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轩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沃轩辕- 第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调和的立场。
    当福临登基后,济尔哈朗辅助多尔衮,处理朝政。福临即位时,济尔哈朗与多尔衮两人同为辅政王。但尽管拥有崇高的军功、威望和地位,济尔哈朗为人很是低调。他主动要求将自己排在多尔衮前面地名次放到多尔衮之下,并要求诸王大臣商讨国事时,只报告多尔衮即可,不必报告自己。
    济尔哈朗办起事来一向兢兢业业。担任辅政王后,他在盛京尽心辅佐幼帝,多尔衮则率领大军兵发山海关。当江南军水师登陆,济尔哈朗竭力保着盛京不出问题,只派人急速通知多尔衮回兵救援,却坚决不肯出战。
    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虽然遭到了盛京大批鞑子官员的反对,其实却是个非常正确的做法。在当初朱斌的设计里,一旦满清派兵追剿,即可趁着盛京兵力空虚地时候,趁机直捣盛京,但济尔哈朗保守的做法,却使这一作战思路落空。
    其后多尔衮领败兵回援。也许是为了转移作战失败的责任,他却在朝会时大加指责济尔哈朗正确的做法。两人本同为摄政王。多尔衮对待济尔哈朗却如同下属般横加指责,让镶蓝旗的满人愤愤不平,纷纷请求济尔哈朗发难。
    但济尔哈朗出于清军新败,满清政局急需稳定的考虑,却拒绝了部下们的要求。他的这一从大局考虑。委曲求全的做法。却进一步增长了多尔衮的嚣张气焰……
    一个人地忍耐总是有限度的,当被逼到走投无路的时候。再老实的人也会奋起反击,而这也正是朱斌最愿意看到的,所以他一直在等,等到济尔哈朗忍无可忍的一天,那时候,将是朱斌给予满清致命一击的绝妙机会……
    是日大明朝会,文武大臣早早赶到,分立两旁,幼小地景平帝端坐上方,武英王朱由斌特许带刀上殿,坐在了下首的位置。
    朝会上也是追增了一批国难中壮烈殉国地大臣。接着对山海关大战、追剿闯贼,收复宁远四城,平定张献忠之乱,以及南京之变中的有功人员分明嘉奖提升。
    收复宁远四城有功,但却因“放跑”硕托而受到责罚的黄溪等四镇总兵,也都被撤消的处分。前江南军的一众将领,大部赐将军号,四镇总兵,并陶海、龙默寒、魏重义、龙淄阁、李德等人皆晋爵位。
    这大大稳固了江南军各级将领在大明军队中地地位。接着,朱斌正式宣布,自今日起废除“江南军”称呼,统称明军。并宣布一年内募兵一百万,二十万朝廷正规军,八十万为预备军地庞大计划!
    这一个有些意外的决策,当时就遭到了一些大臣地反对。武英殿大学士史可法的反对最为激烈:
    “臣不赞成武英王的做法。眼下大战才平,各地凋敝,民不聊生,最紧要的是将朝廷不多的银子投入到各地的恢复之中,以安民心。按武英王扩军百万的想法,即便招募一兵最低费用年饷四两银子,这笔费用便需要四百万两。先不说这笔银子若是用到恢复经济上能起到多巨大的作用,就说朝廷又上哪去筹措这笔银子?先帝平叛十七年,国库早就用尽。闯贼入惊,烧杀劫掠,京师民众苦不堪言。自恢复京师以后,陶海运来了一批银子以安定民心,但又哪里够用?现在国库仅剩存银八万两了啊,就快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出了!”
    朱斌皱了皱眉头,不想大明的财政状况却恶化到了这个样子。
    这时,一位侍郎也上来说道:“臣赞成史相的意见。眼前边关稳定,流寇已灭,还要养那么多的军队做什么?况且所谓的预备军,臣实在闻所未闻……”
    张溥却是坚定地站在了朱斌这一边:“边关虽然稳定,但金虏尚在。臣同意武英王扩军决议,我等焉可因一时之小安,便把当初的耻辱忘在脑后?”
    等众人纷纷说完,朱斌这才对众大臣说道:
    “第一,我已急命陶海,从江南再次调用两百万银子,以供朝廷使用。第二,恢复大明经济和地方秩序,不是靠使多少银子便有用的,稍后几天我会有详细的计划以呈圣上……”
    他这话让众人无可指责,那江南本来就是武英王的封地,现在却一再从自己的封地上调用银子到朝廷,也算当得起“忠义”二字了,这时,又听朱斌说道:
    “还有重要一点,要让军队有战斗力,就得让士兵们无后顾之忧。因此,每位士兵的饷银不是史大人说的四两,而是边关等重镇的士兵年饷银二十两,正规军年饷十两,预备军年饷六两。有战事发生,预备军转入正规军,年饷亦是十两……”
    他的话顿时引起了朝廷一片惊讶地议论之声。这么庞大的计划,这么丰厚的军饷,得要花上多少银子?这还仅仅是初期募兵费用,今后每年朝廷都得用这么多银子!
    朱斌向他们摆了摆手:“此外,各军兵士家眷,每年也可得到二两银子安家费,但凡有战场阵亡将士,皆可因等级及战功,得到不同程度的抚恤金!”
    “银子,请问武英王这银子从什么地方来?”史可法大声问道。
    朱斌笑了一下,说道:“初期招募士兵费用,皆由江南承担,缺多少,江南就运多少,其后朝廷所养之军,若到时大明经济仍无好转,也还是由江南全部承担!”
    第三卷 大地风云 三百一十 廷议
    本图书由aitxt(优乐美。“小果”)为您整理制作 ai txt。c om:2008…12…2 13:43:23 本章字数:4158
    惊叹,议论的声音更加大了起来。谁都想不到武英王会出此豪言。江南之富,在就天下闻名。但谁也想不到,一个江南省,竟然会富裕到了这种程度!
    而朱斌之所以敢出此豪言,除了江南军这十几年中,通过陶家父子,在一众官员、商人、百姓的努力之下,的确已经积累起了大量的资金。而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朱斌从蜀地得到的,张献忠遗留下的那比巨大的、甚至可以用恐怖来形容的财富。
    这笔财富,朱斌本来就想着将其中的绝大部分,用到扩军、更新装备、生产研制新式武器上面。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做支撑,那么大明的强盛便也指日可待!在自己的心中,还有一张更恢弘的蓝图等着他去实现……
    武英王这种近似“自掏腰包”的做法,让反对扩军的声音很快低沉了下去。
    但他随后的任命,却让反对声一下又无比激烈了起来,这次就连一向坚定地支持朱斌的张溥也加入到了反对的行列之中。
    原来,朱斌决定任命西洋人汤若望、马葛利等人为工部侍郎,成立通商总署,以陶一元为总理,二品衔,以西洋人伦德尔、佛力奇司为副理,授大明朝廷三品衔。
    成立什么通商总署,以一个商人为朝廷大员这些倒也算了。可居然让西洋红夷担任朝廷大员,简直就是闻所未闻了。那汤若望在天启二年到达京师,崇祯三年由礼部尚书徐光启疏荐。回京供职于钦天监,做些译著历书,推步天文。制作仪器的事,本是一个闲职,现在却忽然平步青云,一下变成了大明的工部侍郎,这可是堂堂地正二品大官啊!
    张溥第一个就站出来道:“请武英王三思。那些红夷其心反复。其人多变,最是不可信任。我大明人才济济,应有尽有,又岂用这些红夷出任朝廷要职?张溥坚决反对!”
    “张尚书此言极对。”史可法也站到了这一边:“用红夷才出任朝廷要职,传了出去,我大明子女会如何看待?只怕朝廷的颜面便要丢得干净!”
    要就预料到了大臣们会有这样激烈的反对,朱斌也不和他们争辩,对景平帝说道:“陛下,臣想请陛下和众大臣一起到外面去,臣有样东西给陛下御览。”
    景平帝孩子心性。当时就同意了。随着朱斌走出大殿,朱斌拿出一物,景平帝和众官员还以为是什么希罕东西,谁想一见之下大失所望,不过是个普通地千里镜而已。
    朱斌却不管他们,说道:“陛下和众位大人想来都认识这是千里镜,我为每位大人准备了一个。请各位大人用此观看,看看效果如何?”
    景平帝和那些官员接过递上的千里镜。懒洋洋地朝天上看了眼,又全都放了下来。
    朱斌笑了一笑,又命人拿上了一副比较大的千里镜,将其放到一个简单的台座之上:“陛下,再请用这个看下。不知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景平帝无精打采地走过去。谁想才一看就惊喜地叫道:
    “好清楚,朕看得好清楚!天上地云彩。还有那,飞过了一只鸟,朕连它身上的羽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众官员大奇,随后在景平帝尽兴之后,一一从那千里镜前走过,果然比之先前的千里镜大有不同。
    等回到大殿中,朱斌道:
    “那叫伽利略望远镜,在夜晚的时候,能够看到月亮上的群山、银河中的繁星,各位有福的话,还能看到吴刚老兄正在月宫里砍着树……”
    这话惹起朝堂里一片笑声,紧张的气氛顿时少了不少,朱斌笑道:
    “伽利略是个西洋的大科学家,这东西只是他发明的一样而已。他发明过脉搏计,这是根据摆地运动规律设计,可以用来测量病人的脉搏跳动的情况,比咱们大夫用手测量要先进。他发明了望远镜,揭开了天空中无数的秘密,并由此而传入了我大明。由此可见,红夷并不全都是愚昧野蛮的,他们的知识并不比我大明少。咱们有三宝太监七下西洋,可红夷有个哥伦布,却发现了新大陆,让西班牙的势力大大拓展。你们能说,这些红夷比咱们落后,咱们是无人可比地泱泱天朝吗!”
    这些西洋的人和事情大臣们闻所未闻,景平帝却听得津津有味,又听朱斌缓缓地说道:
    “我以前和部下说过,盲目自大,闭关锁国将来只有挨打。咱们地大明就好像是一口巨大的井,而咱们这些人就是井底的青蛙,若还是一门心思夜郎自大的话,迟早会被西洋人,为咱们所不齿的红夷,用战船大炮轰开咱们地国门,到那时带给我们地,只能是无尽的耻辱!而要想避免这样地耻辱发生,只有跳出去,放下咱们大国的架子,虚心的学习别人好的东西,把别人的长处拿过来,武装好自己,等将来一旦交恶的话,咱们老祖宗也曾经有话,知己知彼,这才能百战不殆!”
    他的话开始冲击着大臣们的心,仔细想来,武英王的话未必便没有道理。
    “咱们的人啊,总以为自己是天朝,那些个佛郎机人,荷兰人,西班牙人,看到咱们天朝上邦那只有畏惧的份,其实人家早把目光盯上了大明。荷兰人屡屡侵扰我福建沿海,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又抢我台湾,是为可杀!倭寇最早叫的是谁?不是倭奴,而是佛郎机人,横行海面,杀我子民,掠我家园,是为可杀!他们几时便真的怕了我们?他们的船可航行上万里,到达我大明海域,咱们大明地船呢?我看未必便比他们先进多少吧?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用他们的技术来使我大明强大?”
    说到这,朱斌的目光从大臣们地身上扫过,说道:
    “有可恶的红夷。但也有帮着我大明的西洋人。自汤若望到我大明之后,天启六年在学李祖白的协助下撰写了远镜说。对伽利略望远镜做了详尽的说明,是大明最早地一部介绍西洋光学理论和望远镜技术的启蒙著作。在钦天监期间,翻译了德国矿冶学家阿格里科拉介绍西洋冶金技术的巨著矿冶全书,咱们大明取名为坤舆格致。先帝当年御批:“发下坤舆格致全书。着地方官相酌地形,便宜采取”。先帝尚且如此重视,怎么到了咱们这便不行了呢?
    七年,他头又协助徐光启、李天经编成崇祯历书一百三十七卷。又受朝廷之命以西法督造战炮,并口述有关大炮冶铸、制造、保管、运输、演放以及火药配制、炮弹制造等原理和技术。九年,奉旨设厂铸炮,两年中铸造大炮二十门。这样的人,要用,而且要重用!”
    “陛下。”这时朱斌对景平帝说道:“臣军中的通译,西洋传教士马葛利。才从佛郎机国归来,现在正在宫外侯旨,请陛下宣昭其入宫。”
    “准!”
    等马葛利进来,朱斌却对他说道:“马葛利,你对陛下说说你们国家的火炮和我大明火炮的技术对比吧。”
    马葛利清了清嗓子:“陛下,武英王,众位大明的大臣。大明虽然火炮锐利。但在我看来除了江南军的火炮外,其它的都已经落后了。我们地火炮的火炮不仅都有准星和照门。还有两个耳朵,可以支在炮车上,发射时调整仰角,其射程和准度都比较高。另外,其炮管设计前薄后厚。可以有效避免膛炸……另外。西方数学家塔尔塔利亚所出版的新科学一书,提出了抛射体理论。。此后,经过数学、力学、物理学等近代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西方的火器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