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吧,是临时的,王征南从欧陆回来以后,并没有陪皇上回京城,而是抽调了将近九成锦衣卫密探从福建奔赴云南,然后再从孟艮府散往南洋各地,打探情报。

    而且为了及时向京城汇报情况,锦衣卫连同云南都指挥使司组织的屯卫,专门拉通了云南府到孟艮府的电报线路,崇山峻岭,千沟万壑,拉线的难度可想而知,锦衣卫和当地的屯卫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摔死的、被毒虫毒死的、被猛兽咬死的、被瘴气熏死的不下百人!

    这时一个猎户大扮的锦衣卫密探匆匆奔上小楼,跪在王征南面前朗声道:”参见指挥使大人。“

    这是派去东胡查探敌情的密探首领,王征南自然认识,他点了点头,朗声道:”免礼、平身,黑狼,东胡有什么动静没?“

    那代号黑狼的锦衣卫密探长身而起,拱手道:”启禀指挥使大人,东胡好像正在全力进攻暹罗,暂时没有入侵大明的迹象,孟艮府应该不会遭遇攻击。“

    王征南指正道:”黑狼,查探情报要准确,不能用好像,大概,这些去猜测,比如这次,锦衣卫的九成精锐都集中在这附近,如果东胡打过来,那锦衣卫的损失就惨重了,我们可是皇上的耳目,所以你一定要全面查探清楚,比如东胡有多少兵力,都在哪个方位,有什么活动迹象等等,知道了吗?“

    那黑狼连忙躬身行礼道:”属下知错了。“

    王征南点了点头,挥手道:”恩,下去吧,仔细查探好再来汇报。“

    那黑狼立马行礼道:”属下告退。“

    说罢,转身,飞快的退出小楼。

    不久,又有一个樵夫打扮的锦衣卫密探进来禀报道:”启禀指挥使大人,属下已在车里宣慰司以北的思毛山区找到前车里宣抚使召糯勐之子召西利苏坦玛。“

    王征南闻言,郑重的道:”忠良之后皇上最是看重,你们先好好保护起来,等我禀报皇上后再做安排。“

    那樵夫闻言,立马拱手道:”属下遵命。“

    王征南挥了挥手道:”去吧。“

    说罢,他提起毛笔,抽出一张电报指,疾书道:”微臣王征南启奏皇上,据臣查实,天启七年,东胡进犯孟艮府,车里宣慰司宣抚使召糯勐奉命率兵抵御,但寡不敌众最终被俘身亡,车里宣慰司已名存实亡,现其子召西利苏坦玛已寻获,请皇上定夺。“

    写完,他立即对门口朗声道:”来人。“

    一个锦衣卫应声而入,王征南将写好的电报纸递给他,下令道:”速速发往京城。“

    那锦衣卫躬身应命,拿着电报纸飞快的冲下小楼,越过围墙上的门洞,向知府衙门里跑去,民用电报系统都要用蒸汽发电机驱动,又是锅炉、又是发电机的,这简陋的民居自然摆放不下,只能放在知府衙门里,所以王征南才会将临时指挥所设在这里,并在知府衙门的围墙上挖了个洞。

    接下来各种各样装扮的锦衣卫不断前来汇报,东南半岛的形势慢慢呈现在朱慈炅面前:

    孟养宣慰司已与万历三十二年被东胡王朝吞并,宣抚使土司无一幸免;

    木邦宣慰司宣抚使罕拔曾向明朝报请袭职,云南官吏以勒索未遂,拒不发给承袭状纸,罕拔业已反叛明朝,投向东胡;

    老挝宣慰司万历四十一年还曾前十进贡大象、银器及缅席于朝,但其后被东胡王朝进攻,自顾不暇,现龟缩在北部孟乌山区竭力防御;

    八百大甸宣慰司领地已经完全被东胡王朝占领,宣抚使率众依附暹罗国;

    暹罗国此时正率各土司势力竭力抵御东胡王朝的入侵,据悉东胡王朝已攻到暹罗国的都城大城附近;

    左一个东胡,右一个东胡,朱慈炅收到这些电报以后,立马下令王征南集中人力彻查这个东胡王朝,看他们到底有多厉害。至于那个忠良之后召西利苏坦玛还是等平定南洋之后再奖励吧,现在也没什么合适的职位给他。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一查,还真把朱慈炅结结实实吓了一跳,这个东胡王朝现在已经占领相当于后世的缅甸全境、泰国、老挝、柬埔寨大部分地区,还有印度小部分地区,领土面积相当于大明四五个行省那么大,人口大约有一千多万,总兵力不下三十万!

    尼玛,难怪他们敢进犯大明,在嘉靖、万历年间跟大明前前后后打了不下五十年,原来不知不觉中这个东胡王朝都快把整个东南半岛给占了,看样子荡平南洋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啊!

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乱象

    话说这东胡王朝已经强大至此,他们为什么不顺势一统东南半岛呢?他们当然也想,但打仗是要钱的,他们跟大明打了这么多年,又四处扩张了这么多年,国力已经渐渐无法支撑这样高强度的战争,所以现任东胡王他隆继位以后,基本上放弃了对外扩张的战争,转而全力发展经济。

    现在的东胡王朝正在养精蓄锐,除了对南面暹罗国残余势力继续征讨,其他方向都已经偃旗息鼓,或许,等他们积攒了足够的钱粮,又将掀起新一轮的扩张吧。

    前文提到过,东南半岛,除了暹罗国还有占城、真腊、安南也是大明的藩属国,那么这几个藩属国现在是什么情况呢,由于这几个属国离孟艮府都比较远,所以锦衣卫查探到的情报要相对滞后一点。

    东胡的情况查探的差不多以后,占城、真腊和安南的情报也陆续传回来,不过,形势同样不乐观。

    真腊国早在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就被暹罗国给灭了,现在真腊国的领地也全被东胡王朝给占了,也就是说,真腊国已经不存在了。

    占城国还能强点,但现在他们也被安南国的阮氏打的龟缩在东南半岛的东南角,苟延残喘,貌似被安南阮氏征服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现在的安南国,只能用一个乱字来形容,因为他们的皇帝都已经被手下的大臣给控制了,整个国家已经分裂成南北两部分,双方互相讨伐,打得不亦乐乎。

    这是怎么回事,安南怎么突然就搞起内斗来了呢?这还要从成祖永乐年间说起。

    前文提到过成祖永乐年间安南的陈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篡位,大明应陈朝遗臣的请求推翻了胡氏政权,并设置了交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安南各地,但成祖死后数年安南就开始造反,这个造反的头头叫黎利,他将明军打跑以后建立了后黎朝,但是这个后黎朝好景不长。

    黎利之后一连串的皇位继承者都是昏庸暴虐之辈,整个后黎朝因此一直处于内战状态,大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后黎朝太傅莫登庸甚至直接篡夺了皇位,将后黎朝变成了莫朝。

    后面,后黎朝的庄宗黎维宁在郑、阮两大家族的支持下复辟成功,并占据了安南南部,与占据安南北部的莫朝对峙,安南开始进入了几十年的南北分裂时期。

    要说在这段南北分裂时期后黎朝的皇帝的日子过的还算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段时间后黎朝虽然只占据了安南的半壁江山,他好歹还是个皇帝,与郑、阮两大家族君臣齐心合力对付莫朝,日子过的也算充实。到了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君臣合力灭了莫朝之后,后黎朝皇帝的悲惨日子就开始了。

    因为此时的郑氏家族已经把持了整个后黎朝的军政大权,后黎朝的皇帝在他们眼里已经变的可有可无,于是后黎朝的皇帝直接变成了郑氏家族手中傀儡,而阮氏家族干脆独占了安南的南方,与郑氏家族对抗起来,安南又重新陷入了南北分裂!

    按理来说此时的郑氏应该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因为后黎朝所有的军队几乎都控制在他们手里,而阮氏却相当于是白手起家,怎么可能干的过郑氏!但好死不死这个时候一个葡萄牙人的商队来到了阮氏的地盘上,而且更为凑巧的是这个商队里面还有原来葡萄牙的铸炮工程师。

    葡萄牙的铸炮技术应该还算是可以的,不然他们不可能以区区小国和西班牙平分世界,像现在大明舰载子母榴弹炮的前身就是葡萄牙人发明的佛郎机炮,虽然说佛郎机炮在大明的榴弹炮和荷兰的加农炮面前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不值一哂,但是对于安南这种落后的封建国家来说威力还是相当惊人的。

    这个时候的葡萄牙本土已经被西班牙吞并,很多葡萄牙人都跟无主冤魂一样满世界到处逛,他们自然是不可能给西班牙去铸炮的,安南阮氏对他们还不错,所以,他们开始教安南阮氏铸造西洋铜炮。

    这西洋铜炮一出,果然非同凡响,本来处于绝对劣势的阮氏竟然打得郑氏毫无还手之力!

    郑氏被西洋铜炮轰了几次之后仿佛脑子被轰开窍了,他们也开始寻求欧陆列强的帮助,正好这个时候荷兰人来到了南洋,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开始共同对付阮氏和葡萄牙人。

    对方也有了火炮,而且还是威力更大的加农炮,阮氏自然吃不住了,开始节节败退,好在这个时候葡萄牙人又出手了,打不过那就守,荷兰人帮阮氏在南北交接处修筑了几道类似棱堡的防御工事!

    这下郑氏又惨了,先后堆进去将近十万人,硬是攻不破这几道防线,于是他们不得不请荷兰人帮忙,荷兰人不知得了什么好处,竟然真的派舰队来帮郑氏攻打这几道防线。

    但是,这火炮的射程毕竟是有限的,荷兰人不上岸,光在海上轰,提供的支援毕竟有限,所以,郑氏只攻破了一道防线之后便无以为继了。

    安南的消息陆续传到京城,朱慈炅这次有结结实实被吓了一跳,他倒不是被安南的乱象给吓到了,安南人本来就好斗,这是后世出了名的,他们打来打去一点都不奇怪,关键问题是他们的武器。

    尼玛啊,这安南连火炮都会造了,这下真是麻烦大了!

    更为麻烦的是,荷兰人竟然也掺和进来了,他本来就是想趁欧陆列强还没有插手之前荡平南洋,没想到荷兰人却早就把手插进来了!

    朱慈炅原本以为凭借大明的实力,完全可以轻轻松松拿下南洋,但是他现在可不敢这么想了,一个东胡王朝就够他喝一壶的了,再加上这个连火炮都会造,还有荷兰人在背后支持的安南,这南洋简直比北疆还麻烦。

    他原来的想法是从海路运兵,直接找个合适地点登陆,然后凭借先进的武器一路碾压过去,现在看样子是不能成了,光是个东胡就不是一点点兵力可以收拾的,现在再加上个安南,起码得调派五六十万兵力,以大明海军现在的运输能力,别说是运兵了,到时候粮草都运不过来,看样子还是要从长计议啊。

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

    这个时候安南竟然会造火炮,而且还有荷兰人在后面支持,这已经让朱慈炅很头痛了,但接下来从孟艮府传回来的消息更让他头痛,据王征南来报,东胡王朝竟然也有少量火炮而且还有少量火枪!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定要查清楚,朱慈炅立刻下令,全力去查。

    这个其实不是很难查,王征南很快就查到了,因为崇正元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同时在东胡设立了分公司!

    难怪东胡王朝这么生猛,原来他们早就和欧陆列强勾搭上了,如果荷兰人和英国人不给他们好处,他们怎么可能允许人家在自己的领土上设立分公司,看样子这个好处估计就是可以向他们购买火枪和火炮!

    这一切都迫使朱慈炅不得不将原来的计划全部推倒重来,所谓“狮子博兔,亦需全力”,更何况东胡和安南可都不是兔子,看样子必须全力以赴了。

    他将大明最新的军力部署图摊在桌子上,仔细的研究起来。

    为了稳妥起见,对付东胡最少要派四十万大军,对付安南最少要派二十万大军,也就是说,光是陆军就要派出六十万,这六十万军队用海军的战舰运送过去肯定是不现实的,必须走陆路,而且还要考虑粮草供应的问题,万历的明缅战争就是个教训,那个时候明朝并不是没有军队,主要是粮草供应困难,兵部的资料上就有记载:西南极边之地山路崎岖,大江奔腾,转输米,石运价至千金!

    一石米运费要一千金这肯定是夸张的说法,意思就是说在西南极边之地开战粮草转运费用是极其惊人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倒不是很难,把铁路直接修过去就行了,正好现在漠南草原的铁路都已经修完了,京城的东城区也建好了,修铁路的劳力多的是,而且随着漠南地区铁矿和煤矿的开采,钢铁的问题压根就不用担心,现在唯一要考虑的就是线路的问题了。

    朱慈炅在地图上仔细研究了一下,直接将铁路修到孟艮府是不现实的,云南地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