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六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冠盖六宫- 第3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
    景亲王这简直是是开骂了。这样的事情在以往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皇帝自也是气得不轻,不过景亲王征战这么多年,哪里又会怕一个被酒色掏空的皇帝色厉内荏的指责和训斥?当下景亲王干脆起身,拖着那只有老伤的腿。站在了王座之下,神色凛冽,依稀仿佛竟是回了了战马嘶鸣的战场之上,纵然景亲王老迈,可是这么往那儿一站,气势倒是有点儿骇人。
    “既然皇上想要修道炼丹,那么不如就将这些琐碎的朝务交给旁人罢。”景亲王声如洪钟,几乎是吼出来的一般。这一声,简直是震耳发聩,叫人心神都是一震。
    朝堂之上的人就这么看着景亲王,不少人都是被镇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皇帝猛的一拍桌子:“大胆!”
    这一么一拍,皇帝便是猛然一顿,后面的话也没来得及骂出口便是失了力一般一下子的跌坐在了龙椅之上。
    众人一惊,都是紧紧的盯住了皇帝。心头那一根弦紧紧的绷住了。
    朱礼也是悚然一惊,忙不迭的上前去扶皇帝。
    皇帝却是一把挥开了朱礼的手,紧紧的盯着朱礼:“孽障!”这两个字,像是从皇帝的牙缝中生生挤出来的。气息微弱,却是又带着巨大的愤怒。
    皇帝在这一刻,是真真的后悔的。后悔没在朱礼刚出生的时候就一把将他掐死在襁褓里。
    朱礼被这么一拍开手,倒是僵在了原地。良久朱礼缓过神来:”父皇何必恼?”
    皇帝却是已经说不出一句话来了。
    而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显然也是没有回头的可能了。景亲王也没再说什么,只是那么傲然的站在那儿。
    薛治此时也不再沉默,直接便是跪下朗声道:“皇上年迈,精力有限。臣建议皇上退为太上皇,将朝政交予太子殿下!“
    薛治这一出声,接着便是李家,古家,秦家这些的大家族接二连三的也跟着出声附议。

  ☆、687。第687章 震山河

什么事儿都讲究一个气势,这般几个大家族都是一带头,登时不少原本立场还不那么坚定的人也是都动摇了。紧跟着也是附议。
    退位让贤这个事情看起来,倒是成了理所当然一般。
    朱礼直起身来,嘴唇微动:”若非父皇一步步相逼,我又何至于如此?父皇可曾想过,我身后也有我妻儿,我可以不要命,可是不能不要他们的命。“
    为了妻儿,他自然也是要奋力一搏的。
    ”父皇放心,只要父皇肯应,儿臣绝不敢亏待父皇半分。儿臣依旧会孝顺父皇。”朱礼的声音平静,倒是完全已经不怎么在意这件事情了。其实到了这一步,也的确是没有什么可在意的了。毕竟就算是再怎么歉然后悔,也是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而且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再说别的,也是没有任何的意义。
    不过这话朱礼是诚心诚意的,可是对于皇帝来说,却是不亚于是火上浇油。
    皇帝自然是不会同意这件事情。不过到了这个地步,皇帝同意与否,却是已经不重要了。大臣们如此的异口同声,意见一致,皇帝计算不同意又能如何?
    不过皇帝就算是说了不管用,却也不代表皇帝就愿意这么放弃。
    皇帝狠狠的瞪着朱礼,仿佛面前站着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仇人。父子之间到了这一步,只是叫人看着就让人觉得无比的可笑。
    朱礼后退一步,对着皇帝跪下,最后一次也是第一次的对着皇帝言道:”请父皇落印罢。“
    随着朱礼说这话,刘恩便是低着头将早就拟好的圣旨摆在了皇帝的桌案上。这圣旨自然是朱礼拟定好的,事实上,这圣旨却是在早朝之前才拟定好的。这么一看倒是有些草率,不过内容却是半点也不草率的。
    这一份正儿八经的退位诏书。一如先帝当时拟的那一份。只是唯一不同的是,先帝当初是自己做出决定并自己拟的圣旨,可是现在么……
    这份退位诏书对于皇帝来说,完全极是讽刺。
    皇帝纹丝不动。
    朱礼再度重复:”请父皇用印吧。“
    过了这么一阵子,皇帝似乎也是缓过劲儿来了。当下讥讽一笑:“既是连圣旨都准备好了,何不干脆连印也一并用了?”
    朱礼抬起头来,沉默了许久。父子两人就这么对视着,最终朱礼一声轻叹后站起身来:“父皇既是这样说,那么儿臣恭敬不如从命了。”
    朱礼看了一眼刘恩,刘恩便是捧出了一个盒子来。盒子打开,一颗寿山石雕刻成的印章便是躺在里头。只看了一眼这个印章,皇帝的面色就变了。
    “这是皇祖父的印章。”朱礼出声替皇帝解释了一句:“父皇想来是以为这个印章已经随着皇祖父进了陵寝,可是事实上,皇祖父将这枚印章留给了儿臣。”
    众人都是微微色变,先帝用的印章,其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在这样的情况,朱礼又将这枚印章拿出来,其中的意思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
    这一枚印章盖下去,纵然不是皇帝自己那一枚,可是作用却也是一样。只是对于皇帝来说,却是完全不一样了。
    对于皇帝来说,这件事情若是盖自己的印章。那么还可以说是主动退位,至于理由么,大家也不会去深究。可若是盖的是先帝的印章,那纵然现在没人深究。可是以后的话,再说起来便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了。
    这件事情只会成为笑谈,而皇帝的名声——
    皇帝盯着朱礼看了许久,眼神最后便是成了怨毒:”你怕是早就决定了要如此逼迫我罢?“
    朱礼神色不变:”若是儿臣早就决定如此,又何至于到了这一步才将这一枚印章拿出来?“这一枚印章先帝留给他,自然是不可能真叫他和皇帝做对的。先帝这般,其实防的也就是皇帝对朱礼出手罢了。
    这枚印章,拿出来之后也最多就是只能用一次。所以怎么用这枚印章,一直就是朱礼最大的顾虑。拿出来早了,那么就对不起先帝这般替他考虑了。所以,这一留,便是留到了今日。
    而到了今日,的确是派上了大用场。
    皇帝怆然而笑:“父皇啊父皇,到了今时今日,你却还是偏心啊。”
    皇帝眼里竟是依稀有些水光。
    朱礼不忍再看,便是扭开头去。不多时便是又硬起心肠来,出声道:“还请父皇用印罢。”
    到了这一步,皇帝已经是没什么可再坚持的意义了。毕竟,就算皇帝在怎么恨朱礼也阿訇,不想成全了朱礼也好,他总归也是不愿意这般的在自己百年之后被议论的。
    所以,最终即便是百般不情愿,皇帝还是叹了一口气,摆摆手道:“罢了罢了,用印罢。”
    最后皇帝是自己盖的印。明黄的圣旨上龙形的暗纹仿佛活过来一般,每一片鳞甲都是耀眼刺目。皇帝闭了一闭眼,狠心一用力将手中已经沾了印泥的印章用力印了下去。
    盖了印章之后,皇帝手上一甩,便是将那个珍贵无比的,象征着他皇帝身份的玉玺直接扔在了桌上。
    玉玺和桌子相撞,发出了老大的一声“碰”的声音来,带着些沉闷,却又带着些惊雷滚滚一般的震颤之感,仿佛在这一刻,随着这一声响,便是连这锦绣山河都忍不住震颤了一下。
    皇帝扔了玉玺之后,便像是失去了浑身的力气蓦然的往后一仰,仿佛被抽去了骨头一般摊在了龙椅之上。
    而朱礼同样也是在这一瞬间闭上了眼睛,将眼底的水光尽数敛去。
    在这一刻,在这一瞬,皇帝便是彻底的不再是皇帝了。这一场父子之间的博弈,到底还是以朱礼获胜作为了终结。
    此时倒是没人敢出声恭贺朱礼一句。
    良久朱礼睁开眼睛,却已经是恢复了平静,淡淡出声道:“父皇先回去歇着罢。至于诸位大臣们,还请留下来商议一下赈灾之事。别的尚且不说,这件事情却是迫在眉睫的。”

  ☆、688。第688章 聪明人

朱礼回了蔷薇院的时候,其实却早已经是过了午膳的时辰了。
    不过杨云溪却是一直等着朱礼的。在这之前,前头朝堂的情形自然她也是早就知道了的,不过直到看见了朱礼穿着杏黄的太子服平安无事的回来了,她这才觉得心口一颗大石算是落了地。
    在这一瞬间,她便是觉得整个人都是从紧绷的状态下松泛了下来。
    而后杨云溪站起身来微笑着向朱礼迎了上去,在离朱礼几步远的时候,她便是微微一福:“妾身在这里给大郎道喜了。”
    杨云溪这么一行礼,裙摆便像是盛开的花朵一般逶迤在了地上,纵然头上只戴了银嵌珍珠的头面,不过却还是在这一瞬间便是芳华自生,引人夺目。
    朱礼上前两步,一下子将杨云溪扶起来,却是唇角带着苦笑:“道喜什么?说起来,父子之间成了这样,到底叫人笑话。”
    杨云溪顺势起身,“大郎你也莫要这样想,到了今日这一步也并不是你的意愿。百年之后,世人再论功过的时候,自然也会公正的给出一个论断。”
    只要朱礼日后好好处理朝政,做一个明君,后世之人自然是只有夸的,没有贬的。
    朱礼自然也不会就着这个事情钻牛角尖:“西苑那边你看如何?”
    杨云溪沉吟片刻,仔细的揣摩了一下朱礼的心思。最后才道:“西苑是不错,地方宽敞不说,再加一道宫门便是彻底的将两处隔开了。西苑不仅住的地方好,就是气候也比这头强一些。而且西苑还有跑马的地方,倒是极好的。”
    两人都是没将话说破,不过却都是瞬间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朱礼看着杨云溪禁不住一笑:“你倒是明白我的心思。”
    杨云溪同样是微微一笑:“自是如此。你我这般久了,若是连这点默契都没有,如何对得起咱们朝夕相处的时光?”
    杨云溪这话却是取悦了朱礼,朱礼不禁笑道:“心有灵犀,这个词倒是极好的。”顿了顿,在杨云溪羞涩之前,他便是又接着说下去道:“叫人穿膳罢,我却是饿了。”
    早膳都没用,又折腾了这么些事情,朱礼此时也真是饿了。
    别说朱礼,杨云溪也是一样,要知道杨云溪这还是中间吃了两块点心的。
    当下一听这话,杨云溪只是觉得饥肠辘辘,便是忙吩咐兰笙传膳。
    因了还在古青羽的丧期里,午膳自然也都是不见荤腥的。不过虽说不见荤腥,可是精致程度却也是不见丝毫减弱的。相反的,如何将素菜做得如同荤菜一般美味,却也是极考验厨子的能力。
    杨云溪和朱礼用过了午膳,也这才有了功夫说些其他的话。
    杨云溪此时也顾不上后宫不得干政的话了,忍不住的问朱礼道:“今日那会儿在朝堂之上,大臣们反应如何?”
    朱礼倒是也没多想,直接便是将当时的情形说了一遍:“此番若非景亲王这般支持与我,却也不会如此顺利。”
    景亲王如此做,且是有那么一点儿将骂名都揽过去的味道的。
    毕竟,景亲王到底是臣子,而皇帝是始终是皇帝。后世在评论此事儿的时候,必然会有不少人骂景亲王的。哪怕朱礼做得再好,此事儿也必是一样。
    “景亲王有个小孙子身子有些弱,想来将来是不好走景亲王的老路去挣军功的。景亲王颇为疼爱那小孙子,想来是愿意让他那小孙子做个闲散的郡王的。”杨云溪笑了笑,纵然知道朱礼未必是不知道这件事情,但是还是这么说了出口来。
    “景亲王一声戎马,最后又急流勇退将权柄都交出来,对朝廷的贡献且先不提。只是从这件事情上看来,便是知道景亲王必不是一个莽夫。他心头比谁都冷静着呢。”看着朱礼神色还算不错,当即便是如此继续分析下去:“此番能帮大郎你,一则是出于情分,二则也并不是没有大势所趋的意思。毕竟就算没有景亲王,事情也是不会有任何改变。”
    景亲王在此时挺身而出,其实倒是捡了一个大便宜。毕竟此番景亲王这么一做,便是轻而易举的在朱礼这里记下了一个大功,得了朱礼的信任不说,更是再一次的让他在朝中的威望上升了一层。
    经过了这么一件事情,只要景亲王还活着一日,大约谁也不敢去动景亲王府了。
    所以杨云溪才会说景亲王是个聪明人。
    朱礼意外的看了一眼杨云溪,倒是忽然觉得杨云溪和以往有些不一样了——以往的杨云溪,大约是不会在他跟前说这些话的。不仅不会说,只怕还会刻意的回避开这样的事情,就是为了避嫌。
    毕竟后宫的人问起前朝的事情本就不合适,更别说再如此的侃侃而谈了。
    以前杨云溪也是这样觉得的,但是现在么,杨云溪却是发现了:若是想要把控住后宫,若是在前朝没有影响力,或是对前朝局势不了解,那却是不可能做到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