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败家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败家子-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类似的念头,但谁都没有正经先提出来,此时自然没话说。
  李二陛下满心欢喜道:“朕原本觉得让他出使薛延陀有些冒险,但现在看来,选择是对的。”
  “陛下圣明。”
  “时间紧急,卿等以为这推恩策可行否?”
  “可行!”诸位大臣纷纷点头赞同。
  李世民见状,当即吩咐道:“文本,即可拟写诏书,速速送去西北,赶在谢逸和狄知逊出国境前送到使团手中。”
  “臣遵旨!”
  李世民悠悠道:“除此之外,李道宗还说了件事,长安的那群鬼魅好像跑去了灵州……”(未完待续。。)


第一九四章 国舅难当

  李世民话音落地,诸位宰相皆是心中一震。
  长安的那群魑魅魍魉是什么人?不就是在陕州行刺皇帝,在乐游原行刺太子的宵小嘛!
  他们现在又去了灵州,但身在长安的他们却毫无察觉,就这样让人从眼皮子底下逃走了。
  虽说这事具体是由大理寺少卿孙伏伽处置,诸位宰相并不负责,但他们仍旧感到脸上无光。
  “陛下,宵小之辈是打算在北境生事吗?”
  李世民道:“也许吧,李道宗已经在灵州展开追捕缉拿,但能不能抓到还未可知,中书省下一道诏书给西北各道州县,加强寻访追捕。”
  “是!”岑文本和房玄龄当即领旨。
  随后众臣散去,但独有长孙无忌被留了下来,这是常有之事,谁也不曾特别在意。
  “陛下……”往日里,长孙无忌能大概猜到帝王心思,但今日却不知李二陛下为何要留下他。
  李世民突然开口道:“辅机啊,你以为想要拿住那些人,靠州县的人行吗?”
  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题,长孙无忌也有些诧异,迟疑道:“很难,州县能处理地方盗匪已然不错,那些魑魅魍魉不一般,恐不是寻常捕快官吏能应对的。”
  “是啊,朕也颇为惆怅。”李世民轻叹一声,脸上有无奈神情。
  长孙无忌提议道:“陛下,不若从大理寺和刑部抽调些许擅长追捕之人前往西北各州县。”
  “管用吗?大理寺的捕快们就能办好此事?”李世民对此不以为然。
  “陛下的意思是?”长孙无忌现在算是明白了,李二陛下肯定已经有想法,现在是想要和自己商量。
  “朕准备抽调一些人手,组建一支专门刺探,缉拿和保卫的秘密衙署。”李世民悠悠道:“名字朕都想好了,就叫百骑。”
  “百骑?”
  李世民道:“是的,从羽林卫中挑选精锐加以培训,当然。最紧要的还是忠诚,直接听命于朕。专司刺探情报,缉拿凶犯,暗中护卫,以及一些秘密事务。”
  “陛下圣明,这是个好主意,这些人在暗处,州县捕快和大理寺在明处,一明一暗相得益彰,定能找寻到蛛丝马迹。缉拿魑魅魍魉。”
  “嗯,初期朕已经选了一些人,比如前些天在九成宫护驾有功的那个孙武开。”
  李世民这话一说,长孙无忌心里咯噔一下,顷刻之间便全然明白了皇帝陛下的打算。
  “百骑”的建立绝对不仅仅只是一支缉拿宵小的人马,更要紧的还是刺探情报,监视肯定也是一个要紧的任务。
  监视的对象除了外敌,必然还有臣子,其主要活动范围应该再长安城里。所有臣属都将会成为“百骑”监控的对象。
  孙武开是率领使团护卫的昭武校尉,却也是百骑成员,这意味着什么?皇帝陛下在谢逸和狄知逊身边放了颗棋子。
  使团身在千里之外,又做的事关乎国朝安稳的大事。放一颗棋子倒也说得过去。
  然而……
  也许这会成为常例,到时候长安城里,甚至自己府上……
  长孙无忌不由觉得压力有些大,同时也在揣度李二陛下的心思。这些事完全可以暗中操办。
  甚至不着痕迹地在自己府上放上一颗棋子,或者这颗棋子已经存在,却何必要告知自己呢?是警告还是暗示……
  长孙无忌不禁暗自回想。过去自己到底有没有当着一些“危险人物”说过什么危险言语?这往后更需要小心了。
  李世民却没有在意这些,低声悠悠道:“你有空的时候多去东宫走走,承乾近来有些……”
  提到太子李承乾,长孙无忌心中又是一紧,长孙家最大的政治资本是什么?
  不就是未来的大唐皇帝会有一半长孙家的血脉嘛!
  然而东宫太子李承乾却……原本也挺好的,但自打跛了一条腿后,性情和作为是越发不如以往了。
  据说他现在喜欢在东宫乐舞嬉闹,这倒也不是不可以,皇帝陛下有时候也会享受享受。
  但东宫是个“危险之地”,一丁点的事情都有可能被无限放大,加之李承乾自己也不成器,乐舞嬉戏的频率确实有点高了。
  张玄素和孔颖达几个师傅也是的,这种事除了劝谏,也当为太子稍微遮掩。他们倒好,直言不讳,措辞很不客气地劝谏,以至于惹怒了李承乾,起到了反效果不说,还弄得朝野尽知。
  长孙无忌有时候在想,李二陛下给太子选的几个老师学问确实不错,但这办事能力和风格实在是不敢恭维啊!
  怕的是长此以往,东宫渐失恩宠和人心啊!
  这可不是好事,自古以来废太子可曾有过好下场?而太子的舅家外戚也不会落到什么好。
  很明显的例子,汉武帝的儿子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身死,他的舅家,一代大将卫青家落得怎样的下场?
  而今的长孙无忌和当时卫家何其相似,自己和卫青一样身居高位,多少有点权倾朝野的意思。卫青的儿子卫伉迎娶了诸邑公主,而今长乐公主则是长孙家的儿媳。
  唯一比卫家好的地方是卫子夫只有一个儿子,但长孙皇后有三个儿子,如果太子李承乾倒了。
  魏王李泰倒是个不错的人选,这个外甥一直有此类想法,长孙无忌心知肚明。从资质上来讲,老四不比老大差,甚至更优秀。
  只是若储位有变动,就一定是老四李泰补上去?
  魏王李泰虽是嫡子,却不居长,是以连长孙无忌自己都没把握。但李承乾不同,身为嫡长子是有绝对继承权的。
  尤其是玄武门之变后,担心天下人诟病,李二陛下对嫡长子格外重视,所以太子的地位还算稳固。
  让自己去东宫走走,显然是有意让自己去劝导太子,这说明李二陛下对李承乾只是微有不满。
  也只是微有不满,仍旧抱有很大希望,毫无动摇之心思。
  这便好,想明白这一点,长孙无忌放心不少。不过也得李承乾自己争气才行,否则……
  唉,自己这个国舅真是不好当啊!(未完待续。。)


第一九五章 长孙无忌的远虑

  国舅难当!
  这话一点不假,旁人或许不理解,唯有长孙无忌这等身居其位的人才能深有体会。
  恰如谢逸那首长短句所写,高处不胜寒啊!
  旁人只看到自己荣宠光耀的一面,哪里明白当朝国舅也有为难之处。
  从承庆殿出来,长孙无忌轻声叹息,他真的很遗憾,如果妹妹长孙皇后还活着,那该多好。
  帝后夫妻情深,必定可以多有劝解,多少可以保证长孙家的恩宠,最要紧的还是太子之位。
  内有慈母教导,太子应该不至于像今天这般不肖,魏王也不会表现的太过急躁,他们兄弟的感情该能更好一些吧!
  可惜啊,天妒红颜,长孙皇后早早去世了。
  所以这劝解太子的重任,只能自己去了,见舅如见娘,但愿太子能听劝导。
  皇帝吩咐,长孙无忌不敢怠慢,更不想拖延,所以他打算直接穿过皇宫前往东宫。
  作为当朝国舅,经皇帝特许之后,长孙无忌有这个特权。
  没想到路过宫巷之时,长孙无忌遇到了一个人——阴妃。
  阴妃是阴世师之女,她爹当年掘过李家祖坟,与昔日晋阳起兵的旧人矛盾甚深。长孙无忌等一众人对阴家人态度也不怎么好。
  奈何李二陛下多情,阴氏之女入宫,还生下了皇五子李佑。
  贵为皇妃,便不能不尊,所以长孙无忌只好躬身向阴妃一礼,却并无言语。阴妃还个礼,也便匆匆离开。
  长孙无忌不禁摇头,时隔多年,这仇怨啊!
  多亏了阴妃只是个寻常嫔妃,也并不得恩宠。否则……
  不过他还有个儿子齐王李佑,排行第五,继位的可能……必须为零,决不能让李佑这样的皇子继位。
  想必阴妃自己也有自知之明,只是……长孙无忌看着阴妃匆匆的脚部,不由有些奇怪。纵然不睦,见面不愉快,但有必要这样慌张吗?
  没错,阴妃确实有些慌张,这似乎不合常理。难道她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怕被自己发现?
  宫中妃嫔的行踪想要掌握也可以,但到底有些难度,长孙无忌四处瞧了瞧,便有意无意问道:“前面这片宫宇都是什么地方?”
  “回长孙司空,这边是宫苑不多,因为靠近东宫,为了避嫌,所以并无多少娘娘居住。只要是宫人们的住所,还有便是……”
  “还有什么?”
  随行的内侍低声道:“还有便是长乐门……”
  长乐门在皇宫里不是禁忌词汇。但宫人们提到时,仍旧相当谨慎。长孙无忌自然知道原因,因为此间软禁着一个人——隐太子妃郑观音。
  阴妃也算地位尊崇,怎会前去低等宫人们的居所。那么她从这个方面回来便显得有些古怪,难道……
  长孙无忌心头浮现出一个大胆的猜想,难道阴妃去了长乐门?
  如果要说皇宫们最危险,或者最让人长孙无忌忌惮的女人。绝不是淑妃杨氏,而是阴妃和郑观音。
  这可是最危险的两个人,因为和此二人之间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而今这两个女人可能搅和在一起,是个极其危险的讯号啊!
  死了丈夫和儿子的郑观音,指不定有着怎样的仇恨,而阴妃……如果在她心里,父亲家族的仇恨比儿子的前程更重要,或者她受到蛊惑,想为儿子争取更大的前程,鱼与熊掌兼得?
  那么……
  怎么办?将此事告知李二陛下,不能这么做。
  自己只是偶遇后的猜测,有没有这回事还不一定呢,身为外臣,怎可轻易介入后妃之事呢?
  尤其自己国舅的身份,刚刚接下劝导太子的差事,便“攻讦”旁的皇子,皇帝和其他朝臣会怎么想?
  况且,如果真有这回事,也许会有旁的牵涉,处置方式的嘛,还需从长计议。
  不过往后这皇宫之中,尤其是长乐门内,还有便是遥远的齐州,恐怕需要多几双耳目了。
  长孙无忌暗自点头,心中肯定有了定计,随即恢复风轻云淡的表情,继续往前走。
  “舅舅!”
  不想刚走出几步,两声呼喊在道旁拐角处响起,一个稚嫩,一个则是青少年特有的清脆沙哑相间的声音。
  长孙无忌定睛一看,正是自己另外一双外甥(女),当即笑道:“晋王、晋阳公主殿下。”
  “舅舅客气了,在您面前,雉奴和兕子当不起礼。”李治面带微笑,言辞客气。
  阳光下,长孙无忌猛然发现自己有些忽略了这个外甥,一段时间不曾注意,李治长高了不少。
  脸上少了孩童般的稚嫩,已然是个出挑的少年郎,嗓音也开始有所变化,正是一个男子迈向成年的标志。更要紧的是,性情随和潇洒,彬彬有礼。
  于志宁没教好太子,晋王倒是教的不错,不过也许……还有晋王府长史谢逸的功劳吧!
  “雉奴、兕子,你们这是去哪了?”长孙无忌倒也不客气,反正没有外人在,立即化身慈祥好舅舅。
  李治道:“兕子跟我去了王府,这才回来。”
  “看样子,兕子在王府玩得很开心,是因为雉奴哥哥陪你的缘故?”长孙无忌拉着外甥女的小手,笑着询问。
  晋阳公主一脸天真道:“还有小蛮!”
  “小蛮?”长孙无忌一时间有些没反应过来。
  李治见状解释道:“是谢长史的妹妹谢小蛮,今日蔡国夫人携了前去王府与兕子玩耍。”
  “原来如此!”长孙无忌这才反应过来,晋阳公主与谢逸的幼妹亲密,情同姐妹,他是有所耳闻的。
  晋王府和淮阳县伯府的私交很好,晋王李治对谢家多番维护有目共睹,纵然谢逸不在长安,与谢家家眷仍亲密来往。
  这事该怎么说呢?到底是谢家以诚相待,还是谢家有意在晋王府下功夫呢?
  想到谢逸的诸多神奇,长孙无忌心中不由泛过一个念头,难道谢逸看好晋王府?
  然后只是一瞬间的念头,长孙无忌旋即暗暗摇头,觉得是自己想多了。
  毕竟晋王还小,而且储位稳定。
  纵然东宫不稳,前面还有老三、老四,在所有人看来,李恪和李泰的可能性怎么都比李治大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