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慈炅正在那享受没人的服侍了,郑芝龙却跟吃错药了一般,主动走上来,与张太后和任太后低声交谈了几句,貌似两位太后都被他说的兴高采烈,看他那贱贱的表情,怎么就有一种阴谋得逞的味道呢!

    果不其然,这货匆匆的吃了几口菜便跑出去转了一圈,然后外面便出来一声通传:”秀女陈圆圆、李香君、董小宛觐见。“

    朱慈炅闻声差点没一口菜汁喷出来,秦淮八艳,搞什么飞机!

    他还没搞清楚状况呢,两位皇太后几乎同时应允道:”宣。“

    紧接着,三位十二三岁,长得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俏生生的走进来,并排跪在殿中娇滴滴的道:”奴婢陈圆圆、李香君、董小宛参见皇上,参见两位皇太后。“

    张太后这会就当皇上不存在般,直接抬手道:”免礼,快起来让哀家看看。“

    朱慈炅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三个小美人,心跳止不住开始加速,美,真的很美,尤其是中间的陈圆圆,这温婉妩媚的气质,让人看一眼就迷醉其中,都有种不知道今夕是何夕的感觉。

    他正竖自发呆呢,张太后却是微笑着问任太后道:”妹妹你看怎么样?“

    任太后罕有的发声道:”恩,这模样,这气质,这身段,果然我见犹怜。“

    张太后接着品评道:”更为难得的是她们还唱的一手好曲子,皇上以后有福了,妹妹你看是先招为选侍或者才人呢,还是直接定为嫔妃呢?“

    任太后却是宠溺的看着朱慈炅道:”还是看皇上的意思吧,毕竟她们都是服侍皇上的。“

    张太后点了点头,直接问朱慈炅道:”皇上今年你就要大婚了,哀家原本想让你皇叔过完年就张罗选秀的事情,没想到郑王爷倒是有心了,年前就开始给你挑选了,你看这几位秀女怎么样?“

    朱慈炅闻言有点蒙圈了,选秀,不会真要选三千佳丽到后宫服侍他吧!至于这三位,这长相这身段自然是没话说,但她们这出生,秦淮八艳那只是委婉点的叫法,其实她们就是秦淮河畔的八大名妓,封她们做嫔妃有点太离谱了吧!

    这真让他有点为难了,这样沉鱼落雁的美女说不心动那是假的,但是她们这后世的名声,实在是有点那个啊,于是,他吞吞吐吐的道:”是还不错,但是她们的出身。。。。。。。“

    张皇后闻言有点不乐意了,很罕见的板着脸教诲道:”她们的出身怎么了?都是教坊司的乐妇,虽然职业平贱了一点,好歹有个官家身份,比哀家和你母后都强多了,我们可都是没有一点身份的平民百姓!皇上你是不是听闻了一些关于教坊司的流言?有些人也太不像话了,把好好一个礼部管理乐舞和戏曲的衙门整治的面目全非,这事,皇上你应该管管了!“

    朱慈炅闻言错点晕倒,貌似这是他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张太后教诲,没想到却是为了这种事情,操蛋啊。

    好吧,那就别怪朕心狠手辣了,为了这三个美人的出身问题,以后教坊司就别想再兼职开妓院了,必须回道艺术的轨道上来,而且还要在戏曲上研究出成绩来,争取把名声彻底挽回来,不然的话,那教坊司的官员就要试试到底是刀薄的那一面硬还是他们的脖子硬了!

    想到这里,他连忙补救道:”朕是被这帮人给误导了,既然两位太后都喜欢,那以后都封为嫔妃吧,至于教坊司的事情,朕会着人去办的。这大过年的,不谈政事,来来来来用膳用膳,曹化淳再添三副餐具。“

    张太后闻言,这才重新露出笑容,连夸皇上懂事了,大殿里的气氛又热闹起来。

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举国上下齐选秀

    崇正十年正月十六,年节刚过,大部分人还窝在家里体味着春节的余韵呢,东大营新港却而且人声鼎沸,忙碌不已。这天是大明第二批军火送往欧陆的日子,朱慈炅早就令南洋水师全员北上,来东大营把军火装上,同时也把欧陆使节团的人附带送回去。

    不过,欧陆使节团真正登船的没几个,他们大部分都决定留在大明学习汉语,这会儿正站在岸上送行呢。

    这次摄政王朱由检也没有随行去欧陆,上回那是大明的舰队第一次远赴欧陆,有特殊意义,这次就不一样了,纯粹就是送货上门,所以朱由检不用再跑一趟了,再说他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呢,也没空去欧陆耍。

    同样是这天,摄政王朱由检第一次行使他摄政王的权力,压根就没有征询皇上的意见,直接颁布了一道旨意,呃,不是他翅膀硬了想翻天啊,他是没有征询皇上的意见,但这是两位皇太后的意思,这两位嫂嫂可是直接管皇上的,他表示相当的怕怕,所以皇嫂一发话,他立马照办,直接越过皇上颁布了这道旨意。

    这道旨意可不得了,有可能会吓的大明所有百姓都把自己家的闺女藏起来,旨意是这样的,摄者王令:大明及所有藩属国,凡是十四至十六岁未婚女子皆需接受各地官员女眷的筛选,品貌出众者,全部送往京城!

    额滴神啊,还真搞选秀啊,而且不但是大明,所有藩属国都要选,两位皇太后大概是看到安娜公主后受到了启示,这么粉雕玉琢的洋娃娃好可爱啊,得给皇上多选几个!

    好吧,要说大明藩属国里面是有长的像洋人的,不过一般的藩属国都是不大理会大明的,除了东瀛、琉球、朝鲜这三个大明整治过的藩属国,其他藩属国给你选个毛线。

    两位皇太后对选秀可是上心了,她们从来不干预政事并不代表她们懒得管事,她们只是不想干涉皇上的自由而已,不过这次就由不得皇上了,选媳妇的事情她们必须管!

    历朝历代选秀的时候在民间几乎都会引起恐慌,没办法,因为一如侯门深似海啊,入了皇宫一旦得不到皇上的恩宠,那可就得孤独终老了,一般只要不是穷的揭不开锅,谁愿意让自己的宝贝女儿去遭这罪啊。

    但崇正朝就奇了怪了,选秀令颁布以后,还真有富贵之家甚至是官宦世家想尽办法把自己的女儿往皇宫里送,这些人都是白痴吗?

    他们当然不是白痴,相反,他们聪明的很,没看见老秦家那待遇吗,传闻皇上就是看中了老秦家的女儿,爱屋及乌,才提拔重用老秦家人的,一门四个军团长,何等显赫啊!

    有很多人都知道,这其实不是什么传闻,而是事实,皇上什么都好,就是有点任人唯亲,只要他认识的,没有不辉煌腾达的,所以他们都拼了命的把自己的女儿往皇宫送,他们不求自己的女儿能当上皇后贵妃什么的,只要偶尔能得到皇上的宠信甚至是有机会伺候皇上起居就行了,总之,只要自己的女儿能在皇上跟前说上话,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后面还真有服侍朱慈炅的宫女莫名其妙的跟他说,我父亲是某某某,我兄长又是某某某,你父亲兄长是谁跟朕有什么关系,朱慈炅感觉脑袋都差点当机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略过不提,选秀的事情既然无法阻止,那就只能由着他去了,我们的崇正皇帝朱慈炅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呢,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四个新厂的建设问题,尤其是机械厂和水泥厂,翻地龙可关乎到西北几亿亩土地的收成,水泥更是关乎到大明今后的发展,这两件事情都是他关注的重点。

    翻地龙倒不怎么需要他操心,王徵和宋应星那可都是机械专家级的人物,要说做机械设备,朱慈炅拍马都赶不上他们,以前之所以没把翻地龙做出来,主要还是限于见识问题,他们可没朱慈炅后世的见识。

    朱慈炅把履带底盘草图一画,这翻地龙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王徵和宋应星过年也没休息,跟着工部的人加班加点,不但把机械厂建了个差不多,这翻地龙的样机竟然也也做出来了!

    这不,还没出正月,毕懋康、王徵和宋应星便兴冲冲的跑过来,请皇上去看翻地龙的样机。朱慈炅比他们还高兴,没想到翻地龙这么快就做出来了,简直是意外的惊喜啊,这蒸汽动力的机车直接脱离轨道在地上跑,他还真没见过,自然得去看看。

    来到西城区,就连他都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撼了,远处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城墙耸立在天地间,雄伟巍峨;近处是密密麻麻的明军和俘虏正加紧施工,场面恢宏;一座座建筑正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正通往天际,五十万人齐动手,是多么壮观的场面啊,连见惯了数十万甚至是上百万大军战斗的他都被震撼到了。

    他第一次意识到,人多,也是一种优势,大明的人口可是比所有列强加起来还多,在这个时代,这就是个绝对的优势,怎么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呢?

    正当朱慈炅低头沉思的时候,翻地龙停放的地方终于到了,出乎他的意料,这并不是在机械厂里,因为机械厂应该在西城区的东南角,而这里明显是西城区靠近中心的位置。

    眼前这个奇奇怪怪的机械,怎么说呢,朱慈炅也没种过地,他只在电视上偶尔看到过一些农用机械,这个翻地龙倒是有点像后世的大型收割机,只是收割机是前面伸出来一个收割装置,而这翻地龙却是后面挂了一排犁田的利刃。

    朱慈炅这次出宫,为了不引起骚动,只是带了上百锦衣卫高手,坐了个四人抬的普通大轿,王徵和宋应星就打马慢慢跟在旁边,说起话来倒是方便,这会到地方了,宋应星马上提议道:”皇上,要不微臣去让他们开起来?“

    朱慈炅早就想知道这东西开起来是什么效果了,闻言连忙点头道:”恩,开起来让朕看看。“

    宋应星得了旨意立刻迫不及待的打马跑到翻地龙旁边,说了几句什么,只见那翻地龙顶上扑哧扑哧的冒出一阵白烟,咔咔咔咔一阵齿轮转动声响起来,那排犁田的利刃竟然慢慢扎进土里面!紧接着便是噗呲咔呲的活塞运转声,翻地龙真的动起来了,速度不是很快,就跟人走路的速度差不多,但是它开过的地方大概十来米宽的地面上,所有泥土都被翻动起来了,翻地竟然变得如此简单!

    就连穿越而来的朱慈炅都忍不住惊喜道:”恩,很好,有了这翻地龙神器,以后平民百姓种地就轻松多了。“

    一边的王徵却是献宝似的道:”皇上,还有意外的惊喜呢,不但种地轻松了,开路也轻松了。“

    朱慈炅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呢,后面马上有一队俘虏背着铲子跑过来,将翻松的泥土铲到一边,然后又有一队俘虏抬着加工好的厚石板往地上一铺,一队队俘虏就这么跟在翻地龙后面铲土铺石板,很快一条十米来宽的小马路边延伸出去数百米远,原来他们是在这里修路呢!

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属国考生聚京城

    翻地龙的研制成功不但解决了西北地广人稀耕作困难的问题,还带来了一个意外之喜,要知道修路的时候也是要挖路基的,而这翻地龙挖出来的深度,刚刚好,西城区道路修建的速度因此而明显加快。

    要想富先修路,呃,貌似有点跑题了啊,其实这城市建设也是这样的,一般都是先修路再盖房,这路修的快了,路两边房子盖的自然也快了,西城区的厂房、民居、作坊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围观的群众看的那叫一个过瘾啊。

    朱慈炅其实也想经常去看看,看着一座新城在他的治下诞生也蛮有成就感的不是,但他没时间,因为丁丑科的会试和殿试马上就要举行了。

    这次可不单单是大明的考生要来京城赶考,朝鲜、东瀛和琉球的考生也要来大明的京城考试,黄道周原本是建议向所有藩属国都发出诏令,让他们全部遵从《大明藩属国令制》,派考生来京城赶考,但朱慈炅想了想还是算了。

    首先京城的现状不允许,现在老城区都已经人满为患了,大明的考生来京城都要求爷爷告奶奶才能找到住的地方,朝鲜、东瀛和琉球的考生只能委屈一下挤到新建的大明文科学院里窝着了,再多来点考生,真找不到地方给他们住了,堂堂大明帝国,丢不起这人。

    更重要的是,朱慈炅知道大明那些藩属国的德性,朝鲜可以说是大明最听话的藩属国了,接受《大明藩属国令制》的时候都有点不情不愿的,其他藩属国的态度可以想象,他可不想大明的使者现在就去其他藩属国吃白眼甚至是遭人嘲笑。

    当然,去是迟早要去,但是得准备好了再去,大明的使者带着《大明藩属国令制》去让那些藩属国遵从,这白眼和嘲笑估计是免不了的,不过,朱慈炅要让他们明白,敢给大明使者眼色看是要付出代价的,不尊重大明使者这种事情不能忍,必须马上出兵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现在朱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