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法蕴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阿毗达磨法蕴论-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等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集真是集。谓正开示。爱后有爱。喜俱行爱。彼彼喜爱。为去来今。众苦因本。道路由绪。能作生缘。起集等起。能起集等。起现法中诸苦身坏。后苦由是出生。如有颂言。

 因爱弃良医  痈本榛藤渴
 未调伏一切  数数感众苦
 如树根未拔  虽斫斫还生
 未拔爱随眠  数数感众苦
 如毒箭在身  损坏色力等
 众生内有爱  损坏诸善根

  此等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集真是集。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灭真是灭。谓正开示。即上所说。爱后有爱。喜俱行爱。彼彼喜爱。无余永断。弃舍变吐。尽离染灭。寂静永没。名为舍宅。亦名洲渚。亦名救护。亦名归依。亦名所趣。亦名无忧。亦名无病。亦名无动。亦名无没。亦名无炽。亦名无热。亦名安隐。亦名惔怕。亦名善事。亦名吉祥。亦名涅槃。如有颂言。

 究竟沙门果  调伏所称赞
 我慢灭无余  永证甘露迹
 所归住趣宅  胜宫佛所赞
 惔怕灭无边  彼岸常安隐
 所依尽苦灭  脱无窟究竟
 胜义旨应供  智所习圣欣
 都无老病死  无愁叹苦忧
 微难见无边  灭谛无同类

  此等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灭真是灭。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道真是道。谓正开示。此道此行。于去来今众苦。能断能弃。能吐能尽。能离染。能灭能寂静。能令永灭没。此复云何。谓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如有颂言。

 此威猛一趣  如鸟路清虚
 牟尼定所行  为众数宣说
 哀愍说一趣  见道尽生边
 此道于瀑流  去来今能度
 能究竟调静  能尽生死流
 能通达多界  能开明眼道
 如殑伽驶流  速趣于大海
 开示广慧道  速证于涅槃
 哀愍一切众  转未闻法轮
 教导诸天人  稽首度有海

  此等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道真是道。若于此等所说正法。乐听乐闻。乐受持。乐究竟。乐解了。乐观察。乐寻思。乐推究。乐通达。乐触。乐证。乐作证。为闻法故。履艰险径。涉边表路。游平坦道。皆无忌难。为受持故。数以耳根。对说法音。发胜耳识。如是名为听闻正法。

  云何名为如理作意。谓从善士。闻正法已。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奇哉世尊。能说如是深妙正法。佛所说苦。实为真苦。佛所说集。实为真集。佛所说灭。实为真灭。佛所说道。实为真道。彼由如是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引摄其心。随摄等摄。作意发意。审正观察深妙句义。如是名为如理作意。

  云何名为法随法行。谓彼旋环如理作意。审正观察深妙义已。便生出离远离所生五胜善法。谓信精进。及念定慧。彼于自内所生出离远离所生五胜善法。修习坚住。无间修习。增上加行。如是名为法随法行。精进修行。法随法行。便得趣入正性离生。

  所以得入正性离生。由精进修法随法行。所以能修法随法行。由如理观甚深妙义。所以能观甚深妙义。由能恭敬听闻正法。所以复能听闻正法。由能亲近供养善士。若能亲近供养善士。便闻正法。闻正法已。便能如理观深妙义。如理观察深妙义已。便能进修法随法行。既精进修法随法行。便得趣入正性离生。如山顶上。天雨霖霪。先溪?满。溪?满已。小沟渎满。小沟渎满已。大沟渎满。大沟渎满已。小河满。小河满已。大河满。大河满已。大海满。大海如是渐次方满。圣道大海。亦复如是。要先亲近供养善士。方闻正法。闻正法已。方能如理观深妙义。如理观察深妙义已。方能进修法随法行。精进修行法随法行得圆满已。方得趣入正性离生。既得趣入正性离生。便名已生八支圣道。谓正见等。如前已说。如是四种。名预流支。

  由此四种。于圣道流。能获能得。能至随至。能办能满。能触能证。能作证故。名预流支。又此四种。于所求义。由修习多修习。能获能得。能至随至。能办能满。能触能证。能作证故。名预流支。又此四种。于圣道流。能随顺能增长能严饰。能磨莹。能为常安助资粮故。名预流支。又此四种。由语增语。由想等想施设言说。为预流支故。名预流支。◎

  ◎证净品第三之一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若诸有情。于汝言教。信心听受。能奉行者。汝当哀愍方便劝励。安立令住四证净中。何等为四。谓佛证净法证净僧证净圣所爱戒。所以者何。诸有地界水火风界。是四大种。容可改易。若有成就此四证净。诸圣弟子。必无改易。由此多闻诸圣弟子。成就如是四证净故。若堕地狱傍生鬼界。无有是处。是故若有于汝言教。信心听受能奉行者。汝当哀愍方便劝励安立。令住四证净中。

  云何佛证净。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谓此世尊。是如来阿罗汉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所言此者。谓此欲界。或此世界。此赡部洲。又言此者。谓即此身持等持躯等躯聚得自体。又言此者。谓此处生。佛及弟子。诸仙牟尼。诸聪睿者。善调伏者。善调顺者。又言此者。谓即于此教授教诫善说法中。是故言此。言圣弟子者。圣谓佛法僧。归依佛法僧故。名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佛者。谓以此相此门此理。于诸佛所。起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是故名为以如是相随念诸佛。所言谓者。谓如是相。如是状。如是种。如是类。是故言谓所言此者。谓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通。如是解脱。如是多住。是故言此。言世尊者。如后当释。言如来者。如世尊言。从菩萨证无上正等菩提夜。乃至佛无余依般涅槃界夜。于其中间。诸有所说。宣畅敷演。一切皆如。无有虚妄。无有变异。谛实如理。无有颠倒。皆以如是如实正慧。见已而说故。名如来。阿罗汉者。略有二种阿罗汉性。一者有为。二者无为。云何有为阿罗汉性。谓彼果得。及彼得得。无学根力。无学尸罗。无学善根。十无学法。及彼种类诸无学法。是名有为阿罗汉性。云何无为阿罗汉性。谓贪瞋痴。一切烦恼皆悉永断超一切趣。断一切道。三火永静。焦渴永息。憍逸永离。窟宅永破。度四瀑流。无上究竟。无上寂静。无上爱尽。离灭涅槃。是名无为阿罗汉性。如来具足圆满成就。如是所说有为无为阿罗汉性。故名阿罗汉。又贪瞋痴。及余烦恼。皆悉应断。如来于彼。永断遍知。如多罗树永断根顶无复遗余。皆得当来永不生法。故名阿罗汉。又身语意三种恶行。皆应永断。如来于彼。永断遍知乃至广说。故名阿罗汉。又过去佛。皆已远离恶不善法。所有杂染。后有炽然。苦异熟果。皆得当来永不生法。今佛亦尔。故名阿罗汉。又佛世尊。成就最胜吉祥功德。应受上妙衣服饮食诸坐卧具医药资缘种种供养。故名阿罗汉。如有颂言。

 世所应受用  种种上妙物
 如来皆应受  故名阿罗汉

  正等觉者。如世尊言。诸所有法。一切正性。如来一切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正等觉。又等法者。谓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如来一切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正等觉。又于一切苦集灭道。能现观道。能证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道。能证神境智作。证通天耳智作。证通他心智作。证通宿住随念智作。证通死生智作。证通漏尽智作。证通道能尽贪瞋痴慢憍垢道。如来一切皆正等觉。至诚坚住。殷重作意。以因以门。以理以相正等觉故。名正等觉。明行圆满者。何等为明。谓佛所有无学三明。一者无学宿住随念智作证明。二者无学死生智作证明。三者无学漏尽智作证明。是谓为明。何等为行。谓佛所有无学身律仪。语律仪。命清净。是谓为行。又佛所有上妙威仪。往来顾视。屈伸俯仰。服僧伽胝。执持衣钵。悉皆严整。是谓为行。此行前明。总谓明行。如来具足圆满成就如是明行。一向鲜白。一向微妙。一向无罪。是故名为明行圆满。言善逝者。谓佛成就极乐安隐无艰无难往趣妙法。故名善逝。又贪瞋痴。及余烦恼所生。种种难往趣法。如来于彼。永断遍知。如多罗树永断根顶无复遗余。皆得当来永不生法。故名善逝。又如过去诸佛世尊。皆乘如实。无虚妄道。趣出世间。殊胜功德。一至永至。无复退还今佛亦然。故名善逝。世间解者。谓五取蕴。名为世间。如来于彼。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世间解。又说五趣。名为世间。如来于彼。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世间解。又说六处。名为世间。如来于彼。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世间解。又说三界所摄诸处。名为世间。从彼而生。从彼而起。从彼而出。因彼而生。因彼而起。因彼而出。如来于彼。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世间解。无上丈夫者。如世尊言。所有有情。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想非非想。如来于中。最称第一。最胜最尊。最上无上。由此故说无上丈夫。调御士者。谓佛世尊。略以三种巧调御事。调御一切所化有情。一于一类。一向柔软。二于一类。一向粗犷。三于一类。柔软粗犷。云何如来于彼一类一向柔软。谓为彼说此身妙行。此身妙行所感异熟。此语妙行。此语妙行所感异熟。此意妙行。此意妙行所感异熟。此天此人。此善趣。此乐世。此涅槃。是名如来于彼一类一向柔软。云何如来于彼一类一向粗犷。谓为彼说。此身恶行。此身恶行所感异熟。此语恶行。此语恶行。所感异熟。此意恶行。此意恶行。所感异熟此地狱。此傍生。此鬼界。此险难。此恶趣。此堕落。是名如来于彼一类一向粗犷。云何如来于彼一类柔软粗犷。谓于时时为说。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或于时时为说。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所感异熟。或于时时为说。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或于时时为说。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所感异熟。或于时时为说。天人善趣。乐世涅槃。或于时时为说。地狱傍生。鬼界险难。恶趣堕落。是名如来于彼一类柔软粗犷。如来于彼。以此三种巧调御事。如是调伏。如是止息。如是寂静。如是令其无余。永舍贪瞋痴等一切烦恼。如是令其无余。永尽贪瞋痴等一切烦恼。令永调伏。令永止息。令永寂静。得上调御。得胜调御。得胜清凉。永除曲秽。善灭慢覆及谄垢浊。是故如来名调御士。天人师者。如世尊告阿难陀言。我非但与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四众为师。然我亦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等诸天人众。为师为胜师。为随师。为范为胜范。为随范。为将为导。是故如来名天人师。所言佛者。谓于如来无学智见明鉴觉慧照现观等已能具起及得成就。故名为佛。且如有一大婆罗门。来诣佛所。以妙伽他。赞问佛曰。

 稽首世导师  名最上觉者
 何缘父母等  号尊名佛陀

  世尊哀愍彼婆罗门。亦以伽他而告彼曰。

 婆罗门当知  我如去来佛
 成就觉者相  故我名佛陀
 婆罗门当知  我观三世行
 皆有生灭法  故我名佛陀
 婆罗门当知  我于应知断
 证修事已办  故我名佛陀
 婆罗门当知  我于一切境
 具一切智见  故我名佛陀
 婆罗门当知  我于无量劫
 修诸纯净行  经无量死生
 今于最后身  离尘垢毒箭
 证得无上觉  故我名佛陀

  薄伽梵者。谓有善法。名薄伽梵。成就无上诸善法故。或修善法。名薄伽梵。已修无上诸善法故。又佛世尊。圆满修习身戒心慧。成就大悲。我无限无量。成无量法。名薄伽梵。又佛世尊。具大威德。能往能至。能坏能成。能自在转。名薄伽梵。又佛世尊。永破一切贪瞋痴等恶不善法。永破杂染后有炽然苦异熟果。永破当来生老病死。名薄伽梵。如有颂言。

 永破贪瞋痴  恶不善法等
 具胜无漏法  故名薄伽梵

  又佛世尊。于未闻法。能自通达。得最上觉。成现法智。无障碍智。善解当来。修梵行果。为诸弟子。分别解说。设大法会。普施有情。名薄伽梵。如有颂言。

 如来设法会  普哀愍无依
 如是天人师  稽首度有海

  又佛世尊。为诸弟子。随宜说法皆令欢喜。恭敬信受。如教修行。名称普闻。遍诸方域。无不赞礼。名薄伽梵。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信信性。现前信性。随顺印可爱慕爱慕性。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