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李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瓜田李夏-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天她跟夏老太太商量好了,晌午摊煎饼。夏至回到家里的时候,夏老太太已经从武老太太那里把煎饼烙子给借来,并开始烙起了煎饼。
  这么多人,这煎饼一张张地,可要烙上好一段时间。
  夏老太太今天和的是三合面,白面、黍米面加上苞米面。三种面比例适当,摊出来的煎饼甚至比单纯的白面还要香,而且特别顶饿。
  夏老太太用三合面,并不是为了节约白面,主要还是这种面食顶饿,长力气,特别适合干活的时候吃。
  夏至没帮着烙煎饼,她今天负责做汤,还有卷在煎饼里的菜。黄瓜丝,酸辣土豆丝,豆腐丝,再加上烫熟的豆芽,夏至又炒了些肉丝拌进去,这就算准备齐全了。至于汤,今天夏至准备的是丝瓜甜豆浆。
  大兴庄有豆腐坊,每天早上都会卖上一轮的豆浆。因为夏至说要用豆浆做汤,所以夏老太太一早就买了一大盆豆浆预备着了。
  丝瓜去皮切薄片,放进烧开的豆浆的里,略滚一滚,再加上一些糖,这汤就做得了。这汤很适合夏天吃,本来还是一道养颜汤来着,若是里面再滚些羊肉片进去,会更加美味,当然美颜的功效也就更显著一些。
  夏至在后面案板上切丝瓜的时候,田氏就主动走过来给她帮手。
  这两天,田氏对夏至的态度越来越好。夏至也没大放在心上,她早就知道,以田氏的性情会有早晚会有这样的转变。
  田氏其实是个很识时务的女人。
  田氏一边帮夏至削丝瓜皮,一面就开始跟夏至攀谈。先前还问些割麦子的事,慢慢地她的话题就转到了陈家老爷子的两个孙子身上。
  除了多大年纪了,定亲了没有这些明面上的问题之外,田氏竟然还问夏至这两个半大小子的性情如何,然后还问到了陈家的两个舅妈。
  夏至慢慢地觉出有些不对劲儿来。
  “娘,你问我这些干啥?你要想知道,不会自己问,自己看啊。”夏至看了田氏一眼,手底下可没停。
  “那不是你跟他们在一块干活吗?”田氏飞快地朝前面看了一眼,夏老太太这会正好往前院去了,倒是不担心会听到她们的谈话。“我也没别的意思。你看你大丫姐和二丫姐的亲事到现在还没着落……”
  “娘,你不会吧……”夏至惊讶地微微睁大了眼睛,手底下也停住了。


第201章 收获的季节
  田氏见了夏至这个神情,心里就有些急。她连忙四下看了一眼,好在夏老太太、小黑鱼儿还有小夏林几个都不在,她就是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跟夏至说这件事的。
  夏至实在是太忙了,她想抽空跟夏至谈谈却总找不到机会。再有,这件事她也不想耽搁。既然发现了可能的目标,那就要早点儿定下来,迟了一步,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咋地啦,这事你还有意见?”因为着急,田氏没控制住自己,语气就有些呛了。虽然她本意并不想跟夏至这么说话。但是说到底,夏至还是她生的。
  “娘,我能有啥意见啊。”夏至好脾气地笑了笑,“你是不是听说啥了?”
  “啊,我是听说了。”瞧着夏至的态度还不错,田氏也就没那么急了。“昨天在场院上,孙四儿是不是跟腊月她姥爷问,他俩孙子都定亲了没有?”
  “是问来着。不过就是唠嗑那么随便问问呗。娘,你是听谁说的?”夏至偷偷打量田氏。
  “你别管我是听谁说的。孙四儿家可有个闺女,今年十五了,估计似乎看上老陈家的大孙子了。”田氏飞快地说道,一边皱了皱眉,似乎是有些不悦。
  “所以你就着急了,想抢先把我大丫姐说给陈大哥?”夏至笑着问。
  “难道不行?”田氏反问。
  这就是真想把大丫说给陈家大哥了。
  夏至就觉得隐隐有些头疼。田氏看来也是着急了。陈家和夏家的日子过的差不多,算得上是中上等的人家。如果论富裕的程度,应该还比夏家强一点儿。夏家是胜在出了一个夏秀才,身份上更贵重一些。
  陈大哥和陈二哥看着都是挺敦厚的好少年,夏至不能想象他们将来会变成夏秀才那样。而且,陈家就算有些家底,也搁不住田老头搜刮。
  这件事断然不行,即便她不拦着,夏老爷子也肯定得拦,就算是能说到陈家老爷子跟前,人家肯定也不会答应。
  夏三婶看着不声不响的,可人家也不傻啊,能让娘家侄子娶田老头的孙女,能让娘家去填这个无底洞。
  夏至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田氏打消这样的念头。不然事情不成不说,也免得大家尴尬。
  略微一寻思,夏至就明白了田氏的想法。田氏一定是看着陈家人人物、衣裳齐整,又拴了那么大的一辆车,听陈家老爷子说话,就知道是兜里有钱,很有底气的人家。
  再就是因为怀疑孙四儿想把自己的闺女说给陈家大哥了。
  孙四儿是有名的精明人,从不吃亏,而且眼界还很高。孙四儿能为自己闺女看上的,那肯定就是好的。
  而且,陈家大哥是陈家的长孙,这两天大家都瞧出来了,陈家老爷子特别疼这个大孙子。
  为了这个大孙子娶媳妇,陈家老爷子应该是很舍得花银钱的。以后陈家大哥要是想帮扶老丈人家,陈家老爷子只怕也拗不过这个大孙子。
  这应该就是田氏打的如意算盘,其中一定是借鉴了她自己的成功经验。
  田氏瞧着夏至好一会不吭声,就催她。“夏至,我看你跟他们都混的挺熟。有些事我不好打听,你机灵,帮娘打听打听……”
  田氏让夏至帮她打听陈家的家底。
  夏至菜刀眼看田氏。
  “夏至,你就帮娘打听打听。娘给你绣个好看点儿的荷包。”田氏对夏至还用上了收买这一招。
  “娘,这事儿你还真问对人了。”夏至突然一笑。
  田氏不解地看着夏至。
  “这两天我不会跟老陈家一起干活吗,我跟他们没少说话。娘,你不知道,他们家就是个空架子。”
  “不能吧,我听腊月她姥爷说话的口气,那可老有钱了。”田氏就有些不信。
  “他自己说的话你听了就信了?”夏至笑,“陈家大哥和陈家二哥眼看就到年纪,该说媳妇了。他不吹着说,人家能找上门来主动把闺女给他家做媳妇?娘,这不是很简单的道理吗。”
  “别看陈家老爷子跟我爷挺好,我三婶看着也挺老实的一个人,可陈家老爷的脾气和我爷可不一样。”
  夏至说着,就打量田氏。
  田氏果然就犯起了嘀咕,夏至说的话很有道理啊。陈家老爷子很善言谈,有时候用词和语气是夸张了一些,完全不像夏老爷子那么古板、严谨。
  像这样为了哄媳妇上门吹牛的,不是没有啊。
  “他家拴大车拉的饥荒,过年的时候刚还完。”夏至打量着田氏的脸色,再接再厉地道,“他们兄弟多,现在的房子估计根本不够住,这两年还得再盖出几间来,估计到时候还得拉饥荒。还有腊月她大表姐,说是日子过的不咋样,刚还从娘家借了一笔银子,说打算做啥生意,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还上……”
  这些都是真话,是夏至跟陈家人唠嗑的时候听来的。但完整的话,当然不是这样的。比如说陈家拴大车确实拉了饥荒,也确实过年的时候刚还完。不过他们本来也没急着还这笔钱。有饥荒,不代表没积蓄。而且他们家还有几笔卖山货、拉脚的账没收回来,如果收回来,又是一笔不小的银钱。
  至于要多盖房子,当然是要花钱的,但也代表人家过的兴旺。若是穷了,那一大家子就挤在小屋子里,也是没法子的事,绝想不到要再添盖房屋。
  陈家大孙女借钱的事也属实,但人家一直有借有还。
  夏至狡猾地对这些话进行了删减,结果听起来,陈家的情况就有些不妙,起码就不符合田氏的预期了。
  “咋是这样呢!”田氏不愿意相信,尤其对陈家的闺女从家里借钱这件事她很是不赞同,“家里兄弟一大堆,她不帮扶一把,不贴补贴补,她咋还有脸从娘家坑钱。老陈家也是没规矩的人家,咋能办这样的事儿!”
  要说没规矩,田家才是更没规矩吧。
  夏至知道田氏的三观很难扭转,也懒得多费唇舌。“娘,人家自己的事,人家愿意咋办就咋办,就没碍着别人的事。啥有规矩没规矩的,让人听见多难听啊。”
  “我这不就跟你说说吗。”田氏撇嘴,“不是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吗,我看他家咋地也能出上几十两的彩礼。”
  这是说到问题的关键处了。
  “娘,陈家大哥和陈家二哥不差几岁,估计定媳妇也是连在一起的。要是陈家大哥花了几十两,那陈家二哥就别定媳妇了!”
  田氏没说话,不知道心里在琢磨什么。
  夏至知道,田氏还是放不下陈家。
  “娘,我跟你说吧。陈家老爷子肯定不会出大笔彩礼的。”
  “你咋知道?”
  她当然知道,夏至无语地看了田氏一眼。据他了解,陈家历来都是门当户对的做亲,嫁妆彩礼有来有往。人家就没有买媳妇的习惯。
  “娘我跟你说。一来,陈家虽然日子过的去,可也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随随便便就能扔出几十两银子来,就为听个响儿。二来,陈家大哥人家比我大丫姐差啥了,人家也头角俱全,不愁定不上媳妇。人家凭啥要花几十两银子,定我大丫姐!”
  “人家花上十几两银子办份彩礼,就能定个门户相当的,比我大丫姐强的,还能带来嫁妆的媳妇。”夏至长出一口气,“娘,你别怪我说话直接啊。我这说的可是实在的道理。”
  田氏被说的哑口无言。
  “那……那就……”
  “娘,离着过年不还好几个月呢吗,你在给我大丫姐找。这个肯定是不合适,你别再提了。你要是不听我的话,闹出什么来,可别怪我不给你兜着。娘,家里人对你意见可都大了。我要是你,且老老实实地过一阵子再说吧。”
  “你这张嘴,啥时候学这么厉害了。道理都让你给说了。”田氏撂了脸子,也撂了手里的活计,扭头走开了。
  正好这个时候夏老太太带着小黑鱼儿回来了。
  小黑鱼儿瞧见田氏从夏至身边走开,而且脸色不大好看的样子,他立刻就跑到夏至身边。
  “十六,田来娣是不是趁我不在,又欺负你了?”小黑鱼儿大眼睛黑黑亮亮地看着夏至,他还开始卷袖子,似乎只要夏至说声是,他就去找田氏算账。
  夏至被小黑鱼儿这紧张的样子给逗笑了。“没有,没事。”田氏没欺负她,她刚才可好一番地数落田氏。
  看田氏虽然不大高兴的样子,但应该是打消和要跟陈家做亲的念头了。
  但凡夏家的亲戚,或者跟夏家关系不错的,夏至都不能让他们被田老头一家给糟蹋了。
  准备好了饭菜,夏至就和夏老太太、田氏,还有小黑鱼儿、小夏林几个往地里送饭。她当然也不会忘记小树儿那边。
  还有孙王氏和孙家的大毛、二毛。今天没用大毛和二毛登门,夏老太太就将他们的饭菜给准备出来了。这一次,还是夏至亲手给送过去的。
  看见夏至送饭过去,孙王氏还作势要打大毛和二毛,说两个孩子不懂事什么的。但最后,她还是将饭菜给收下了。
  孙王氏不过是要占些小便宜,夏至根本就没把这个当一回事。所谓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以后夏至要护着孙兰儿,孙王氏更得给她面子。
  孙王氏娘儿几个捆在一起,也贵重不过一个孙兰儿。不过是几顿饭而已,夏至怎么会计较呢。
  倒是孙老五和孙兰儿知道这件事,父女俩心里很是感激。他们都不是特别善于言辞的人,只能更加卖力气的干活。
  夏老爷子都看出来了,还劝孙老五慢着点儿,别累坏了身子。
  收获的季节,大家忙碌辛苦,但却快乐。金黄色的麦地里,时不时地就能听见大家的笑声。夏至跟着一起割麦,也是因为她很喜欢这样的气氛,感觉整个人在阳光下是那么的活力充沛和快乐。
  大家伙一起动手,最先割的是夏老爷子的十亩地,然后就是夏至家的地。这还是夏三叔主动提出来的,是因为夏秀才不在家,照顾侄子侄女的一片心意。
  夏老爷子挺满意的。
  这天,终于割完了夏至家的十亩地。天色擦黑大家往家里走,夏老爷子看着天色,脸上就露出了担心的表情。
  陈老爷子也看了看天,然后问夏老爷子:“老哥哥,你看着……”
  “我看着悬……”
  这个年代是没有天气预报的,但是地道的庄稼人却能通过观察天象以及身边的细微的变化,还预测天气。
  夏老爷子回到家里,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屋,而是站在大门口,继续担忧地看着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