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明天下一根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明天下一根钉-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思索片刻,向彩英道:“这次招人是不是也要找些女孩子?”
  阎应元愣了一下,道:“这个少爷没有提。”
  向彩英道:“这是必然的,不说少爷一向的习惯,就是捕快也应该有女人的。”
  点了点头,阎应元道:“你说的对,是得招一些女孩子,可是招得来吗?”
  想了想,向彩英道:“我有个法子。”
  阎应元道:“什么法子。”
  向彩英道:“对这些人,少爷自然不会在意花多少银子,所以月银要高,要把江阴最好的子弟招来,然后在招女孩子时,就这样告诉她们,将来她们都会嫁给这些我们招来的江阴子弟。”
  思索片刻,阎应元赞道:“好法子。”
  法子既然这么好,那就应该好好谢谢妻子,于是风暴再起。

一百三十八章 凭吊
  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而招人的事儿一时半会完不了,所以这个年势必得在江阴过了。
  在南方过年的感觉自然和在北方大为不同,凡是没有到过南方的人,心情无不既好奇,又激动,感觉新鲜到了极点。
  时间充裕的很,也没什么事好做,自然得把江阴好好逛一逛。
  在旅行游玩这方面,男人和女人的兴趣那真是差很大,所以也就别找不自在,还是分开,各玩各的好。
  江阴是千载古城,历史悠久,可以凭吊的人文古迹不知有多少。陈海平、孙国清、戴定国、王元程、傅山等几个人的兴趣自然是在这方面。
  这么好的时光却没有阎应元的份儿,他太忙了。阎老大整天都和李开富泡在一起,研究每一个细节。晚上睡觉时,还要再和老婆反复推敲数遍,然后才能安然入睡。
  江阴的历史源远流长,史上先后设立乡、县、郡、国、州、军、路等行政建置,沿用暨阳、暨州、连洋、江阴等名称。
  上古时代,江阴地属九州之扬州,商末周初为吴国北境,春秋战国时地属延陵,先后为吴国公子季札封地和楚相春申君黄歇采邑,故有“延陵古邑”、“春申旧封”之称。
  春秋末期,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三让王位,避耕于今江阴西南舜过山下,后受封延陵,称“延陵季子”,殁后,葬于申浦河西。
  季子冢又称延陵墟,这是他们凭吊的第一站。
  季子冢有点远,距江阴城七十里,好在走水路,一路欣赏湖光山色,时间过得飞快,似乎一会儿就到了。
  季子冢保存的很好,千载悠悠,巨大的封土堆耸立在申浦河畔,注视着滔滔不断的流水。
  季札在江阴非常有名,没有人不知道的,他如此广为人知是因为一个“季札挂剑”的典故,他被江阴人视为了诚信的典范。
  有一次,季札去访问晋国,途中经过徐国时顺道拜访了徐国国君。季札带了一把剑,徐国国君在观赏的时候,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脸上流露出想要的意思。季札因为要出使晋国,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他在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
  季札一直记挂着这件事,但等他从晋国回来的时候,徐国国君却已死在楚国。于是,季札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
  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
  季札说:“我不是赠给他的。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虽是这样,但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因为爱惜宝剑就使自己的良心虚伪,廉洁的人是不这样的。”
  于是,季札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但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
  于是,季子就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走了。
  伫立在季子冢前,遥想着千年之前的风云变幻,陈海平的嘴角忽然现出一丝苦笑。季札挂剑在江阴是被当做诚信的典范广为称颂的,但这要是在那一世,季札挂剑不仅不会是什么诚信的典范,反而一定会被批得体无完肤,一定认为季札这个人特虚伪,特矫情。
  季札所在的那个时代是一个名声远远重于生命的年代,为了声名,人们可以把头颅轻掷。记得那一世在高中读到《信陵君窃符救赵》那篇文章时,陈海平很困惑,他不明白侯赢为什么要自杀,而信陵君又为什么不阻止。实际上,不仅他不明白,老师同样也不明白。
  后来读书多了,他终于明白了。其实,不是明白了,而是理解了。候赢自杀与信陵君不阻止,那都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特征。
  候赢杀身以报,如果信陵君阻止,那就是对候赢莫大的侮辱,候赢所作的一切就都失去了意义。信陵君唯一能回报候赢的,就是要怀着一颗在夺军救赵的斗争中必须成功、不能失败的决心,也只有这样,他才对得起侯嬴。
  那个时代有那么一种人,在他们心里,不认为默默无闻地活十年和活一百年有什么不同,他们宁愿像流星一般燃烧一瞬间,也不愿一事无成地苟活百年。
  季札挂剑、候赢自杀、信陵君不阻候赢自杀,这种重言诺、轻生死的行为都是出自这种渴望像流星一样燃烧一瞬间的精神追求。
  对于后世的很多人而言,那是一个不真实的时代,但它们确实存在过,燃烧过无数人的生命。
  理想和世俗,那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更好?陈海平的心中还没有答案。他极端敬重后世的那位伟人,但对于伟人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却并不完全认同。他不喜欢一个太过干净的社会,觉得没什么意思。
  祭奠过季子冢后,他们就在阴冷的风中喝着冷酒,谈古论今,好不畅快!

第一百三十九章 招人
  在江阴,陈海平最想去的地方不是任何的名胜古迹,而是一个人的家,那个人就是后世那位名闻天下、无人不知的大旅行家徐霞客。
  徐霞客是真正的奇人,在那个时代,把旅行作为毕生的事业,这有多奇怪怎么想都不可能想的明白。
  像徐霞客这种人,无论在什么时代,都会被人当做精神病看的,而徐霞客能坚持下来,只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徐霞客于旅途留下的那部传世之作被后世赞誉为“超越时代的科学考察记录”,而实际上,那部传之后世的《徐霞客游记》只不过是整个游记的四分之一的内容,其他的都遗失了。
  陈海平相信,如果中国不是在近代衰落了,那徐霞客一定要比那个达尔文有名的多。
  徐霞客的家里还算富裕,即使什么也不干,也可以衣食无忧,但徐霞客一生都在旅行,而且他的旅行几乎都是自己挑个挑子步行。
  就是现在,陈海平都还觉得徐霞客一定是让鬼给上身了,否则怎能吃的了这种苦?
  徐家就在城南四十里外的一个叫南阳岐的小村子,陈海平非常想去看看,但终是忍住没去,他觉得自己没有权利去打扰徐霞客,他应该让徐霞客按照历史的轨迹走完他的人生。
  把这个念头抛开之后,陈海平继续陪着几个老家伙四处游荡。三天后,江阴城外的古迹都走遍了,最后剩下的就是江阴城了。
  江阴城座落在长江南岸的君山南麓,地势虽不如何险峻,但也绝对是易守难攻之地。江阴城周长九里十三步,高三丈三尺,成正方形。城墙都是用特制的青砖砌成,每块的青砖的规格都是一样,都是长四十厘米、宽二十厘米、高十厘米,极为坚固。
  真是一座雄城,原本的历史上,阎应元之所以能率领江阴百姓抗争八十三天,杀伤清军二十四万,毙敌三王十八将,此座雄城功不可没。
  游览一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胜地美景都在必看之列,而江阴的大街,有其是北大街则把这三者都涵盖在了一处。
  北大街长约百丈,宽两丈左右,两侧的建筑都是粉墙黛瓦,多为砖木结构,合院式建筑,多个院落空间层层串联,如千云堆叠,大小不一,样式多样多种多样,但都完美地融合成了一个整体。
  北大街有三个巷子,光孝坊巷、光孝后巷、君山巷,江阴人杰地灵,他们把不大的空间发挥到了极致,把这三个巷子摆弄的曲折多变,那可是移步换景,只要稍微动一动,眼前的风景就换了个天地。
  楚春申君黄歇墓、宋代的松风亭都在北大街,给这个商业气息极其浓厚的古街添上了一抹重重的人文的气息。
  孙国清和王元程都最喜欢这儿,因为他们俩,陈海平把北大街的犄角旮旯反反复复足足细细看了三遍。
  明天就要过年了,二十九这天没人出去,都在客店里准备过年。在所有这些准备的活动里,其中有一个很是让人紧张。
  这个让人紧张的东西是几条鱼,是几条河豚。
  河豚为洄游于长江下游江阴、靖江一带的含有剧毒,但味道极为鲜美的鱼类,江阴人胆肥,早在春秋的时候,他们就掌握了可食河豚识别技能,独创了一套采食规矩和烹饪技法。
  虽说掌握了方法,但吃河豚仍然是非常危险的,江阴人一直就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可见吃河豚是多么危险。但尽管这么危险,人们仍然是照吃不误,由此可见,这河豚肉是何等的鲜美。
  过年了,众人都兴高采烈地过了热闹万分的年。
  江阴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后来春申君黄歇传楚地文化至江阴;以后东晋与南宋两次南渡,中原文化再次南融,吴地文化更趋繁荣。
  最能集中体现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当然非春节莫属。
  大年初一,街面上很清静,出来的人都是走亲访友拜年的,但到了初二,可就了不得了,江阴城整个都动了起来。
  江阴城的富商大贾几乎都在自己的铺子门前搭起了戏台,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大比武,那家的戏台看的人多,那家就有了面子。
  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打广告的机会,所以家家下力,家家的戏台都好看。
  锣、钹、响铃、小鼓、三弦、琵琶、竹笛、萧、笙、中胡、阮、扬琴,还有许多说不出名字的乐器在几乎每一个台子上都被弹奏吹响。
  除了这些富商大贾,街上还有很多三五好友和以家庭为单位组成的小团体的演出,同样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大街上,最热闹的,吸引人最多的不是这些丝竹之音,而是舞蹈。
  鱼篮虾鼓舞,由3人边走边舞,唱民间小调,动作韵律和风格来自江南水乡的渔民,讲究的是“欲动先出胯,迈步微微颤”的舞蹈风格,深受江阴人喜爱。
  九狮舞,由九只四尺长的双柄狮及一个引球组成,以“元宵锣鼓”作为伴奏,共八种不同节奏,舞蹈动作组成三十个图形,内容象征着太平安乐、喜庆祥瑞。
  真是太热闹太喜庆了。
  正月十五,春节最后的一个高潮过后,人们的热情总算释放完了,正常的生活又开始了。
  正月十八,招人的工作正式开始。
  招人,当然是以天富号的名义招的,李开富放出消息说,他的东家认为江阴人信义素著,且人杰地灵,所以想招募一批年轻人进行培训,然后派往江南各地的店铺当伙计。
  大商号是很难进的,大商号的伙计比后世大企业的员工更让人羡慕,自然也更难进,因为大商号的数量和规模自然远远不能与后世的大企业相比。
  而且,李开富还有意无意地透露,这次招的伙计都是很有前途的,凡是干得好的都有机会像他一样成为掌柜的。
  这个消息当真是天富号给江阴人开年的头份大礼。
  这次只招八十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很多人都落选了,但没关系,还有机会,李开富说以后陆续还要招,他要大家回去好好准备。
  正月二十七,旅行团离开江阴,要回去了,只是回去时多了一百六十名江阴子弟。
  这些江阴子弟都在十六岁到二十岁之间,看着他们一张张年轻的脸孔,陈海平很是感慨。如果没有他,十几年后,这些儿郎都将慷慨赴死,给后世留下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诗篇。
  江阴人杰地灵,自古就文风极盛,仅宋朝一代,江阴就出了二百一十七个进士。为此,北宋初年就在江阴兴建了学宫文庙,使江阴成为了江南屈指可数的儒学圣域。
  万历四十二年起,南直隶的学政又移驻江阴,督学察院,这又让江阴成为了朝廷在江南开科取士的考场,每逢开科的时候,江南各省万千的学子便会云集江阴。
  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下,即便不识字的普通百姓也都文雅的很,待人接物都彬彬有礼,完全不同于北方百姓的粗狂。
  陈海平很不理解,江阴的水土到底有什么不同,竟然能在这么文雅敦厚的江阴子弟的血脉了铸就了如此刚烈的血性?
  叹息,除了叹息,陈海平还是叹息。

第一百四十章 刁民
  回程要比来的时候快很多,这一是因为旅行的瘾头已经释放了很多,更是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