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梁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逼上梁山- 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魏定国乃是知道这回他那烈火军算是遇到克星了。而且,他这新训练的烈火军,也再次被打残了。不由的他不皱眉。而那呼延灼却是烦心怎么又碰上这种会妖术的敌人了。正规打仗,呼延灼不怕,可这种又火又风的,却根本让他一身的本事施展不开。
    好在,没多久,宋江领着的大部队,随后也到了。   
 ⒈⒈第十三回 祸福相伴

    蝉儿知了知了的鸣叫。天气很烦闷。李民看着带着柴进归来的林冲和武松,却更是烦闷。
    李民此时郁闷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按照李民的情报推算,这高俅的令符到了,高廉放人,用不了两天,那梁山的部队就要到了。可如今,林冲和武松都把柴进带回来,那梁山的部队,应该已经和高廉打上了,这一回,不仅柴进勾结贼寇的罪名跑不了了,恐怕他李民也要有个小麻烦。而更重要的,却是这个柴进乃是赵佶要整的人,沾上他,难免为赵佶所忌。那才是真正的麻烦啊。
    从现代来的李民,结合对柴进的了解,以及高俅的交代,却是很了解赵佶的心态。
    不过,若只是这点小麻烦,李民也绝对不会郁闷。这些对别人可能是大麻烦的事,以他李民如今的名声,以及赵佶的信任,却是完全可以抗的下来的。最不济,让这个柴进进行试炼,暗中把这个柴进电成白痴,却也能让赵佶那面放心,林冲、武松等人也说不出什么。
    只是,此事,却让李民首次意识到了,他收的这些手下,虽然很热血,虽然很忠心,遇到事也绝对敢上,可这组织性,纪律性,也真的很成问题。
    而这一点,除了是他李民手下的这些人天性如此,也貌似跟他李民养成的有关。
    没办法,李民自身就不是一个纪律性和组织性很强的人。一个大忽悠,你能指望他有多高的组织纪律性。何况,李民也不是军人家庭出身,更没有军队管理方面的认识。即使成为了国师,也是贪图身边人对他亲情大于敬畏。那怕是在林冲和郑鹏的建议下。李民已经改了许多。可总体的性情,却也是没有大变。
    甚至,就连现今二龙山众人对李民地规矩,也都是林冲和郑鹏示范带动下养成的。
    而今,没有组织纪律性的祸事出来,这才更让李民郁闷。
    其实,严格说起来。李民创立的二龙山体系,别看貌似很完善,内外有序,各有执事。可实际上,却完全建立在李民个人声望,以及神通之上。若是没有李民。神宵教和二龙山。那就是一团散沙。根本整合不到一块去。
    而这里面,更为突出的,那就是整个二龙山的体系,有一极大漏洞,那就是缺乏一个黑脸的刑堂。没有执行纪律处罚地标准单位。赏罚都在李民一人。
    没办法,李民本身不是这方面的专长,能蒙出一个异能,并走出了点名堂,那已经占了李民很大的心血和心志了。
    而李民的手下,那几个徒弟。那怕是包括林灵素在内。也都是追求仙道的多,宗教系统还能搞一些,完善的体制,那却也不是强项。至于其他人,更是没有帅才了。
    也许,唯一能在这方面指点,以及帮助李民地。也就是如今远赴蒙古地宗泽和周侗了。可宗泽和周侗。怕的就是李民谋反,又怎么会点醒李民。
    故此。李民郁闷过后,却也很庆幸。庆幸自己从一开始就有自知之明,没有造反的念头,否则,就凭如此的组织性纪律性,这样的队伍能走多远?
    不过,筹建一个刑堂的念头,却也已经在李民脑子中萌生。亡羊补牢,时未晚矣。
    从这方面看,林冲和武松把柴进这个祸害带回来,也不算是全无好处。李民的乐观天性,却是让李民心情愉快了许多。
    毕竟李民从来也没想用武松这帮人造反争天下,只是想聚拢一些保护自身,有条件的情况下,阻止一下靖康耻,引导一下资本萌芽的爆发。如今,金国国主完颜阿骨打已经被李民弄死了,金国不仅没有击溃辽国的主力,而且还被辽国反围剿,又有宗泽为李民去蒙古传教,靖康耻也许根本不会发生,李民自然也就更放松了许多。对这组织性和纪律性,也就看地更差了。
    只是,李民地心路演变,跪地认错的林冲和武松,却是不知道的。尤其是李民如今早已锻炼的喜怒不行于色。即使内心经历了惊愕,郁闷,开解,愉快,无所谓。可李民的表面上,却依然维持着国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从容本色。这就让林冲和武松摸不清李民到底什么打算了。心情也越发沉重。
    终于,李民盘算一个通透。叹了一口气的跟林冲和武松说道:“二位哥哥不听我言。天命运转。天罚已是不可避免。”
    林冲当即急声抢言道:“国师。此祸事是我林冲引起,我林冲愿一身担之。”
    武松连忙大声喝道:“林冲哥哥,此等祸事,我武二也有份,怎能让哥哥一身担之。无论天打雷劈,何等天罚,我武二受之就是。”
    李民暗中欣慰。虽然组织性,纪律性差点,可这忠义,还真是没得说。反正我又不想造反,有这些兄弟也够了。说实在地,李民还真是不愿为了什么组织性和纪律性,而丢失了亲情,感情。
    当然,必要地提点,却还是要敲打的。
    李民肃穆说道:“你等胡说些什么!莫非你等以为那天罚,就是天打雷劈不成。天心运转,何人可知全貌?天打雷劈,洪水火山,刀兵人祸,莫不是天罚。此次,柴进陷落,本就是柴进命中之劫。乃是柴家气运由盛转衰之兆。我帮你等救了柴进,已经是担了因果。只是有我气运冲抵,应可无妨,可你等却不听我令。却带了柴进来我这里。却是令天心动怒,恐怕这柴进地命劫,却是要更大了。”
    李民刚说到这里,林冲和武松还有些不明所以,可郑鹏却是受到飞鸽传书,连忙进来报与李民知道:“国师,梁山贼寇现今打着营救柴进的名义围攻高唐州。已被高廉击退。高廉上书朝廷,柴进勾结匪类,有攻城谋反之罪。”
    林冲和武松一听就傻了。刚刚救出的柴进,这一眨眼就成了反叛。而且还是摘不清的那种。
    林冲和武松当下全都大急。对李民磕头请罪道:“我等累了国师。我等愿自首,此等祸事,一身承担。”
    李民一摆手笑道:“起来吧。我之气运,岂是此等小事可拖累的。我自有处置之道。你等且站在一旁。叫那柴进进来说话。”
    不多时,柴进来到。
    别说,就算是此时的柴进,也还是很有气质的。多年大贵之家养成的举止。那叫一个稳当有礼。进门见林冲和武松分列两旁,还有一个不认识的中年秀才样的人,站在李民的阴影里。柴进很是从容的给李民躬身施礼说道:“柴进蒙国师搭救。万感不尽。今柴进遭此磨难,看破世情。始知唯大道是真。愿倾尽家资,拜在国师门下。还请国师不嫌愚钝,收归门下。”
    说完,柴进撩衣襟,拜倒在李民身前。
    李民也不搀扶。肃容说道:“柴进。且勿言你欲拜我门下。你可知你祸事已经来了!”
    柴进闻言一惊,抬头问到:“国师。莫不是我丹书铁卷遗失之事,走漏了风声?”
    李民闻言也是稍稍一惊,没想到这个柴进也是一个人精,竟然能想到这个。看来他李民没有行使此策,还真对了。
    不过,李民却也没责怪柴进的小。也不多说旁的,径直肃容的说道:“非也。乃是今有梁山贼寇,打着营救你的名号,围攻高唐州。此等行径,何等罪名,你应自知吧。”
    柴进当即骇的跪坐到了地上。攻城掠地,无异谋反。就是丹书铁卷没丢,那也是遮拦不住的罪名的。
    柴进连忙爬跪于地呼到:“国师救我。柴进万无谋反之
    李民冷哼道:“你有无谋反之心,说与本尊无用。却是要朝廷信你才成。可据本尊所知。你仗着丹书铁卷在身。庇护囚徒,资助匪类。此等行径,连本尊都信不过你,若想朝廷信你,恐非易事。”
    柴进更是惊恐,连声道:“柴进年少糊涂,万无谋反之心。国师救我,国师救我。”说完连连磕头。
    李民这才给出一线希望的说道:“念你与本尊的缘法。本尊也指一条路与你,你且去高唐州,说得梁山退兵。若成,我再求朝廷恩典与你,保你的性命就是。若不成,却是你自身的缘法了。”
    柴进闻言,心中一动,暗思与宋江、晁盖等的交情不错。当即点头应允。却不知,这却也是李民对这柴进社交能力的考察,以及对梁山这伙人如今的心态考验。   
 ⒈⒈第十四回 人心叵测

    “啊?柴大官人,您如何脱险了?”宋江很是惊异的看着这位自称故人相访的柴进,脑子转的飞快:柴进脱险,此次救援柴进而发兵的名义可就不在了,这可如何是好?
    此时,宋江却是借着高廉偷营之时,以魏定国立下火营,火烧了高廉的三百飞天神兵。扭转了战局,兵困了高唐州。占了上风,却是不愿轻易退兵。
    何况,宋江和吴用商议发兵时,除了救人,更是图谋这高唐州军资多广。以及再下一城,好更加提高梁山的威名,以作招安更大的筹码。自然不能看到柴进没事了。就立马走人了。这大军一动,柴米粮草都是损耗不说。这打成打不成,也更是影响梁山的声威。
    而且,更为主要的是,就在宋江领兵出征这段时间,人算不如天算,朝廷招安的使臣却是到了梁山,却被不愿招安,一心革命的晁盖给打走了。暂时绝了宋江招安的后路。打高唐州获得军资补充的意义,更在营救柴进之上。
    柴进不知宋江所想,很是从容的把斗笠挂在了背后,双手抱拳说道:“承蒙宋头领错爱,举兵相助柴某,柴某感恩不尽。只是柴某如今已蒙国师相助脱险。实不敢劳损宋头领再为我损伤弟兄,故赶来告知宋头领。柴进刚说到这里,宋江却是生恐柴进再说出什么不利的话,连忙说道:“柴大官人,此地非是讲话之所,还请入内详谈。”说完,宋江上前拉住柴进的手,就把柴进往大营里面领。同时传命喽。准备酒宴。
    等到进得营帐。宋江却也已经考虑清楚。不管这柴进脱没脱险,这高唐州一定要拿下,否则,此次在高唐州灭了锐气,即使朝廷招安,也绝对受不得重用。而且,这个柴进也要收到山寨之中。虽然这个柴进此时是倒霉了,可老柴家在大宋百多年打下的人脉,那绝对不是说完就完的。就冲着柴进的人脉,今后再想办法受招安时,也有路子,也更能地重用。
    宋江想的明白。把这柴进让到大帐做好。随即问道:“柴大官人即蒙国师相救,为何这害了柴大官人以及柴大官人至亲的高廉,却还在这高唐州作威作福?难道国师不知除恶务尽否?”
    宋江此言,却是挑起了柴进的痛楚和怨气。要知道,柴进一生富贵,那是真正含着金钥匙长大,没吃过苦的贵族子弟。可前不久,被高廉打的认罪画押不说,还险些被高廉折磨死在狱中。这份痛楚,以及屈志认供的自责耻辱。那实在是让柴进刻骨铭心。只是柴进自知凭地虚爵富贵。制裁不了这个高廉的实权知府,再加上自知丹书铁卷的丢失,这才有心托庇在李民门下,伺机讨了李民的欢心,成了李民的心腹,再来找高廉报仇。
    可此时,却被宋江提及。柴进自认这个宋江能为他柴进发兵相求。必失他柴进的体己人。实在是忍不住心中地委屈。当即诉说了苦处。
    宋江一听,心中暗喜。可面上却装作勃然大怒,厉声喝道:“高廉狗贼!欺人太甚!柴大官人休要气恼。我宋江必为柴大官人报得此仇!不杀高廉,誓不罢休!今后柴大官人就入我梁山,做个头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岂不快活。”
    柴进正自悲愤,猛听宋江一说,也是高兴不已,可随即却有些意识到不对:我不是来说宋江退兵地么。怎么却成了要宋江替我报仇?还要入梁山?
    不过,此时宋江连誓言都发了。而且还是为了柴进出头,柴进一生太子党惯了,却是不好转这个场子。而且,更为主要的是,柴进觉得这个宋江能帮他柴进立时报仇,却是不用相投靠李民般的,还需要苦挨。
    此外,柴进经宋江这么一扇呼,也有些小热血。暗觉得:宋江的梁山兵马,煞是强壮。连老呼家的呼延灼都能打过收编。也不是没有撼动大宋江山的实力。这梁山人,多受过我柴进的恩惠。若是我加入其中,凭着我的人脉,最后成为梁山之主,推翻朝廷,重立我柴家王朝,也未必没有可能。
    柴进一时热血上头,却是忘了李民。当然,这也跟着宋江时刻散发着天然魅惑,不无关系。虽然柴进的智商不低,不像李逵或是李民手下的张氏三兄弟一般,一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