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科举这么重要的事情自然不能迟到,会试是二月份开始,各地的举人一般都会提前一个月左右赶到京师。因此,刚过完年节,京城里就陆续出现全国各地前来赶考的举人,这其中就有历史上大大有名的民族英雄史可法。

    史可法,字宪之,开封府祥符县人,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十一月初四日寅时生。自幼天姿聪慧,勤学好问,闻名乡里。十八岁时拜东林党领袖左光斗为师,在其教导下更是锐意进取,发奋苦读,刚过二十便乡试中举。左光斗对他寄予厚望,有意栽培他为接班人,带领东林党,带领大明走向辉煌。

    然而,天不遂人愿,东林党在接下来与阉党的斗争中一败涂地,左光斗等‘东林六君子’先后被魏忠贤残害致死。随后,魏忠贤又开始对东林党进行清洗,无数东林党人含冤而死,史可法也因此在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乙丑科的会试中名落孙山。

    苦熬了两年,形势终于逆转,天启帝驾崩,魏忠贤失宠,新皇开始重用东林党人,最后,更是在太傅孙承宗的策划下将阉党一举成擒。

    然而此时,整个大明已经被阉党腐蚀的千疮百孔,后金在辽东一再挑起战事,西北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大明的江山风雨飘摇。

    正是这个时候,史可法秉承先师的遗愿,怀着救国救民的梦想,重回京师,参加戊辰科会试。

    在会试中他发挥的还算可以,如愿进阶成为三百名贡生当中的一位,今天就是殿试的日子了,这才是真正排定名次,决定人生命运的时刻。

    史可法早早的就起来了,饱食一顿,沐浴更衣之后便赶到皇城外的奉天门,此时还只有卯时一刻。

    殿试将于辰时开始,贡生在卯时四刻之前到达奉天门即可,但此时奉天门外的广场已经聚集了很多学子,三个一群,五个一堆,议论考题,谈论时政,好不热闹。

    史可法站在人群边上,抬头望着皇城,一言不发,显得有些孤傲。并不是他骄而不群,实在是因为他是往届生,这一届的举人他还真一个都不认识!

    卯时四刻,奉天门缓缓打开,一队礼部官员从城门里走出来,开始报名整队,宣布考场纪律。然后一众学子便随着这些官员走入奉天门,沿御道过皇城、进午门、跨过金水桥,穿过皇极门,来到皇极殿外的广场。

    此时御道两边的广场上已经摆满了单独的桌椅,每个书桌上都文房四宝齐全,一看就是给这些贡生准备的。

    崇正皇帝朱慈炅坐在皇极殿大门外高高的台阶上,等待着一众门生前去参拜。

    这是殿试的规矩,每个贡生都要单独上前参拜皇上、领取试题,寓意这些贡生都是天子门生。

    。。。。。。。。。。。。

    朱慈炅一本正经的坐在龙椅上,面带微笑,对着前来参拜的贡生一一额首示意,这样的动作重复上百遍,他感觉自己都快变成鹌鹑了,心里不由腹诽道:“要不要这么搞啊,一起上前不就得了,非得一个个来。”

    心里虽然不情愿,他还不能显露出一丝不耐烦,因为这些贡生以后名义上就是他的门生了,在古代欺师等于灭祖,很少有人敢不听自己师傅的,所以这些门生对他的忠诚度相对来说会比较高,这就是一种政治资本,以后慢慢的把这些人提拔起来,朝廷上下反对的声音就会慢慢变少。不像现在,动不动就有人跳出来唱反调,然后就是一堆人跟着起哄,让他很多想法都无法付诸实施。

    正当他倍感无趣时,一个面色微黑,满脸刚毅的贡生走上前来,跪在地上朗声道:“学生史可法参见皇上。”

    朱慈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史可法!不会是重名吧?他下意识的问道:“可是先帝时左佥都御史左光斗的弟子史可法?”

    史可法闻言激动的浑身直抖,皇上竟然听说过他,这是多大的荣耀啊,他连忙磕头道:“正是学生。”

    朱慈炅精神一震,勉励道:“令师清正廉明、磊落刚直,实乃为官典范,望你不要堕了他的威名,下去好好答题吧。”

    史可法领了试题,千恩万谢的下去了,他这还没开始答题呢,朱慈炅却开始考虑怎么用史可法了。

    这史可法可不是一般人,用的好了东林党的问题就解决了。

    经过上两次的教训,朱慈炅见识到了东林党势力的恐怖,这帮人权倾朝野,已经到了可以左右帝王决策的程度,不好好整治一下,大明还真有可能会亡在他们手里。

    朱慈炅当然不会愚蠢的想去吧他们清洗掉,东林党里有奸臣更有忠臣,而且一旦清洗,杀掉的一般都是忠臣,那些奸臣连投降满清这种无耻之尤的事情都做的出来,想在他们熟悉的大明朝廷把他们清洗干净简直是不可能的。

    既然不能清洗那就只有想办法控制了,而这史可法就是他控制东林党的希望。

    史可法是东林党领袖左光斗的接班人,为人正直,廉信奋发,在东林党内声望很高,说他是东林党的太子都不为过。

    有人肯定会说,东林党太子这种比喻简直就是无稽之谈,他史可法现在还是一介书生,无官无职,凭什么说他是东林党太子。

    其实这样说是有依据的,史可法在东林党中的地位从他后面的职位就可以看出来。崇祯当皇帝那会儿戊辰科的状元是刘若宰,史可法是三甲第三十八名,都排到百名之外去了,最后两人的职位却是天壤之别,不是刘若宰比史可法高,而是史可法比刘若宰高。

    史可法最后的职位是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领江北督师官居一品,升无可升。而刘若宰呢,到死都只是翰林院侍讲学士,一个从五品的小官。

    十来年时间就可以从一个三甲同进士出身的官场新丁扶摇直上直到官居一品,没有东林党的全力支持,他怎么可能爬的这么高,又怎么可能爬的这么快。

    由此就能看出来,史可法就是东林党公认的领袖接班人,也就是说只要把他培植为亲信,再顺势把他扶上高位,就可以利用他控制东林党,为朝廷所用。

    朱慈炅越想越觉得史可法这个人一定要培植成亲信,至于怎么培植吗,现在不就有一个大好机会,直接把他点为新科状元不就得了!

    殿试的名次本来就是皇上说了算,再加上史可法在东林党的地位,点他为状元就更不会有人反对了。

    就这样,还没开始答题,史可法已经是新科状元了。

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将上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史可法高中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也就是俗话所说的高中状元。一时之间整个大明都在传诵史可法的光辉事迹:

    什么史可法是文曲星下凡,是其母亲梦文天祥而生啦;

    什么史可法五岁就阅遍四书五经,七岁就出口成章啦;

    什么史可法从小就刻苦勤奋,头悬梁锥刺股,发奋读书,从而感动左光斗,收其为弟子啦;

    。。。。。。

    幸福来的太突然,史可法都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了,朝野上下的东林党人更是欣喜若狂,这可是先贤左光斗的得意门生,是东林党成立以来所出的第一位状元。

    这个状元的意义太重大了,状元一出,以后还有谁敢怀疑东林党士林领袖的地位?还有谁敢说东林党沽名钓誉!

    东林党以党争而起,骂战高手自然无数,这先贤的弟子高中状元,他们自然是要好好吹嘘,后面他们每逢骂战皆以一句经典作为开场白:“你们叉叉党算个毛线啊,新科状元是谁你们知道不,史可法是谁你们知道不,那可是我们东林党人,你们叉叉党出个状元给我们看看。”

    正当东林党人弹冠相庆时,朱慈炅开始了他蓄谋已久的拉拢计划,状元算什么,还有更多的惊喜等着史可法呢。

    带着大红花在京城风风光光的游了几天街之后,史可法接到圣旨,任命他为翰林院侍讲学士,这个任命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按惯例新科状元都会任命为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讲学士,其他榜眼、探花和二甲、三甲的进士则会被安排到京城各衙门历练或者直接下放到地方任知县一类的基层官员,一般都是正七品,也有少数人会破格提拔为从六品或者正六品的官员。

    翰林院侍讲学士其实并不是什么行政官员,主要工作就是陪皇上读书,如果皇上有什么地方看不懂,侍讲学士就必须给他详细讲解。皇上也不可能天天看书,所以侍讲学士还有另外一个工作,那就是在翰林院指导文史的文史修撰和编修。一个朝代需要载入史册的大事也不可能天天发生,所以侍讲学士一般都是比较清闲的。但史可法却没有那么清闲,刚到翰林院上班第一天皇上的圣谕就来了,让他马上去乾清宫报道。

    史可法以为是皇上要看书了呢,结果压根就不是这回事,他来到乾清宫门口的时候已经有一个四品的知府和一个丰神俊朗的年轻文士在宫门外等候了,他还没来得及和这两人寒暄,乾清宫里便传来太监的高唱声:“皇上有旨,宣卢象升、孙传庭、史可法晋见。”

    不久,乾清宫里出来一个小太监,引着他们向里走去。

    史可法晕晕乎乎的跟着他们来到御书房外面,一阵通传之后,一个威严的中年太监从里面走出来,微笑着道:“三位随我来吧。”

    史可法更晕乎了,其他太监他不认识,这个太监京城里当官的几乎没有一个不认识,这位可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领东厂提督曹化淳曹公公!这曹公公为什么对他们这么客气呢?不明白啊,不明白。

    进得御书房,看到里面的场景,他更想不明白了。

    小皇上朱慈炅正拿着一把跟他差不多长的火枪,站在书桌后面的大炕上爱不释手的玩耍,而帝师徐光启则坐在书桌的左下首,满脸崇敬的看着皇上。好吧,皇上耍枪你不管那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满脸崇敬的看着他,你可是帝师,不是天子门生!

    这书桌的右下首就更离谱了。

    一位威严的老妇人坐在那里,后面还站着两个年轻的武将。好吧,如果他们三人也安静的看着皇上那也不算离谱,问题是他们一点都不安静,一个宫装绝色少女正靠在老妇人怀里撒娇呢,那威严的老妇人心肝宝贝般的哄着,那两个年轻的武将竟然也做献媚状,正在那哄这位绝色少女开心呢!

    这几个人怎么回事,当这是他们家吗!

    当然他也只能是想不明白而已,这里还没有他说话的份,这几个人做的再离谱,他也没有权力去管。他跟着卢象升和孙传庭走到书桌前,跪在地上磕头行礼道:“微臣参见皇上。”

    朱慈炅见人都到齐了这才有些不舍的放下手中的长枪,咳嗽了一声,然后亲切的道:“都起来吧。”

    秦明月听到他的咳嗽声,才发现书房里多了三个人,她俏脸一红,赶紧从秦良玉怀里窜出来,一本正经的站到他两个哥哥旁边。秦翼明和秦拱明也马上收起献媚的表情,头一抬,腰一挺,威风凛凛的站在那里,好像刚才那两个低声下气哄小妹开心的人不是他俩一样。

    卢象升、孙传庭、史可法磕头谢恩之后从地上爬起来,茫然的站在那里,不知道皇上到底想干嘛。

    朱慈炅先没有告诉他们召他们来干嘛,而是问道:“三位爱卿对领兵打仗可有兴趣?”

    这话要是放在其他朝代问,估计这三位文官立马就要冒傻气了,但大明却就是这么奇葩,一般军队的主将还都是文官,所以卢象升他们听了朱慈炅的话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反而齐声回道:“但凭皇上差遣。”

    朱慈炅拍手道:“好,那就委屈三位暂时在秦将军麾下担任三军营副将,助秦将军操练京营。”

    京营副将,那可是从三品,卢象升和孙传庭还好点,他们本来就是正四品,升到从三品只是提了一级,但是也已经惊喜不已了,哪个热血男儿不想征战沙场、建功立业,而且京营可是禁卫军,是皇上的亲军,无论是装备还是兵员素质都是最好的。

    史可法则已经激动的快晕倒了,他虽然是状元,那也是新科的啊,一个官场新丁刚上任就从五品升到三品,而且还是禁卫军副将,这种际遇,这种恩宠,简直闻所未闻。他不知道皇上为什么对他这么好,又是点状元,又是升官,但他知道‘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决定,以后就死心塌地跟着皇上干了。

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将下

    又是中状元又是连连升官,史可法再性格坚毅也激动的有点不知所措了,还好卢象升和孙传庭却还正常着,他们连忙扯着史可法跪到地上磕头道:“谢皇上恩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