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夫君缺心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爷夫君缺心眼-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先下去吧,此事朕已知晓,明日朝堂之上,先不要提起,那沈益,朕会派人去接回来的。”皇帝收下了折子,摆手让魏尚书先行退下。

    “你们两个出来吧。”皇帝对着屏风说道。

    梓瑜拍了拍已经快睡过去的王若知,拉着他走了出来。

    皇帝摆了摆手,示意二人不用见礼了,开门见山地问道:“小瑜儿,这事,你怎么看?”

    梓瑜心中默默吐槽:“那才是睿王啊!我就是一个平民啊!还是个女的啊!虽然大乐并无男尊女卑的风气,也有女官入朝为官,但都是小品阶的官,而且一般为副官,您这样直接问我,压力真的很大啊!”

    吐槽归吐槽,皇帝直接问了,不能不答,梓瑜理了理思路,只说了一句:“那王怀安,也是可怜之人啊。”

    皇帝赞许地看着梓瑜,微微点头,这小瑜儿还真是名不虚传。

    “这贡品关王怀安什么事?”一旁的王若知显然没有反应过来。

    梓瑜显然已经习惯了王若知的缺心眼,耐心解释道:“这交不上来贡品虽然是常有的事,但是苏南王的这个借口,显然是故意不交贡品。拒贡,一旦查实,轻则降爵罚银,重则开战撤番,哪一个都不是可以和平解决的。虽说世子在京城,皇上放松了警惕,但是这个时候拒贡,还扣了礼部的官员,皇上必定会扣押世子。苏南王这样做,显示是抛弃了世子。”

    “那王怀安会如何?”王若知追问道。

    “轻则软禁,重则打入天牢,这个,全看皇上如何定夺了。”梓瑜说着看了眼皇帝。

    “小瑜儿说得不错,只是,怀安应该不是这么无用的世子,不知他会如何应对。”皇帝说着就陷入了思考。

    “那他是不是就不能跟我抢媳妇了?”王若知忽然高声问道。

    “都赐婚了,本来也不能抢。”皇帝显然对于王若知这飘忽的重点十分无语。

    “唉,确实挺可怜的,没有媳妇,还要被软禁。”王若知一听情敌警报已经解除,就真心同情起这个侄子来。

    正说着,秦公公进来通报道:“启禀皇上,苏南王世子王怀安已经候在门口了。”

    “宣!”皇帝说完,对梓瑜和王若知说道:“这婚期就这么定了吧,你们回去好好准备准备。”

    二人应允,谢了恩之后就退出了御书房。

    在门口遇到了正打算进去的王怀安,王若知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搞得王怀安一头雾水。

    进了御书房,王怀安恭敬地下跪见礼。

    皇帝并没有免了这个侄儿的礼,直接问道:“你可知朕宣你前来,所为何事?”

    “怀安不知,还请皇帝伯伯明示。”王怀安伏在地上,恭敬地答到。

    “哼!你看看你父王做的好事!”皇帝说着,就将魏尚书刚上的折子,扔到了王怀安面前。

正文 第二十一章软禁

    王怀安急急地看了个大概,心下大惊。

    从聚义村的灭村案起,王怀安就隐隐有些不安。虽然受伤是早就谋划好的,就是为了洗清苏南王的嫌疑,毕竟虎毒不食子,世子都受伤了,怎么想也想不到苏南王身上。但是,当晚的情形却跟预先商量好的不同,那些杀手是真的想要杀他!若不是睿王正好在皇家别庄,及时为他提供了庇护,等他跑到原先商量好的安县县衙时,估计不死也要去层皮了。

    也因着这个原因,到了京城之后,他将原来安排在骆尚书那里的心腹收了回来,用来保护自己。又借着养伤的名头,去了别庄,方便他打探消息。消息还没打探到,父王却又来了这么一出,真是想让他死啊!

    王怀安定了定心神,叩首道:“侄儿并不知情,还请皇帝伯伯明鉴!”

    “起来吧,谅你也不知情!”皇帝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借着说道:“关于此事,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王怀安略一思付,便想通了其中的利害,不急不慢地说道:“回皇帝伯伯,此事事关重大,且怀安亦深受其害,但父王之过亦是怀安之过,还请皇帝伯伯给怀安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皇帝看了他一眼,问道:“你想如何?”

    “请给怀安两个月时间,怀安必将此事查得水落石出!”王怀安大着胆子提要求道。

    “最多一个月!”皇帝微眯着眼睛说道。

    “谢皇帝伯伯恩典!”王怀安叩谢道。

    当晚,朱丞相就被一道飞鸽传书催回了京,提前结束休假的朱丞相赶了一天一夜的路,才回了京城,马不停蹄地进了宫。

    “盛轩,你回来了,辛苦你了。”皇帝装模作样地客气着。

    “为皇上分忧是臣的本分。”朱丞相十分识相地说道。

    皇帝也不继续客气,递了魏尚书的折子给朱丞相,待他看完,缓缓说道:“此事朕已传过王怀安觐见,他许诺一个月内给朕一个答复。只是,目前他住在宫里,这调查,免不了进进出出传递消息,朕着实有些不放心,怕他父子搞一出连环计来刺探消息。你怎么看?”

    朱丞相想了一想,回道:“按理说,苏南王不至于这么糊涂,留世子在京城当人质。但臣听闻,苏南王的长子王怀礼一直就觊觎世子之位,当年世子之位传嫡不传长,这个长子和他母妃就闹了不小的动静,前年苏南王王妃去世之后,他母妃给抬成了正妃,这庶长子就变成了嫡长子,母子俩都不是个省油的灯。所以,这次的事,跟那两位,可能有不小的关系。”

    皇帝点着头说道:“这些事朕也所有了解,是以今日怀安说让他去查个水落石出,朕才应允。只是,这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要不将世子软禁至大皇子的王府中,着大皇子负责监视,对外宣称兄弟联络感情即可,皇上意下如何?”朱丞相提议道。

    “这样甚好,那就依你所言,只是,可否让落叶山庄打探一下其中的内情?朕总觉得此事太过蹊跷。”皇帝忧心忡忡地说着。

    “皇上,这落叶山庄的收费,可贵着呢,以臣的俸禄,不敢冒然答应啊。”朱丞相想着前几次免费帮皇帝打探消息,最后都被夫人要求上缴小金库来支付报酬,心里就有些肉疼。

    “只要消息可靠,费用从朕的私库里出。”皇帝给了朱丞相一个白眼,大气地说道。

    “臣遵旨!”朱丞相愉快地谢了恩,心想着帮夫人争取到了一单大生意,今晚应该可以扬眉吐气一把了。

    次日一早,王怀安就被送到了大皇子府上了,因着大皇子忠厚老实,至诚至真,二十岁时,皇帝给封了“忠王”,等王怀安到的时候,大皇子已经站在忠王府门口迎接他了。

    “拜见皇兄!怀安要到府上打扰一个月,还请皇兄多多包涵。”王怀安说着便要弯腰下拜,却被王怀诚扶住了。

    “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多礼。你就当是在自己家,有什么需要随时跟我说即可。”王怀诚憨厚地说着。

    兄弟二人寒暄了几句就进了府,王怀诚热情地带着王怀安在王府里走了一圈,认了认各处的院子和各院的人,待熟悉之后,二人便进了正厅喝茶。

    “怀安啊,本王特意让人沏了龙井茶,你尝尝看。”王怀诚十分好客地给这个陌生的弟弟准备了家乡特产。

    只是,这王怀安只喝了一口,便知道了这是今年的新茶,而且是明前的头茬的龙井!这本该作为贡品的茶叶,居然到了忠王府,让人不得不生疑啊!

    “果然是好茶,有劳皇兄费心了。”王怀安不动声色的观察着,看这大皇子的样子,应该不知道这茶叶本该是贡品的事情,看来自己需要调查的事情,又多了一件。

    “我在此处缘由,相信皇帝伯伯已经跟皇兄说过了,怀安在府上的时候,若有越矩,还望皇兄及时提醒。”王怀安不动声色地试探道。

    “父皇确有说起,让本王全力配合王弟调查沈大人被扣押之事,只是,路途遥远,调查起来怕是不便吧。”王怀诚不疑有他,诚恳地说道。

    原来皇上没有告知大皇子内情,难怪会如此没有防备。王怀安微笑着说道:“不妨事,相隔千里,也一样可以调查,还请皇兄明日派两个护卫给怀安,怀安要出趟门。”

    王怀诚哈哈一笑,当即拨了两个护卫给王怀安。

    次日,王怀安早早地来到了卫国公府,求见卫国公慕龙华。

    及至正厅,卫国公和国公夫人已在上座等候,王怀安跪下磕头,略带哭腔说道:“外公、外婆,外孙不孝!”

    这王怀安的母妃,便是卫国公的嫡长女——慕清清。

    二老连忙上前扶起外孙,国公夫人先抹起眼泪来了:“来了就好,三年不见,怀安又长高了,比以前更俊俏了!”

    “先让孩子坐下吧。”卫国公出声提醒到:“自从清清病重之后,就再没见过你,这些年,可苦了你了。”卫国公拍了拍王怀安的肩,动容地说道。

    没有了母妃庇护,再加上虎视眈眈的继母和兄长,这日子过得如何,可想而知,一时间,两老一少都想起了过世的慕清清,不再说话。

正文 第二十二章自救

    现任卫国公的爷爷是大乐的开国功臣,属于文能提笔治天下,武能上马杀贼寇的那种。因此在战乱中立下了赫赫功勋,还在危难中救了高祖皇帝三次。是以大乐建国时,授封为卫国公,且爵位世袭罔替,永不降爵。而之后的两任卫国公,也都遵从祖训,文武兼修,因此在朝堂上颇有分量。

    至于这慕清清,当年也是风云人物,长得如花似玉不说,琴棋书画是样样俱佳,再加上有卫国公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爹,作为嫡长女,自是受到万千宠爱的。

    当年三皇子向卫国公提亲的时候,卫国公并没有答应。此时的三皇子已然野心勃勃,求娶嫡长女也是为了自己的夺嫡增加筹码。

    但当时太子已经娶了张家女为妃,再加上张太后的助力,顺利登基可以说是十拿九稳。且在治国理政上,三皇子和太子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彼时的三皇子已经有了侧妃,据说日日宠爱得紧。因此,卫国公并不想趟这趟浑水。

    可谁知,慕清清那日进宫赴宴时,竟不慎落了水,正是三皇子将她救上来的,还捎带度了点气给她,这么一来,救命之恩加上名节之事,这卫国公不情愿也没有办法了。

    果不其然,成婚之后,那侧妃就先行产下了庶长子,但因嫡庶有别,再加上卫国公在朝中颇有地位,是以王怀安出生之后,顺利成为了世子。

    但好景不长,先帝驾鹤西去,三皇子和太子开始争夺皇位,卫国公别无他法,只得辞官不做,三皇子因此怀恨在心,夺嫡失败远走苏南后,便不许慕清清回家探望父母。

    慕清清也因此终日郁郁寡欢,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直至三年前,卫国公收到王怀安的书信,说母亲病重,想见卫国公和国公夫人一面。

    二老匆匆赶至苏南,见到毫无生气的女儿,悲从中来,母女二人抱头痛哭,卫国公亦默默垂泪。

    卫国公遍寻名医,只求能让女儿多活几年,但各路名医都言这是十几年积累下的心病,无药可医。于是,靠着药材多活了一年的慕清清,终于还是去世了,当年赶至苏南看望的,竟是最后一面。

    没多久,就听闻苏南王将当年那个受宠的侧妃扶成了正妃,当年的庶长子也变成了嫡长子。看着眼前的王怀安,卫国公忽然有些不忍,到底还是个孩子,却需要面对一大家子虎视眈眈的人,着实是苦了他了。

    王怀安因要防备着忠王,便将情况写在了纸上,此时见外公外婆情绪已经稳定了不少,便掏出了昨夜写好的信,递给了外公。

    卫国公看完,心中一凛,随即鄙夷地说道:“哼!都快二十年了,还在做他的春秋大梦!”

    “怀安此次前来,是希望外公可以帮怀安一个忙,当初外公派去保护母妃的人应该还留在苏南王府吧。”王怀安诚恳地说道。

    “原来你小子知道啊!不愧是我外孙啊。”卫国公看着自家外孙,越来越喜欢:“当初你母亲跟着苏南王去苏南时,我便派人混入苏南王府,以便暗中保护她。这么多年,确实化解了好几次危机,只是这心病,确实派再多的人也保护不了啊。”

    “怀安明白。那些人,也一直在保护怀安。”王怀安感激地说道。

    “那是应该的!保护慕家血脉,是他们的职责!”卫国公理所当然地说道。

    “此次怀安进京,许多事情都颇为蹊跷,不知外公可否召一个人回京,把怀安进京后,苏南王府发生的事情细细说一遍?”王怀安请求道。

    “这有何难,待我飞鸽传书,召人前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