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梁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逼上梁山- 第2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民说道这里,一摆手,左右就把这些人也全都推了出去。
    午时三刻,辕门之外,王英以及无为军恶行为首者一百三十七名都头、提辖等,尽皆被斩。而无为军跟随王英等有掠夺行径的普通军卒,万来人,尽皆依军规,各行十下至三十下鞭刑不等。
    而随后,李民趁机把自家二龙山的军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张榜全军。更命自家带来地八百精锐,全部下放到这二十万的大军当中,担任指导员。为其讲解李民二龙山的军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更对其讲明他们是为什么来当兵。
    对此,吕师囊微微有些不明白。无人时向朱武请教道:“军师。如今大胜。何不趁胜追击,国师如何反倒整顿起军纪来了?”
    对此,朱武其实也是不太完全明白,不过,朱武却是知道自家的军火却是严重不足了。如今拿下秀州。从金陵到秀州乃至苏州这条道路却是打通了。有着苏州在背后支撑,正可休整一下,同时也可遣人从苏州出海,至呜呼岛海外基地,调上几船的飞天雷来补足弹药。而后,大军压上,也可打的痛快。
    至于整顿军纪,也没有什么不好,这可把这来自四面八方的军兵,从新收编一下,统一一下
    不过,这些,朱武却是不会和吕师囊这个新降的将领说地。朱武当即神秘无比地说道:“吕将军。国师乃天人也,所谋必有大用。君不见,那贼子欲放火烧城,皆被国师洞彻否?国师必有深意。至于那逃窜的贼兵,穷寇莫追,不追也罢。”
    吕师囊听了一个糊里糊涂,心中不解,回营后,与那自家地军师堂弟吕助说及,吕助笑道:“哥哥,国师确是妙策。”
    吕师囊连忙问道:“何故?”
    吕助轻摇羽扇笑道:“我观国师用意有二。其一乃是一个拖字。如今,方教主兴兵起义,军粮来源有二,一是攻克城池,夺取官家囤粮,二是东南义士富户捐献。这攻克州府所得之粮,终是有数之粮;这东南富户捐献,更是皆有所图,如今国师大兵压境,占据冲要。方教主自无法再攻克州府,自然也就断了一条军粮获得知道,而那东南富户,见国师大军在此,也必然见风使舵,即使是有心捐粮邀功,也是要与这国师捐粮,而不是捐给势弱的方教主。这方教主的第二军粮获得之道,即也被掐断。且,前年大旱,所留之粮,养活灾民以及义军是以不易。今年又是兵乱,耕地多有被毁,方教主所占之地,今年粮食收获,想来也必惨淡。方教主军粮不足,必然只能掠民。如此,方教主聚拢民心之言,不攻自破。自然民心,军心尽是。再加上军中无粮自乱。这国师只是占据这冲要之地拖上一拖,方教主的百万大军,却是不用打,也自溃了。国师此等妙计。自然是高。”
    吕师囊闻言恍然大悟。当下点头认同,为方腊担心道:“方教主碰上国师,却是生不逢时。”随后,吕师囊又好奇的问道:“其一如此,已是极妙。其二又是如何?”   
 ⒈⒈第二十二回 华阳驾到

    “其二?”吕助微微一笑:“我看国师乃是为了这二十万的大军。”
    “此话怎讲?”吕师囊有些没绕过来的追问。
    吕助自信的笑道:“军规。军规。全军之规矩也。大宋军规,久已有之。十七禁律五十四斩。条条例例,早有明训,何需更换?盖,十七禁律五十四斩乃是大宋军规,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乃是国师军规,军规更换,这军规之主,自然也就换了。何况,国师重新整编了这二十万大军不说,更把自家的八百亲兵下放到各营。那些亲兵本就是底层军兵出身,自明底层军士之心。如今他们明着被命名为指导员,只是为了给那些不识字的底层军卒讲解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军规,可他们却不受各营统制管制,自成体系。又得国师力挺,自然不知不觉中,就架空了各营统制的实质兵权,再加上这国师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通俗易懂,皆是为民之言,那国师帐下的各地官军且不说,但我可保原先哥哥你帐下的那十五万军兵,比被其说动信服。甚至就连咱们吕家庄本庄精锐的两万家族子弟兵,也会有大半信服。如此,军兵皆于国师一心,国师自有的心腹将领如鲁智深等,更是神勇无敌,中心耿耿,这二十万大军,不落入国师手中,又落入何人手中,即使有军官不服,他没兵呼应,又能兴的多大风浪。国师果然是好算计。妙极。妙极。”
    这吕助虽然把李民估得高了,可他就事分析,却也有这般结果,吕师囊自然信服。
    闲来无话,李民一连休整七天,虽然那派出去前往呜呼岛调集飞天雷等火药的还没回来。可李民这手中的杂牌军,却在李民那八百二龙山精兵的讲解下。军风大变。
    要知道,李民那些底班兵丁,在李民的训练中,本就是按着基层军官培养的。。。。。而李民虽然军事素养不是极端突出,可李民作为一个大忽悠。却也是对中国的指导员制度,极为佩服地。自家训练时,就是没少主抓军兵的政治修养。如今却是用到了。
    而这二十万的军兵,除了少部分的军户出身,大部分可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出身。他们自然也知道百姓地疾苦,更是认同自家百姓的身份。他们原本当兵的目的,不过是最最低级简单的生存需要。就是为了有口饭吃。如此,自然是把自家看的极低,自觉是乱世一个茅草,自然也就大多是得过且过。把自家性命看的最重。上阵杀敌,自然也是在严酷军法以及督阵对的威压下所为。
    可在这些指导员的讲解下。他们却是知道了自家当兵,不仅是为了有口饭吃,更是为了保护与自家类似的百姓,不受贼人欺压,不受外侮。他们当兵,也是有着伟大意义与价值地。
    人自重。才能有斗志。有目标,才能有动力。
    这些人的价值观一变,人虽然还是那个人,可气质却是截然不同。
    这一日,李民还在秀州休整,等待后勤军火地补给。却有一行人等来自李民的大营前。
    有守营的军兵看见了,当即喝令道:“干什么的!站住!再往前走。开弓放箭了!”
    一人越众而出,大声呵斥道:“吓了你的狗眼!没看到我等乃是朝廷的天使!速速通知你家主帅,迎接天使!”
    守营门地军兵不敢怠慢,连忙向内通报。不多时,李民和朱武等已是皆知。
    朱武笑道:“这天使却是走的快,我原以为他还要再过几天才能走到。不想今天就到了。却不知何故这般心急?”
    朝廷有天使到。朱武却是早就得到消息了。也估算过天使的行程。固有此说。
    公孙胜闻言也未多想,笑道:“想来官家与主上交好。听得连胜,令他前来嘉奖,他受了皇命,不敢耽搁吧。不过,当今大宋,除了官家亲至,何人能当主上亲迎,他是何等身份,也敢叫主上迎接。却是不懂规矩。”
    朱武闻言笑道:“公孙先生想差了。天使带着官家圣旨而来,自是等同官家亲至。主上出迎,也不是迎他,而是迎那圣旨。他如此说法,却也是为了朝廷威仪。却是怪不得他。”
    李民站起身来说道:“休要多说了,迎他一迎也就事了。”
    当即,李民领众人出营迎接。
    可李民一见到那百多人的天使队伍,当即就是一惊:这天使队中,如何有的这般高人?
    此时,这百余人的天使队伍,都在李民眼里淡化了。唯有一人如黑夜中的明灯,越发显得突出。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那隐迹在天使队伍中地茅山第二十五代大宗师刘混康。
    按说,这刘混康隐迹在天使队伍中,并不突出。一旁朱武、公孙胜等人,皆是被那为首的乘轿官员王太尉吸引。可问题是,李民如今看人,却是很少只是用肉眼看人了。
    李民观人,如今却是首重其气场感应。而这刘混康,外形虽不起眼,可闭关多年,元气充足,生物磁场旺盛,却是真正的有道之士。其身份地位,乃至功法,都与那大宋朝的张天师不相伯仲,甚至更胜公孙胜的师傅罗真人一头,与之相比,其他天使队伍中的百多人,那都与皓月旁边飞舞地萤火虫一般,这如何能不引起李民地注意。
    而随着李民的目光凝聚到了那刘混康地身上之后,那刘混康当即也是有所感应。自有宗师风范,却是不在隐藏身形,跃下所乘白马,径直走山前高声喝道:“茅山上清传人刘混康。见过道友。”
    说着,刘混康右手如浮云划过胸前。指掌间隐隐有黑气缠绕,更隐隐有哭泣之声间或。却是那茅山弟子的身份识别,七魄禁法。这刘混康自见过李民草草炼制过的金龙珠,自以为是外丹,虽然不屑,却也是把李民当作了同道中人。此番见面,自然不想低了身份,行那苟且之事。自是要堂堂正正的亮明身份。
    反正,以一个能炼出外丹的高手混迹世俗界,更蛊惑君王,已经是犯了修道界的大忌,他刘混康身为南方道教的掌旗人,自要管上一管。
    只可惜,刘混康这一手,却是白费了。李民完全是野路子,哪里懂得各家各派的招呼是什么。看了自然也是没看一样。倒是那一旁跟随李民而来的公孙胜闻听刘混康报了名号,更打出了圈内的闻讯识别手法。心中大吃一惊,不敢怠慢。连忙越众而出,打出他皂阁山的闻讯手法,自报家门道:“晚辈皂阁山罗真人门下弟子公孙胜,见过茅山华阳先生。”
    刘混康连眼皮都没加公孙胜一眼,只是很不满的看着李民。
    这公孙胜虽然也算是三山弟子。可就连那公孙胜的师傅罗真人,那都算不上皂阁山的当家人,差着他刘混康半辈,见了他刘混康行弟子礼,这公孙胜连红尘历练都还没完成,如何能入刘混康的眼。
    此时,刘混康极为不满的就是这李民在他刘混康都报号了情况下,怎么还不回礼,还不自报师门。实在是无礼之极!
    而李民在看了公孙胜的回礼之后,当即想起这应该是他们同道中人互相问候的一种手法,当即也连忙把他那当初忽悠公孙胜的九字真言手印施展出来。口中念道:“二龙山练气士李民,见过华阳真人。”
    别说,李民这一手,还真把这正要发火的刘混康弄的一愣。刘混康见闻广博,当今有真传的宗派也是不多,各家的招牌识别功法,却是都知道的,可他就是没有见过李民这家的。可若说李民乃是蒙事的,李民那指掌变化间的电球环绕,却是不参假的真术法。有术法,就必有宗门,宗门标记绝不可能假。如此,也就只能说李民的宗门,乃是隐迹多年不出的前代隐宗。而这也与李民不称修道人,而自称练气士相仿刘混康想到这里,却是心中一动。
    刘混康此次受蔡京之邀出山,固然是被蔡京许的利益,说动了心,可也跟他那心爱的大徒弟,传法大弟子笪净被李民的徒弟给打败了,输了茅山的颜面有关。可如今,刘混康先是看到了金龙珠,以为是传说中的外丹,而后又亲见了李民,误会了李民乃是前代隐宗的传人。却是有些顾忌。若是李民只是孤身一人,巧得了某些前代高人的宝典,那倒是他刘混康得着了。有了这番机缘,道法能更进一步,可若是李民背后还有师门,杀了这李民,李民的师门出山算帐,刘混康不知其实力如何,却是不得不为自家弟子着想。毕竟那茅山的宗门,却是跑不得的啊。   
 ⒈⒈第二十三回 该有此劫

    “圣上有旨。众将跪!接旨!”
    华阳真人刘混康正自犹豫之时,喧旨官王太尉一声高喝,当即让刘混康暗暗一叹,却是没什么其他道路好走了。
    而那李民正自和刘混康说话摸不着门路,猛听喧旨官高喝,却是没有惊觉,当下微微一拱手,算是抵了下拜之礼。这李民见了皇上赵佶也是不行大礼,对于赵佶的一道圣旨,如此也是够了。而李民身后一系将领,却也是随着李民行事,各自拱手施礼,并无下跪。唯有那兴国军,无为军,广德军等被李民调来的将领,三十余人,听闻宣旨,不敢怠慢,也不管地上又没有土了,各自连忙跪倒,各自高呼:“臣接旨!”
    那喧旨官王太尉,眼看出来百多将领迎接,可下跪接旨的只有三十余将领,心中微微不快。可却也没说什么。只是展开圣旨,高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查道德普惠国师奉命讨逆以来,不思皇恩,结党营私,屡纵乱党逃匿害民。更劫掠百姓,污良为盗,斩良民以充贼首,冒领军功,东南百姓怨声载道。实天怒人怨。特消其国师身份。遣太尉王思元拿下。诸路军兵不知者不罪,皆由太尉王思元统领讨贼。钦此!”
    李民万万没有想到赵佶此次派人前来宣旨,不仅没有嘉奖,反而如此这般,当即有些惊愣。却是不敢相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