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将下

    又是中状元又是连连升官,史可法再性格坚毅也激动的有点不知所措了,还好卢象升和孙传庭却还正常着,他们连忙扯着史可法跪到地上磕头道:“谢皇上恩典。”

    朱慈炅满意的点了点头,亲切的道:“都起来吧,以后都是自己人了,不必这么拘谨。”

    三人连忙千恩万谢的爬起来,朱慈炅又用眼神示意曹化淳将他身边的枪拿去给给众人传看,然后解释道:“这是新型火枪,名曰燧发枪,用燧石撞击点火,无需火绳,射程两百步,我想以后禁卫军全部配备这种新式火枪,你们协助秦将军将新枪的战法研习一下。我这里有个示例,名曰三段式射击,大家看看吧。”

    说罢,朱慈炅又示意曹化淳将书桌上早已准备好的三段式射击战法分发给众人,其实也就是一张纸上画了个示意图,然后解释了一下。这还是朱慈炅玩军工世界时,系统给的标准战法,大概意思就是将士兵排成三排方阵,对战时前排先开枪,而后下蹲装弹,中排再开枪,而后下蹲装弹,然后是后排,再前排,依次往复。

    众人听了这燧发枪的性能就已经两眼冒光了,再一看朱慈炅对三段式射击战法的描述,无不兴奋的满脸通红,有这样的神枪,只要研习出相应的战法,大明军队岂不无敌!

    朱慈炅也很兴奋,燧发枪终于开始量产了,热武器的时代即将来临。大明在武器上已经先走一步,再加上眼前这五员虎将,大明中兴有望!

    穿越到古代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熟知历史名人的事迹,压根就不用担心自己会看错人,卢象升他们现在虽然默默无闻,但在后世的史书上却都是顶顶有名的猛将。

    秦翼明和秦拱明就不用说了,虽然现在还只有二十来岁,却早已久经沙场,在陆广剿匪时就曾经率几百溃兵与几万反贼对阵,最后死战得脱。后面更是曾随秦良玉进京勤王,大战清军,而后又逆战反王,打的张献忠抱头鼠窜,英勇事迹举不胜举。

    卢象升、孙传庭、史可法现在虽然还是文官,但后面可都是猛的不能再猛的猛人。

    第一位猛人卢象升,字建斗,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生,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进士。虽是江南文人,却天赋异禀,武艺高强,更为难得的是他能和士兵同甘共苦,一起冲锋陷阵。

    他善于驭下,士兵愿意替他效死力,有史料记载:“军中尝绝三日饷,象升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

    他还善于练兵,明末三大精锐之一的“天雄军”就出自其手。又善奇袭,经常以几千府兵大战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贼寇而胜之。

    这个猛人到底有多猛呢?看史料中的一段记载就能略知一二:

    象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升额,又一矢仆夫毙马下,象升提刀战益疾。

    贼骇走,相戒曰:卢象升遇到就死,不可侵犯!

    第二位猛人孙传庭,字伯雅,代州镇武卫人,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生,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一表人才,多有谋略。这位猛人也是战功赫赫之辈,农民起义军在他手里几近覆灭:

    比如农民军首领闯王高迎祥,欲自汉中进攻西安。孙传庭领秦军镇守,高迎祥无法攻克,遂意图自子午谷入,直逼西安。孙传庭料之,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劳,激战四天后,高迎祥溃败,后被俘,送往北京处死。

    又比如农民军继任首领闯王李自成,陕南一战孙传庭指挥五路兵马采用分兵堵截,机动设伏战术打退了驰援陕西起义军的马进忠、马光玉所部,又与洪承畴在潼关南原以重兵埋伏,使闯王李自成部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仅以18骑兵突围而走。

    至此,陕西境内的起义军几被镇压下去,明军情势大好,可惜清军在此时攻入长城,崇祯帝急调洪承畴与孙传庭回京防御,李自成便得到喘息。

    孙传庭战功标榜,可以说是崇祯手中一张不可多得的王牌,故此,《明史》有“传庭死而明亡矣”的说法。

    至于最后一位猛人,新科状元史可法就更不必说了,独守孤城,以身殉国,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至于那些说什么史可法指挥无能、御下无方什么的,那都是胡说八道。一个无能的人能当上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当满朝文武和南明皇帝都是白痴吗?

    华夏民族极为每次被异族欺凌都不是因为将帅无能,主要原因都是出了一帮贪恋荣华富贵,媚颜屈膝,没长骨头的无耻之徒。

    这帮人最无耻之处不在于他们投降异族当了汉奸,而在于他们当了汉奸之后的所作所为,历朝历代的无耻汉奸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喜欢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在他们嘴里:

    精忠报国那是莫名其妙,岳飞死的莫名其妙、卢象升死的莫名其妙、孙传庭死的莫名其妙、史可法死的也莫名其妙。他们就是要让人误以为精忠报国的人最后都没有好下场,只有媚颜屈膝去当汉奸才能享尽荣华富贵!像洪承畴投降了过的多好,封疆大吏,像吴三桂投降了过的多好,平西王!那些无耻之人还给他找了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借口,我呸。

    总之,国之将亡就会出现一些无耻之尤的畜生,这帮人一次次刷新着无耻二字的下限,在他们的脑海里没有国家,没有民族,没有下限,他们自私自利,无耻之尤。。。。。。

    想起那些汉奸走狗就生气,不说了,说多了会出事。

    继续上文。

    总之,卢象升他们五人都是猛的连死都不怕的猛人,为国捐躯,慷慨之极。

    虽然这些人在崇祯手里都是战死沙场的结局,但现在已经不是崇祯了,而是崇正。

    朱慈炅看中的就是他们精忠报国、无怨无悔,像洪承畴、左良玉、吴三桂那些报国还讲条件的,稍有不顺就投降的,让他们见鬼去吧。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崇祯皇帝最大的缺点就是多疑,他的眼光并不差,看中的人都是很有才能的,但是一旦人家做出点成绩来,他就开始怀疑,开始排斥,害得这些人最后都不得善终。

    朱慈炅当然不会这样,他已经下定决心全力培养这五人,三国演义里蜀汉有“五虎上将”名垂千古,从此,大明也有了“五虎上将”,这五人必将名震当世!

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发手雷

    时间不知不觉进入了夏季,京城虽然地处北方白天却也一样的热浪滚滚,就在这样的大热天里,神机营的校场却是旌旗招展,一千名官兵排着整齐的阵型,站在校场中央,虽满头大汗,却纹丝不动。

    原来秦良玉带着卢象升他们训练了几个月,终于练出了一个比较实用的阵法,名曰叠浪,就是令士卒站成三排以上的方阵,根据战场情况指挥士兵如波浪般的前后移动,敌人攻势猛烈则前排开枪后立即后撤装弹,后排再依次开枪后撤;敌人有溃败趋势则前排疾步上前开枪后就地装弹,后排再依次疾步上前开枪。

    听说战阵差不多操练成熟了,朱慈炅忍不住前来检阅一番,此时他已经坐到了南面的点将台上,看下面已经排好阵型,便兴奋的大喊一声:“开始。”

    旁边的秦良玉闻言,马上举起手中的令旗,校场上的卢象升收到信号立马抬起右手,朗声道:“第一排举枪,瞄准。”

    哗的一声,第一排两百名士兵马上举起手中的燧发枪,头靠枪托,瞄准前方。

    卢象升将右手向下一挥,大喝道:“射。”

    “啪”的一声巨响,两百把燧发枪几乎同时冒起一缕白烟,当然,这是操练,不是实战,所以他们只上了火药,没有上子弹。

    卢象升紧接着下令道:“第一排原地装弹,第二排向前十步,举枪,瞄准。”

    第一排士兵同时将枪托往地上一顿,掏出火药开始装填;第二排士兵则迅速的从第一排士兵的间隙中穿过,向前疾跑十步,然后立定,举枪,瞄准。

    卢象升紧接着又下令道:“射。”

    “啪”又是一声巨响,卢象升又不停的下令三排四排五排疾步上前射击,一千名士兵向波浪一样向前推进,不到一盏茶时间就前进了两百步,这样的速度,如果前面是步兵,那基本上就是撵着屁股打,跑都跑不掉。当然,如果前面是骑兵,这样的速度是追不上的。

    这种简易燧发枪本来就是用来对付农民起义军的,这种战法对那些连武器都不齐全的农民军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但是面对后金骑兵又怎么办呢?朱慈炅正考虑怎么对付骑兵时,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美女的声音:

    “叮咚,恭喜你完成第四个生存任务,下面开始发放奖励,燧发式手雷图纸。”

    朱慈炅感觉又稍微眩晕了一下,脑海里面多出两套图纸,一套是燧发式手雷分解图,另一套竟然是燧发式地雷的分解图。

    他还没来得及细细查看,系统美女的声音继续道:

    “叮咚,请注意,新任务提醒。

    你的第五个生存任务:在这个世界存活一年。

    任务奖励:新型燧发枪图纸。”

    朱慈炅听到这个奖励,高兴的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新型燧发枪终于要来了,到时候火枪兵就可以在野外与后金骑兵争锋了。

    他高兴了不到两秒钟,系统美女马上一盆冷水泼下来:“友情提示:后金骑兵即将偷袭京城,请做好准备!提示结束,祝你游戏愉快。“

    朱慈炅还没蹦起来就瘫下去了,后金骑兵这个时候来偷袭,这不要命吗?他还什么都没准备好呢!

    怎么办,怎么办?这次朱慈炅真的慌了,后金来犯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残酷无比,要么胜要么败,没有丝毫仁慈可言,更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他魂不守舍的看完战阵操练,便匆匆赶回皇宫,开始对着地图冥思苦想,看怎样渡过这次危机。

    其实他早就知道后金会绕过宁锦防线偷袭京师,但没想到来的这么快。现在京营的训练才刚刚起步,大明除了辽东的三十万大军,其他军队压根就没有和后金铁骑一战的实力,皇太极选在这个时候偷袭,还真是麻烦大了。

    朱慈炅望着地图上从蓟州镇到宣府镇连绵上千里的长城,这让人怎么守,就算十万大军站上去,十步都不到一个人,稀稀拉拉的压根就没一点意义。看样子守住长城是不可能的,除非像大明建国初期有两百多万大军。

    后金军队具体是从哪里突入关内的他已经记不清楚了,大概就是遵化附近,为了使大明惊慌失措,皇太极必定会率军直扑京城,从遵化到京城沿线所有城池都有陷落的危险。

    朱慈炅计算了一下沿线能调动的兵马,加上京营的五万多禁卫军总共才十多万,后金来犯的军队也是十多万,按明军现在的战斗力,压根就不要想战而胜之的问题,现在的明军在城外根本就不是后金骑兵的对手,唯有守城消耗后金的实力,逼迫其退兵。

    当然,还可以调辽东所有辽东军队来与后金决以死战,但辽东军一动,皇太极是偷袭京师还是偷袭宁锦防线就不好说了,万一他趁辽东空虚把宁锦防线给夺了,那大明离亡国就不远了。

    朱慈炅隐隐记得后世有史学家分析,这次皇太极的目标其实是京师和辽东之间的蓟州镇,他主要是想切断辽东和京师之间的陆上通道,让辽东变成一块孤悬于外的飞地。他压根就没有想过自己能打下大明的京城,之所以狂奔到京城,就是为了将明朝所有的机动力量全部调动到京城附近,然后他回头直扑蓟州镇,就能轻松拿下遵化附近的几座城池。

    这是典型的声东击西战术,但大明的军队还不得不被他牵着鼻子跑,丢失京城的罪过谁都担当不起,谁敢稍有迟疑崇祯都会要他的命!

    以现在的形势来看,蓟州镇还真的保不住了,不把所有勤王的军队齐集到京城附近,万一皇太极脑子一热,拼命攻打京城,那大明就彻底玩完了。

    朱慈炅看了半天地图,实在是找不出万全之策,他不由疲惫的闭上眼睛,想休息一阵再看。

    他刚闭上眼睛,突然记起脑海里还有燧发式手雷和地雷的图纸,他不禁仔细查看了一番。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燧发式手雷和地雷太毒了!

    虽然限于火药的威力,燧发式手雷和地雷的爆炸伤害都不大,但里面竟然参杂了数不清的钢针,这一爆炸开来,那简直就是暴雨梨花针啊,附近几米范围内的人马估计都要被扎成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