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法蕴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阿毗达磨法蕴论-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类。起欲烦恼。招诱强抑。共为邪行。不离邪行。如是名为欲邪行者。何等名为有欲邪行者。谓于欲邪行。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如是名为有欲邪行者。他女妇者。谓七种妇。何等为七。一授水妇。二财货妇。三军掠妇。四意乐妇。五衣食妇。六同活妇。七须臾妇。授水妇者。谓女父母。授水与男。以女妻之。为彼家主。名授水妇。财货妇者。谓诸丈夫。以少多财。贸易他女。将为己妇。名财货妇。军掠妇者。谓有丈夫。因伐他国。抄掠他女。将为己妇。复有国王。因破敌国。取所欲已。余皆舍弃。有诸丈夫。力摄他女。将为己妇。如是等类。名军掠妇。意乐妇者。谓有女人。于男子家。自信爱乐。愿住为妇。名意乐妇。衣食妇者。谓有女人。于男子家。为衣食故。愿住为妇。名衣食妇。同活妇者。谓有女人。诣男子家。谓男子曰。我持此身。愿相付托。彼此所有。共为无二。互相存济。以尽余年。冀有子孙。殁后承祭。名同活妇。须臾妇者。谓有女人。乐与男子。暂时为妇。名须臾妇。他摄受中。母守护者。谓有女人。其父或狂。或复心乱。或忧苦逼。或已出家。或远逃逝。或复命终。其母孤养。防守遮护。私诫女言。诸有所作。必先白我。然可得为。名母守护。父守护者。谓有女人。其母或狂。或复心乱。广说乃至。或复命终。其父孤养。防守遮护。私诫如前。名父守护。兄弟守护者。谓有女人。父母或狂。或复心乱。广说乃至。或复命终。兄弟孤养。防守遮护。私劝诫言。诸有所作。必先告白。然可得为。名兄弟守护。姊妹守护者。谓有女人。父母或狂。或复心乱。广说乃至。或复命终。姊妹孤养。防守遮护。劝诫如前。名姊妹守护。舅姑守护者。谓有女人。其夫或狂。或复心乱。广说乃至。或复命终。依舅姑居。舅姑喻曰。尔勿愁恼。宜以自安。衣食之资。悉以相给。我当忧念。如子不殊。舅姑恩恤。防守遮护。私诫之言。诸有所作。必先咨白。然可得为。名舅姑守护。亲眷守护者。谓有女人。除母及夫。余异姓亲。名为亲眷。而此女人。为彼亲眷。防守遮护。名亲眷守护。宗族守护者。谓有女人。除父兄等。余同姓亲。名为宗族。而此女人。为彼宗族。防守遮护。名宗族守护。言有罚者。谓有女人。自无眷属。又非淫女。若有凌逼。为王所知。或杀或缚。或复驱摈。或夺资财。名为有罚。言有障者。谓有女人。身居卑贱。虽无亲族。而有主碍。名为有障。有障罚俱者。谓有女人。自无眷属。又非卑贱。依恃他居。为他所碍。若有??逼所依恃者。便为加罚。名障罚俱。又上所说。一切女人。随所依止。皆有障罚。所以者何。由诸女人。法有拘碍。非礼行者。便遭杀缚。或夺资财。或被退毁。是故一切名障罚俱。何等名为下至授掷花鬘等信。谓有女人。已受男子。或花或鬘。或诸璎珞。或涂香末香。或随一信物。如是名为下至授掷花鬘等信。何等名为于是等类。谓诸男子。诸半择迦。诸修梵行。何等名为修梵行者。谓诸苾刍尼。正学勤策女。及邬波斯迦。出家外道女。下至在家修苦行女。谓有男子。舍自妻媵。告言善贤。放汝自在修诸梵行。彼闻受持。苦行无怠。何等名为起欲烦恼广说乃至不离邪行。谓起欲界淫贪现前。于不应行。招诱强抑。共为邪行。不厌远离。如是名为起欲烦恼广说乃至不离邪行。是故名为欲邪行者。即于此中。何等名欲。何名欲邪行。何名离欲邪行。而说名为乃至命终离欲邪行邬波索迦第三学处。所言欲者。谓是淫贪。或所贪境。欲邪行者。谓于上说。所不应行。而暂交会。下至自妻。非分非礼。及非时处。皆名欲邪行。即前所说邬波索迦。于欲邪行。能善思择。厌患远离。止息防护。不作不为。不行不犯。弃舍堰塞。不拒不逆。不违不越。如是名为离欲邪行。是故说名乃至命终离欲邪行邬波索迦第三学处。

  于第四中。且何名为虚诳语者。如世尊说。有虚诳语者。或对平正。或对大众。或对王家。或对执理。或对亲族。同检问言。咄哉男子。汝知当说。不知勿说。汝见当说。不见勿说。彼得问已。不知言知。知言不知。见言不见。不见言见。彼或为己。或复为他。或为名利。故以正知。说虚诳语。不离虚诳。如是名为虚诳语者。何等名为有虚诳语者。谓于虚诳语。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如是名为有虚诳语者。何等名为或对平正。平正有三。一村平正。二城平正。三国平正。此诸平正。聚集现前。同检问时。名对平正。何等名为或对大众。大众有四。一刹帝利众。二婆罗门众。三居士众。四沙门众。此诸大众。聚集现前。同检问时。名对大众。何等名为或对王家。谓诸国王。及余宰辅。理公务者。彼若聚集。现前检问。名对王家。何等名为或对执理。谓闲法律。固正断者。此执理众。聚集现前。同检问时。名对执理。何等名为或对亲族。谓诸亲族聚集现前。同检问时。名对亲族。何等名为同检问等。谓或为证。或究其身。众集量宜。同检问曰。咄哉男子。今对众前。应以诚言具款情实。若于是事。见闻觉知。宜当宣说施设摽示。若于是事。无见闻等。勿当宣说施设摽示。如是名为同检问等。何等名为不知言知。谓为耳识曾受曾了。名为已闻。彼无耳识曾受曾了。隐藏如是想忍见乐。言我已闻。如是名为不知言知。何等名为知言不知。谓为耳识曾受曾了。名为已闻。彼有耳识曾受曾了。隐藏如是想忍见乐。言我不闻。如是名为知言不知。何等名为不见言见。谓为眼识曾受曾了。名为已见。彼无眼识曾受曾了。隐藏如是想忍见乐。言我已见。如是名为不见言见。何等名为见言不见。谓为眼识曾受曾了。名为已见。彼有眼识曾受曾了。隐覆如是想忍见乐。言我不见。如是名为见言不见。何等名为彼或为己。谓有一类。身行劫盗。王等执问。汝为贼不。彼得问已。窃自思惟。若实答者。必为王等。或杀或缚。或复驱摈。或夺资财。我今宜应自隐自覆自藏实事。故以正知。说虚诳语。既思惟已。答王等言。我实不为不与取事。是名为己。何等名为或复为他。谓有一类亲族知友。行于劫盗。王等为证。执问彼言。汝知此人行劫盗不。彼得问已。窃自思惟。若实答者。我诸亲友。必为王等。或杀或缚。或复驱摈。或夺资财。我今宜应隐覆藏彼。故以正知。说虚诳语。既思惟已。答王等言。我知亲友。决定不为不与取事。是名为他。何等名为或为名利。谓有一类。多有所欲。多有所思。多有所愿。作是思惟。我当施设如是如是虚诳方便。必当获得可意色声香味触等。既思惟已。方便追求。故以正知。说虚诳语。如是名为或为名利。何等名为故以正知说虚诳语。谓自隐藏想忍见乐故思明了。数数宣说施设摽示违想等事。如是名为故以正知说虚诳语。即于此中。何名虚诳。何名虚诳语。何名离虚诳语。而说名为乃至命终离虚诳语邬波索迦第四学处。言虚诳者。谓事不实。名虚想等。不实名诳。是名虚诳。虚诳语者。以贪瞋痴。违事想说令他领解。名虚诳语。即前所说邬波索迦。于虚诳语。能善思择。厌患远离。止息防护。不作不为。不行不犯。弃舍堰塞。不拒不逆。不违不越。如是名为离虚诳语。是故说名乃至命终离虚诳语邬波索迦第四学处。

  于第五中。何名诸酒。何名饮诸酒。何名放逸处。何名离饮诸酒诸放逸处。而说名为乃至命终离饮诸酒诸放逸处邬波索迦第五学处。言诸酒者。谓窣罗酒。迷丽耶酒。及末沱酒。言窣罗者。谓米麦等。如法蒸煮。和麴糵汁。投诸药物。酝酿具成。酒色香味。饮已惛醉。名窣罗酒。迷丽耶者。谓诸根茎。叶花果汁。不和麴糵酝酿具成。酒色香味。饮已惛醉。名迷丽耶酒。言末沱者。谓蒲萄酒。或即窣罗迷丽耶酒。饮已令醉。总名末沱饮诸酒者。谓饮咽啜。如上诸酒。名饮诸酒。放逸处者。谓上诸酒。饮已能令心生憍傲。惛醉狂乱。不识尊卑。重惑恶业。皆因此起。放逸所依。名放逸处。即前所说邬波索迦。于饮诸酒。能善思择。厌患远离。止息防护。不作不为。不行不犯。弃舍堰塞。不拒不逆。不违不越。如是名为离饮诸酒诸放逸处。是故说名乃至命终离饮诸酒诸放逸处邬波索迦第五学处。

  如是五种。云何名学。云何名处。言学处耶。所言学者。谓于五处。未满为满。恒勤坚正。修习加行。故名为学。所言处者。即离杀等。是学所依。故名为处。又离杀等。即名为学。亦即名处。故名学处。

  一切邬波索迦。皆归佛法僧耶。除诸世俗邬波索迦。一切皆归佛法僧宝。有归佛法僧宝而非邬波索迦。谓苾刍苾刍尼。正学勤策勤策女邬波斯迦等。

  一切邬波索迦。皆世尊弟子耶。应作四句。有邬波索迦非世尊弟子。谓邬波索迦。未得见谛。于未来果。未能现观。有世尊弟子非邬波索迦。谓苾刍苾刍尼。正学勤策勤策女邬波斯迦等。已得见谛。于未来果。已能现观。有邬波索迦亦世尊弟子。谓邬波索迦。已得见谛。于未来果。已能现观。有非邬波索迦非世尊弟子。谓苾刍苾刍尼。正学勤策勤策女邬波斯迦。未得见谛。于未来果。未能现观。及余异生未见谛者。

  一切堕僧宝摄。皆得僧和敬耶。应作四句。有堕僧宝摄非得僧和敬。谓正学勤策勤策女邬波索迦等。已得见谛。于未来果。已能现观。有得僧和敬非堕僧宝摄。谓苾刍苾刍尼。未得见谛。于未来果。未能现观。有堕僧宝摄亦得僧和敬。谓苾刍苾刍尼。已得见谛。于未来果。已能现观。有非堕僧。宝摄非得僧和敬。谓正学勤策勤策女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未得见谛。于未来果。未能现观及余异生未见谛者。◎

  说一切有部法蕴足论卷第一
大正藏 第 26 册 No。 1537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二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预流支品第二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有四种法。若正勤修是人名为多有所作。何等为四。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汝等苾刍。应如是学。我当亲近供养善士恭敬一心。听闻正法。如理观察甚深妙义。精进修行。法随法行。尔时世尊。为摄前义。而说颂曰。

 善哉见善士  能断疑增慧
 令愚成智人  慧者应亲近
 善士应亲近  以亲近彼时
 令疑断慧增  使愚成智故

  云何为善士。谓佛及弟子。又诸所有补特伽罗。具戒具德。离诸瑕秽。成调善法。堪绍师位。成就胜德。知羞悔过。善守好学。具知具见。乐思择爱称量。喜观察性。聪敏具觉。慧息追求有慧类。离贪趣贪灭。离瞋趣瞋灭。离痴趣痴灭。调顺趣调顺。寂静趣寂静。解脱趣解脱。越度趣越度。妙觉趣妙觉。涅槃趣涅槃。乐调顺谛。离憍放逸。好慧忍辱柔和。升直道如见。专自调伏。专自寂静。专自涅槃。为才支身。游诸国邑王都聚落。求衣食等具。质直具。调顺具足。质直及调顺具。忍辱具。柔和具足。忍辱及柔和具。供养具。恭敬具足。供养及恭敬具。正行具。守根具足。正行及守根具。轨范具。所行具足。轨范及所行具。信尸罗。及闻舍慧。自具净信。亦能劝励安立有情。同具净信。自具尸罗。及闻舍慧。亦能劝励安立有情。同具尸罗。及闻舍慧。是名善士。何故名善士。以所说善士。离非善法。成就善法。具足成就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故名善士。若能于此所说善士。亲近承事恭敬供养。如是名为亲近善士。云何名为听闻正法。谓所亲近供养善士。未显了处为正显了。未开悟处。为正开悟。以慧通达深妙句义。方便为其宣说施设安立开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谓正开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说一切五取蕴苦。如有颂言。

 诸蕴起为苦  生及出亦苦
 生已有老苦  病苦与死苦
 烦恼生为苦  生已住亦苦
 非聪敏悔苦  不调伏死苦
 无智有情苦  增羯吒私苦
 愚夫生死苦  多劫驰流苦

  此等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集真是集。谓正开示。爱后有爱。喜俱行爱。彼彼喜爱。为去来今。众苦因本。道路由绪。能作生缘。起集等起。能起集等。起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