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光启闻言,激动的拱手道:”皇上英明。“

    朱慈炅连忙拱手回礼道:”这都靠恩师教导有方,朕只是因势利导而已。“

    徐光启闻言颇有些不好意思的道:”皇上过誉了,微臣不敢居功,不过以后大赛的奖励怎么定,这次主要是为了发行新银票,以后呢?“

    这问题自然难不倒朱慈炅,后世这样的大赛多了,他不假思索的道:”这个简单,奖励的银两可以去找商户合作,这可是宣传的大好机会,他们要不出,就有皇室四家公司轮流来,至于荣耀上,诗词大赛的获奖作品可以编辑成诗集发行啊,歌赋可编成戏曲传诵啊,文章也可以汇成书籍传世啊。“

    徐光启闻言,忍不住大赞道:”诗集、戏曲、传世书籍,好啊,好啊,不枉盛世,不枉盛世啊!“

    朱慈炅正想谦虚几句呢,突感福临心至,他想了想,朗声道:”不如这样吧,以后皇室四家公司每年各出一百万两协助各衙门组织各种大赛,比如礼部可以组织棋艺大赛、琴艺大赛,工部可以组织专业技能大赛,器具研制大赛,户部可以组织珠算大赛等等,这样既能促进各行各业发展,又能丰富平民百姓的生活,岂不更加不枉盛世一场!“

    众人闻言,无不大赞皇上英明,大明盛世,正当如此!

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龙币问世

    这次书画大赛原本就是为了给大明日兴银行新银票背面的图案征集素材,说来也巧,当徐尔爵去找徐光启商量的时候,徐光启正在和黄道周商议汉语推广的事情。

    徐尔爵出生于书香门第,虽然未曾考取功名,尊师重道他还是懂得,所以,他并没有要求黄道周回避,而是恭敬的道出了找徐光启的原因,没想到,黄道周一听,却也来了兴趣。

    这书画大赛,光有绘画怎么能行呢,书法才更有利于汉语的推广,于是,在他的建议下,书法也被加进了大赛中,国子监和大明兴隆商号也进入组织者的行列。

    按说这大赛都圆满成功了,获奖作品也评审出来了,这次大赛的主角,大明日兴银行的骆养性应该很兴奋才对,但是,这会儿他却面带愁容,甚至还有点忐忑的样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朱慈炅与众人商议完盛世之举,终于发现了骆养性表情有点不对,他不由好奇的问道:”太和,你怎么了,怎么这副模样?“

    骆养性闻言,羞愧的回道:”皇上恕罪,微臣,微臣一时疏忽,把数量给算错了!“

    朱慈炅更好奇了,他不由追问道:”什么数量算错了啊?“

    骆养性硬着头皮解释道:”皇上这新银票的面额,按您的意思,应该尽量小而全,最大不要超过百两,具体下来就是一百两、五十两、二十两、十两、五两、二两、一两、五钱、两钱、一钱、五分、两分、一分。“

    这没毛病啊,朱慈炅不由点头道:”恩,对,就是这些。“

    骆养性却是哭着脸道:”皇上,这是十三种,不是十二种啊!“

    朱慈炅闻言,细细在心里数了数,还真是十三种,搞半天自己也没注意,他不由尴尬的道:”这个没关系,再加个绘画类的头奖就行了。“

    皇上金口玉言,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众人自然不会反对,问题加那一幅作品呢?

    二等奖可是有一百幅,朱慈炅委实难以决断,他想了想,干脆道:”这样吧,大家一起商议一下,按面额将已经选出来的十二个头奖排一下,看那种面额的缺,再做决断。“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朱慈炅又让大家一起动手,把十二幅头奖作品在会议桌上排成四排,然后思索道:”按面额来看,这一百两的应该单独列出来,大家感觉百里面额的用那幅比较合适?“

    没想到,他的话刚落音,众人便一致看向一幅画卷。

    朱慈炅顺着大家的目光打眼一看,这是一幅描绘紫禁城的画卷,画的是早朝时候的场景,庞大的紫禁城在朝霞中冒出闪闪金光,上千名官员排在皇极殿前的广场上,跪迎皇上的龙辇,四处的锦衣卫、太监在云霞中若隐若现,场面壮观无比。

    紫禁城是皇权的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把紫禁城排在最前面倒也无可厚非,朱慈炅点头道:”恩,那就这幅吧,这谁画的啊,如此大气磅礴,如此活灵活现,把紫禁城都给画活了,应该是经常参加早朝的在京官员吧?“

    众人闻言,纷纷面露古怪,貌似都有点难以启齿,只有徐光启毫不避讳的道:”回皇上,正是吏部左侍郎刘若宰刘大人的佳作。“

    朱慈炅闻言,讪讪一笑,接过众人递过来的画卷仔细一看署名,”崇正十二年夏末,胤平“,好吧,胤平正是刘若宰,自从当上自己的绘画老师之后,他那职位就跟坐上了火箭一样,嗖嗖嗖的往上提,难怪大家会这副表情。

    这是任人唯亲吗?其实也不尽然,这刘若宰不但才华横溢,而且对人才有独到的眼光,经常在他面前推荐一些人才,评价的很是中肯,所以朱慈炅干脆将其提到了吏部左侍郎的位置,也算人人尽其才了。

    好在众人都很识趣的没有提这茬,而是老老实实的继续讨论起来,接下来五十两、二十两和十两的背面图案很快就选出来了,分别是长江大桥、黄河大桥还有长城,长江、黄河、长城都是大明的显著代表,而且都蜿蜒如龙,归为一类倒也合适。

    当众人商议到五两、二两、一两背景的时候,终于找出缺什么了,大家一致认为接下来应该用南北两京,但是,京城和金陵加起来才两个城市啊,还缺一个城市的图画呢。

    朱慈炅回想了一下,在一百幅二等奖的画作中,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幅描绘南大营的画卷,那是作者站在南大营的一面城墙上画的,近处是密密麻麻的军营,然后是一条条商业街,然后是数不清的船坞和水道,还有炮台,还有棱堡,还有海面上的战舰,壮观无比。

    众人翻出那幅画作一看,无不夸赞皇上英明,这五两、二两、一两得背景就这么定下来了。

    接下来是五钱、两钱、一钱的背面图案,用的分别是宝船巨舰、超级战列舰和福船战舰。

    最后是五分、两分、一分的背面图案,用的分别是铁路、车站和火车。

    背景确定好,接下来就应该雕刻模板,准备印刷了,这个过程要换做是后世,那起码得几个月,因为后世科技太发达,雕刻技师反而不好找了。

    这纸币的模板必须用手工雕刻出来,而且还是金属模板,后世科技那么发达,从事雕刻行业的人还真不多。明朝就不一样了,专门从事雕刻行业的匠户不知道有多少,那雕刻技艺也是代代相传,别说是十多块模板,就是几百块也能很快找人雕刻出来。

    制造新银票的纸张也定下来了,用的是短棉绒造的纸,这种纸光洁细腻,坚韧耐折,正适合用来做新银票。其实这种纸并不是新研制出来的,以前就有,但是由于成本太高,一般只有超有钱的主才用的起,所以市场上几乎很难找到。

    想想啊,用短棉绒造的纸,几乎跟布匹成本差不多了,虽说短棉绒不是很好的织布材料,但那也是棉花啊!

    当然,如果用来制造银票,那这个成本问题就不是问题了,正好大明的棉花产量在近几年呈爆炸式增长,短棉绒材料充足的很,造个银票而已,倒不用担心货源的问题。

    纸张和模板都已备好,接下来就是印刷了,现在的大明印刷行业那简直不要太发达,刷刷刷,一张张龙币很快被印刷出来,那精美的外观,一看就让人有一种想要收藏的冲动。

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广龙币

    大明立朝之初也发行过纸币,就是所谓的大明宝钞,但因为纸质太差,不分地域,胡乱发行,而且只发不收,以至宝钞泛滥成灾,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贬值极快,所以很快老百姓纷纷弃之,到正德年间,朝廷不得不废止宝钞,后来的一百多年间,大明再也没有发行过纸币。

    而银票其实并不是朝廷发行的流通货币,而是信誉比较好的商号发行出来,异地通存通兑用的,也就是说,银票其实不是钱,而是一种兑换凭证,你可以用它在发行商号的任何分号买东西,但是,如果你想到其他商号去买东西,就必须先把银票兑换成银两。

    大明宝钞之所以没有成功,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只发不收,也就是说,你拿金银兑换了宝钞,就不能再兑换成金银了,你只能拿着当钱用,明太祖洪武年间甚至禁止民间用黄金、白银买卖交易,这等于就是断了纸币的根基,再加上不顾经济发展规律胡乱发放,被废弃那只是迟早的事情。

    朱慈炅总结了大明宝钞发行失败的教训和后世纸币发行成功的经验,再结合银票的功能,亲笔为大明皇家日兴银行写了一份新银票发行的通告,通告写的很详细:

    第一点,明确指出,大明皇家日兴银行是皇上用来管钱的机构,这一点从大明皇家日行银行联合户部发行崇正通宝就可以证实,大明市面上所有流通的金币、银币和铜币全部是大明皇家日兴银行发行。

    第二点,郑重承诺,大明皇家日兴银行所发行的银票可以任意兑换成金银和崇正通宝,不管是以前的旧银票还是现在的新银票都可以。

    第三点,特别说明,大明皇家日兴银行所发行的银票可以在大明皇家兴隆商号、大明皇家西洋商贸和大明皇家机械集团任何一家分号购买货物,完全可以当金银和崇正通宝一样使用。

    第四点,专门提醒,请所有持有大明日兴隆商号旧银票的商户将手中的旧银票及早兑换成新银票或者是金银,旧银票现在还可以用,但是,为了方便管理,五年之后大明皇家日兴银行将废止所有大明日兴隆商号发行的旧银票。

    最后还特别提到了新银票美观耐用,方便携带,汇兑方便等优点,还给新银票起了个特别响亮的名字”龙币“,并号召所有商号和平民百姓都接纳和使用龙币。

    这个通告一经《新京报》发表,又在大明全境掀起一股热潮,倒不是朱慈炅在通告后面属上了自己的名字,这篇通告是以大明皇家日兴银行的名义发表的,大明的百姓之所以会对新银票这么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上个月举办的《盛世大明》书法大赛,大赛的通告上可是说了大明皇家日兴银行会将绘画的头奖作品缩印到新发行的银票上,这银票到底会有多精美呢?

    当然,龙币这个称呼也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敢称为龙币,这新银票到底有多牛叉?几乎每个人都想看看。

    那么哪里有龙币看呢?首先,所有大明官吏手上都有,上个月他们的俸禄又涨了五成,现在的俸禄都是以前的三倍了,但是这个新涨上来的五成都是用龙币支付的。

    然后,所有大明皇家日兴银行、大明皇家兴隆商号、大明皇家西洋商贸、大明皇家机械集团的分号里面也有,不光有一张张,一叠叠的,还有很多用精美的玻璃镜框裱装起来的整套龙币,正反两面,二十六张,排的整整齐齐,供人观赏。

    一时间,所有分号里面都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这龙币正面印的竟然是五爪金龙!而且还是用特殊的金色染料印制的,闪闪发光,精美无比;还有背面,果真印的是《盛世大明》书画大赛头奖的所有画作,精彩纷呈。

    那金龙、那紫禁城、那长城、那大桥、那战舰、那火车,无不吸引着老百姓的目光,如此精美的图案,哪怕不当钱使,光拿出来给亲朋好友观赏也倍有面子啊!

    于是,在大明皇家日兴银行、大明皇家兴隆商号、大明皇家西洋商贸、大明皇家机械集团几乎所有分号里都掀起了兑换的狂潮!

    大明都进入太平盛世都几年了,平民百姓不说个个腰缠万贯,家里几十贯还是有的,一贯可是一千文,而面额最小的一分龙币,才值十文,谁换不起啊。

    一般来兑换的平民百姓都是五分、两分、一分的来一套,总共八十文,这种差不多占了一大半;

    有钱点的都是五钱、两钱、一钱、五分、两分、一分的来一套,总共八百八十文,这种人占了将近一小半;

    更有钱的大户人家,那是所有的龙币来一套,总共也才不到两百两银子,大户人家不缺这点钱;

    还有那种超有钱的土豪,干脆连镜框一起买,一次就买几套,甚至是几十套,这是干嘛呢?拿去送人啊,多有面子的!

    话说大明的百姓是不是都疯了,竟然拿真金白银和崇正通宝去换纸!

    其实,他们一点都没疯,看腻了就拿去买东西或者直接兑换成金银或崇正通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