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媳当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媳当家-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本来就心乱如麻,现在被秦氏那些不要脸皮的话刺激的几度翻了白眼,又急又气之间,就感到脑袋彭的声接着眼前一黑万事不知了。
  秦氏原本还吓了一跳,赶紧上前来探她的鼻息,见还有气儿才呸了一声把人撂下。她则去灶房熬药了,看起来是做惯了的,早就轻车熟路了。
  说是熬药,其实就是以前的旧药渣子。早些时候,从李铁柱那讨要来的八两的卖地钱,还有李铁顺交给她买药的银子,大部分都被她截下来了。偶尔咬着牙买一次药,也是反反复复熬不知多少顿,到后来干脆就直接抓些吃不死人的甘草之类,并不值钱的草药充当吊命的药。
  只可惜这一回,等秦氏把一碗草药灌进王氏肚子里,没一会儿王氏就吐了白沫翻着白眼没气儿了。等到秦氏骂咧累了,打算把药碗丢下的时候,就摸到了王氏有些发凉的手。接着她就发现刚刚还气的喘粗气的婆婆,这会儿一动不动,眼珠子都不转了。
  她心头大骇,哆哆嗦嗦的举起手摸到王氏鼻子下头,然后直接一个激灵吓的跪倒了地上。
  正在这个时候,瞧着十里铺的人都走了的里正跟被他碰上的李铁顺姗姗而来。还没开口,就发现屋里气氛不对。
  最先反应过来的还是李铁顺,他扒拉开自家媳妇爬到炕头上,一伸手去发现自家老娘都没气儿了。看着老娘嘴边跟脖子里的汤药,还有脸颊上被捏的伤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随着他撕心裂肺的一声哭嚎,里正也知道王氏是没了。等他进了屋发现了不对劲,直接喊人来捆了还在犯愣的秦氏。许是害怕,从被人捆着到被拉扯出村子打算送去衙门,秦氏是一声没敢吭,更没了以前的混账劲儿。
  。。。。。。等问明白了怎么回事儿,不仅秦氏成了人们唾弃的对象,就连李铁顺都被人戳着脊梁骨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也就是大伙儿容着他给老娘办白事儿,不然早就把他赶出村子了。
  毕竟在大伙儿眼里,夫妻本就是一体,当媳妇的那么恶待老娘,他能不知道?说到底,不过是装傻充愣罢了。
  李家老太天没了,还是被大儿媳妇逼死的,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只是村里人大多也就叹息几声,并没有多少可怜她的,毕竟当初她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让人看不过眼里去。
  本来好好的日子,非要听秦氏几句挑唆,不仅把老二老三两家的心寒了个底儿朝天,还把自个的命搭了进去。
  不过毕竟人都没了,倒也没人真的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
  听到来报丧的人说王氏没了,正在提水的李铁柱跟李铁栓都懵了。怎得前些日子还好好的,虽然身子不太好,可有滋养的补药吊着,不是说开始好转了么?这一转眼,还没多久呢,人就没了?
  俩人懵了好半天都不知道该不该相信,最后还是林青蕊拉了赵氏赶紧的着了素净衣裳,又把门前挂上了白布,把大红的对联换成了黄色的。
  不管怎么说,王氏是长辈,他们就该披麻戴孝的去奔丧。
  等一大家子人换了素净衣裳,锁了门到了大房那边,才发现自家大哥李铁顺还一脸恍惚神情。见李家二房跟三房来了,来帮忙的婶子才松了一口气,看了一眼指望不上的李铁顺,就赶忙拽了李铁柱到边上。跟他说得赶紧去买白布跟麻布,还得准备寿衣跟棺材。
  虽说分了家,但毕竟是亲娘,他张罗这些事儿也不框外。更何况寿衣跟棺材是早就准备好的,也费不了什么事儿,至于白布跟麻布则由他掏了四百文钱让人赶着牛车到镇上买的。
  孝服做起来并不难,来帮忙的三个婶子都坐在炕上,一人扯布一人缝麻布衣裳,另外一个缝孝帽子。没一会儿,就把做好的孝服给了李家的人。
  就算李铁柱跟李铁栓当初怎么埋怨王氏偏心,可现在人走如灯灭,提说那些也都没有什么意义了。何况毕竟是亲娘,心里自然难受,在众人一片低落的情绪里,王氏停了三天就下葬了。
  等到发完丧,李铁柱跟李铁栓扫了自家大哥一眼,什么话都没说就带了媳妇离开了。只留下一直没吭过声的李铁顺,在人们都散尽以后捂着脸又哭又笑的不知道发了多久的疯。
  原本里正还准备带人把李铁顺除姓的,可等王氏下葬以后,李铁顺就莫名其妙的失踪了。就连久不着家的李大宝李二宝都没能找到他,之后随着日子流逝,许多人竟然也忘了村里还有过这么一号人家。
  至于秦氏的下场那就不得而知了,左右不过是杀人偿命或是在牢里做苦力。至少按着秦家人的德行,定然不会为了她那么个出嫁的闺女,甚至是带坏了娘家名声的人出钱费力的。
  大周朝规定,母丧者要守孝满一年,一年之内不能娶妻纳妾不能走亲访友,也不能寻/欢作乐。虽说庄稼人没那么严苛的规矩,可大面上还是不能差错的。
  所以接下来的一年,倒是方便了林青蕊他们两房全副身心的酿酒挣钱。
  好在来拉酒的小伙计并不是登李家正门,而是直接从后边的作坊里取货,所以倒也没什么忌讳。所谓闷声发大财,大概也差不多就是说他们了。
  期间恰好秋收,林青蕊跟赵氏歇着时候听说村里每年秋收以后,把粮食卖给粮行时候都便宜的很,可粮行处理过粮食以后再转卖,那价格就高许多了。得了消息,她的心头一动,想着反正酿酒也要购买粮食,若是能直接从村里乡亲们手里购买,不仅能得了人情还能便宜许多。
  当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她稍稍一提,李铁柱兄弟俩就明白了她的想法。几个人凑在一块一算账,当真是划算不少。所以第二天,李铁柱就去寻了里正。
  因为身上带着孝,所以他并没有进里正家院子,只在外头让外头街上跑着的孩子帮着去叫了一声,说是有事儿说。
  对于李记酒坊生意红火的事儿,里正是早有耳闻,确切的来说,今年他喝的不少酒就是那边送过来的。林青蕊也是着实会做人,好话巧话都是她们说的,所以里正也乐的给李家两房个面子。
  出来一问,才知道李家竟然想直接收粮食,而且价格比外头的还要高出一文钱。一听不用费劲往镇上送粮,还能得了高价,里正可谓是喜出望外。
  他是真没想到李家还有这般觉悟,自家挣了钱,还惦记着乡亲们,所以看着李铁柱的眼神很是满意甚至还带了些器重。倒是让李铁柱冏了一下,毕竟这也算是歪打正着吧,按着他媳妇的话说,这应该叫什么“双赢”?
  自打李家开始收粮食,大伙儿对他们的感官就越发的好了,甚至有些厚道人家是千恩万谢甚至都有些感激涕零了。别看李铁柱他们收粮检查的详细,要求也多,可算下来能比卖到外面多出不少来。
  这样除了交租子跟赋税,他们的口粮也能多上许多,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户,这就算得上是大恩情了。
  本来攒了好几个月的钱,一收粮食又去了不少。不过想着省下来的余钱,倒也是他们挣了。
  接下来李铁柱跟李铁栓兄弟俩又开始往远一点的镇子上跑了,因为眼看就快到年底了,正是卖酒最好的时候,所以后来俩人干脆分开了去谈生意。
  许是经常见兄弟俩风尘仆仆的往回赶,有时候回来都半宿了,加上走路或是抄山路小道脚上经常起血泡。所以林青蕊就跟几个人商量着想买骡子跟牛车。
  一来拉货方便,二来也能节省他们的脚程。


☆、第47章 第 47 章
  家里本来就有牲口棚,所以倒也不用再麻烦的盖了。等商量好了,林青蕊就跟赵氏把堆放了柴火的牲口棚拾掇出来,又把喂食的槽子刷洗了一边。
  听说家里要买骡子跟牛了,大丫跟二丫也很开心,二伯娘可是说有了骡子就让爹娘带她们去镇上赶集呢。所以俩人早早就背着小背篓去割草了。
  吃过晌午饭,又去看了看作坊里的酒缸,最后见李铁柱兄弟俩还没回来。林青蕊干脆就叫了赵氏跟两个妞妞在院里玩,现在日头正好,不灼热烧人,也不会冷的一点温度没有。
  赵氏在边上做着针线活儿,林青蕊也给自家男人缝了件单衣,瞧见两个妞妞在踢毽子,一时间她也有些心痒了。记得小时候看到小伙伴们凑在一起踢毽子,她跑出去好几回想一块踢,可每次还没轮得到她,就会被师傅发现。
  记忆最深的一次是七岁那年,她被师傅关在小屋子里感受粮食发酵的过程,当时一群孩子就在屋子外头玩,她听着声音羡慕的不得了,最后还冒着被师傅责罚的危险搬了小板凳爬到窗户边上偷偷往外看。
  那是的她还小,不会怨愤,只觉得委屈。尤其是在被师傅打了手心以后,更是躲在被窝里哭了整宿。
  后来许是被罚的多了,也知道师傅不会允许她出去玩,甚至为了保持她品酒的能力,都不给她吃出了酒味之外别的菜肴。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成名之后,她狠狠的追求了一把街头小吃。
  拉回了外放的思绪,她也没什么心思再做针线了。干脆起身跟大丫二丫一块玩了,原本小孩子对大人都有着本能的崇拜,尤其是两个妞妞对自家二伯娘这种,简直就觉得二伯娘是无所不能的。
  只可惜这种崇拜在看到林青蕊踢毽子时候破灭了,原来二伯娘还不会踢毽子呢。
  林青蕊也没想到自个刚玩,脚连毽子毛都没碰到那玩意儿就落地了,看着大丫跟二丫吃惊的模样,她难得的不好意思起来。然后干咳两声,表示这一局不算,接着来,最后在她锲而不舍的坚持之下,终于能勉强踢到两回了。
  看着二伯娘得意的样子,大丫跟二丫面面相觑,心情颇为沉重的摇了摇头。她们还在想怎么安慰刚学会踢毽子的二伯娘,说村里五岁的稻花都能踢四五个才落地呢。
  玩了一阵子,几个人都有些累了,林青蕊才搬出了屋里的写字板,其实就是一整块石头板子,然后拿出自家男人给特殊加工过的青砖条开始教大丫二丫写字了。正好赵氏的针线也做完了,看着院子里二嫂教的认真,也搬了个小板凳过去听讲了。
  古代并没有什么拼音,而且多偏向于繁体字,她要教导拼音还真有些不现实。所以只能按部就班的从常用字开始,让两个妞妞根据字形记忆。
  教了自家的名字,又按着农家常养的家禽教了猪牛羊鸡鸭鱼几个字,她才让几个人自个找了树枝在地上描画起来。
  到了后晌时候,一阵孩子的嬉闹声传来,接着就是李铁柱跟李铁栓赶车的长鞭声跟“嘚驾”的驱赶声。
  大丫跟二丫先得了二伯娘的许可,把识字儿的小本本放好,就迫不及待的往大门外跑去。只见二伯跟自家爹爹都赶着车往家门口走呢,边上还有许多村里的孩子凑热闹,二皮猴他们几个仗着机灵还一个劲儿的往车板子上蹿。
  林青蕊跟赵氏也连忙走出来,见着骡子车跟牛车自然也是欢喜的。尤其是林青蕊在被自家男人拉上车板时候,还颇有种攒了好久钱一朝买到奥迪的感觉。
  回了家,李铁栓一边卸车套,一边跟自家媳妇咬耳朵,最后还跟二哥二嫂打了声招呼就神神秘秘的拉了自家媳妇回屋去。而李铁柱也舀了一盆水洗了把脸,又接过媳妇递过来的碗连连灌了好几口温开水。
  “今儿去镇上,正好碰上牲口贩子,就打问着买了这俩牙口小的。”李铁柱拍了拍身上的土,笑着说,“不到两年的小犊子,带上两套拉货的车板子,也才花了十二两五钱银子。算起来,也是咱们赚了二两银子的车套。”
  林青蕊并不知道具体的价格,不过见村里那么多人家,能买的起牛车跟骡子车的,也不过两三户人家,所以心里也就清楚这种牲畜对于一般农户家还算是奢侈物件的。现在听到自家男人这么说,自然也高兴起来,省了钱还置办了大家伙,能不高兴么?
  钱这东西,有来有去,她向来都不认为钱是靠省出来的。何况现在家里也能拿得出买车的银子,现在花了也只当是投资,为着是以后能挣回来更多。
  晚上林青蕊在看到赵氏时候,就见她一副羞涩模样,甚至还重新梳了发髻,还戴上了一支她从来没见过的银簪子。虽然簪子并不花哨,可打眼一瞧就知道那是新打的。
  林青蕊嘿嘿一笑,对着赵氏做了个了然的表情。结果赵氏顿时脸颊通红,眼神还飘忽着不敢看自家二嫂。她也没想到,这么多年不声不响的李铁栓会突然给她买银簪子,甚至还非得给她戴上。虽说有些羞得慌,可她心底里还是挺高兴的。
  接下来的日子,依旧是波澜不惊,不过酒坊生意却被经营的红红火火的。也是因着订货的人越来越多,李铁柱跟李铁栓也是忙的来不及多歇一日,天天的往各个镇上跑。甚至会李铁柱最近还琢磨着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