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静静地看你装哔(穿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就静静地看你装哔(穿书)-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时间前朝和后宫人心惶惶,就怕这当今天子有个好歹。
  当然,一些心思本就不端的人,此时也蠢蠢欲动,另投主子,好一举博得从龙之功,从而平步青云。
  慈宁宫。
  “静水!去给哀家查查赵氏那个贱人如今在做什么?”太后怒摔茶杯,平地生惊,慈宁宫的宫女太监都忍不住抖了一抖。
  她口中说的赵氏,便是顺太妃。
  江东赵氏。
  在太后心里,这后宫中也只有顺太妃有那个能力和动力干这种散播流言的事了。
  她可不会忘记当年夺嫡之时,贤王的声势是何等浩大!若非先帝拖着病体亲自册封当时的李成为太子,占了个名正言顺,这时候,坐在那个椅子上的人就不一定是她的儿子了。

☆、第55章 昏迷不醒

  午后,苏之婉悠哉悠哉地梳洗打扮好后,和李承泽一同前往乾清宫的时,是太后身边的静善姑姑出面把他俩儿挡在宫外的。
  这本该是黄顺做的事,却被太后以黄顺未照料好主子为由,让他被迫闲置了。
  黄顺到底是明景帝的人,太后就算对他不满,也得等明景帝醒来后处置。
  然而,黄顺深知,目前经过一夜的救治,皇上的病情也没有半点好转,能不能醒来还难说。
  以如今太后对他的态度来看,若是皇上醒过来了,他黄顺这条命算是保住了。若是皇上醒不过来……
  作为一个奴才,就算他再卑微,也是惜命的。
  他得为自己谋出路了……
  “本宫和太子殿下听闻皇上病了,甚是忧心,特来前来请安,望姑姑向皇上和太后娘娘通报一声。”苏之婉脸上挂着担忧的神色,温和得对静善道。
  静善道,“恐娘娘怪罪,太后娘娘吩咐了,后宫前朝一干人等,不得前来探望。”
  苏之婉早就知道是太后是不允许任何人探望明景帝的,毕竟这个时候明景帝还没有醒呢!
  也不失望,只是对着乾清宫的方向告了声罪后,便带着李承泽回了咸福宫。
  乾清宫寝殿。
  静水走了进来,俯耳在太后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太后压了压明景帝的被角,刚才太医说是明景帝的病情已经得到控制,想必不久之后就会醒来了,这实在是个好消息!
  可是,静水又带来了一个不怎么好的消息。
  太后道,“贵妃和太子一同到乾清宫来请安?然后相携离开?”
  如今朝堂上的流言,太后从来没有想过是因为太子和苏家。
  除了再他们之前有一个顺太妃和贤王更有可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太子的年龄。
  十岁稚童,不大不小,就算背后有苏家支持和撺掇又有什么作为呢?
  可是,她却忘了,后宫还有一个端柔贵妃!
  听说端柔贵妃待太子殿下宛如血亲母子,吃穿用度无一不亲自操办,太子对贵妃也颇为孺慕,两人相处极为和谐,从未因任何事有过任何分歧。
  若是端柔贵妃控制了太子,一旦皇帝有个什么好歹,便是太子继位,到时候,太子年幼掌控在苏家手里……
  苏家……
  太后想到这,考虑到皇帝病情已经得到控制,沉吟片刻,对静水道,“传哀家懿旨,从明日起,令太子李承泽和端柔贵妃到乾清宫侍疾!”
  目前她得对付气焰更嚣张的顺太妃和李宗一脉,没什么心思顾忌到太子和苏家一党,把贵妃和太子放到眼皮子底下,也算是就近监视了,只要这两个人不出什么幺蛾子,宫外的苏家就不可能轻举妄动。
  目前,明景帝病重,人事不省,宫里自然由太后全权负责,太后懿旨,没有谁敢违抗!
  可以说,现在的太后是整个大明王朝,权利最大的人!
  次日一早,苏之婉和李承泽再次到乾清宫的时候,便没有任何人敢拦着她了。
  乾清宫的奴才虽说名义上属于后宫管辖,然而,一般宫妃是不敢命令他们的,就连太后也会顾忌到明景帝而不会随便调令乾清宫的奴才。
  而今,明景帝病重,整个后宫自然是太后说了算。
  属于明景帝的亲信,如今都听从太后的调令,由此可见,太后的权利已经大到了什么程度!
  相信顺太妃也等不了了吧。
  苏之婉低眉浅笑,牵着李承泽的手,走进了如今所有妃嫔都想进入的乾清宫。
  昨日,苏之婉和李承泽被拦住不是没有原因的。
  自从明景帝称病罢朝之后,这后宫的妃嫔,宛如闻到腥的猫一样,恨不得扑到乾清宫,扑到明景帝的跟前一诉衷肠、小意温柔,或者是打着侍疾的名头,死皮赖脸待在乾清宫。
  有孩子的妃嫔更是递消息给公主或是皇子,让他们在自个儿父皇跟前表表孝心。
  宫妃有这么个想法并不算奇怪。
  生病的人最为脆弱,若是能陪着明景帝度过生病的这段日子,那未来的明景帝痊愈,可能都会记你几分好。
  太后也是从宫妃过来的,自然明白这个妃嫔们打的是什么主意,这其中真心关心皇帝的恐怕也没几个,她也不需要有人来关心他,再加上皇帝并没有醒,索性不耐烦地吩咐静善把所有前来探望的宫妃,或是皇子皇女拦在了乾清宫外。
  说起来,苏之婉已经好几个月没见过明景帝了,映像中明景帝始终是意气风发的,不惑之龄却没有半分年老之态。
  而今,看着他躺在床上,虚弱憔悴,连双鬓都染了风霜,双眸紧闭,眉头紧皱,嘴唇灰白,一时间心里不胜唏嘘。
  这就是人命,多么不值钱啊!
  任你是天潢贵胄,是天子,是万民之主又如何?
  在阎王爷面前,恐怕什么都不是!
  恍惚间,苏之婉仿佛又看到了,如今她不愿意回忆起的那些尸横遍野与悲哀苍凉,脸上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了浓重的悲恸。
  感受到右手被李承泽不轻不重地捏了一下,把她从回忆里拉了回来。
  唇角微微上扬,轻轻摇了摇头,有些感叹自己突然而至的矫情。
  松开手,低头瞥了他一眼,又替明景帝掩了掩被角。
  走到太后跟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万福礼,道,“请问太后娘娘,可有处置了那个宫婢?”
  众目睽睽之下所有人都知道贤王李宗和一名宫婢秽乱宫闱。
  自古流言都是难以止住的,毕竟能控制住人言却控制不了人心,这种事情就算明景帝和太后想禁也禁不住。
  好在,太后和明景帝是单独把李宗和那名宫婢提到乾清宫审问的,所以,除了乾清宫仅有的几个宫人,如今后宫前朝也不知道李宗和裴云若的私情,也算是保存了一点明景帝的颜面。
  其实,只要把李宗和裴氏的私情抖了出去,一经查实,李宗和顺太妃想弄出什么幺蛾子也不可能会有什么作为!
  顶多,顺太妃和李宗的打算便是,乘着明景帝病重,或者是就此驾崩,然后登基称帝!
  可是,只要私情一经暴露,朝堂上的那些酸儒绝对会以死明智,不可能对支持一个和自家哥哥的女人偷‖情的王爷登基称帝!
  李宗和顺太妃虽然也有武将支持,但是,大多数还是还是一群文臣,然而文臣当年又有苏家和王家,李宗坐上皇位的可能又小了许多!
  然而,这个前提是太后把这件事抖出去。
  可是,太后是不会这么做的。
  她明白自己的孩子。
  明景帝从来都是一个爱面子的人,若是把这件事抖了出去,确实可以从此绝了李宗和顺太妃的心思,可是御史恐怕也会兢兢业业地记录上这次政变明景帝反败为胜的原因!
  或许他们不敢明明白白地记录上明景帝的绿帽子,可是不能保证未来的野史。
  这丢脸可就丢到了未来的子子孙孙的面前了。
  以后恐怕谁都知道大明明景帝曾经宠爱的一名妃嫔,不堪寂寞竟然做出秽乱宫闱的丑事!
  若是太后在明景帝未信的时候,擅自做了这么个决定,恐怕,明景帝虽然嘴上不说,心里恐怕也是会怪罪的。
  这也是顺太妃敢胆子大到撺掇着往日旧部替李宗壮大声势的原因之一。
  她就料定了,太后在明景帝醒来之前,不敢轻举妄动!
  太后定定地看了她一会儿,只道,“这事,哀家自有安排,不需要贵妃过问!”
  苏之婉,道,“是臣妾逾越了。”
  于情于理,她都得过问一下。
  虽然现在后宫宫权都交给了良妃,可是,苏之婉乃明景帝亲册的端柔贵妃,在承乾宫的那位再也翻不起风浪之后,便是如今后宫位份最高的女人,过问一名宫婢的处置情况也算分内之事。
  再说,谁都知道是因为那名宫婢,明景帝才会躺在床上昏迷不醒,作为宫妃,她也少不得要关心几句。
  既然是侍疾,苏之婉就不可能当一个甩手掌柜,什么事都由宫女去办,当然,也有不可能事事亲手亲为。
  为此,太子殿下没少和贵妃闹别扭。
  比如,苏之婉给明景帝擦脸的时候,太子殿下就静静地站在一旁,做出一副孝心可嘉的样子,其实眼睛一直盯着她的手,看得她心里发毛。
  对此,贵妃娘娘只好扶额叹息。
  如果,忽视她上扬的嘴角,那就更有说服力了。
  也许是太医真有几分本事,也许是苏之婉的精心照料,也许是太后的诚心祈祷,也有可能是奉先殿的顺太妃的“心诚则灵”,罢朝好几天之后,明景帝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
  明景帝醒来之后,太后忍不住握着佛珠直道阿弥陀佛。
  这几天她也颇为辛苦。
  她本就是个深宫妇人,不懂政事上的弯弯绕绕,让她和后宫的女人争,她恐怕还行,让她和朝堂上的老狐狸去勾心斗角,太后就真真手足无措了。
  所以,只能按照她王家所说,暂时压下李宗和顺太妃的气焰。
  眼看着就要压不住了,还好先祖庇佑,明景帝终于醒了过来!

☆、第56章 端柔皇贵妃

  这几日,明景帝躺在床上,不是没有知觉的,偶尔也有清醒的时候,只是口不能言罢了。
  虽然清醒的时候很少,可是也足够他了解一些事情了,
  比如朝堂上各个党派的蠢蠢欲动,太后对顺太妃和李宗的揣测,贵妃和太子的悉心照料……
  这也多亏了黄顺,让他即使罢朝几天也能熟知如今的政务。
  黄顺不愧是跟着他二十多年的贴身太监,就连太后也未曾发现自己的儿子已经渐渐恢复了意识,而黄顺却察觉到了。
  也是黄顺每晚都在他耳边念叨一些朝堂上的局势,他才选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时间醒来。
  否则,又不是天意,怎么可能刚好在太后压不住那群乱党的时候,他自个儿就恰好就睁开了眼睛?
  他的病确实来势汹汹,据黄顺所说,太医若不是碍于他是天子,恐怕在寻常人家,早就让安排后事了。
  换而言之,几天之前,太后就知道也许他是活不下来了,要不是她下了死命令,太医也极力救治,这条命,他能不能捡回来倒难说。
  让明景帝感到诧异的是,太后从来没有扶持幼主垂帘听政的想法。
  王家心思大,明景帝一向是知道的。
  他敢肯定,王家绝对向太后有过此类进言。
  然而,从太后依旧费心费力替他稳定朝纲来看,太后并没有同意王家的野心。
  能把持住成为实际上的天下之主的诱惑,明景帝想不到除了是因为他的其他的原因。
  这或许就是娴儿所说的,母亲对孩子的本能吧。
  在明景帝初登基的时候,他和太后的母子关系并不算亲厚,虽然有王家在不断地扩张权势的原因在,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太后对明景帝的关心,并没有表现出来,一直都是冷冰冰的,连寻常百姓家的母子都不如。
  这样明景帝一直耿耿于怀。
  明孝元皇后一直都是这样和明景帝说的。
  她曾经道,同为女人,她自然明白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本能,但是母后天生就不是会表达感情的性子,以后皇上自然会明白的。
  为此明景帝还和苏之娴冷战了几天。
  那时候他并不喜欢听到有人为太后说和,他也并没有看出来,太后会有什么本能,是个不会表达的性子!
  也因此,太后和明景帝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而今,经过这么一场大病,明景帝才明白,明孝元皇后说的是什么意思。
  想到这,明景帝看着太后特意奉来的一尊佛像,有些愧疚自己之前对太后的怀疑。
  她始终是自己的母亲,母亲总是爱自己的孩子的。
  招来黄顺,不顾他的劝阻,拖着病体去了谨身殿。
  靠黄顺口诉,对朝堂上各个党派的一举一动始终有些模糊。
  明景帝自认为是勤政的皇帝,虽不说立刻上朝处理政务,但是总得看看这几天的折子吧。
  黄顺低眉顺眼地扶着明景帝的手臂,默不作声地扶他进了谨身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