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侯门纪事-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太太说得是。”大家异口同声这样说,但是对官道上的雪安心不少。就有再难走的路,也是那父母官走在前面。

    乔县令夫人过得去,别人也能过得去。

    安老太太款款起身,梅英扶住一边,掌珠扶住另一边,方明珠没处扶,就又打心里瞧不起她们。

    什么是礼让父母官,分明就是让人家走在前面开道!

    这一家子人,以为自己是高门,以为自己说话委婉,其实呢,就是虚伪过了头,还拿自己当诚实。

    她心里不能放话,这样想着,人上车时还嘟嘟囔囔。她和宝珠坐车,宝珠耳朵尖,又参悟到祖母留方姨妈母女的用意,扯着手中一块银红色帕子,笑道:“谁又惹到你?”

    “我又不是小姐姑娘的,谁会惹到我!”方明珠嘀嘀咕咕。坐不到片刻,车动的时候,以为自己和宝珠也算亲厚,道:“我就想乔县令夫人走在前面开路,她难不难过?”

    宝珠一听就清楚,这一位把礼让乔夫人,当成刻意的。见方明珠挑着眉头鼓着腮,总有些忿忿,为别人打抱不平。宝珠不想一路子看这种脸色,就笑道:“难道我们要把父母官挡在车后面?”

    一语,方明珠释然:“你说得也对,我就没有这样想过。”宝珠但笑不语,有些事情,你换个角度想想,也许自己就不会太难过。

    而且,也不会觉得别人虚伪。

 第二十三章腹诽者人腹诽之

    很快,安家的车追上余县令家的车,后面又跟着本城老乡绅冯家,开香铺的孙家,以及安家的邻居钱家。道儿有野梅,开得正三分好,七分浓。下面一长串子车走过去,迤逦绵绵。

    观音院在城外三十里,是方圆数州县内最闻名的尼姑庵。庵内供的是大慈大悲观世音,庵主智通为人正直,立身谨慎,不是那说一套做一套的人,是个真正有圆通的修行者,不但各家的女眷往这里来,就是一些不信佛的男人说到本城外的观音院,也欣欣然有得色,认为是本地的一个荣耀。

    余县令不信佛,但不禁止夫人来拜观音院。

    智通庵主今年才得四十岁,长年吃素濡佛的原因,面庞细嫩有如少女,精气神也完足。她曾是官家的小姐,家遭大难流落吃苦。后来虽平反,智通却看透世事,不愿嫁人,在观音院落发,正式成为修行的人。

    她的族兄族弟一大堆,为官者不少,对观音院颇为庇护。因名声清正,本省有一个官员的小姐自幼多病,父母自愿送到院中修养,等待嫁时再接回。跟小姐来的,家人仆妇数十。她的父亲是武将,又找了一个理由,借故在附近派驻兵马,这附近的安全,就成了全省第一。

    见观音院大门将至,陪老太太坐车的方姨妈心想,四姑娘看似面上混沌,其实却是慧智在内,她选中观音院,是最聪明的。

    观音院门上,接近人山人海。庵主智通带着一干尼姑正在相候,见众多车轿过来,智通法师含笑步下青石台阶,台阶上雪扫得点滴全无。

    “乔夫人好?老太太脸面儿看着,比上一回见更好些……”智通法师先问侯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本地的父母官余县令夫人乔氏。出家人虽在方外,也须圆通之志。本城父母若是怠慢,那也犯呆。

    另一个,就是安老太太钟氏。智通法师的族人在京中的多,与南安侯府常有来往,算是世家熟人。

    乔夫人打开轿帘,安老太太也在车中含笑欠身,方姨妈自是不敢还坐着,忙陪笑:“大师你好。”智通法师笑容平和,带着人一家一家的问候过去,殷勤十足。这也是各家女眷们,都喜欢她的一个原因。

    再者,人家真的是有悟道之境,不是一般的喧嚣之人。

    雪地里,各家女眷们下车下轿,丫头家人围得密不透风,生怕让人看到。头一个,安家的掌珠是扬眉吐气,从来不会低下脸儿的人。

    她高昂着头,笑容是十二分的张扬,隔空对几家认识的略一点头,就算打过招呼,再就指使家人:“看着些!送祖母进去,再把妹妹们好生护送。我这里可以怠慢,不可以怠慢祖母和妹妹们。”

    和她们家是邻居的钱家,两三个淘气的姑娘们还没下车,隔着车帘子悄笑:“安家的掌珠一年一年大了,怎么还是小时候飞扬跋扈的模样!”

    余县令夫人加意地打量一下儿子的眼光,见余伯南眼睛在掌珠面上一转,又移开来。余县令夫人的疑惑,还是没有找到答案。

    她的宝贝儿子,本城学里称为第一的少年才子,相中的到底是安家的第几?

    要是大姑娘掌珠……

    好是好了,可她那气势,还没出门就压倒众人一头,你总不是公侯伯爵府里出来的,论起安家的背景,不过就是一般的官员。

    掌珠见余夫人眼光探寻,会错意地颔首,笑吟吟:“夫人请先行,我已交待家人们,必不会冲撞夫人的。”

    余夫人精明的眸子一闪,把不悦压在心底,没有回话,就点点头,带着家人进去。进大门后,一边和陪同的姑子寒暄,一边把心底的不悦翻上来。

    这位安大姑娘说话行事!

    从来喜欢压着人!

    年青的姑娘,这算是什么好习性!

    咀嚼她的话意,可以气死人。好歹,余家是管这里的官员,什么叫她交待过家人,就不会冲撞!

    难道你不交待,你们家的人全是野的,喜欢冲撞人!

    余夫人皱眉,这样的儿媳妇自己可要不起。

    她在庵内腹诽,掌珠在外面腹诽。余夫人是出了名的精明,她生一个肯读书的好儿子,鼻子从此出气都往天上。从余伯南三岁,余夫人就年年见媒婆,把本城的姑娘们一家一家念叨来,再念叨去。张家的脸儿不白,王家的脚儿不秀。让掌珠大为瞧小上。

    你不想为儿子挑本城的人,就不要出来这些话!

    想为儿子在本城挑人,更不能出来这些话!

    掌珠更把脸扬得高高的,反正掌珠姑娘呀,可看不上你那才子儿子,也看不上你们余家,要不是舅祖父南安侯,余县令这等平庸之才,怎么能稳稳在本城这虽小,却富庶之乡,一呆就是好些年。

    腹诽人者,自有人腹诽者。此时掌珠和余县令夫人,正符合这两句话。

    余夫人进去,余伯南还没有进去。余县令没有来,余伯南为母亲操持一切。先看着家人们把东西卸下,见母亲走远,争取到的这点时间,正好往安家来献殷勤,找机会见上宝珠一面。

    可怜余公子一年到头,见宝珠的机会,不过就是年节,再就是观音院。就这还有见不到的时候,一年见宝珠的次数就一个巴掌数得过来。

    每一次,对他都是一次相思缠绵。

    为掩饰,余伯南还是先从掌珠开始。“大妹妹近来可好。”掌珠笑容不改,眸子里却有一丝不屑,你母亲傲气冲天,把全城的姑娘都挑得体无完肤,不就是有你这么个东西!

    “好,你也好。”掌珠有时候,还不愿意和余伯南多说,见到他心情不佳时,就回过话,头扭一边。

    余伯南正中下怀,转而去寻三姑娘。三姑娘玉珠才下车,见他过来很是开心。爱书的玉珠,对才子余伯南从来有好感。笑道:“前几天好大雪,可曾作诗。我见梅香可嚼,胡乱作了几首,既见你,给我指正指正。”

    说着,就背起诗来。

    在这个功夫,宝珠从容下车。本来就隔着一辆车的距离,更好似没见到余伯南,扶着红花,卫氏带着另一个丫头,另一个婆子,前后把宝珠围住,往庵内走去。

    余伯南眼睁睁的看着,却没有一点办法。他不能明显的把玉珠丢下,去追那走开的宝珠。

 第二十四章比较

    又是惊鸿一瞥的侧面,宝珠的美还是惊人!

    她总是恬静的微笑,嘴角上微弯一勾。在侧面看上去,小巧鼻子如山峦般自然起伏,人中微陷的地方,总能引人无限瑕思。

    余伯南不止一次想过,如果能亲近那雪白的人中,必然是件极快活的事情。

    然而,不管他怎么样的思念于她,她见到他,却从来持重于礼,匆匆而过。那丫头婆子围随下纷飞的裙角,有青色有红色有碧色,但余伯南总是能从数个裙角中找出是宝珠的。

    他恨那裙角翻飞,走得不带一丝留恋;又留恋她的裙角翻飞,这才是宝珠,她大了,知道避嫌,也愈发的知道礼数。

    可是,为什么不看上一眼呢?

    身后的人几乎恨上来,宝珠姑娘还是头也不回的进去。直到山门在脚下,才不易察觉的轻吁一口气。

    进来了,而且没有在大门上被余伯南纠缠。

    一个人对上自己的炽热眼光,只有当事人最清楚。宝珠每见一次余伯南,就更加的对他疑惑起来。

    熟读圣贤书的人,难道不知道父母之命,礼数才合?

    他既喜爱自己,理当的是求聘上门,而不是屡屡寻找机会私下里展示他的那双眼睛,那眼睛里,有太多的情意,让宝珠总不安心,反而担心。

    好在她是个豁达的人,担心过后,就再安自己的心。幸好,本城内的公子,不止这一人。

    喏,前面就出现一个。

    两个小尼姑带路,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智通是个有心人,老太太、太太奶奶们,是她和上年纪的人陪着,姑娘们,就是少年的尼姑陪着。

    小尼姑慧引正在笑:“我们庵里的梅花,别处可没得比,”手指前面,就呀地一声轻笑起来。那里,有一株老梅喷放清香。下面,站着一个少年,暗紫色老府绸的锦衣,下面是黑色府绸长裤,一双厚底靴子上沾的不是泥,就是雪水。

    他本来脸就不白净,又是一身全暗的衣裳,硬是把个少年人弄成中年大叔模样。

    他本是往院外去,见到宝珠等主仆过来,含笑停下脚步,往路边避开。且在宝珠就要到时,早早的垂下腰身,拘谨地道:“安四妹妹好。”

    这是老乡绅冯家的孙子,排行也在四,叫冯尧伦,和余伯南同样在学里。冯家是本城世居的大家,不时有人中个举,考个小官员,家教是严的,也是单板的。

    冯尧伦,也是和宝珠姐妹小时候玩过的,因他为人谨慎,宝珠并不烦他。当下主仆停下脚步,卫氏带笑挡在宝珠前面,姑娘大了,可不能乱给人看。她笑嘻嘻:“是冯四小爷,小爷你也好啊。”

    冯尧伦垂下身子,眼角却寻找宝珠身影,见到那身影微微欠身,心中喜悦,忙不敢再偷看,低声笑道:“风大,四妹妹请快静室中暖和,请先过。”

    “那可多谢了。”从头到尾,全是卫氏在说话。饶是红花在家饶舌的很,出门也不敢乱拿眼珠子瞟人。

    她们就此过去,冯尧伦眼皮子下面再也没有裙角,才缓缓抬面,若有所思地一笑,接下来才神魂归位,想到母亲打发自己往外面说话,这才继续出去。

    不到一会儿功夫,宝珠已见过两个人。对她来说,余伯南总有倜傥色,而冯尧伦却俨然老学究。

    倜傥二字,唯有名士才能配得住。余伯南是本城里的才子,却不是一介名士。

    冯四小爷,又欠稳重呆板了些。

    智能的安排,观音诞这天人来人往,观音院名声出去,外省的人也会起来。静室不足,又不能亏待客人。

    索性,起坐之间全都取消。安老太太等本城一流的妇人们,在一个大房间内起居安坐。姑娘们随着长辈,全在这里。

    宝珠手捧上茶,心里还在盘算余氏和冯氏两个人。就见外面环佩叮咚,人还没有到,首饰声先夺进房中。

    宝珠方一笑,就见掌珠姑娘舒展大方的进了来,也不扶丫头,就显得身姿挺拔过于别的姑娘。进来,安老太太面前拜了一拜,再对着别家太太奶奶们拜上几拜,众人皆说起来,掌珠也不客气地站起,扬声而笑:“外面人多得如下雨珠子似的,依我看,祖母竟不必急着出去,仔细人冲撞,才是第一要紧的。横竖要住几日,何不先静室里歇息了,赶下午有人回家去,从从容容的看不是更好?”

    当着人,安老太太不是笑容满面,却也不冷淡刻薄,只点下头:“就这么办,不过,我难得见邻居们,且坐这里说说话。”

    掌珠更是笑:“我也这样想,祖母带的好茶食,让人送进来,大家吃岂不是更好?”她言语爽快,且不缩手缩脚,气势上,又总压过四方。让别人家的女眷们总是吃惊和诧异的。

    钱家有两个新来作客的表姑娘窃窃私语:“这是安家的掌家小奶奶?”

    “啐,别让她听到,岂不着恼!她是安家的大姑娘安掌珠。”

    “呀!真吓人。她是姑娘,怎么这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