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付出代价的,不尊重大明使者这种事情不能忍,必须马上出兵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现在朱慈炅没这时间,也没这兵力去处理藩属国的问题,还是先让他们逍遥两年再说,到时候有空了,先把军队集结好,然后再派人去颁布《大明藩属国令制》,敢不听话就往死里揍,揍到听话为止!

    黄道周现在也没空考虑这个问题了,光是朝鲜、东瀛和琉球的考生就忙的他焦头烂额,要知道光是大明每科录取的举人就有上千人,朝鲜和东瀛可都不是小国,文官体系跟大明几乎是一样的,这举人的数量自然少不到哪里去,两国加起来也有上千人,至于琉球那几十个加进去都不算什么。

    这次大明为了体现大国风范,对这些考生的待遇可不低,每个人安排单间不说,吃喝大明全包了,不说别的,光是这住宿问题就让黄道周头疼了很久,新建的大明文科学院虽然不比后世的综合性大学小,但明朝这会儿没有宿舍楼啊,全是平房,黄道周也算是大气了,在花园般的校区里建了几十排宿舍,都是豪华单间,但问题是全加起来也才五百多间啊,这数量还差了一倍呢。

    最后还是朱慈炅给他出了个主意,整些书画屏风从中间隔开,一间隔成两间,让那些考生选择朋友或者相熟的同乡住一起得了。

    至于吃饭的问题倒还好,这三个藩属国和大明的饮食习惯都差不多,只是这些国家都物资比较匮乏,所以那菜碟子都很小,而且每样菜也就那么几口的量,说的好听是精致,说的不好听就是抠,极度的抠。

    大明在饮食方面可一点都不抠,逮一碟子就能让你吃到饱,一上就是一大桌,平均每人三四碟菜,吃到你吃不动为止!

    总之,黄道周在吃住方面还是舍得下血本的,他的思想是典型的天朝上国思想,对待那些不听话的藩属国他可以心狠手辣,杀到人胆寒,但是对于已经驯服了的藩属国他却是慷慨无比,好到你肉麻。

    这些属国的考生来到大明之后又有什么感想呢?这个还真不好形容,一路来的所见所闻,让他们感觉如同是在做梦一般,大明的强盛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

    其实,作为大明的近邻,他们早就听说过大明的强盛了,但是,他们却没想到一个国家可以强盛至此。

    朝鲜和琉球的考生先不去说他,东瀛的考生对这一点体会最是深刻,他们一直认为东瀛很强大,因为东瀛有四个超级大岛,更有五六十个诸侯国,总兵力不下五十万,这是何等的强大!

    但是,他们的幕府大将军田川昱皇却突然向大明称臣纳贡,甚至同意裁剪军队,并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大明!

    说实话,这件事情没有几个东瀛人能想的通,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大明是强大,但东瀛同样强大啊,战国名将丰臣秀吉还曾在朝鲜跟大明干了一仗呢,要不是他突然去世了,这胜负还真说不好,向跟自己实力差不多的国家称臣纳贡,换谁都想不通啊!

    不过,从这些考上踏上大明战舰的那一刻起,他们开始慢慢想通了,大明派来接他们的可都是超级战列舰,光是那庞大的体积就让他们震惊不已,东瀛可没这么大的战舰,人家一来就是十艘!

    上了战舰之后,明军并没有限制他们的自由,所以他们能有幸看到这种超级战列舰的配置,有心的人细细的数了数,一艘战舰上面竟然有上百门火炮,那舰首的巨炮甚至比一个成年人还大,对于土炮都是稀罕物的东瀛来说,这简直就是神器!

    到了东大营他们更是吓坏了,原来这样的超级战舰大明有上百艘,甚至还有三艘比这种战舰还大的超级巨舰静静的停在那里,看着都让人不寒而栗!

    等他们看到巨大的东大营的时候,更是震惊的话都说不出来了,我的神啊,这还是一座城市吗,东瀛最大的诸侯国都没有这么多人啊!

    当他们坐上火车的时候更是吓得脸都白了,我的神啊,这种钢铁怪兽到底是什么怪物!

    当他们看到巨大的京城的时候,已经彻底敬服了,这样的超级大城竟然还不止一座,一天就能看到两座,大明的强大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当他们住进大明提供的宿舍之后,已经如坠梦境了,这么奢华的房间竟然只是给普通学子住的地方,东瀛的皇宫恐怕也只有这个样子吧,大明到底多有钱!

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导孟侯用水泥

    正当礼部和国子监紧锣密鼓的筹备丁丑科会试和殿试的时候,工部又传来了好消息,水泥样品做出来了!不过,他们没一个会用的,所以还是得请皇上教教他们,这东西到底怎么用。

    这水泥可不是说干就能干的,起码得一两天,朱慈炅自然不可能跑到西城区去当场给他们演示,只能让他们把水泥和要用到的砂石及一应工具器材全部准备好,一车拉到皇宫来。

    当毕懋康毕恭毕敬的把他们请到乾清宫外的广场时,他简直哭笑不得,这水泥包装的也太离谱了吧。砂石什么的都还正常,都是用麻布袋装着,木板也只是整齐的堆放在那里,这大小抹子等工具已经有点夸张了,竟然做了个特制的木架跟挂兵器一样挂着,这水泥就更夸张了,竟然是用盛放金银珠宝的宝箱装着的!

    好吧,水泥在这个时代的确是稀罕物,但也不用整个宝箱装着吧,这水泥的用量可是用吨来计算的,卖几十斤水泥送个宝箱,那还不得赔得裤子都没得穿!

    朱慈炅哭笑不得的指着那几个宝箱道:”孟侯,装水泥不要用这么贵的宝箱,水泥的产量上来以后终究是要卖给平民百姓用的,这水泥成本你也知道,根本就不值什么钱,再加上用量也大,卖太贵就没什么人用的起了,这东西要赚钱还是要靠量,你这么包装还不得赔死,一箱子水泥还没这宝箱贵呢!“

    毕懋康闻言,老脸一红,尴尬的回道:”皇上恕罪,您不是说这水泥包装要防水吗,微臣一时之间这找不到防水的东西,就找来几个宝箱暂时装着了。“

    朱慈炅闻言想了想,随口指导道:”包装水泥的东西当然没有现成的,得找人做,油伞你知道吗?用做油伞那种油纸做成麻布袋大小的袋子就行了,当然,纸不用那么厚,也不用那么美观,怎么便宜怎么来就行了。“

    毕懋康惭愧的低头道:”微臣明白了。“

    朱慈炅见他这个样子,连忙安慰道:”好了,好了,朕也就是随口一说,不知者无罪,你也别往心里去,来来,朕教你们怎么用这水泥。“

    说罢,撸起袖子就待上去拿铲子,一边的曹化淳连忙拉住他的袖子,低声劝道:”皇上恕罪,这些事情还是让下面的奴才来吧,您指导指导就行了。“

    朱慈炅闻言一愣,这会儿他才意识到自己是皇上呢,他尴尬的将袖子撸下来,对着后面的太监道:”你们两个上去,一人拿把铲子,把水泥和砂石铲到地上。“

    后面两个太监闻言,飞快的跑上去,拿起铲子就是一顿铲,很快地上就堆了一大堆,朱慈炅指导道:”恩,差不多了,再铲几铲子水泥和沙子,然后将它们搅到一起,搅均匀。“

    那两个太监可是东厂中的高手,干这事情自然轻轻松松,他们飞快的铲了几铲子水泥和沙子,然后呼哧呼哧就是一顿搅,朱慈炅又指导了一下他们搅拌的动作,很快他们就将三样东西搅均匀了。

    朱慈炅又指导道:”中间扒个坑,倒半桶水进去,再搅均匀。“

    这两太监好像有泥水匠的天赋一般,朱慈炅才粗略的指导他们几句,那动作就标准到不行了,很快他们又将水泥、沙子、鹅卵石和水搅拌均匀了。

    朱慈炅想了想,指着地上的石板道:”取块大点的木板摆地上,然后用一尺宽的木板在上面钉个这么大的框子,在外面加几个支撑,钉牢一点。“

    两太监闻言,大概看了一下地上石板的大小,然后就取出木板在一旁空地上钉起来,或许因为天启帝是木匠皇帝的缘故,宫里的太监做木工活都还像那么回事,很快他们就将木框钉好了。

    朱慈炅上前踩了几脚,感觉差不多够牢靠了,这才继续指挥道:”先浇点水把木框里面打湿,然后把搅拌好的水泥铲进去,填到稍微比框子高一点就行了。“

    两个太监立马往木框里面浇了点水,然后你一铲我一铲飞快的铲起来,很快就将木框里面填满了。

    这时候朱慈炅又指着旁边的木架道:”一人拿个大的点的抹子去抹,将多出来的水泥抹掉,然后将上面抹的跟地上的石板一样平就行了。“

    两太监闻言立马一人拿了把大抹子,笨拙的抹起来,朱慈炅又指点了几句,他们的动作慢慢变得标准,很快就把水泥的表面抹得跟镜子一样平了。

    朱慈炅在一旁满意的点头道:”恩,不错,可以了,明天上午和下午,你俩都提桶水过来,浇到上面就行了,注意不要碰到水泥上面去了。“

    毕懋康站在一边认真的看着,用心的记着,但一听朱慈炅这声好了,他立马就蒙圈了,这就好了吗!

    他有点不能置信的看了看朱慈炅,朱慈炅直接挥手道:”好了,收工,你们把剩下的水泥桨铲到麻袋里拿去丢掉,地上冲洗干净,孟侯你过两天来看结果就行了。“

    说罢,他将手往后面一绕,转身回宫去了,只留下毕懋康站在那里,呆呆的看着木框中的水泥桨,到现在他还有点不信,这么简单就好了吗?

    用个水泥而已,当然就是如此简单,两天后,朱慈炅直接带着他来到老地方,检查试验结果。

    朱慈炅先是上前用手摸了摸水泥表面,硬硬的,光光的,没有一点毛沙,证明水泥已经干透了,于是,他直接令那两个太监将四边的木板取掉,然后便踩上去,使劲跺了几脚。

    一边的毕懋康吓的下意识的伸出双手想要去扶他,朱慈炅却是若无其事的走下来,装逼道:”朕都说了,这水泥干了以后就如同岩石一样硬,不信你上去试试。“

    毕懋康自然是有点不信,他毛着胆上去跺了几脚,果然跟岩石一样硬,震的他脚板生疼,他又弯下腰来仔细看了看,水泥面上一点痕迹都没有,这下他终于彻底信了。

    朱慈炅又耐心的教导道:”这只是水泥最简单的用法,水泥还可以粘合砖头和石材,只要在砖头和石材的缝隙中填满水泥沙浆,他们就会宛如一个整体,同样硬的跟岩石一样;水泥还可以用来修桥,先用手指粗的钢筋扎出轮廓,再填满水泥沙浆,三尺厚左右就能承受火车的重量;水泥还可以用来修建高楼,先用钢筋加水泥像这样浇筑出承重的立柱,然后再往里填充砖块,盖个上百米高的楼房都没问题,当然,水泥还有其他用途,根据朕刚说的性能,以此类推就可以了,你听明白了吗?“

    这都听不明白那就是白痴了,毕懋康连忙点头道:”微臣明白了,多谢皇上教诲。“

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试出考题

    亲身体验了水泥的性能之后,毕懋康对这种神奇的建筑材料自然是心动不已,古代修路和盖房最费时间的其实就是石材的开采和加工,在没有任何机械加工设备的情况下要将不规则的岩石加工成板条状,那难度可想而知,如果能用水泥来修路和盖房,那岂不是再也不用加工石材了,那得节省多少时间啊!

    他回去以后,立马令机械厂全力生产水泥加工设备,同时他还找秦拱明和李明甫商议了一下,请他们尽快将水泥厂的主题建筑建造出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一个月时间水泥厂就正式投产了,新城区的建设速度因此加快了一倍还不止。

    这个喜讯本来是应该欢呼庆贺的,但朱慈炅此时却是眉头深锁,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丁丑科殿试马上就要开始了,而他还没有想好殿试的考题呢。

    殿试的考题由皇上亲自出,这是历朝历代一直沿袭的规矩,皆因殿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皇上选出心目中理想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才符合皇上的心思呢?这个自然不能一个个慢慢去问,去了解,那样子的话殿试恐怕一个月都搞不完,只能由皇上亲自出一道策问题,答的越符合皇上的心意,自然就排名越高。

    话说出一道策问题有这么难吗?随便问几句不就得了!

    如果能随便问那就好了,问题明代的科举只能考经义,也就是对四书五经的理解,皇上出题也必须从四书五经摘录,不能随便乱问。

    对于五经,作为理科生的朱慈炅实在是兴趣缺缺,朝鲜科举的时候他之所以能想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题目,那也是因为孔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