不跟男人儿子在一起。他们一家四分五裂,日子过得极是凄苦。
  陆漫说道,“妈妈,等把有些事解决了,我们就想办法帮帮娟子姐。若她的婆家好相予,就给娟子姐一些田地当嫁妆,让他们善待娟子姐。若婆家人不好相予,就想办法让他们分家单过,甚至合离。”
  王妈妈抹着眼泪道,“看三奶奶说的,是老奴没有把三奶奶照顾好,才着了人家的道。若三奶奶真的没了,老奴也不活了。”她还在庄子里的时候,就隐约听到陆漫被嫁去长公主府冲喜,还上吊自杀,只不过没死成。
  陆漫安慰道,“那是我一时想不开做的蠢事,以后再不会了。”
  在清风院里玩的小豆子被丫头找了回来,王妈妈抱着小孙子又哭了起来。
  陆漫难过地说道,“对不起,小妞妞死了。”
  王妈妈流泪叹道,“那孩子一出生身子就不好,病病秧秧的……”
  柳芽过来笑道,“饭已经摆好了。”
  陆漫同祖孙两个一起吃了饭。
  王妈妈坚持不跟陆漫一桌吃饭,无奈陆漫自己在炕几上吃,他们祖孙和绿绫在小几上吃。
  饭后,王妈妈洗了澡,换上干净衣裳,又同陆漫说起悄悄话。别的丫头都很知趣地退出去了,把小豆子也领走了,卧房里只剩她们两个。
  她们一直说到睡觉,陆漫睡在床上,王妈妈搭地铺,还在继续讲着。
  陆漫本想让王妈妈来床上跟她一起睡,无奈王妈妈不愿意,“那怎么使得,主子再是体恤老奴,上下尊卑也得有。”
  随着王妈妈的讲述,陆漫也知道了更多有关何氏和陆家的情况。
  何氏闺名何明珠,长得非常美丽,陆漫的模样就是随了她。何晃中年才得了这么一个闺女,对她是疼爱有加,爱若明珠。
  却不愿意让她嫁人,只想她招婿继承何家家业和衣钵。还着重培养了几个女婿人选,就是他的几个徒弟,其中还包括了现在的李掌柜。
  何明珠单纯温柔,也就按着她爹给她规划的生活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尽管有许多人家来提亲,其中包括一些看上何明珠美貌的高官子弟,何晃都没应。
  直到何明珠十五岁那年,有一天她在外出的时候遇到恶人调戏,正好被陆放荣所救。陆放荣长得高大英武,又武功高强,让何明珠芳心暗动。
  陆放荣也一眼喜欢上了这位美丽温婉的姑娘,不仅自报家门,还说自己刚刚中了武状元。他问何明珠家庭住址姓甚名谁,何明珠没有任何欺瞒,都说了。
  几天后,陆放荣就亲自领着媒婆上门提亲。
  何晃连那些高官子弟都不愿意,别说这个寒门小户了。那时陆放荣刚中了武状元,进军里当了个正六品的护军校,大哥陆放明还在备考。为了两个儿子走科举,陆老太太卖了家里的大半家产,仅余二十亩地和京郊的一个破院子渡日。
  何晃就说自己闺女要招上门女婿,继承自己的家业和衣钵,若陆放荣实在中意何明珠,就入赘何家当上门女婿。
  陆放荣当然不可能上门,但又实在倾慕何明珠,就承诺会让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姓何,继承何家的香火和衣钵。
  何明珠在屏风后面听到陆放荣的承诺,更被感动了,跑出来对何晃说,她非陆放荣不嫁。若何晃不同意,她就出家当姑子。
  何晃无法,只得同意。
  而陆老太太虽然不愿意儿子的第一个儿子送给何家,但听说何晃是太医院院判,那可是仅次于太医院院使的六品官。而且何晃医术高明,又跟许多高官相熟,连宫里的娘娘都认识,对两个儿子的仕途肯定有帮助。特别是老大,即使考上进士,没有门路也不好谋缺。于是,也就咬着牙同意了。
  因为陆家穷,又因为何家只有这一个闺女,所以在第二年何明珠出嫁时带走了何家一小半家产。包括一个京城的宅子,五百亩地,一个庄子,四千两压箱银子。
  为了迎娶何明珠,陆家在京城租了个四合院。两房人加一个老太太,还有何氏带来的八个下人,拥挤不堪。
  何氏一嫁进陆家,就包揽了所有的生活开销。她不好意思自己有下人,而让婆婆受苦,又给陆老太太买了个丫头。又说自己在京城有个三进宅院,让婆家人都搬去那里住。陆老太太十分傲气地不住儿媳的嫁妆宅子,说怕人戳她脊梁骨。
  何氏怀孕后,因为住不惯这个小院子,也因为感念丈夫和婆婆愿意让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姓何。就拿银子出来买了个三进宅子,连买带装修、做家具,花了近千两银子,还落的是陆放荣的名字。
  是陆家人的宅子,老太太和大房一家都高高兴兴搬了进去。何氏又掏钱买了几个下人,给老太太和大房用。
  那年陆放明如愿以偿考上了进士,何氏又掏银子为陆放明走关系谋缺,还是何晃求了人才在通政使司给他谋了个八品小官。陆放明高兴,先后纳了两个小妾。
  王妈妈咬牙骂道,“那一家人就是山洞里的吸血蝙蝠,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还纳小妾,吸的都是先二太太的血。”
  陆漫也是气愤不已,陆家那一大家子太不要脸了,何氏也太圣母了。
  结果何氏只生了个闺女,也就姓了陆,取名陆漫。并说好,下个孩子是儿子就姓何。
  还没等何氏再怀一个,在陆漫一岁多的时候,何晃就出了事,何老太太几天后也死了。


第八十三章 偷换
  何氏痛不欲生,但为了女儿还是坚强地挺了下来。因为何晃被斩,得罪的又是新晋皇后,皇后娘家又势大,陆家两兄弟的仕途一下黯淡下来。不仅升官无望,他们的上峰还在找机会把他们踢出自己的衙门。
  那时,陆老太太就想把何氏休了,但陆放荣坚决不同意。她又看到何氏拿银子为两兄弟找关系,也就忍了。可陆放荣到底还是被整去了辽省乌城,老太太也彻底怒了,在陆放荣走后就作主休了何氏。
  何氏也觉得是自己连累了陆家兄弟,若继续留在陆家,陆家兄弟怕是永无出头之日。所以,被休了也毫无怨言。
  她娘家人丁不旺,世代单传,到了何晃这一代更惨,只有何氏一个女儿。何家没有兄弟,甚至没有族亲。何氏被休后,不敢呆在上京城,只得去投奔远在蜀中的舅舅家。
  何氏自嫁进陆家,承但着家里几乎所有开支,还掏钱为兄弟两个跑官,甚至老太太的娘家有事了她也会支助,花银子如流水。几年间,嫁妆就用去了大半,还只剩下几百两银子,一个宅子和五百亩田地,外加后来添上的仁和堂。她把宅子卖了六百两银子,再加上原来剩下的银子,总共一千多两。
  何氏带走了七百两银子,五百亩田地和剩下的五百多两银子送给了陆家,仁和堂留给了陆漫。
  并跟陆老太太言明,陆漫出嫁之前,仁和堂挣的钱一半给陆漫存着当嫁妆,一半给陆家用。陆漫出嫁时,那些存下的钱和仁和堂必须给陆漫当嫁妆。她知道陆老太太爱财,觉得给陆家留下了足够富余生活的银钱田地,陆漫又是她的亲孙女,老太太和大老爷就是看在钱财的份上也会善待小陆漫。
  在她想来,仁和堂还在她的嫁妆单子上,只要陆漫活着,别人就谋不走。
  之所以把这么重要的仁和堂留在陆家也是迫不得已,她怕自己此去千里迢迢,万一有个意外怎么办。陆家好歹是官宦之家,肯定能保住仁和堂。
  不过,何氏还是留了一手。就是把仁和堂的房契交给了王妈妈和抱琴,让她们务必保管好,等陆漫长大后再交给她。而且,她们手里有房契的事要绝对保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抱琴和抚琴原来都是何氏的丫头,何氏被休,带走了抚琴,把抱琴留下服侍小陆漫。
  王妈妈抹了一把眼泪,“这是先二太太的一个失策,她太良善太单纯,根本看不懂人心。她该把房契交给老李掌柜叔侄的……”
  陆老太太把何氏休了后,怕夜长梦多,二儿子会去找何氏,又急不可待地聘了她娘家侄女小陈氏。
  按大楚律法,陆放荣是守边将士,陆老太太是不能不经过他的同意就善自休弃他媳妇的。陆放荣回京后听说媳妇被老娘休了气得要命,但木已成舟,也敢不把这事闹大,闹大了老太太会被仗刑。
  他跟陆老太太大吵了一架,还是娶了小陈氏。但也跟老太太明言,除了第一晚,以后便不会再碰她,成亲三天后他就又走了。
  走之前跟小陈氏言明,陆漫必须得由王妈妈和抱琴两人服侍,若敢把她们两个弄走,把他闺女养废,或者让闺女得个什么病死了,都会算在她头上,让她以命抵命。
  小陈氏气得要命,既不敢把手伸向王妈妈和抱琴,也没敢让陆漫得个什么急病死了,小陆漫才得以活下来。
  陆放荣走后不久,小陈氏就诬赖王大伯偷东西,打了他二十板子,把他和大儿子王大旺、小女儿王小娟罚去乡下给她种地。陈家也不是什么大地主,给她的陪嫁是南县五十亩坡地,还分了两个地方。
  王妈妈气道,“陆老太太背信弃义,当着先二太太的面答应会对姑娘好,可先二太太一走,就对姑娘不理不踩。先二太太和老奴也看走了眼,没想到抱琴那个死丫头老早就对二老爷存了那个不要脸的心思,会做出卖主求荣的事……”
  陆放荣走后的几天,陆老太太便开始给陆放荣寻摸样整齐的丫头,说儿子离家那么远,得有女人照顾。陆放荣讨厌小陈氏,根本不带她去任上,老太太只得找个女人送去照顾他。
  那天,王妈妈突然听说抱琴被陆老太太提成陆放荣的通房丫头要送去乌城,还是小陈氏举荐的,着实吓了一跳。心里恨死了那个丫头不要脸,但想着陆放荣总会有女人,让抱琴去,或许对自己姑娘还有好处。
  便压下心里的膈应嘱咐她,莫让老爷忘了二姑娘,让他时常写信敲打小陈氏。最好能劝二老爷把姑娘弄去乌城,彻底脱离小陈氏的魔爪,姑娘的日子会好过许多……
  王妈妈又气道,“……老奴还留了个心眼,怕那个死丫头拿契书去换富贵,她走之前,还专门去看了藏在姑娘床底下的契书,看到契书依然在那里,才放了心。”又哭道,“哪里想到那抱琴是个奸的,她答应得好好的。一去了乌城,就把二老爷哄得五迷三道,两个月后就来信说怀了孕,根本不管姑娘……一年后,仁和堂的李源突然来找老奴,说小陈氏把仁和堂整个都租出去了,包括前面的铺子和后面的院子。还拿出房契说,先二太太早托人把这个铺子以五千两银子的价格卖给她了。老奴吓得赶紧把藏着的契书找到拿出来,李源看了,说这契书是假的,定是被抱琴调包了……呜呜,都是老奴没用,识的字不多,看到那纸上有字有印章,就以为契书好端端地放在那儿……”
  王妈妈吓得魂飞魄散,跑去找陆老太太。陆老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