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魁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五魁首-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一个预见性的天才:他当时几乎是立刻发现了贝尔德发明的潜在商机——它可以给上百万名无法亲临现场的球迷提供坐在摇椅上观看比赛的机会。 
  回到红山自己的工厂后,夏蒙马上对原来生产水流与气体计量装置的车间进行改造,开始专门加工制造电子元件,并建立了一个致力于电视信号的传送与接收的实验室。4年后,第一次面向公众的电视转播实验在法国红山与位于马拉科夫(Malakoff)的一所电学高等学校间进行。1935年,法国邮电部部长访问红山后,以埃菲尔铁塔为中转基地的法国第一套公众电视转播系统诞生。第二年的柏林奥运会,也首次尝试了电视转播。 
  70年以后,无论英国还是法国,电视都已经成为足球比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法国最大也最富有的足球俱乐部——巴黎圣日尔曼队(PSG)的后台老板,正是法国最有影响力的收费电视频道之一:Canal+。继Canal+之后投资足球业的法国传媒集团更是日益增多,在里昂与波尔多等几支强队身后都有多家媒体撑腰。俱乐部从中获得了大宗转会交易所需的资金支持,从而大大带动了球市。 
  足球商业化与电视界的变化发展携手并行。1984年,欧洲第一家收费电视频道Canal +的诞生标志着公众免费电视垄断局面的结束。1987年,法国拥有观众最多的电视频道TF1实现私有化,此后不久就出现了Canal+与TF1之间为争夺足球比赛现场转播权的竞争。法国足球甲级俱乐部与乙级俱乐部由出售电视转播权的赢利从1991年到1996年间增加了4倍;1997到1998年度的赢利据估算为7亿法郎。尽管这笔收入不过是英国足球俱乐部同期同类收入的1/3左右,但它已经迅速成为法国足球俱乐部的首要资金来源。 
  1996至1997赛季开始后,Canal +推出了自己专有的收费系统,卫星数码传送系统使法国球迷可以通过Canal+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在9个数码频道上同时转播法国甲级俱乐部的各场比赛,观众在比赛当晚通过9个频道观看比赛时需要支付的费用是75法郎。当时还有一种售价950法郎的“赛季票”(每场比赛28法郎,可用10个月分期付款)。 
  1997年,足球在欧洲的13个国家里成为电视体育节目中的“头牌演员”,1998年世界杯的获胜将法国也拉入了这一阵营。法国世界杯全部64场比赛,全世界范围的电视观众总数接近400亿人次,决赛的全球电视观众的数目有17亿,算得上“共同体验”人数最多的人类盛事。2000年欧洲杯决赛期间,从电视上观看比赛转播的法国观众数量进一步上升,创下了法国电视史上的记录。 
  在足球身上找理论的风潮也开始于法国队的一系列胜利之后。法国社会学家帕特里克·米尼翁当时受法国体育部委派写成了一本《足球激情》,对英法两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史进行了详细比较。米尼翁认为:“足球是工业社会发展的反映,而这样的社会类型在英国最为发达。它是一项与分工、纪律和团结相关的运动……而且体现了如何在相互平等条件下获取成就的过程。”米尼翁把英国人对足球的喜爱历史追溯至工业革命时期,认为足球是与城市工人阶级相伴而生的;而历来以郊区农业为核心的法国人对运动的观念则完全不同:“法国人喜欢的是自行车运动,因为那代表着个人成功和机智灵活。我们不是团队运动员,也不像英国人那样有强烈的地区或阶级认同观念。”   
  是法国人开创了足球电视转播(2)   
  出版于大致同一时期的带有哲学思考意味的足球图书还有《足球与艺术1860~1960》和《足球和文学》等。其中《足球和文学》一书还收入了玛格丽特·杜拉斯与米歇尔·普拉蒂尼的对话。 
  法国甲级联赛的电视转播费至今采取的仍是平均分成的方式:即无论被转播多少场,各俱乐部都只能得到差别不大的分成。被电视转播最多的大俱乐部因此颇为不满。已拥有电视台的马赛等少数几家俱乐部,更是希望这一局面尽快结束。出于对中小俱乐部球队生存与发展的考虑,法国足球职业联盟始终不肯让步。但如今甲级联赛夺标热门球队就是靠负责法甲转播的Canal +集团养活的巴黎圣日耳曼队,这种局面也颇为微妙。 
  Canal +集团的母公司则是维望迪环球(Vivendi Universal,VU),其前身是一家水务公司,但在新经济热潮中跻身于媒体行业。遗憾的是,这家传媒集团的股价随着“新经济”泡沫的破灭而大跌,2002年4月在VU的股东大会上,总裁梅西埃的开场白是这样的:“2001年很明显是离奇悖谬的一年。悖谬在于,我们的战略在所有的运营层面都获得了成功,但却不能在股票价格上体现出来。”   
  德国人只能看24场世界杯(1)   
  2002年4月8日,德国基尔希媒体集团在慕尼黑地方法院提交了破产申请报告。此时,距离韩日世界杯开赛不到两个月,而中央电视台的转播合同还没有最后签字。基尔希集团破产案,因其拥有2002年、2006年世界杯转播权而备受关注。 
  1996年,基尔希从国际足联手中买断了2002年和2006年世界杯欧洲的转播权。2001年5月,又买断了世界杯美国转播权,而后又买断世界其他国家的转播权,总共为2002和2006年世界杯转播权付出了28亿瑞士法郎。到2002年4月,卖出2002年转播权已经得到16。4亿瑞士法郎,超过了11。1亿瑞士法郎的购买价。至4月上旬为止,已经有160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2002年世界杯的转播权。与中国签订世界杯转播权的工作正在进行,双方已经达成了原则上的协议,合同的最后文本很快也会签署。 
  基尔希在与世界各大电视台签订转播合同时,双方一般会达成协议,不对外公开具体的转播费用。他们对外公布的信息是,基尔希已经产生了5。4亿瑞士法郎的利润,根据与国际足联达成的协议,公司将把其中75%上交国际足联。 
  但记者们总有办法找到具体的数字—— 
  德国:基尔希对德国公共电视频道转播25场比赛的收费是1。27亿欧元,这不包括从付费频道Premiere所得。 
  英国:基尔希为2002年韩日世界杯转播权开出的价钱高达1。7亿英镑,而BBC和ITV只准备为这届世界杯出5500万英镑。双方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拉锯战”,最后,还是基尔希做出让步。 
  韩国:KBS、MBC和SBS 3家公共电视频道以4。48亿瑞士价格买下2002和2006年两届世界杯转播权。韩国观众可以免费收看所有比赛。 
  日本:公共频道NHK与另外5家私营电视台以总共8亿法郎购得两届世界杯的转播权。日本观众同样可以免费收看所有赛事。 
  意大利:意大利通讯部部长加斯普里表示:“这次世界杯的电视直播权的价格比上届世界杯整整高了14倍。” 
  中国:和中央电视台就世界杯转播谈判的甲方,是基尔希集团旗下的PRISMA的公司,中央电视台以2498万美元的创记录价格从基尔希手中取得了世界杯的电视转播权。 
  基尔希在2001年5月由于鲸吞2002年和2006年的世界杯转播权,一举取代了曾经垄断世界杯足球赛电视转播权长达15年之久的ISL公司,ISL公司很像是国际足联的“福特宝”公司,它由于扩张无度,入不敷出,于2001年5月在其注册地瑞士卢塞恩宣告破产。 
  与别的欧洲国家不同,德国没有相关的法律阻止国外媒体进入。在法国,就有明确的法律条款规定,非欧盟公司不允许在法国电视台占有超过20%的份额,私有企业最多不超过49%的电视台份额。西班牙和英国也有相似的法律条文。 
  2001年12月,首次出现默多克要收购基尔希的传闻,德国媒体上下一片哗然。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否认了自己有兴趣收购基尔希集团。 
  2002年1月,基尔希任命付费电视台的新主管,力图扭转付费电视频道经营困难的局面。但德国最大的施普林格出版集团给基尔希集团致命一击,要求基尔希集团退还施普林格参股电视台的资金,共计7。7亿欧元,此要求引发了基尔希全面资金危机。随后,德意志银行总裁对基尔希的支付能力提出质疑。默多克则彻底毁坏了基尔希的名声,声称要出售自己手里的基尔希付费电视台的股份。《明镜》周刊透露,该公司的债务为65亿欧元。 
  2002年3月20日,基尔希集团最大的困难户——付费电视Premiere,宣布要在原有的2400名员工中裁掉800名,并宣布当年其财政亏损为9。89亿欧元。 
  由于基尔希宣布破产,德国足球联赛面临着历史上最大的财政危机。基尔希重组后能否支付下个赛季3。5亿欧元的电视转播费用对中小俱乐部尤为重要,因为俱乐部的预算有一半来自电视转播费用。德国政府对足球行业一贯慷慨支持:大幅减少体育场使用要上交给国家的费用和环境保护税,为球赛无偿派遣交通工具,警察和边防人员维持秩序,为2006年世界杯的举办建造耗资巨大的体育场等等。但一项调查显示,98%的被访公民反对联邦和州政府动用2亿欧元帮助俱乐部渡过资金难关,从而继续娇惯足球明星的超高工资。 
  德国总理施罗德是多特蒙德俱乐部的忠实球迷。外交部长费舍尔也爱看球,1999年5月,他正和美国国务卿在电话里讨论科索沃战争进度时突然喊道:“不可能!不可能!”那天正是曼联在最后补时3分钟内连进两球,拜仁慕尼黑队本来到手的欧洲冠军杯飞了。 
  韩日世界杯,比赛转播时间大多在早晨8:30或者下午13:30,没几个公司愿意因为球赛放假。德国《经济周刊》杂志调查500家德国企业对此的态度,84%的企业仍然禁止员工在工作时候看现场转播,即使世界杯的赞助商可口可乐公司的球迷员工也只被允许听现场广播而已。相反,荷兰的飞利浦公司人事部门则被全德国球迷的工作申请彻底淹没,其德国分公司允许员工工作时间看现场比赛。   
  德国人只能看24场世界杯(2)   
  除了时差的困扰,更令德国球迷大军发疯的是只能免费观看64场全部比赛中的24场电视直播。国家电视台的德国一台和德国二台从基尔希集团手中只买下24场(24+1)比赛的直播权:15场小组赛,4场1/8决赛,两场1/4决赛,两场半决赛及最后的决赛。如果德国队争夺第3名,再加一场。平均为每场比赛电视转播支付了500万欧元,创了历史最高记录。以往的免费公众电视台现场直播的好日子从2002年起一去不复返了。 
  基尔希集团属下收费数字频道Premiere电视台订户240万,是德国惟一一家直播全部比赛的电视台。许多电信公司和体育杂志纷纷提供短信息服务,德国队的每一个细节消息将发送到手机上。托基尔希集团破产的福,最大的赢家将是互联网和电信公司。   
  中央台这次不带你们玩了(1)   
  2002年5月31日,当中国大陆观众从电视中看到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时,发现他们所在的地方台使用的都是中央电视台第5套节目的信号。随后,在不少场次比赛的转播中,看到的也是中央5套的信号,解说员也不是他们熟悉的当地体育评论员,而一律换成了“国嘴”。与此同时,刘建宏在“你好世界杯”节目中笑眯眯地对全国观众说:“刚才有观众打来电话,说有电视台在比赛转播中插播广告,我在这里提醒大家,这是一种侵权行为。” 
  中央电视台向各地方电视台发出了一个信息——这次世界杯转播,游戏规则变了:央视掌握了世界杯转播版权,顺手让以前落地不利的5套节目就地生根开花。 
  但北京一家广告公司担心,他们是否将因此而倒闭。他们已经跟两家大地方台签订了1。8亿元的全年广告代理合同,如果地方台拿不到世界杯转播权,公司将损失惨重,因为这份巨额合同中,有近一半收益押在了世界杯赛事上。世界杯大幕拉开,地方台只能接收中央台的信号,这家广告公司代理的广告客户开始纷纷撤单。因为央视独家垄断,该广告公司在世界杯这一个月期间至少要损失1500万元人民币。类似的广告公司在全国还有多家。他们只能看着中央台整合好的世界杯转播信号。同样,各地电视台也只能使用这些信号,因为他们知道,当地的观众不希望在这个时候打开电视看到的是花样滑冰。 
  中央电视台转播韩日世界杯的谈判从开始到正式签字,前后经历了4年零8个月。第一次与国际足联下属ISL公司接触是1997年7月曼谷亚运会开幕前,之后差不多3个月、半年左右就会见一次面,但一直没有谈拢。 
  “关键是ISL提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