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春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朝春事- 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知道了。”陈襄挥手,让兵士退下。
    君羡抵抗不了李霁军,他早有预料。
    而经了兵士传话,他激动的情绪倒是冷静下来了。心知沈连城不会离开,他也不再强求。
    他和缓了语气告诉她,“你不想去洛城,那便不去。但想要我对他手下留情,绝无可能!除非我死。”
    他竟如此决绝!沈连城望着他,却没再说什么。
    此时此刻,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陈襄抓了她的手,要带她撤离雍州。
    他拥着她骑着高头大马,引领大军,一直往寥城的方向行去。
    大军的撤离,似乎并未影响将士们的士气。
    多少人都说,不过是暂时放弃雍州城罢了,很快,他们就能在主公的带领下夺回来。
    当然,也有人说,李霁并不是吃素的。他行军作战,布阵的本事很是了得,有当年沈太傅的风范,且有过之无不及。
    之后到达廖城,军营里更是生了有关陈襄、沈连城与李霁三人之间的风言风语,成了兵士们闲暇时的谈资。
    某一天,这话传到陈襄那里,说话过分的那几个士兵就倒大霉了。全部领了二十军棍!此后,议论之声才消歇下来。
    没几天,李霁军便追到了廖城外。
    这一次,他们倒没有一来就打,而是在廖城外驻扎,好几日按兵不动。
    吃了甜头的李霁军,正是士气累叠的时候。李霁行军之术,被鼓吹得神乎其神。却在大家以为打击叛军指日可待的时候,李霁下了一封挑战书给陈襄。
    挑战书内容言简意赅:三日后,各方出副将三名,兵士五千,廖城外西野地斗阵,至死方休。
    他这是要决一死战。
    他下边的人为他如此气魄给震住了。但更多的还是担忧的言论。
    “自古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大将军何必要求自己一战定输赢?”
    “那个陈襄,也不是好对付的。虽然我们一鼓作气占领了雍州城,但并不意味着,与那陈襄交战,势必能赢。”
    “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李霁自打来了前线战场,话就不多。这一回,他却是抱了不赢即死的决心。
    他甚至对邓品仁道:“若我此番有去无回,你带大军,是守是降,都由你自己决定。朝廷的指令,你大可不听。
    “大将军……”本有些兴奋的邓品仁一听这话,开始有些慌了。
    这个李霁,生生把一场朝廷与叛军的战事,变成了一场自己与情敌的殴斗!这……这合适吗?
    陈襄收到他的挑战书时,也皱紧了眉头。
    李霁他,越来越不按常理出牌了。
    “斗阵?”君羡不禁发笑,“这个李霁,莫不是狂傲过了头?以为与我军斗阵,就一定能赢吗?”
    陈襄却不是这么想的。李霁用兵布阵的本事,他在先帝伐祁的时候是见识过的。很有那么几次,他也觉得佩服。
    此次斗阵,未必赢的就是他。
    这个消息,很快不胫而走,传到了沈连城那里。
    听罢这事,她立马找到了陈襄,要求道:“三日后,我要随行观战。”
    “来人呐!”陈襄却是不理会,径直吩咐进来的士兵,命令道:“将夫人扣在她的居所。这几日,不准她踏出居所半步。”
    沈连城一惊,万万没想到他不由分说就这么做。
    “让开!”她瞪了上前劝她离开的士兵一眼,便冲到陈襄跟前,又气又恼道:“你这样对我,算什么?”  

      ☆、第391章:决一死战

“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带夫人出去?”陈襄冷漠地看着沈连城,仍是不与之分辩。
    眼见着士兵又上来请自己了,沈连城也冷下脸来,气恨地留了一句“你会后悔的”,自个儿反身离开了。
    她总不能等着,陈襄的士兵把自己拖拽出去。还是自行离开吧!既然陈襄如此不看情面,如此狠心,那她还求他做什么?
    她心里凉了半截。
    三日后,廖城外西野地,战事一触即发。各方带人不多不少,皆按照挑战书的约定出兵。
    两方阵势变幻莫测,两方兵力也越战越少,各有胜负,却不能说谁输谁赢。
    这一战,竟是大半天过去了。
    沈连城在下榻,不停地听着兵士来报战场上的情况,很是焦急不安。
    她不是担心李霁,而是担心李霁和陈襄两个人。她不希望,两者有任何一人有事。
    “夫人放心。”那兵士见沈连城如此焦灼,不禁好心告诉她,“君将军和李将军已带骑兵在离西野地二里之外的地方埋伏了,一旦有情况,便会奔赴相助。主公他,是不会有性命之忧的。”
    那李霁呢?他的下属可有带人埋伏?万一他有什么状况,会有人前去援助吗?
    “想必,敌军在西野地之外,也有埋伏。”兵士似乎看出了沈连城的心思,多嘴说了一句。
    “确有其事?”沈连城不禁问。
    “这倒不确定,小的就是一猜。”兵士呵呵笑道,“敌军也不是些傻的,定会这么做吧!”
    见这兵士模样不怎样,个头也不高,倒是机灵得很,沈连城想了想,将他招至跟前,压低声音问:“你帮我一个忙可好?”
    兵士一听,当即摇头,“夫人想出去,小的断不敢答应!”
    “瞧把你吓的!我不出去。”沈连城发笑,又向他招了招手,示意他附耳倾听。
    兵士犹疑着凑了过去。
    就在这时,沈连城随手从桌上捞起一个硬物,便砸在了兵士的脑门上。
    “夫人……”这一下砸得兵士有些懵,却并没有使其倒下。但他捂着脑门倒没有大唿小叫。眼见着沈连城还要给自己一下,他急忙道:“夫人想出去出去就是了!小的不拦您……”
    沈连城听言一惊,却是有些不信。“那你把衣服脱了,换给我。”
    兵士当真照做了,她才真的信了。
    换了衣服,与兵士道了谢,她便跑出去了。
    兵士看她顺利地离开了,身子一歪,便倒在地上,装作被砸昏的样子。
    沈连城穿着兵士的衣裳,一路奔赴战场。
    她赶到时,发现双方兵力都死伤过半,却仍是相持不下。
    “李霁,不如你我单独对仗!免得彼此的战士白白牺牲!”陈襄看不得下边的人枉死,终于提出这样的要求。
    “难道我的府兵,会怕死吗?”李霁冷哼一声,并不接受陈襄的提议。
    他带的,竟是府兵!想必这些府兵,都和他一样,早有赴死的准备。
    陈襄不得不让下边的人继续应战。而他要杀了李霁的心,更甚了。
    时至正午,多少人流了一身的血和汗,又饥又渴。
    藏在西野地外围的君羡忍不住对李铤道:“这要打到什么时候去?白白牺牲了那么些兄弟!不如我带人过去,将他们全歼了!”
    “不可。”李铤道,“我们在此蹲守,本就失了气度。”
    “行军作战还要什么气度?”君羡急得来回踱步,“我就不信,敌军没有在那头蹲守。信不信我一带人冲出去,他们的人也会冲出来?”
    李铤低眸,没有做声。他也不希望下边的将士,在斗阵的时候白白牺牲。
    而就在他犹豫之际,君羡突然下令,“冲!”说着他自己便率先骑马奔赴西野地而去。
    将士们也都没有犹豫,蜂拥而起。李铤想拦,也拦不住了。
    战场上李霁远远看到陈襄的伏兵冲杀过来,再看陈襄的眼神里,便多了满满的蔑视。
    陈襄见状,立时策马扬鞭奔向君羡,拦了情绪高昂的骑兵队伍,大喝一句,“你们要犯上作乱吗?!”
    “主公!”君羡毫不知错,劝道:“让兄弟们对阵,一个接着一个牺牲,于战局却没有一分一毫的益处。此举,不智!”
    陈襄皱眉,回头看了李霁。见他一脸讽刺的笑意,他心里头实在不舒服。而李霁后方,似乎并无援军!
    这一刻,陈襄多希望,他后方也有援军。这样,他就不会觉得自己以多欺少了。
    他折回到战场,冲至李霁跟前,冷声道:“你想死,然何要这么多人为你陪葬!?”
    “陪葬的,还有你一世英名。”李霁说罢,执刀便与陈襄缠斗起来。
    他刀刀狠戾,绝不手软。
    他的举动激起了君羡李铤等人。他们再不犹豫,加入战局。
    躲在灌木丛后边的沈连城突然明白李霁要做什么了!
    李霁方并无援军!李霁这么做,是想结束这场战争,同时,留给陈襄一个“胜之不武”的污名。
    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不消多时,李霁的人就又死伤大半,由千人变百人,再无阵型可言。
    沈连城再也按耐不住了。她冲向陈襄,去了兵士的帽子,大声道:“如此胜之不武!不能再战了!”
    陈襄虽气她的突然出现,但他也不想这样赢了李霁。于是,他传令下去,全军停战。
    而就在战场上恢复一刻的沉寂之时,李霁看向陈襄时挑衅的目光,突然看到了沈连城。
    他笑了,勐然挥刀,砍去了面前敌军士兵的头颅。
    宁死,他也不要停战。更何况,当着沈连城的面儿?
    他一路厮杀,由着剩下的百余士兵护着,直往沈连城的方向而去。
    沈连城望着他,只觉他每每看过来的目光,都是含着无尽的恨盯着她的。
    有人一刀砍在了李霁的头上,砍去了他的盔帽。又有人一刀砍在了他的肩臂,盔甲也破了。
    “李霁……”沈连城惊惧出声,不自觉向前跑出几步。
    “阿蛮!”陈襄跳下马,紧紧地抓住了她。
    她只能看着,那个人不断地受伤,不断地被击退,却又不断地向她靠近。
    发髻乱了,满脸血迹斑驳,可那一双因为杀戮而猩红的眼目,不看冲杀过去的敌人,只那样看着她……
    似是看到,一生浮华,一世芳菲,再无来日。  

      ☆、第392章:李霁死了

李霁死了。
    当日在战场上的每一个人,都很难忘记他死时的样子。
    所有人都看到,他身挨数刀,凭着最后一丝气力,仍是一步一步地,要向沈连城那里去。
    最后仅剩几步之遥的时候,是君羡和李铤同时上前,同时用手中利剑,刺穿他的身体的。
    直到死,他都未能真正靠近沈连城。而于沈连城而言,他是浑身浴血,在她跟前残忍地倒下的。
    他倒在地上,睁着猩红的眼目,看的,仍然是她……
    他倒下的那一刻,沈连城感到锥心的痛,在绝望中几乎忘记了哭泣,忘记了周遭一切,听不见任何声音。她浑身颤栗,几欲站不住了。
    这一刻,紧抓着她的陈襄也觉得自己十恶不赦。
    他终于放开她,意欲任她上前。
    人都死了,他还计较什么?
    沈连城颤抖着向前走出几步。可才几步,她便轰然倒地,晕厥了去。
    她做了一个漫长而无声的梦。
    梦里,都是李霁。从初识,到结束,一直到他死。
    她哭着醒来的时候,陈襄就在她床边,紧握她的手,忧心地看着她。
    “阿蛮……”他眼里布满血丝,眼圈周围一片青黑,似是几天几夜没有合过眼。
    “李霁死了。”这是沈连城开口讲的第一句话。说着这话,两行青泪便顺着她的眼角滚落进了两鬓的发髻之中。
    这一世,从未有什么事比李霁的死,更让她感到悲伤。
    “你昏迷不醒,两天两夜。”陈襄用指腹拭去她的泪水。
    他没有告诉她,这两天两夜,她守在她的床边,不停地听到她在梦靥中,喊着李霁的名字。
    他多恨李霁啊!这个李霁,偏要那样去死。到死,也还要摆他一道。
    他让沈连城永远地记住了他,成了她心中永远的一个结,也留给他陈襄,一个永远的“不够光明磊落”。
    但此刻再气,再恨,人已经死了,沈连城也为他伤心至如此地步,他还能若何?他只希望,他的妻子,能早些振作起来。
    “有人为他敛尸吗?”沈连城坐起身来,强打精神问。
    “我让人把他的尸体,送到了雍州城。”陈襄道,“此后不久,邓品仁便挂了白旗,向我军投诚了。他说,这也是……他的意思。”
    听言,沈连城鼻头一酸,险些又掉眼泪了。她强忍了去,只道:“他不坏!从来都不坏。走到今时这个地步,怨我。”
    “怨不得你!”陈襄抱住了她,绝不希望她这样痛苦。“阿蛮,你得明白,我与他之间,必须有一人死。他选择那样的方式,是有预谋的。即便不是这次斗阵,也会是下一次。”
    沈连城没有做声。她也拥住了陈襄,任凭眼泪在他肩头放肆地流淌。
    接下来,陈襄大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一路打败袁樊所派的军队,直攻进京都城,又打败了固守皇宫的朗炎平。
    先帝遗诏昭之天下,一时之间,六官府长官皆力证李霁、朗炎平、太皇贵妃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